(必修1政治史)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单元测试A+B卷(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必修1政治史)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单元测试A+B卷(含答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6.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9-23 17:45:41

文档简介

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
单元测试AB卷
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A卷
基础夯实
1.1882年,马克思曾明确提出,它的任务是“宣告现代资产阶级所有制必然灭亡”。所以人们把它称作宣判资本主义死刑的判决书。这里的“它”是指(

A.《共产党宣言》
B.欧洲三大工人运动
C.俄国十月革命
D.巴黎公社革命运动
2.下图是由陈望道(1919年任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国文教员)翻译出版的《共产党宣言》首部中文全译本。以下对这本著作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A.第一次指明无产阶级是实现社会主义革命、完成人类解放的力量
B.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C.是国际工人运动的第一个战斗纲领
D.它肯定了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
3.这部著作以天才的透彻鲜明的笔调叙述了新的世界观,即包括社会生活在内的彻底的唯物主义,最全面最深刻的发展学说辩证法以及关于阶级斗争、关于共产主义新社会的创造者无产阶级所负的世界历史使命的理论。该著作发表的主要意义在于(??
)
A.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B.使工人运动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
C.第一次指明了无产阶级是完成人类解放的力量
D.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4.“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资产阶级的所有制关系,这个曾经仿佛用法术创造了如此庞大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现在像一个魔法师一样不能再支配自己用法术呼唤出来的魔鬼了。”《共产党宣言》的这一论述主要表明(
)
A.资产阶级在历史上的进步性和革命性
B.资本主义社会无法解决自身的基本矛盾
C.无产阶级进行革命的条件已经成熟
D.资产阶级已经堕落为毫无进步性的魔鬼
5.在《共产党宣言》1890年的德文版序言中,恩格斯难抑兴奋激动的心情说:“今天我写这个序言的时候,欧美无产阶级正在检阅自己的战斗力量,它们第一次在一个旗帜下动员成为一个军队,以求达到一个最近的目的。”恩格斯意在说明( )
A.欧洲各国正在筹备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B.各国工人组织已建立稳固统一的联盟
C.无产阶级开始有自己独立的政治诉求
D.马克思主义成为工人运动的指导理论
6.1831年11月,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并发布宣言称:“真正自由的霞光从今天起照耀在我们城市的上空,任何东西也遮不住它的光彩。"这说明在法国(  )
A.工业革命使民众注重经济诉求????????????
B.社会变迁呼呼工人阶级联合
C.社会主义成为起义的指导思想????????????
D.工人阶级主体意识已经觉醒
7.“一部历史变化的产物,一部新世界观历程的产物,一部工人实践呼唤的产物,是创始人在遭遇社会物质利益难题后,在借鉴与批判资本主义理论家论证时代课题的理论素材基础上,为解决自身理论困惑……应委托而起草的纲领性文件。”该“纲领性文件”(

A.率先提出理想社会的美妙设想
B.阐明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C.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D.将科学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
8.1871年,“人们带着对1792年巴黎公社的眷恋之情而建立了公社”。公社不仅名称相同,许多活动和建制也相似,如国民自卫军、治保委员会等。公社活动演奏《马赛曲》,宣扬“自由平等、博爱”,甚至恢复了1792年的革命日历。这反映出1871年巴黎公社( )
A.未超越资产阶级革命范畴
B.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道路
C.革命目标与之前没有变化
D.深受法国革命传统的影响
9.1871年3月,巴黎公社成立后,对招工、收入分配、工资等都作了详细而又具体的规定,
防止了招工中的营私舞弊、工资差别过大以及官员的特权等。这体现了(

A.社会主义政权的性质
B.民主原则的践行
C.廉洁政府的政治理念
D.工农联盟的建立
10.马克思认为:“巴黎公社运动把革命的真正领导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同时找到了在革命胜利时
把这一权力保持在人民自己手中的办法。”材料中的“办法"是指(

A.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
B.设立人民公社委员会
C.顺利接管法兰西银行
D.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
11.下图是俄国民主革命时期的宣传画《人民胜利备忘录》,图中描述的是沙皇献出了自己的王冠。该图反映的是(

A.俄国退出了一战
B.二月革命的胜利
C.七月事件的后果
D.十月革命的胜利
12.一次会议上,有代表提出俄国没有一个政党愿意夺取政权,列宁即刻反驳道:“有的!任何一个政党都不会放弃这样做,我们的党也一样,它随时都准备夺取全部政权。”这一会议的背景是(
)
A.四月提纲明确了继续革命的任务
B.罗曼诺夫王朝腐朽反动的统治
C.七月流血事件促使斗争策略改变
D.十月革命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13.十月革命是二十世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序幕,触发了此后各国社会主义运动在全球范围的扩张,许多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的解放运动也因此得到了更多支持。这表明十月革命(

A.彻底推翻了沙皇封建专制统治
B.促使无产阶级民主思想深人人心
C.开创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新阶段
D.建立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14.如果不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条件下帝国主义列强忙于相互厮杀而无暇进行干涉,俄国革命就很难如此迅速地取得胜利;假如没有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的坚强领导,俄国革命也不可能取得成功。这一观点说明十月革命的胜利(

A.实现了社会主义的民主
B.充分发挥了工农兵联盟的巨大优势
C.首创了暴力革命的先例
D.体现了客观条件与主观因素的结合
15.“20世纪世界文明进程的特点是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被称为现代化的工业社会的进程过渡。”从这个角度看俄国十月革命,其意义在于(

A.促进了世界和平与发展
B.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
C.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
D.开辟了无产阶级专政新时代
16.关于俄国二月革命,苏联时期的观点认为二月革命后出现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20世纪90年代,俄国一些学者提出二月革命后各地几乎没有两个政权并存的现象,地方的实际权力没有转到临时政府新任命的委员手中。这一变化反映出( )
A.观点越新越接近历史真相
B.苏联时期的评价更为客观公正
C.历史认识受到时代的影响
D.详实史料会得出正确历史评价
17.《共产党宣言》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第一个纲领性文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工人阶级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材料二
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劳动,他也许能够成为著名的学者、伟大的哲人、卓越的诗人,然而他永远不能成为完美的、真正伟大的人物……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作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悄然无声地存在下去,但是它会永远发挥作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1835年)
材料三
无论什么时候,不管是在什么地方,只要有麻烦,就有《共产党宣言》今天的世界依然是麻烦不断的世界,因此,世人仍然需要《共产党宣言》。
——英国史学大师艾瑞克·霍布斯邦
(1)材料一表述了《共产党宣言》中的哪些重要思想?概括指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的历史使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马克思对人类社会作出的主要贡献。分析马克思一生成就取得的主观因素。
(3)根据材料三,指出《共产党宣言》能成为解决世界麻烦的重要武器的原因。为什么说《共产党宣言》在今天仍具有现实意义?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说:“公社是由巴黎各区通过普选选出的市政委员组成的。这些委员是负责任的,随时可以罢免。其中大多数自然都是工人或公认的工人阶级代表。公社是一个实干的而不是议会式的机构,它既是行政机关,同时也是立法机关。……从公社委员,自上至下一切公职人员,都只能领取相当于工人工资的报酬从前国家的高官显宦所享有的一切特权以及公务津贴,都随着这些人物本身的消失而消失了。社会公职已不再是中央政府走卒们的私有物。不仅城市的管理,而且连先前由国家行使的全部创议权也都转归公社。……一切公务人员,今后均由选举产生,要负责任,并且可以罢免。”马克思对巴黎公社高度评价,认为“公社给共和国奠定了真正民主制度的基础”。时隔20年后,恩格斯再次肯定公社是“新的真正民主的国家政权”。
——捷编自何俊志《对马克思关于“巴黎公社“有关论述的再认识》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巴黎公社体现的政治原则。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巴黎公社在世界民主进程中的伟大意义。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宣告现代资产阶级所有制必然灭亡”,结合所学可知,《共产党宣言》指出无产阶级必将推翻资产阶级,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产生,符合题意,故A项正确。B项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排除。CD两项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排除。故选:A。
2.答案:A
3.答案:B
解析:材料“关于阶级斗争、关于共产主义新社会的创造者无产阶级所负的世界历史使命的理论”体现的是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学说,为工人运动提供了科学理论,可判断出这部著作为《共产党宣言》,B项正确;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的是十月革命,A项错误;第一次指明了无产阶级是完成人类解放的力量是《<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C项错误;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的是十月革命,D项错误。
4.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材料认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确立资本主义制度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创造了令自身也无法解决的“魔鬼”,即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正确答案为B。材料没有涉及资产阶级在历史上的作用,而且此时世界资本主义尚处于上升时期,并不具备无产阶级发动革命的条件,A,C,D与材料信息不符,应排除。
5.答案:D
解析: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能力。由材料“……《共产党宣言》……序言……欧美无产阶级正在检阅自己的战斗力量……”等关键可知,恩格斯意在说明马克思主义成为工人运动的指导理论,所以答案选D。A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由“1890年”可知,这是属于第二国际时期,但是第二国际是松散的联盟,所以B说法有误,排除;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美国家爆发了工人起义,工人早就开始了自己的独立的政治诉求,所以C说法有误,排除。
6.答案:D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表明当时法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说明法国工人阶级主体意识已经觉醒。故选:D。
7.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马克思和恩格斯受共产主义者同盟代表大会委托起草的同盟纲领,就是1848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它是在批判地继承德意志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总结工人运动的经验,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它阐明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故B正确。
A说的是空想社会主义,C说的是毛泽东的《论人民民主专政》,D说的是俄国十月革命,均不符合。故选:B。
8.答案:D
解析:“公社不仅名称相同,许多活动和建制也相似,如国民自卫军、治保委员会等。公社活动演奏《马赛曲》,宣扬“自由平等、博爱”,甚至恢复了1792年的革命日历”表明1871年巴黎公社深受法国革命时期启蒙思想的影响,故D正确;1871年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政权,故A错误;1871年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政权,并未背离科学社会主义道路,故B错误;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君主专制统治,传播了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而1871年巴黎公社建立的是无产阶级政权,排除C。故选:D。
9.答案:C
10.答案:B
解析:由材料可知,“办法”是指巴黎公社掌握政权和巩固政权的措施,即设立人民公社委员会,故B正确。巴黎公社运动爆发具有偶然性,公社领导人并没有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故A错误。当时巴黎公社并没有接管法兰西银行,故C错误。巴黎公社运动未能发动广大农民群众,所以未能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故D错误。
11.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沙皇献出了自己的王冠”可知,该事件是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结合所学可知,这是二月革命的结果,故B项正确。A项是二月革命之后,排除。C项使得和平夺权化为泡影,排除。D项推翻的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排除。故选:B。
12.答案:A
解析:“任何一个政党都不会放弃这样做,我们的党也样,它随时都准备夺取全部政权”反映了列宁对无产阶级革命政党任务的要求的转变。1917年“四月提纲”中列宁提出了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随后提出了“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A项正确。二月革命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腐朽反动的统治,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七月流血事件使和平夺权转变为武力夺权,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十月革命取得胜利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
13.答案:C
解析:“触发了此后各国社会主义运动在全球范围的扩张,许多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的解放运动也因此得到了更多支持”表明十月革命开创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新阶段,故C正确;A是二月革命,排除;B材料未体现,排除;D是巴黎公社,排除。故选:C。
14.答案:D
解析:A.材料没有体现出社会主义民主的相关信息,排除A项;B.材料没有体现工农兵联盟,B项错误;C.十月革命不是最早的暴力革命,C项错误。D.材料主要说明了“一战”和布尔什维克党对于十月革命胜利的重要作用,这是十月革命胜利的主客观条件,D项正确。
故选:D。
15.答案:B
解析:“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被称为现代化的工业社会的进程过渡”表明俄国十月革命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故B正确;A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
16.答案:C
解析:题干反映对二月革命后“两个政权并存”的问题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认识,说明历史认识受到时代的影响,故选C项;历史真相是由众多的史料证明的,不是由观点的新旧程度决定的,排除A项;题干提供了两种不同的观点,不能表明苏联时期的评价更客观公正,排除B项;题干体现的是对二月革命的政权并存问题的不同认识,并没有提供“详实史料”,排除D项。
17.答案:
(1)思想: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使命:建立公有制,发展社会生产力。
(2)贡献:发现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或提出唯物史观);发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动规律(或提出剩余价值学说);创立国际工人协会(或指导无产阶级解放事业)。
因素:崇高的人生理想的树立;对各科学领域的深入研究;积极参与革命实践活动。
(3)原因:《共产党宣言》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成为解决人类共同问题的基本理论;揭示了经济危机出现的社会根源。
原因: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直到今天仍然一再发生,证明了《共产党宣言》的正确性。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归纳“重要思想”;由“把一切生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可以得出无产阶级的使命。第(2)问,“主要贡献”综合材料二中“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和马克思主义的相关内容、马克思的相关活动来作答;“主观因紊”可以从确立目标、进行理论研究与革命实践三个层面去思考。第(3)问,“原因”要结合马克思主义的内容来分析作答;之所以在今天仍然具有现实意义,是因为今天的人类社会依然存在历史上的问题和麻烦,据此作答。
18.答案:
(1)原则:无产阶级专政(工人阶级掌握国家权力);立法权与行政权合一;公职人员由选举产生,对公社负责;主张人人平等。
(2)意义:否定了资产本主义代议制,创立了新的民主组织原则;建立了新型的工人政权,是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借鉴;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学说。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
单元测试AB卷
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B卷
能力提升
1.19世纪三四十年代,法国丝织工人提出“不能劳动而生,毋宁战斗而死”和“废除君主制度,建立共和政体”的口号;英国工人在其全国请愿书中也提出:“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来源,劳动者对于自己的劳动果实享有优先权。人民是权力的唯来源。”材料表明,英法工人阶级(
)
A.成为新兴政治力量
B.推动代议制走向完善
C.开始走向国际联合
D.追求社会主义理想
2.1848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指出:“资产阶级赖以形成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是在封建社会里造成的。现在我们又在进行着类似的运动”。这揭示出(
)
A.资本主义最终必将战胜封建主义
B.无产阶级深受阶级剥削压迫
C.旧制度中孕育着摧毁自我的因素
D.社会主义革命的时机已成熟
3.“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自由民和奴隶、贵族和平民、领主和农奴、行会师傅和帮工,
一句话,压迫者和被压迫者,始终处于相互对立的地位,进行不断的、有时隐蔽有时公开的斗争,而每一次斗争的结局是整个社会受到革命改造或者斗争的各阶级同归于尽。”《共产党宣言》中的这段话(
)
A.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B.阐明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C.指出了阶级斗争的作用
D.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4.下图所示纲领性文献最早发表于1848年,文中提到,“在危机期间……仿佛是工业和商业全被毁灭了,—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社会上文明过度,生活资料太多,工业和商业太发达资产阶级用什么办法来克服这种危机呢方面不得不消灭大量生产力,另一方面夺取新的市场,更加彻底地利用旧的市场”。对这一论断,认识正确的是(
)
A.它预见到了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
B.经济危机只能通过消灭生产力来缓解
C.当时欧洲资本主义文明已经发展过度
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会阻碍生产力进步
5.1889年7月14日是法国大革命100周年纪念日,22个国家的代表在巴黎召开大会并通过决议:“只有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剥夺资本家阶级的生产资料并把它变为公有财产之后,劳动和人类才能获得解放。”这反映出(
)
A.法国大革命精神是大会指导思想
B.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传播
C.无产阶级确立了夺取政权的目标
D.工人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
6.马克思说:“资产阶级的统治不仅使无产阶级在反对资产阶级本身的斗争中得到崭新的武器,而且还给他们创造了一种和过去完全不同的地位——他们已成为一种公认的力量。”在马克思看来(

A.资产阶级统治具有其合法性
B.无产阶级斗争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C.无产阶级革命必然取得胜利
D.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条件已成熟
7.1926年,张太雷在纪念巴黎公社55周年大会的演讲中,引述了列宁总结的巴黎公社教训,包括“无产阶级应该专政”“以实力、武力,压迫反革命势力”“无产阶级的政府另有他的方式,就是公社、苏维埃制度"。这回应了当时(
)
A.国民革命的领导权问题
B.国民革命的动力问题
C.国共两党合作方式问题
D.社会改造的方式问题
8.1908年3月,在纪念巴黎公社起义37周年国际大会上,列宁指出巴黎公社的失误在于;一是没有“剥夺剥夺者”,二是对敌人过于宽大。据此,列宁认为(

A.无产阶级革命的条件不成熟
B.巴黎公社背离科学社会主义道路
C.应对资产阶级采取专制手段
D.巴黎公社颁布的措施极为不合理
9.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说:“公社的伟大社会措施就是它本身的存在和工作。它所采取的各项具体措施,只能显示出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府趋势。”巴黎公社所采取的各项措施中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A.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
B.建立国民自卫军
C.没收资本家的工厂
D.监督铁路运输和军需生产
10.巴黎公社的部分会议采取公开的形式,将制定的各项决策都及时地刊登在公社主办的《公报》上,各个部门的具体工作也全部公布于众,使公社委员及其他公职人员的活动在人们的掌握之中。巴黎公社的这一措施(
)
A.有效地抑制了权力的集中
B.保障了公民的言论出版自由
C.有利于对自身权力的监督
D.体现了现代民主思想的本质
11.“十月革命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换,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这表明俄国的十月革命(
)
A.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B.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
C.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
D.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对比及其格局
12.普列汉诺夫是“完整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个俄国人”。他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论述了社会主义与政治斗争的关系,首次明确了俄国无产阶级的任务,指出推翻沙皇专制统治的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是两种不同性质的革命。这一理论被列宁所继承,集中表现为(??
)
A.提出《四月提纲》
B.领导“二月革命”
C.发布《和平法令》
D.实行新经济政策
13.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岀,当时不能采取一般的暴力方式去推翻临时政府,因为这样做会同
苏维埃对立,会脱离群众。他要求苏维埃把全部政权收回到自己手中,然后通过苏维埃的内
部斗争,使苏维埃成为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据此可知,列宁意在(

A.对资产阶级实行妥协的政策
B.支持临时政府的对外政策
C.最大限度地减少革命的阻力
D.维持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14.1917年3月31日,苏俄革命早期领导人加米涅夫在彼得堡委员会会议上发言:“我们是否已经成熟到足以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了?没有……这个时期将会到来,推迟它对我们有利。现在我们的力量还不够。”这说明当时(
)
A.临时政府得到广泛支持
B.武装起义的时机已经成熟
C.和平夺权意见占据主流
D.布尔什维克内部存在分歧
15.西方学者E?T?博罗金说:“俄国1917年革命的目标,是反对完全衰老的亚洲封建主义,同时反对已经发展起来的私有制资本主义。它的使命是为农民同生产资料彻底分离和在国有制统治基础上建立社会化生产创造条件……它客观上可能成为而且已经成为导致确立国家资本主义的使命。”据此判断,E?T?博罗金认为十月革命的目标是(
)
A.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B.否定封建专制
C.建立国家资本主义
D.反对资本主义
16.1847年6月,正义者同盟改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以“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新口号代替“人人皆兄弟”的旧口号,并规定同盟的目的是:“通过传播财产公有的理论并尽快地求其实现,使人类得到解放。”这变化说明(
)
A.共产主义者同盟接受了马克思的革命理论
B.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推动了无产阶级的斗争
C.工人运动在欧洲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兴起
D.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17.材料一
巴黎公社采取了一系列革命措施。在政权建设方面,废除旧军队、旧警察,取消资产阶级的法庭和议会,代之以国民自卫军。并建立了工人阶级自己的治安、司法和立法机构;还规定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在社会经济方面,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监督铁路运输和军需生产;规定公社社员的薪金最高不超过工人的最高工资,即年薪6000法郎等等。但是,公社没有接管法兰西银行,也没有同外省革命者取得联系,更没有发动广大农民,造成后来财政拮据,孤军奋战。
——《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
材料二
十月革命是马克思主义者对其理论的次实践性试验。一切从前用来巩固等级制度的和财产方面的不平等的特权都被废除。年轻的苏维埃共和国的企业中确立了工人监督。俄国农民拥有土地的世世代代的梦想实现了。1913年俄国农业总产值占国民收入的34.8%,工业和运输业仅占国民收入的19.3%,到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已达955亿卢布,已占国民收入80%以上。苏联仅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西方国家上百年才走完的工业化进程。材料三苏维埃政府成立后,摧毁旧的国家机器,废除旧的等级制度,宣布国内各民族人民的权利平等,废除教会的一切特权,苏维埃政权接管银行、铁路,对企业开始实行工人监督,后来将大企业收归国有;没收地主、皇室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
——《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三,分析巴黎公社革命与苏维埃政府革命措施的相同点。
(2)根据材料二,归纳概括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3)对比材料一和材料三,苏维埃政府的革命措施与巴黎公社的革命措施相比较有哪些主要的进步性?
18.材料
时间
事件
1785年
万能蒸汽机应用于生产
1807年
富尔顿发明汽船
19世纪初
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出现
1825年
英国取消机器出口限令
1836-1848年
英国宪章运动
1832、1867年
英国议会改革
1861年
俄国废除农奴制
1871年
德意志帝国宪法
1875年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根据表中所列重要史实,提取至少两条相关信息,归纳一种历史进步潮流,并结合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加以概述与评价。(要求:明确写出所归纳的历史潮流,对历史潮流论述准确、评价精炼)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的工人运动,从工人的口号中可以看出,在欧洲的工人运动中工人阶级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并作为一支独立的新兴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A项符合题意;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19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工人运动尚未走向联合,C项排除;材料中工人阶级是追求政治权利而非追求社会主义理想,D项排除。
2.答案:C
解析:据材料“资产阶级赖以形成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是在封建社会里造成的”,揭示出旧制度中孕育着摧毁自我的因素,故选C项;《共产党宣言》重点在于社会主义产生的必然性,而不是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的关系,排除A项;材料中主要提及资产阶级和封建阶级的关系,与无产阶级无关,排除B项;材料与社会主义革命无关,排除D。
3.答案:C
解析:由“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可以看出社会的发展是阶级斗争推动的结果,故本题答案是C。
4.答案:D
解析:本题解题的关键在于通过《共产党宣言》的论述深入理解在社会化大生产出现问题时资产阶级所采取的措施,推理出“利用旧的市场”来解决危机是一种历史的反动,据此可知D项正确。马克思在宣言中阐述的危机具有普遍性,并非特指哪一次危机,A项错误,排除;B项中的“只能”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当时欧洲资本主义文明并未发展过度,C项错误,排除。
5.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促进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材料“22个国家的代表在巴黎召开大会并通过决议”体现的是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的传播,B选项符合题意。自由、平等和博爱是法国大革命的指导思想,A选项排除。C选项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工人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D选项排除。故选:B。
6.答案:C
解析:由材料“无产阶级在反对资产阶级本身的斗争中得到崭新的武器”“已成为一种公认的力量”可知,资产阶级统治的建立有利于无产阶级的发展,无产阶级最终能够达到自己的目的——夺取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由此可知,C项正确。题干材料强调的是无产阶级革命胜利的必然性,并不能说明“资产阶级统治具有其合法性”,A项错误。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马克思主义诞生,无产阶级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B项错误。题干材料没有涉及“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条件”,更无法反映其“已成熟”,D项错误。
7.答案:A
8.答案:C
解析:“没有“剥夺剥夺者”,二是对敌人过于宽大”表明列宁认为巴黎公社失败是因为没有没收资本家的资本,对敌人过于宽大,即没有对资产阶级采取专制手段,故C正确;ABD材料未体现,排除。故选:C。
9.答案:A
10.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巴黎公社。材料主要反映的是巴黎公社将政务公开,与权力集中无直接关联,故A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公民的言论出版自由,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部分会议采取公开的形式,将制定的各项决策都及时地刊登在公社主办的《公报》上,各个部门的具体工作也全部公布于众”可知,这一措施有利于民众对巴黎公社权力的监督,故C项正确;从民主本质上讲,巴黎公社的这一措施是有阶级性和时代局限性的,故D项错误。
11.答案:B
解析:A不合题意,巴黎公社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B符合题意,依据题意,“十月革命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换,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这表明俄国的十月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开辟了人类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新时代,因此,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CD不合题意,材料中“一次历史性转换,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强调的是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而不体现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对比及其格局;故选:B。
12.答案:A
13.答案:A
解析:考查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依据材料“最具风情''“她既表达了对妇女屈从于男性社会的抗议,
也表达了对上帝忠实信仰的乐观主义”可知,乔治?桑个人及其作品均具有追求个性解放与思想自由的特
征,符合浪漫主义的创作风格。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风颂》是浪漫主义文学家雪莱的代表作,故A项正确。B项是现实主义风格,故排除;C项是印象画派,故排除;D项属于现代主义,故排除。
14.答案:D
解析:从材料的内容可以看出。在俄国十月革命的过程之中,也有的领导人认为无产阶级建立专政的时代还没有到来。所以反对进行社会主义革命,而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后来列宁是主张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反映出当时布尔什维克党内部存在着分歧。故选:D。
15.答案:C
解析:“反对完全衰老的亚洲封建主义,同时反对已经发展起来的私有制资本主义。它的使命是为农民同生产资料彻底分离和在国有制统治基础上建立社会化生产创造条件……它客观上可能成为而且已经成为导致确立国家资本主义的使命”表明E.T.博罗金认为十月革命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社会,故C正确;AB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
16.答案:A
解析:材料中的“共产主义”“财产公有的理论”是马克思有关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内容,说明共产主义者同盟接受了马克思的革命理论,故A项正确。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以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为标志的,此时马克思主义还没有诞生,排除B项;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已经标志着工人运动在欧洲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兴起,此时工人运动处于进一步发展时期,排除C项;18世纪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建立之时,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已经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排除D项。
17.答案:
(1)都打碎了旧的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建立新的无产阶级国家机器;都剥夺了资本家的资本;都体现了无产阶级专政的特点。
(2)把马克思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摆脱了封建残余的束缚和剥削阶级的统治;为工业化发展提供了政治前提。
(3)将银行收归国有,无产阶级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团结了农民阶级,形成了工农联盟,有利于政权的巩固。
解析:(1)根据材料一中的政权建设方面的规定与材料三中“成立”“摧毁”“废除”等可知都打碎了资产阶级国家机器;根据材料一中“没收”“交给”和材料三中“接管”“实行工人监督”“收归国有”等可知都剥夺了资本家的资本;最后从政权性质方面进行分析。(2)根据材料二,从政治、经济等方面概括即可。(3)根据二者采取的革命措施分析归纳即可。
18.答案:示例
潮流:社会主义潮流。
概述: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不断暴露,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越发尖锐。以英国宪章运动为代表的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兴起,标志着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也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奠定了阶级基础;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武器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1871年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伟大尝试,为俄国十月革命提供了借鉴。
评价:社会主义潮流的兴起与发展,体现了无产阶级自身的觉醒,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
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根据材料信息概括出一种历史进步潮流。如:由空想社会主义思想、英国宪章运动等,可以得出社会主义发展的相关论题;由万能蒸汽机用于生产、富尔顿发明汽船,可以得出工业革命的相关论题;由英国议会改革、德意志帝国宪法、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可以得出资本主义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的相关论题。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对历史潮流进行概述和评价,注意要做到准确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