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14-2: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课件(3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14-2: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课件(3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9-23 17:18: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
(1)动物根据有无脊柱骨可以分成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
(2)地球上已知动物150多万种,无脊椎动物约占95%。
环节动物
主要特征:身体有许多形态相似的体节组成
体表有环纹
代表动物:蚯蚓、蚂蝗、沙蚕
被蚂蟥叮咬该怎么办
拍打被叮咬的部位,通过震荡使蚂蟥脱落
用浓盐水涂在蚂蟥身上(肥皂水、焦油、酒、醋等)
伤口处理:碘酒、酒精
枪乌贼
特征:身体柔软,一般两侧对称,不分节,有外套膜,大多体外有贝壳。
种数:8万余种。
分布:海水、淡水和陆地
节肢动物
黄钩蛱蝶
小黄赤蜓
大刀螳螂

Shrimp
泳足
步足
头胸部
腹部
主要特征
1、身体分部
2、附肢分节
3、体表有坚硬的外骨骼
无脊椎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为人类提供食品
有的对农业有益,有的对农业有害
许多昆虫可以传播花粉
蚯蚓可以改良土壤,有疏松泥土和增加耕地肥力的作用
脊椎动物
鱼类
两栖类
爬行类
鸟类
哺乳类
现存22
000种,我国有2
830种
鱼纲的主要特征:身体多呈流线型;体表被覆鳞片;用鳃呼吸;身体两侧大多有侧线;能感知小流的方向。
草鱼


青鱼
长春鳊
团头鲂
泥鳅








大鲵又叫娃娃鱼,是终身有尾的两栖动物,也是现存最大的两栖动物,最长的可达2米。生活在深山的溪流中,产于我国西南地区,是我国的二级保护动物。
幼体生活在水里,用鳃呼吸;大多数成体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皮肤裸露,具有辅助呼吸的作用。
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是:
真正陆栖脊椎动物的开始。
蜥蜴


恐龙
爬行纲的主要特征
体表一般覆盖着鳞片或甲,在陆地上产卵,卵的表面具有坚硬的外壳。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扬子鳄的皮肤上覆盖着角质鳞片。身体背面黑绿色,有黄斑,腹面灰色,尾部有灰黑相间的环纹。它的后肢趾间有蹼,前趾和后趾适于爬行和游泳。
爬行动物的时代
在距今2亿多年以前的中生代,地球上爬行动物非常繁盛。古代的爬行动物有的在陆地上栖息,有的在水中游泳,有的在空中飞翔,它们在地球上称霸长达一亿年之久,占绝对优势。
  身体呈流线型;
  前肢变成翼,披羽毛;
  胸肌发达;骨骼薄而轻。
  食量大,排泄快,不储存粪便;
  心脏大,搏动快;
  有气囊,呼吸能力强,体温高而恒定。
鸟适于飞行的特点
体表一般有体毛,胚胎发育在母体的子宫内进行,幼体将母乳作为营养物质,大脑发达,是生物界中最高等的类群。
哺乳纲的主要特征:
1.雨后,常见地面上有蚯蚓,是因为(

A.蚯蚓爬出地面呼吸B.蚯蚓爬出地面饮水
C.蚯蚓喜欢在潮湿的地面爬行D.借助潮湿的地面,蚯蚓可迅速改变生存环境
2.下述动物中,身体分节并且分部的是(

A.蛔虫
B.水螅
C.蜜蜂
D.蚯蚓
3.节肢动物与环节动物的共同特征是(

A.具有外骨骼
B.具有贝壳.身体分节
D.足分节
4.下列四组动物中,都属于昆虫纲的是(

A.蝴蝶、蝗虫、蚂蚁
B.螃蟹、蜘蛛、蜈蚣
C.蜘蛛、蝴蝶、螳螂
D.蝎子、蜈蚣、对虾
5.鱼在水中游泳时,即使视线不好,也能顺利躲开礁石,这是因为(

A.嗅觉在起作用
B.侧线在起作用
C.听觉在起作用
D.视觉在起作用
6.下列动物中属于鱼类的是(

A.章鱼
B.鲨鱼
C.娃娃鱼
D.鲸鱼
A
C
C
C
B
B
7.地球上出现最早的脊椎动物是(

A.古代的爬行类
B.古代的两栖类
C.古代的鱼类
D.古代的鸟类
8.在无脊椎动物中,昆虫的分布最广泛,活动范围最大,其主要原因是(

A.昆虫体表有外骨骼B.昆虫身体分节
C.昆虫有翅,能飞行D.昆虫适于陆地生活
9.鸟类外形上不同于其他动物的最显著的特征是(

A.趾端具爪
B.披覆羽毛
C.翅膀一对
D.身体呈流线型
10.被称为“活化石”的爬行动物是(

A.蜥蜴
B.马门溪龙
C.扬子鳄
D.蛇
11.按照进化等级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正确的顺序是(

A.鸟类、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哺乳类
B.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C.爬行类、鱼类、两栖类、鸟类、哺乳类
D.两栖类、爬行类、鱼类、鸟类、哺乳类
C
C
D
C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