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湘美版高中美术鉴赏1.3《我们怎样运用自己的眼睛》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新湘美版高中美术鉴赏1.3《我们怎样运用自己的眼睛》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0-09-23 15:44: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3《我们怎样运用自己的眼睛》
教学目标
1.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从多角度深层次鉴赏美术作品的审美意识;
2.
认知目标:使学生初步了解美术作品的四种基本鉴赏方法;
3.
技能目标:学生掌握美术鉴赏的四种基本方法,并能运用其分析美术作品。
二、教学重难点
如何让学生熟练地运用四种美术鉴赏方法多种角度地去欣赏美术作品。
三、教具学具
教具:教材、多媒体设备、课件(图片资料);
学具:教材、作业纸、笔。
四、教学内容及过程
(第一课时)
1.
导入新课
展示图片《蒙娜丽莎》,与学生一起感受大师的风采。
师:请学生谈谈对这幅作品的初步印象。
生:以班级小组为单位,最后每组派代表做总结发言。
师:⑴总结回答。
⑵对《蒙娜丽莎》做简单的介绍(创作者生平及所处社会背景)。
生:看教材第7页的图表。
师:(提问)学生的发现与教材中的图表所列内容有什么不同?
生:思考回答。
师:⑴总结、补充回答。
①一幅作品所包含的信息是多方面的,而不是单一的。比如构图、色调、笔法等。
②仅仅依靠外表的观察和浅层次的思考并不能真正理解这幅作品。一幅画的美不但是表面的,还有很多内在东西需要去细细品位。
⑵怎么品味?离不开我们的眼睛。如何运用自己的眼睛?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讨论的话题。
⑶引出课题并板书:我们怎样运用自己的眼睛
2.
讲授新课
⑴感悟式鉴赏(板书)
师:(展示图片)齐白石中国水墨画《蛙声十里出山泉》
生:说说画面所表现的内容。
师:山石、泉水、蝌蚪。
生:是否能感受到“画”外之“音”?
师:①这幅画的高妙之处就在于用图像来表现声音,让人仿佛听到蛙声。
②总结:“观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感悟式鉴赏要求从自身经验出发,充满想象力和无限激情去欣赏作品。这种方法比较适合于写意性和表现性的作品。因为此类作品追求的不是客观地记录对象,而是通过主观化的形象处理来表达艺术家的情感。
⑵形式鉴赏(板书)
师:①(展示图片)莫奈《莲池》
②简要介绍印象派、莫奈及《莲池》:
a.印象派是19世纪自然主义倾向的颠峰,是现代艺术的起点,其艺术风格是:着重表现在光的照射下物体瞬间的丰富的色彩变化;题材丰富,拓展了艺术表现的范围,使艺术走向世俗化;表现技巧丰富,注重画家的个人感受和表现。
b.莫奈是印象派的代表人物。
c.《莲池》是莫奈的代表作品,作者用画笔表现出一幅睡莲小桥的美景,给人的眼睛带来一种不同的感受。
生:阅读教材第9页形式鉴赏内容,说出艺术形式主要包括线条、色彩、材料、笔法、构图、形体等,或见教材第4页“美术作品形式构成基本要素图”。
师:联系感悟式鉴赏知识做比较,形式鉴赏理性的成分要多些,侧重于形式分析。
生:尝试从色彩、笔法等方面分析该作品。
师:总结①色彩:斑斓。似乎光线照耀的湖面就在眼前,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②笔法:用水平笔法表现出水的宁静,用垂直笔法表现柳枝的摇曳身姿。两种笔法结合使画面动静结合,充满生机。
生:完成教材第9页“思考与交流”
(第二课时)
复习“感悟式鉴赏”和“形式鉴赏”
讲授新课
⑶社会学式鉴赏(板书)
师:①(展示图片)黄荃《写生珍禽图》
②画家画了些什么?
生:乌龟、鸟、知了等动物
师:它们之间有联系吗?
生:没有
师:①画家这样画的目的是什么?它有什么特殊含义?
②(展示图片)伦勃朗《夜巡》
③仅靠观察能否完全了解该作品?
④面对一件美术作品,除了了解它的外在内容、构成形式之外,我们也会不自觉的思考画家为什么要这么画,它有什么特殊意义?这种提问的方式就是社会学式鉴赏。
生:分析教材第10页《写生珍禽图》和《夜巡》
师:社会学式鉴赏主要是偏重于对作品内容、意义、时代背景、作者生平、创作意图等方面的认识、理解。这种方法适合于对再现性的、故事性或情节性较强的美术作品的鉴赏。
生:进行教材第10页“思考与交流”
师:感悟式鉴赏侧重情感,形式鉴赏离不开观察,而社会学式鉴赏更需要探究,光凭想象是不够的。如果仅靠观察无法完全理解作品,我们可以通过查阅相关书籍、网络等方式来了解。
⑷比较式鉴赏(板书)
师:①(展示图片)傅抱石《丽人行》和林风眠《宫女》及教材第11页的图表
②有比较,才有鉴别。用比较的鉴赏方法来鉴赏美术作品往往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生:①先运用比较式鉴赏的方法对教材第11页文同《竹子》和郑板桥《丛竹》进行分析
②再结合教材中关于两幅作品的文字评析,完善自己的认识
3.
练习反馈
师:再次展示《梦娜丽莎》,请学生用四种鉴赏方式对该作品进行重新鉴赏。
生:①以班级小组为单位合作的方式完成鉴赏,并整理好讨论结果(最好以表格的方式记录)。
②各小组交流讨论结果
4.
课后作业
生:完成一道题目,任选教材第11页“活动建议一”或“活动建议二”。
5.
总结延伸
师:我们怎样欣赏一幅画,其实就是多动脑,多去想,去问自己,去和画面交流就像和画家本人去交流。大师的绘画之所以是经典,就是因为他们的画够你去读一辈子,永远也让你读不完。真正的欣赏,不光是用眼看,还要用脑去“看”。希望今天的课能给同学们下面的学习带来启示和帮助。
PAGE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