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3.1 统计复习 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3.1 统计复习 苏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79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9-24 07:25: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统计复习》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34-35页例1和“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学生加深认识 统计的意义,进一步明确各种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够根据不同信息的特点选择适当的统计图、制作统计图、分析统计图中的数据,并做出合理的决策。
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理解等能力,建立完整的统计知识体系。让学生体验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能根据不同情况,结合各种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描述数据。
能根据统计图对数据进行分析,并作出合理的推测。
教学过程:
情境创设,提出问题?
出示图画、文字。江苏省为什么要出台这样的文件?
你觉得38%这个数据是怎么来的呢?
2、对照这个标准,我们学校的学生视力情况怎么样?是不是要开展一些措施呢?要想知道这些情况,我们该怎么办?
3、你们说的都需要用到“统计”的知识,今天的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统计复习”。
二、知识梳理,构建网络
1、在小学阶段,都学过哪些关于“统计”的知识呢?
不着急着说。想一想:统计需要经历哪些过程,又包含哪些知识点?
写一写:可以借助书本,把你想到的整理下来。
说一说:同桌相互说说,你是怎么整理的。
2、汇报交流:
3、形成结构图:
这样一梳理你是不是清楚多了,请你快速调整一下你的整理稿。轻声读一读。
经历过程,打通关系
就按着统计的过程,我们回到刚才的问题:要知道我们学校学生视力的情况,
该用什么方法收集数据呢?(测量、调查)
曾老师用调查的方法,从你们体育老师那获取了咱们班的数据。
看,我用什么方法进行数据整理的?
制成了如下统计表。请你读一读上面的数据。
想一想:他们分别可以用什么统计图表示?可以反应什么情况?
我们班的情况有没有达到江苏省的38%目标?那是不是意味着我们整个学校也没有达到呢?理由?
可以合理推测,但是想要结果准确,还需要更多的数据。
这是全校统计情况,达标了吗?
想不想了解一下国外的情况。
在互联网大数据的时代,国家权威信息表明:中国青少年的近视率是45%,美国25%,德国17%,猜一猜澳大利亚 1.5%。
看了这组数据,你又有什么问题?
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中国青少年的近视率如此之高?
要想找到真正的原因,还得请谁帮忙?
是的,老师这还有一些数据,看看对你的分析有没有帮助?
6、表扬学生。大家的立足点已经不是一组数据的分析,而是对所有的数据进行有效分析。这种综合分析问题的眼光值得表扬。(板书)
7、基于这样的分析,我们再来看开始的数据。
你觉得出台这份文件的依据是什么?(对整个江苏省小学生视力情况的统计)
那38%这个数据是随便定定的吗?(需要对统计数据进行严谨的科学分析)
四、回归生活,实践分析
复习到这儿,你还有什么要补充吗?(有想法,随时补充)。
接下来,就带着复习的知识,进入“练习实践”。
2、解决下面的问题,可以怎样收集数据?
(1)体育老师想了解学校篮球队队员的身高和体重。
(2)了解黄豆和绿豆的发芽情况。
(3)学校广播站想了解哪个节目最受学生欢迎。
3、刚才的整理过程你用了什么方法?(分类整理)
除了按类别分,我们还可以“分段整理”。以下是这个班女生的成绩统计情况。
数量/个 合计 43及以上 34-42 22-33 21及以下
人数 22 4 12 3 3
请问:男生和女生谁的成绩更好一些?(平均个数)平均个数怎么算?
女生的平均成绩提示:张晓芳位于班级第女生第13名,刚好是女生的平均成绩,你能估计出女生的平均成绩是多少个吗?
如果用扇形统计图表示该班仰卧起坐测试成绩的情况,你觉得哪一副图更合适?
4、临近端午,马上又可以吃粽子了。下面是某超市去年端午节的粽子销售情况。
你能根据图表中的信息解答下面的问题吗?
(1)C品牌粽子一共卖了( )个,总价是( )元。
(2)A品牌粽子的单价是B品牌粽子单价的,A、B品牌粽子的单价各多少?
(3)如果你是超市采购员,今年你会如何进货,用文字和数据写出理由。
五、全课总结,知识引申
1、点题。
2、举例生活。
3、引出“统计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