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称象
学情分析:
这是一个历史故事,讲曹操得到一头大象,想知道它的重量,在官员们手足无出措的情况下,只有七岁的曹冲,想出了称象的办法,解决了难题。文章第一节写曹操带着儿子和官员去看一头大象。第二、三节写围绕称象,展开议论。第四节写照曹冲说的办法去做,果然称出了大象的重量。课文告诉我们:做事要善于将事物联系起来,进行比较、联想,灵活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本课生字7个,积累词语7个,积累句子1句。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能根据提示将曹冲称象的过程讲清楚。学习围绕曹冲称象的办法提出问题。
3.感受曹冲的智慧,了解我国的一些有名的历史人物的小故事。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语句。
教学难点:
能根据提示将曹冲称象的过程讲清楚。学习围绕曹冲称象的办法提出问题。
教学媒体:
演示文稿
教学准备:
教师:2个透明容器、石头、水、录音、小黑板、生字卡。
学生:探究要知道一样东西有多重,有哪些方法。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你知道哪种动物是世界上最笨重的动物吗?
2.[出示大象的图片]
这是一头怎样的大象呢?
[出示句子]
这头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
3.今天我们学的故事就和这头象有关,让我们来看看!
[出示第1、2小节]
边读边思考,官员们想做什么?
4.揭示课题:称象。
5.要知道一样东西的重量,习惯的做法是用磅称这些度量工具。然而在古代,大磅秤还没有发明,要称一头大象的重量,怎么办呢?
6.你能不能为他们想想办法呢?
那你们的办法可行吗?还会有什么好办法呢?让我们去读读课文。
(二)学习课文。
1.读课文的3-5小节,思考课文中是用什么方法称象的?课文的第几小节向我们做了介绍?
2.出示课文的第4小节。
(1)读第4小节,找找有哪些词语的意思你是不理解的请你划出来,
理解:沿着、船舷。
(2)读第4小节,知道曹冲称象的先后顺序。
(3)边操作边读第4小节。
(4)上前操作,发现错误,矫正。
(5)看媒体演示。
(6)齐读。
3.是谁想到了这个方法?
4.曹操对其他官员想的方法态度是怎样的呢?
[出示第3小节]
想想如果你是曹操,为什么听了官员们的方法直摇头呢?
拓展阅读:杀鸡取卵。
5.曹冲称象的方法,把船当作秤,把石头代替象,你觉得曹冲是个怎样的孩子?
6.是啊,曹冲善于动脑筋,没有用常规的方法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三)学习生字。
1.学习生字
官:与“宫”比较进行识记。
“杆”与“称”要进行字形比较。
宰:加部首识记。
舷:与“弦”比较,换部首识记。
2.复习巩固。
3.读读词语。
4.指导练习。
造句指导。
(1) ……才……
(“才”句中是刚刚的意思,说明曹操的儿子曹冲人小。)
(2) 一边……一边……
(一边……一边……连接的应该是两个并列的,同时进行的动作。)
(四)课堂练习
1.比一比,组词
称( ) 议( ) 杆( ) 柱( )
秤( ) 蚁( ) 竿( ) 住( )
2.把句子补充完整。
(1)这头象又高又大,身体像( ),腿像( )
(2)松鼠的尾巴像( )。
附板书:
称 象
又 高 又 大
大 象 身 子 像 墙
腿 像 柱 子
以 船 代 秤
曹 冲 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以 石 代 象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