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0年统编版小学语文
三年级上册第4课 课内外阅读专项训练
一、读古诗,回答问题。
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代的______,全诗描写的是_____(季节)的景色,从第____、____句诗中可以看出。
诗人笔下的秋景图,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景物,给人以清新明快的感觉。
下面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前三句是为第四句做铺垫的。
诗里写了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
“霜叶红于二月花”是全诗的中心句。
古诗歌颂的虽然是大自然的秋色美景,但是通过诗中的“寒山”“霜叶”等景物可以看出诗人对秋季到时的哀伤叹息深秋。
二、补全古诗《夜书所见》,完成习题。
夜书所见
萧萧梧叶送________,________秋风动客情。
________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________。
补充古诗内容,这首诗写的是 (季节)的景色。
本诗题目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首诗是_____代诗人______所作,抒发了诗人在秋天思念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诗中“挑”的意思是__________,“促织”就是________。
本诗中,表现作者想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内阅读。
赠刘景文
宋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这首诗是诗人写赠给好友________的。诗的前两句________,抓住“荷尽”、“菊残”描绘出________的萧瑟景象。后两句________,揭示赠诗的_______。( )
A.宋轼;写景色;秋天;议景;原因
B.刘景文;写景;秋末冬初;议景;目的
C.刘景文;议景;秋末冬初;写景;目的
在作者看来,一年中最美好的风光,莫过于_______的初冬景色。而橘树和______一样,是最足以代表人的______和______。( )
A.橘黄橙绿;松柏;高尚品格、坚持的节操
B.橙黄橘绿;松柏;高尚品格、坚贞的节操
C.橙黄橘绿;松柏;不畏严寒、与众不同
作者眼中的冬景虽然萧瑟冷落,但也有硕果累累、成熟丰收的一面,而这一点恰恰是其他季节无法相比的。诗人这样写,是用来比喻________,虽已青春流逝,但也是人生成熟、________的黄金阶段,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________、________,切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
A.人到老年;收获成功;乐观向上、继续努力
B.人到青年;大有作为;淡泊名利、安居乐业
C.人到壮年;大有作为;乐观向上、努力不懈
古人写秋景,大多气象衰飒,渗透________情绪。然此处却一反常情,写出了深秋时节的________景象,显露了________,给人以昂扬之感。( )
A.悲秋;丰硕;勃勃生机
B.悲秋;美丽;喜人的果实
C.赞秋;凄凉;悲秋
四、古诗阅读
秋 月
(宋)程颢
清溪流过碧山头,
空水澄鲜一色秋。
隔断红尘三十里,
白云红叶两悠悠。
“清溪流过碧山头”,诗句中加点字解释错误的是( )
A.清:冷清 B.碧:碧绿 C.“碧”指山上树木葱茏、苍翠欲滴
“空水澄鲜一色秋”中,“空水”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澄鲜”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
下面对诗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三十里:十五公里 B.悠悠:悠闲自在的样子
C.一色秋:溪水和秋天融为一色
“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品题为“秋月”,文中却没有一个“月”字,作者是如何表现秋月主题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唐 杜牧 秋 一 四
山路 人家 白云 红叶
D
寒声 江上 知有 一灯明 秋
夜晚所看所想
宋 叶绍翁 家乡
用细长的物件逗引 蟋蟀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B
B
C
A
A
指夜空和溪中的流水 明净、清新的样子
B
悠闲清静的心境
碧绿的山头,碧蓝澄静的夜空,悠悠飘荡的云朵,飘逸洒脱的枫叶,这些都是围绕着缓缓流淌的小溪而写的,但是却无一不浸染着明亮、柔和的月光。全篇无一笔写月,却又处处见月。
_21?????????è?????(www.21cnjy.com)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