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4.1 认识平均分 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4.1 认识平均分 苏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4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9-24 07:51: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认识平均分
教学
目标
1.学生经历平均分物体的活动,初步感知平均分的特点,会按每几个分成一份的要求,把一些物体平均分。
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并逐步形成自主探索的意识以及与同学合作学习、相互交流的态度。教学重难点:认识平均分,会按每几个分成一份的要求,把一些物体平均分。
知识
结构图
认识乘法的含义 含义
1—6的乘法口诀}认识平均分{每几个一份的分
应用
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什么是平均分。
教学难点:加强平均分的操作活动,并且能够用准确的语言表述分的结果。
学情
分析
学习起点预测
学生已经学习了”几个几”,并且在生活中也有一些分东西的经验,学习了1-6的乘法口诀,学生可以利用已有的经验学习“认识平均分”
学习困难预测
学生在分的过程中,先确定“每一份是多少”,有几个这样的一份。
教学
具准备
师:PPT课件 圆片 打印版概念 熊大熊二图片 6个桃子图片
生:8个圆片 12根小棒 试题纸
板书
设计
认识平均分
每份分得同样多
6个桃子,每3个一份,分成了2份。
6个桃子,每2个一份,分成了3份。
6个桃子,每1个一份,分成了6份。


教 案 续 页
步骤 教学流程


入 活动形式 问题设计 课堂预设 应对策略

谈话 同学们,你们看过熊出没这个动画片吗?最喜欢里面的谁呢?瞧!它们来了!(出示课件图片)这天森林里开丰收聚会了,所有的小动物们都来了,它们带来了好多食物! 全体学生:看过!
全体学生:熊大,熊二,光头强,吉吉…
用熟知的动画人物引入课题,声情并茂的讲诉出情境。





破 活动形式 问题设计 课堂预设 应对策略

出示主题图,观察发现
合作
探究平均分的定义
教学例题2
教学试一试
巩固加深
课堂总结
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1.看!吉吉带来了最喜欢的桃子!它拿出其中的6个送给熊大和熊二。你们能帮它们分一分吗?
这么多种分法,你最喜欢哪种分法呢?
为什么呢?
?
? ?
4.为什么公平呢??


对,我们把像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板书课题)你们能再说一遍什么是平均分吗?(粘贴打印概念)
6个桃子,兄弟俩每人3个。我们就可以怎么说呢?
板书:6个桃子。每3个一份,分成了2份。
6个桃子还可以怎样分也能做到平均分呢?
同学们认识了平均分,下面老师来考考大家。(出示想想做做第一题)哪种分法是平均分呢?为什么呢?
怎么分萝卜就是平均分了呢?
吉吉看见大家学的可真认真,拿来了8个桃子和大家分享。我们快去看看吧。(出示例题2)师生一起审题。然后拿出试题纸独立完成。最后师生一起投影汇报。择优出圈一圈的方法。
11.同学们可真棒!敢不敢接受更高的挑战呢?(出示试一试)师生一起审题。放手让学生小组操作讨论。然后一一在投影仪上汇报。全班齐说分法。
组织练习,深化提高
12.大家学会了这么多知识,到底好不好用,我们一起去试一试吧!(出示想想做做2.3题)
第2题
分析题意。有两个要求,先圈一圈,再填空。
学生独立在课本上完成。
在投影仪展示学生作业,全班汇报。
13.第3题
图中有什么信息。
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得出15个气球,每个小朋友3个,可以分给几个小朋友。
全班汇报。
全课总结:
14.很快的,这节课就要结束了,同学们想一想,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1.生1:熊大1个,熊二5个。
生2:熊大2个,熊二4个。
生3:熊大3个,熊大3个。
生4:熊大4个,熊二2个。
生5:熊大5个,熊二1个。
2.优中:熊大3个,熊二3个。
3.优中:这样公平!
差:这样它们就相互不吵了。
4.优中:因为它们得到的桃子同样多。
差:它们都不饿了。
5.优中: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
差:同样多叫平均分。
6.优中差:不能说完整。
优:每份1个,分成6份。
中:每份2个,分成了3份。
优中:草莓是平均分,每份3个。
差:萝卜不是平均分。
优:左边有6个萝卜,右边有4个。
9.优中:左边拿一个萝卜到右边。
优中:用画竖线,圈一圈的方法每2个一份,分成了4份。
差:用连线的方法每2个一份,分成了4份。
11.差:12根小棒,每2根一份,分成了6份。
还说出了每3根,每4根的分法。
优中:说出了每6根,1根,12根一份的分法。
12.优中差:都能用圈一圈的方法先分一分再填空。
13.优中:在书上用圈一圈的方法,数出分给了5个小朋友。
差:用连一连的方法,也能得出结论。
14.优:这节课我学会了平均分。
中: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
差:这节课我学会了分东西。

1.同学们可真棒!发现了这么多种分发!
2.同学们说的可真好!
3.全班齐说: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
4.教师引导并给出板书,给出这节课表述平均分的模版。
5.这两个同学可真会思考!
6.这个同学说的可真清楚!

7.同学们用不同的分法都做到了平均分。择优出圈一圈最直观形象。

8.同学们可真棒!发现了6种分法。
9.做对的举手,让学生对自己的做题结果给出判断。

10.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得出了同样的结论。你们可真有办法。
11.看来大家的收获都不小。你们都好棒呀!回去找一找生活中平均分的例子说给爸爸妈妈听。

步骤 教学流程
教 学

展 活动形式 问题设计 课堂预设 应对策略
小组讨论 6个桃子可以怎
样平均分?
12根小棒可以怎样平均分? 学生能想出多种方法。 予以引导并及时肯定。
总 结


这节课大家的收获可真大,我们学会了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还体验了6个桃子,8个桃子和12根小棒的平均分的方法。课后我们可以去探索其他数量的物体的平均分的方法。
课堂 练习
设计 1.10快饼干,每2个一份,分成了( )份。
2.9快糖,每3个一份,分成了( )份。
3.15快巧克力。每5快一份,分成了( )份。
作业
设计
教后反思
这次公开课准备了足足一周的时间,从接到这个任务,就开始思考这次公开课怎么来讲,压力还是很大的。教研组长祁老师给予了很多的建议,从课题的确定,每个例题的处理,到板书的设计。每一步都给予了很多的指导和建议。
“平均分”是除法的认识基础,要突破除法学习的难点,关键是“平均分”。教材设计了两个例题,例1让学生认识平均分,在例1的教学中,我先创设了熊大熊二分桃的情境让学生自由的分,学生分出了好几种不同的分法。为了从中引出平均分,我提了一个问题“你最喜欢那种分法?”同学们都有公平的意识,都能说出喜欢每人3个,我继续追问“为什么大家都喜欢这种分法?”。“因为公平。”“为什么公平呢?”“因为每人人得到的桃子同样多。”步步逼近,让学生自己说出平均分的概念。我马上用比较规范的语言归纳出了平均分的概念,使学生获得了平均分的初步概念。
例2是引导学生根据每几个分成一份的要求,学习把一些事物平均分的方法。在教学时,先让学生理解题意,明确要分的个数,怎么分,每个小朋友分两个也就是要两个两个的分,并且要把8个桃全部分完。然后让学生根据要求在试题纸上分一分再填空。择优出圈一圈的分法。由于上面学生已经对题意和分的方法很明确,因此很快就得到结果。
在试一试的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边操作,边用语言叙述,进一步巩固这种分法。一堂课下来,感觉学生掌握的还不错,明确了平均分的概念,大部分学生能根据每几个分成一份的要求,把一些事物平均分,而且能用语言比较通顺地叙述。
正式讲课前的试讲,我们教研组结合学生的接受和反应情况做出了相应的调整。总之,通过这次磨课,让我对今后的教学更有信心了。让我知道了,我们可以这样去专研我们的教学,让课堂更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