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一】
知道物态变化
1.
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
天气热的时候,从冰柜中拿出
的冰,一会儿就变成了水,再过一段时间水干了,变成看不见的水蒸气,跑得无影无踪。随着温度的变化,物质会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变化。通常呈固态的铝、铜、铁等金属,在温度很高时也会变成液态、气态;通常呈气态的氧气、氮气、氢气等,在温度很低时也会变成液态、固态。
物质各种状态间的
变化叫做
。
2.
冰、水、水蒸气都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固体水分子整齐排列并在原地振动,当其吸收热量后,能量增大,就能摆脱旁边分子的约束变成液体水分子。而液体水分子吸收热量后,能量增大,就能摆脱分子间的相互吸引力变成气体水分子,如图3-2-1所示。
把一块冰放在杯里,一会儿后冰熔化成水。冰是什么物态?熔化后,变成什么物态?从固体、液体不同的分子结构特点解释冰变成水的过程中需要吸热还是放热?.
【活动二】认识物体的熔化过程。
1.如图3-2-2所示,把冰放在常温环境中(30℃左右),冰会变成水,这个过程发生了什么物态变化?
2.把一块蜡放在常温环境中(30℃左右),蜡会熔化吗?如图3-2-3所示,点燃蜡烛时,靠近火焰的蜡处于什么状态?固态蜡发生了什么物态变化?
思考:物体在熔化过程中需要吸热,那么它的温度会如何变化?
【活动三】
冰的熔化实验。
实验记录表格:
根据实验现象分析,试管里的冰变成了液态水,说明冰发生________
(
填写物态变化的名称),此物态变化过程中有没有吸热,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温度计的示数如何变化?说明冰在此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是什么?
思考:是不是所有物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都是不变的呢?
[活动四]石蜡的熔化实验。
实验记录表格:
根据实验现象分析,试管里的石蜡从固态变成液态,说明石蜡发生_______(填写物态变化的名称),此物态变化过程中有没有吸热,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温度计的示数如何变化?说明石蜡在此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是什么?
炎热的夏天,在阳光的烧灼下,柏油公路会变软,这一现象说明(
)
A.柏油是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受热后逐渐变软
B.柏油是晶体,受热后未达到熔点,先变软
C.柏油是晶体,受热后达到熔点,已经开始熔化
D.柏油的硬度不够,不能确认柏油是晶体还是非晶体
把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人烧杯里的碎冰块中,如图所示。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慢慢加热,当烧杯中的冰块有大半熔化时,试管中的冰(
)
A.熔化一部分
B.全部熔化
C.一点也不熔化
D.无法判断
用质量相等的0℃的水与0℃的冰冷却热的物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二者冷却效果相同
B.冰比水好,因为冰在冷却物体时熔化吸热
C.冰比水好,因为冰比水冷
D.冰比水好,因为冰比水使用方便
玻璃在200℃时开始熔化,温度升到300℃时还没有熔化完,由此可知(
)
A.玻璃太大了
B.玻璃是晶体
C.玻璃是非晶体
D.玻璃难于熔化
下表列出了几种晶体在标准气压下的熔点。
(1)水银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
此过程需要
(选填
“吸热”或“放热”)。
(2)用酒精灯给固态钨加热,它会熔化吗?为什么?
(酒精灯火焰温度约为400℃)
下表为李强在探究某种物质的熔化规律时记录的实验数据。请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请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在图所示的坐标系上描点,然后将这些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
(2)该物质是
(选填
“晶体”或“非晶体”)。你的判断依据是
(3)
该物质的熔点是_____℃
小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两种装置来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
(1)实验室常用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
性质制成的,小华某一时刻观察到温度计示数如图丙所示,该温度值为
℃
(2)该实验应选用
(填“大冰块”或“碎冰块”)来进行实验,效果更好些。
(3)为了使试管中的冰受热均匀,且便于记录各时刻的温度值,小华应选用___(填“甲”或“乙”)装置来进行实验。
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都上升
B.晶体有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熔点
C.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吸热
D.天上飘落的雪花是非晶体
如图中,a、b、c三条图线表示三种质量相等的固体同时同等条件下加热时的熔化图,由图可知(
)
A.a、b、c肯定都是晶体
B.a、b、c的熔点相同
C.c比a熔化得慢
D.a比b的熔点高
萘的熔点是80.5°C,那么温度为80.5°C的萘(
)
A.一定是固态
B.一定是液态.
C.一定是固态和液态共存
D.可能是固态和液态共存
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AB段表示该物质温度逐渐升高,它的熔点也在升高
B.
BC段表示该物质有一定的熔点,因此它是晶体
C.
BC段表示该物质温度不随时间改变,说明该物质已经完全熔化
D.该曲线可能是蜡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2017年5月5日,我国首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客机C919在上海浦东机场成功起飞。飞机装有无锡某企业生产的3D打印钛合金零件,3D打印的技术之一是在高能激光的作用下,钛合金粉末会_____
(选填
“吸收”或“放出”)热量,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液态,然后按构件形状重新凝固成型.
阅读下列材料:影响熔点的因素.
物质的熔点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掺杂其他物质,或改变外界的压力等都会影响物质的熔点在烧杯中放一些碎冰块,
然后撒一些盐,
轻轻搅动碎冰块,在它熔化时测量它的温度.可以看到,此时冰的熔点低于0°C.由此可见,盐可以使冰的熔点降低.以前我国北方城市在冬天下大雪时,常向公路上积雪的地方撒盐.只要这时的温度高于-22°C,
足够的盐总可以使冰雪熔化.将两块0°
C以下的冰用力压紧在一起,
可以看到接触处冰熔化成水,撤去压力,水又凝固为冰,结果两块冰合成为一块冰,这说明增大压力也能使冰的熔点降低.滑冰时,冰刀与冰接触处单位面积上的压力很大,使刀口下的冰熔化成水,起到润滑作用.
请回答问题:
(1)影响熔点的因素有
(2)某天南极的气温达到-40°C,我国的南极科考船甲板若结了冰,用撒盐的方法
使冰熔化
(选填:“可以”
或“不可以”)。
如图所示(周围空气温度为0°C),把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人烧杯里的碎冰块中,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慢慢加热,当烧杯中的冰块大部分熔化时,试管中的冰会不会熔化?为什么?【活动一】
知道物态变化
1.固态、液态和气态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
天气热的时候,从冰柜中拿出
的冰,一会儿就变成了水,再过一段时间水干了,变成看不见的水蒸气,跑得无影无踪。随着温度的变化,物质会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变化。通常呈固态的铝、铜、铁等金属,在温度很高时也会变成液态、气态;通常呈气态的氧气、氮气、氢气等,在温度很低时也会变成液态、固态。
物质各种状态间的
变化叫做物态变化。
2.
冰、水、水蒸气都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固体水分子整齐排列并在原地振动,当其吸收热量后,能量增大,就能摆脱旁边分子的约束变成液体水分子。而液体水分子吸收热量后,能量增大,就能摆脱分子间的相互吸引力变成气体水分子,如图3-2-1所示。
把一块冰放在杯里,一会儿后冰熔化成水。冰是什么物态?熔化后,变成什么物态?从固体、液体不同的分子结构特点解释冰变成水的过程中需要吸热还是放热?.
【活动二】认识物体的熔化过程。
1.如图3-2-2所示,把冰放在常温环境中(30℃左右),冰会变成水,这个过程发生了什么物态变化?
2.把一块蜡放在常温环境中(30℃左右),蜡会熔化吗?如图3-2-3所示,点燃蜡烛时,靠近火焰的蜡处于什么状态?固态蜡发生了什么物态变化?
思考:物体在熔化过程中需要吸热,那么它的温度会如何变化?
【活动三】
冰的熔化实验。
实验记录表格:
根据实验现象分析,试管里的冰变成了液态水,说明冰发生________
(
填写物态变化的名称),此物态变化过程中有没有吸热,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温度计的示数如何变化?说明冰在此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是什么?
思考:是不是所有物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都是不变的呢?
[活动四]石蜡的熔化实验。
实验记录表格:
根据实验现象分析,试管里的石蜡从固态变成液态,说明石蜡发生_______(填写物态变化的名称),此物态变化过程中有没有吸热,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温度计的示数如何变化?说明石蜡在此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是什么?
炎热的夏天,在阳光的烧灼下,柏油公路会变软,这一现象说明(
A
)
A.柏油是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受热后逐渐变软
B.柏油是晶体,受热后未达到熔点,先变软
C.柏油是晶体,受热后达到熔点,已经开始熔化
D.柏油的硬度不够,不能确认柏油是晶体还是非晶体
把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人烧杯里的碎冰块中,如图所示。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慢慢加热,当烧杯中的冰块有大半熔化时,试管中的冰(
C
)
A.熔化一部分
B.全部熔化
C.一点也不熔化
D.无法判断
用质量相等的0℃的水与0℃的冰冷却热的物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二者冷却效果相同
B.冰比水好,因为冰在冷却物体时熔化吸热
C.冰比水好,因为冰比水冷
D.冰比水好,因为冰比水使用方便
玻璃在200℃时开始熔化,温度升到300℃时还没有熔化完,由此可知(
C
)
A.玻璃太大了
B.玻璃是晶体
C.玻璃是非晶体
D.玻璃难于熔化
下表列出了几种晶体在标准气压下的熔点。
(1)水银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熔化,
此过程需要吸热(选填
“吸热”或“放热”)。
(2)用酒精灯给固态钨加热,它会熔化吗?为什么?
(酒精灯火焰温度约为400℃)
不会,因为火焰温度低于固态钨的熔点3410℃,所以固态钨不会熔化。
下表为李强在探究某种物质的熔化规律时记录的实验数据。请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请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在图所示的坐标系上描点,然后将这些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
(2)该物质是晶体(选填
“晶体”或“非晶体”)。你的判断依据是该物质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
(3)
该物质的熔点是0℃
参考答案:(1)如图所示
小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两种装置来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
(1)实验室常用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小华某一时刻观察到温度计示数如图丙所示,该温度值为-2℃
(2)该实验应选用碎冰块(填“大冰块”或“碎冰块”)来进行实验,效果更好些。
(3)为了使试管中的冰受热均匀,且便于记录各时刻的温度值,小华应选用乙(填“甲”或“乙”)装置来进行实验。
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都上升
B.晶体有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熔点
C.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吸热
D.天上飘落的雪花是非晶体
如图中,a、b、c三条图线表示三种质量相等的固体同时同等条件下加热时的熔化图,由图可知(
C
)
A.a、b、c肯定都是晶体
B.a、b、c的熔点相同
C.c比a熔化得慢
D.a比b的熔点高
萘的熔点是80.5°C,那么温度为80.5°C的萘(
D
)
A.一定是固态
B.一定是液态.
C.一定是固态和液态共存
D.可能是固态和液态共存
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
AB段表示该物质温度逐渐升高,它的熔点也在升高
B.
BC段表示该物质有一定的熔点,因此它是晶体
C.
BC段表示该物质温度不随时间改变,说明该物质已经完全熔化
D.该曲线可能是蜡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2017年5月5日,我国首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客机C919在上海浦东机场成功起飞。飞机装有无锡某企业生产的3D打印钛合金零件,3D打印的技术之一是在高能激光的作用下,钛合金粉末会吸收(选填
“吸收”或“放出”)热量,熔化(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液态,然后按构件形状重新凝固成型.
阅读下列材料:影响熔点的因素.
物质的熔点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掺杂其他物质,或改变外界的压力等都会影响物质的熔点在烧杯中放一些碎冰块,
然后撒一些盐,
轻轻搅动碎冰块,在它熔化时测量它的温度.可以看到,此时冰的熔点低于0°C.由此可见,盐可以使冰的熔点降低.以前我国北方城市在冬天下大雪时,常向公路上积雪的地方撒盐.只要这时的温度高于-22°C,
足够的盐总可以使冰雪熔化.将两块0°C以下的冰用力压紧在一起,
可以看到接触处冰熔化成水,撤去压力,水又凝固为冰,结果两块冰合成为一块冰,这说明增大压力也能使冰的熔点降低.滑冰时,冰刀与冰接触处单位面积上的压力很大,使刀口下的冰熔化成水,起到润滑作用.
请回答问题:
(1)影响熔点的因素有是否有杂质外界压力的大小
(2)某天南极的气温达到-40°C,我国的南极科考船甲板若结了冰,用撒盐的方法不可以
使冰熔化
(选填:“可以”
或“不可以”)。
如图所示(周围空气温度为0°C),把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人烧杯里的碎冰块中,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慢慢加热,当烧杯中的冰块大部分熔化时,试管中的冰会不会熔化?为什么?
不会熔化,原因是熔化的条件是达到熔点并且能够持续吸热,大烧杯中冰块未完全熔化前,温度始终保持0°C不变,小试管内的冰块达到了0°C后和大烧杯中温度相同,不能持续吸热,所以小试管中的冰不会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