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同步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同步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9-24 07:58: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八上历史
第7课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
【同步试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共20题;共60分)
1.率领八国联军进犯北京的是(  )
A.?华尔???????????????????B.?西摩尔????????????????C.?瓦德西?????????????D.?阿古柏
2.主张塞防和海防并重,力主收复新疆,并建议设立新疆行省的是(??)
A.?林则徐????????????????????B.?魏源????????????????C.?左宗棠?????????????????????D.?李鸿章
3.近代以来,外国资本虽然也在中国设立一些工厂、航运、银行等企业,但还没有条约根据,
且主要是为其商品输出和掠夺原料服务,后来列强获得“条约根据”得益于(???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4.1925年,诗人闻一多创作组诗《七子之歌》,讲述了中国“七地”“失养于祖国,受虐于异类”的史实。当时“七地”中的台湾,正“受虐于”哪一“异类”(???
)
A.?英国????????????????B.?美国????????????????????????C.?日本????????????????????D.?荷兰
5.中国近代的一本启蒙读物中写道:“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这则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哪个条约签订之后的状况(  )
A.?《马关条约》??????B.?《南京条约》?????????????C.?《辛丑条约》???????D.?《北京条约》
6.1949年2月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副武装昂首从东交民巷旧使馆区穿过以宣誓主权。自此,中国武装人员不得进入东交民巷的耻辱历史宣告结束。规定东交民巷不准中国人居住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7.“天津临时政府委员会”第299次会议记录显示,该委员会支付给公共工程局的下列款项(如图)用于履行这一项条约。这次会议召开的时间最有可能是
(
?
?
?
)?????????????????
A.?1842年前后?????B.?1860年前后???????C.?1895年前年??????D.?1902年前后
8.19世纪末,一场大规模的反帝爱国的义和团运动兴起于(???

A.?北京???????????????????B.?上海????????????????????C.?山东?????????????????D.?河北
9.《辛丑条约》签订的消息一出,全国上下一片哗然。下列议论符合史实的一项是(??

A.?割地赔款,丧权辱国B.?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
C.?允许外国人在中国开办工厂,中国民族工业没指望了
D.?清政府的统治已经被洋人的统治完全取代了
10.某历史学习小组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把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林则徐虎门销烟、邓世昌以身殉国的资料归纳在一起,他们确立的研究主题是(???

A.?抗击侵略??????????B.?对外交往???????????????C.?民族关系????????????????D.?科技创新
11.博物馆近代展馆前,导游向同学们解说关于近代列强是如何一步步侵略中国,不断地侵占中国权益时是这么说的:“起初:①允许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接下来:②开放广州、厦门等为通商口岸;后来:③各国派兵保护东交民巷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最后:④还趁机割占我国北方领土达150多万平方千米。”显然导游把史实的顺序弄错了,那么正确的顺序是(???

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②④①③????????D.?③④①②
12.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主要原因是(???

A.?北伐军的失败?????????????????????????????????????????????????????B.?领导集团的内讧和分裂
C.?《天朝田亩制度》不能实现????????????????????????????????D.?中外反动军队疯狂反扑
13.对下面年代尺中提供的时间,解读最准确的是(?

A.?中国近代遭受外来侵略的全过程??????B.?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和瓦解的历史
C.?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D.?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14.“清政府向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与这一规定相关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15.下列各项最能说明清朝政府已变成了“洋人的朝廷”的是(??

A.?中国赔款白银4.5亿两??????????????????????????????????????????B.?拆毁大沽炮台
C.?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D.?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16.清末爱国诗人丘逢甲在《春愁》中写道:“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这首诗写于(???
)
A.?1894年???????????????????????????????B.?1895年???????????????????????????????C.?1896年???????????????????????????????D.?1897年
17.下列哪次战争之后,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8.近代史上,日本强行各占祖国的宝岛台湾长达半个世纪之久,这是指(??
)
A.?1894年——1944年?????B.?1895年——1945年????
?C.?1896年——1946年?????D.?1899年——1949年
19.《辛丑条约》签订时,慈禧太后曾说:“……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对这句话理解准确的是(?
)
A.?符合当时国际外交形势???????????????????????????????????????B.?说明中国综合国力、物力强大
C.?中国必须与世界各国友好交往?????????????????????????????D.?反映了满清王朝腐败无能
20.近代前期,中国的对外战争多以失败告终,从历史发展的趋势而言,这突出表明了(??)
A.?战争的性质决定战争的胜负????????????????????????????????B.?政府的决策是战争胜负的关键
C.?综合国力的强弱决定战争的结局?????????????????????????D.?腐朽的社会制度不敌先进的社会制度
二、材料分析题(共2题;共40分)
21.历史总是以各种形式呈现与于现实当中。我国当代著名文化学者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个名称成为一个时代的符号】
材料一?香港的水坑口街,(原名叫“波些臣街”------possion?
point“占领街”)。……这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那美丽的香港海湾被冠以维多利亚女王的名字,以纪念英国对一个古老文明的胜利。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复兴之路上》
【一处遗迹流下一段痛苦的记忆】
材料二???如下图
材料三?大清国国家允定个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并独由使馆管理。中国人民概不准在界内居住。亦可由行防守,使馆界线于附件之图上标明如后:东面之线,系崇文门大街,图上十、十一、十二等字;……南面图上系十二、一等字,此线循城墙南址随成垛而画。按照西历一千九百零一年正月十六日中历上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文内后附之条,中国国家应允诸国分应自主,常留兵队分保使馆。
(1)材料一中英国“对一个古老文明的胜利”指的是什么?
英国人将“香港海湾被冠以维多利亚女王的名字”有何条约依据?
(2)材料二遗址能够让你直接联想起中国历经哪次惨痛的遭遇?
这次事件暴露出西方列强的什么本质?
(3)材料三出自中国近代哪一个不平等条约?
材料中所说的地方在北京的哪条胡同?
根据条款,列强在这条胡同里取得了哪些特权?
(4)通过以上材料,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22.阅读下列材料,联系已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战败。1842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中英A条约。
材料二:1860年,英法联军占领安定门,控制北京城,亦{斤被迫签订中英、中法B条约。
材料三: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次年,清政府被迫同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中日C条约。
材料四: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次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D条约。
材料一,二,三,四中的A,B,C,D四处分别是哪四个不平等条约?
列举A条约的主要内容。
(3)列举C条约的主要内容。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
B
2.
C
3.
C
4.
C
5.
C
6.
D
7.
D
8.
C
9.
B
10.A
11.
C
12.
B
13.
C
14.
D
15.
C
16.
C17.
D
18.
B
19.
D
20.
D
二、材料分析题
21.
(1)英国通过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市场。
《南京条约》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
(2)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残暴、贪婪。
(3)《辛丑条约》。
北京东交民巷。
在东交民巷设立使馆界,并允许各国派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界内居住。
(4)落后就要挨打,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22.
(1)A处指的是《南京条约》;B处指的是《北京条约》;C处指的是《马关条约》;D处指的是《辛丑条约》。
(2)①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②割香港岛给英国;③赔款2100万银元;④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3)①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②赔款日本白银2亿两;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④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