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二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4课《吉祥三宝》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音版二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4课《吉祥三宝》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0-09-24 07:32: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学校 设计者 授课日期
章节 第四课 年级 二年级 学科 音乐
课题 吉祥三宝 课型 欣赏课
教学 目标 ㈠聆听《吉祥三宝》,领悟歌曲情感内涵,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㈡在由浅入深,视听与体验结合中认识歌曲的结构,感受蒙古族民歌的音乐特点。?
㈢能通过人声的不同特点,分辨童声、女声、男声三种人声,能用不同的肢体语言为歌曲伴奏;并哼唱歌曲主旋律。
重点
难点
听辨不同人声的音色特点;随音乐情绪变化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不同的角色,感受歌曲欢快旋律;
教材 分析 《吉祥三宝》由布仁巴雅尔作词作曲。4/4拍,宫调式,二段体。A段的旋律简洁轻快,四个乐句说唱结合,充满童趣。特别是第四乐句结尾处三声部合唱的出现。让人倍感温馨与和谐。B段的节奏拉宽,加上陈词的使用,让蒙古民歌特色尽显其中,也与A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学情 分析
以及
教学
策略 二年级学生对独特的事物有很大的好奇感,模仿能力也很强。这首歌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富有趣味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通过聆听、对比、学唱、听记等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学生从中懂得不同的人声分类,加深对音乐的记忆,并自信地表现歌曲,提高音乐审美能力、创造能力、表现能力。
教学 资源 电子琴、卡片、歌词单、笔、橡皮擦
教学
媒体 ppt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和活动目标
一、组织教学, 课题导入 1.师舞蹈表演
设问:采用哪个民族舞蹈元素?
2.揭示课题,简要介绍蒙古族文化
观看舞蹈、图片感受蒙
古的民族文化
了解蒙古族文化背景,活跃课堂气氛,学生兴趣高涨。
二、新课教授,初听乐曲
1.初听乐曲,出示问题
⑴歌曲带来什么感受?
⑵这首歌曲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声音、语言、问答歌)
⑶区分男生、女生、童声音色的不同特点
简述三种人声的不同艺术形象
把生活情趣的内容充实到教学中去,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与审美愉悦。
三、分段欣赏
1.分段聆听
⑴第一段
①聆听歌曲,了解课题“吉祥三宝”歌词含义
②学唱歌曲主旋律
③分工配合朗读歌词
④辨别人声游戏
a.角色扮演,运用卡片、音频识别不同人声(胡子—爸爸;蝴蝶结—妈妈;宝贝—小熊)
b.听记第二、三段歌词相对应的人物序号(1-孩子;2-爸爸;3-妈妈)
c.学生讨论,编创不同人物动作运用到歌曲表演中
⑵第二段
①聆听第二段情绪
设问:旋律有什么特点?
②认识乐器——马头琴
③加入自己喜欢的蒙古舞动作
⑶聆听第三段
设问:第三段可以用什么图形表示?
①根据图形,划分曲式结构:A+B+A
与老师配合哼唱歌曲主旋律。
能在反复聆听歌曲中区分不同人声,增进情感交流,感受歌曲带来的快乐。
随着音乐用自己喜欢的动作表演
第一段△;第二段:O;第三段?

让学生通过游戏体验方式在活动中,感受不同音色、音区表现的不同的音乐形象。在此过程中让学生参与中体验音乐、增长见识,发展自己的音乐情感,只有通过教学内容的分层递进,引发对音乐内容的层层情感,才能激起学生对音乐的内化,体会音乐艺术的美感
增加教学目标的可操作性,注重直观教学,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见解。发挥学生各种感官的统觉作用。
四、完整聆听表演唱《吉祥三宝》
A段:根据音乐提示,不同角色摆造型,有能力学生可以带歌词表演唱。
B段:随着音乐用蒙古舞动作表演。
A’段:同第一部分表演歌曲。
学生合作表演,跟着音乐完整演唱与律动

生生合作表演,体验歌曲表达和谐、幸福、吉祥的情感。
㈤教师小结
从刚才的表演中,老师感受到了孩子们的快乐,幸福,我们是吉祥的一家,我们都要相亲相爱,让幸福永驻我们温暖的家,伴随我们快乐长大。

情感目标联系生活实际,强化学生情感体验。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