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新书推荐(一)——建立工作表
本课通过与图书管理员一起制作新书推荐表,使学生了解WPS表格的窗口组成、一些基本概念、输入和修改数据、保存工作簿等基本操作,并让学生在创建简单的WPS表格过程中了解WPS表格的工作原理,培养学生初步处理和发布信息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WPS表格界面组成及相关的基本概念(工作簿、工作表、单元格、单元格名称)。
(2)掌握WPS表格的基本操作(会选定单元格、单元格区域及工作表)。
(3)会创建基本的WPS表格,能输入数据。
(4)会保存工作簿。
2.过程与方法
结合实际需求,逐步探究创建电子表格的方法与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初步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提高学生获取、加工和发布信息的能力。
【课时安排】
建议安排1课时。
【教学重、难点】
重点:WPS表格基本概念;选定操作;数据的输入。
难点:单元格、工作表和工作簿的区别;单元格及单元格名称;制作斜线表头。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自主学习与任务驱动方式相结合。本课的基本概念较多,采用自主查阅的方式会使学习的目标性更强。建立表格以任务驱动方式开展学习活动。
【教材分析及教法建议】
WPS表格是WPS办公软件的成员之一,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WPS文字与WPS演示,它们的界面与菜单命令有相似之处,所以在认识WPS表格界面的时候应该多运用比较和迁移的方法进行教学,同时也要突出强调WPS表格的独特之处。
1.可以采取与WPS文字表格进行对比的方法引入,突出WPS表格的界面和计算功能,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例如,分别在WPS文字表格和WPS表格中分别输入一首古诗,
每个字符对应一个单元格,请学生将空缺的内容补充完整。在WPS表格中,通过设置函数,可以对学生补充的结果做出判断。结果正确显示“你真棒”,错误显示“再仔细想想”;而WPS文字表格不具有这个功能。
2.呈现WPS表格界面后,可以请同学分析比较WPS表格界面、WPS文字和WPS演示的区别,以强化记忆。
3.应用软件课程的理论知识较多,实践较少,学生很容易感觉枯燥。因此,教师可以有选择性地重点讲解WPS表格基本概念,其他知识待实践操作时请学生自主查阅,这样可以避免理论知识多于实践操作的现象。
4.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单元格及单元格区域的选定应采用小组抢答或竞赛的形式。例如,教师选定单元格(区域),以小组为单位抢答名称,或者让同学互相考察,以达到熟练操作的目的。
5.学生初次接触WPS表格,会误以为默认的网格线就是边框线。所以教师可以在学习设置边框和底纹之前,使用“打印预览”,让学生观察分析。
【参考资料】
一、“面向鼠标的记忆式键入”功能
WPS表格在输入一个相同的字时才会有“推荐列表”,当用户在单元格中键入的第一个字与该列中已键入的内容相符时,WPS表格会自动填写多余的字符,这是“面向鼠标的记忆式键入”功能。
二、活动单元格的移动
1.按键盘上的Enter键,活动单元格在同一列向下移动一行。
2.同时按下键盘上的Shift键和Enter键,活动单元格在同一列向上移动一行。 3.按键盘上的Tab键,活动单元格向在同一行向右移动一列。
4.同时按下键盘上的Shift键和Tab键,活动单元格在同一行向左移动一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