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 学 设 计
课题 第十一课 借阅情况统计——复杂函数的应用
学习目标 知道if和countif函数的使用条件;会用if和countif函数进行分析与判断;能根据实际情况运用适合的函数对数据进行计算
重点 难点 知道if、countif函数的使用条件
If、countif函数参数的设置方法
教法 学法 任务驱动法、演示法、个别指导
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教具 电子教室
学情分析 上节课学过sun函数,在练习中接触过max和average函数,对函数使用的方法有初步了解。
教学环节 教 学 过 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时间
复习 计算“总册数”表中的图书进货总册数 提问函数使用的过程
检查学生完成情况 操作 复习函数(sum) 2
导入
情境导入:
在“必读书”与“借阅情况”表格中,请同学们思考并统计出结果。 展示“必读书”与“借阅情况”表格。
请同学们当一回管理员小助手,协助图书老师统计出每种图书是否可以借阅,及某位同学或每册图书借阅次数。
有没有既准确又快捷的方法呢?
出示本课的学习目标:函数
观察表格,
积极思考
数一数
明确本课学习任务 生活中有很多需要统计的数据,学会wps中函数,可以大大提高效率,便捷生活。 3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时间
新授 一if 函数
先了解if单词含义,
根据指定的条件来判断其"真"(TRUE)、"假"(FALSE),根据逻辑计算的真假值,从而返回相应的内容
二countif 函数
对指定区域中符合条件的单元格计数的函数。(如果满足某个条件,则统计单元格的数量)
If在英文中的意思,造句。理解
指导学生根据题意 然后用IF造句 IF (条件)则显示(结果) 反之显示(结果)
示范if函数计算过程
注意在计算机中如何表达“+、-、*、/、>、<、>=、<=、<>”这些运算符号(英文半角状态下)
countif两个复合单词含义。
示范“借阅情况”表格的计算过程 思考理解
看教师示范,完成“空气质量”C4:c13
用IF函数造句
完成“借阅记录”表格和“空气质量”中C15单元格 IF和COUNTIF函数在生活中经常能用到。指导学生理解函数的作用,使用范围及参数的设置,提高学习工作效率,便捷生活,通过分析统计后的数据,指导生活,将技术应用于生活 16
巩固 练习 练习:“运动爱好” 巡视,答疑
找出有共性的问题解答,并找学生示范讲解。 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并示范 灵活运用新学的知识 8
课堂 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WPS中IF和COUNTIF函数.如何用这两个函数完成数据统计,IF函数是来判断是否满足给定条件,而返回一个结果,可文本可数值。COUNTIF函数用来统计在一定的范围内满足给定条件非空单元格的个数。只能是数值型。要区分使用范围。 2
课堂 检测 完成“公司奖励”表格,进行自测 8
设疑 拓展 教师拓展学生思维:如果在多个条件的情况下,如何使用if函数?“公司奖励”表中第二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