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西欧庄园 课件(47张PPT 含视频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 西欧庄园 课件(47张PPT 含视频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9-24 09:48: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7张PPT)
欧洲美丽的庄园
古罗马人有奢华的庄园,英国人有乡村的庄园;俄国有贵族的庄园;法国有飘满酒香的庄园。
从古到今,一座座美丽的庄园在欧洲拔地而起,它里面藏着多少秘密呢?
美好浪漫
背景设定
20世纪欧洲,有一对年轻的艺术家夫妇在某偏远的山区以低廉的价格买下了一座占地面积巨大的庄园。因为历代主人有不祥传闻,这座庄园的名声很差,无人敢问津甚至靠近这片区域,人们称之为“恶名昭著的庄园”。
黑暗恐怖
导入新课
人民教育出版社
九年级
|
上册
第三单元
封建时代的欧洲
第8课西欧庄园
学习目标
◆目标1:了解西欧庄园生活,理解领主与佃户的含义。
◆目标2:了解庄园法庭在西欧庄园中的作用。
◆目标3:知道庄园是西欧中世纪社会的基础。
西


庄园到底是一种什么生活呢?
庄园的领主与佃户

一、庄园的领主与佃户
从9世纪开始,一种新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逐渐流行开来,这就是庄园。
8世纪时,法兰克王国宫相查理·马特改革,实行采邑(国王封赏给臣属终身享有的土地)制度,奠定了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基础。此后,封建庄园在西欧普遍兴起。
1、庄园的出现
庄园是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
2、庄园的发展
大约到11世纪,庄园遍布欧洲各地。绝大多数人口居住在庄园里。
拥有耕地415公顷以上的为大庄园,207公顷-415公顷的为中等庄园,207公顷以下为小庄园。
在领主统治下,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庄园一个微型社会,基本做到自给自足。庄园的主要工作是农业,同时也有手工业,有木匠、铁匠,庄园自己酿造啤酒,有自己的磨坊和面包师,总之,庄园生产了人们日常生活所需要的绝大部分产品,对外只进行最简单的物品交换!
3、庄园的性质
(西欧)庄园实际上是一个独立的王国
——《资本主义兴衰史》
西欧庄园
1、庄园里生活着哪些人?
2、他们是怎样生产和生活的?他们之间是怎样的一种关系?
3、庄园是怎样管理的?
一、庄园的领主与佃户
1、庄园里生活着哪些人?
领主
佃农
自由的农民
不自由的农奴
受封领地的封建主
“没有无领主的土地。”
——中世纪欧洲谚语
自由农民是独立的小生产者,拥有自己的生产工具和财产,有份地保有权,领主不能随意没收他们的土地。自由农民的土地权利受到保护。
农奴的女儿嫁到庄园以外的人家,要缴一笔称为“婚姻捐”的赔偿费。农奴死亡,子女继承份地要向领主交纳数额不菲的“继承捐”。
自由农民可以世袭占有的份地,所负担的劳役较轻。
农奴依附于领主,没有人身自由,可以随土地一起出售,庄园生产者主要是农奴,负担更重。
互动探究:自由农民与农奴的区别
观察右图“中世纪庄园”,图中有哪些土地?按照归属权来看,这些土地是如何划分的?
1.自营地
2.份地
3.公用地
领主直接经营,通常占庄园全部耕地的1/3到1/2,收入全部归领主所有
佃户的生活来源,以义务耕种领主的“自营地”为条件取得。
庄园周围的林地、荒地等,全体佃户都可以放牧,按照规定共同使用。
土地
耕地
自营地
份地
一、庄园的领主与佃户
2、他们是怎样生产和生活的?他们之间是怎样的一种关系?
1、自营地:领主自己保留,直接经营,收入全归领主所有。
2、份地:佃户以义务耕种领主的“自营地”、交捐税为条件取得。
3、共用地:全体佃户共同使用。
说明封建领主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是劳役地租
可以要求佃户服劳役;“直领地”的收入全部归领主所有;领主
向佃户征收捐税。
不能随便增加佃户的劳役量,要根据佃户份地多少按照惯例相对固定。
领主:
佃户:
(3)庄园里的人是怎样生产和生活的?
权利
义务
为领主提供劳役,每周要在直领地劳动三天,剩下的时间才属于自己;佃户使用领主的磨坊、酿酒机、面包炉等都
必须缴纳使用费,教会也向佃户征收“十一税”;佃户可
以独立耕作份地维持生活。
自由农民拥有自己的生产工具和财产,有份地保有权,领主不能随意没收他们的土地。
权利
义务
关系
?权利和义务相互交织
7世纪法兰克王国的“农民请求委身文件”
立字人某某,谨致崇高庄严之某某大人阁下
如众所周知,我因衣食缺乏,无以为主,请求大人本笃信上帝之虔诚,与慈爱为怀善心,准许我委身于大人监护之下,我已如此作了。以后您必须供给我衣食,予我以帮助和救济,我将尽我的力量为您服务,不负您的援助与保护。
在我活着的时期,我将在合乎我一个自由人身份的情形下,为您服务,维护您的荣誉。我不得脱离您的统治与监护,将毕生投靠在您的势力与保护之下。因此,您我之间,如一方欲解除此种契约,必须付与对方若干先令作为赔偿;此种谅解,永久不得破坏。(因此,将此种合同缮写两份,立约双方,各执一份)
——法学教材编辑部《外国法制史》编写组:
《外国法制史资料选编》(上册)
?领主给佃户提供份地和保护,佃户有义务为领主劳动,它们之间具有一定的契约关系。
互动探究:领主与佃户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
【思考探究】
阅读材料,分析领主与佃户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
材料二:14世纪诗人兰格伦在作品《农夫皮尔斯》中描述到:带上他的
犁队去翻耕土地”,“我开沟、挖地,按他的吩咐干活,时而播种耘田,
时而收割打晒”,“还要帮他犁地,松土或播种”,“人人都将纺线施
肥,埋头苦干”,“既为他种地,又为他饲养牲畜”。
材料一:佃户除了每周三天为庄园主耕种土地,还有做不完的劳役,交不
完的“磨坊费、酿酒费…”等各种费用。
?
领主与佃户之间是统治与被统治、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4.领主与佃户的关系:
“捐税”知多少
佃户使用领主的磨坊、酿酒机、面包炉等,都必须缴纳使用费。
每年的复活节、圣诞节,佃户还要向领主送鸡蛋、鸡一类的礼物。
教会也向佃户征收“什一税”。
农奴的女儿嫁到庄园以外的人家,要交一笔“婚姻捐”。
农奴死亡子女继承份地要向领主缴纳数额不菲的“继承捐”。
农奴的生活世界以庄园为中心,终年辛劳却得不到温饱,许多人因饥饿和营养不良过早死去。农奴是社会的主要生产者,但他们地位最低,受压迫最重。
  欧洲封建主义虽然压迫穷人,但它确实给西欧文明留下了我们现在依然渴望拥有的某种东西——契约精神。
?
探究三:中世纪西欧庄园中的农民与中国古代社会的农民有何异同?
提示:
相同点主要从社会的角色、地位、生产生活方式方面等角度进行思考。
不同点从受剥削的对象、方式、人身关系、占有土地等角度进行思考。
思维拓展:西欧庄园与东汉田庄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比较中世纪西欧庄园中的农民与东汉田庄中的农民有何异同?【提示:封建主与农民的关系,人身依附(属于谁),交租方式(交什么)等】
材料一:“据族而居,宾客相附。
东汉地主田庄经济往往以宗族为核心,聚族而居,田庄主既是占有整个庄园的大地主,又是宗族长。宗族、宾客、徙附、部曲、奴婢,虽然在庄园里所处的地位不同,但都对庄园主有极强的依附关系,有严格的长幼尊卑之序。”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邱汉生先生认为:东汉“田庄是一个经济上完全自给自足的单位,从吃的、穿的、生产工具、武器,以至疾病医药所需,都不必外求。”
——《古代中国的经济》
共同点:
①都自给自足。
②都对封建主承担责任。
③都受封建主的剥削。
······
不同点:
①西欧庄园领主与农民一般没有血缘关系;东汉庄园是聚族而居。
②西欧农民依附封建主;东汉农民依附国家、封建地主;
③西欧农民劳役地租为主;东汉农民实物货币、地租为主
④西欧农民只有土地使用权;东汉自耕农有所有权,雇农佃农只有使用权······





材料:佃户因为没有认真耕种领主的田地,被罚款6便士;佃户的家
畜误入领主的园子,被罚款6便士;只要领主的磨坊能够磨面粉,
就不得到庄园以外磨面粉,违者罚款20先令。某人不按规定的价格卖酒也要被罚款。
材料中反映了西欧庄园具有什么权?
司法权
庄园中由谁来行使司法权?又是怎样行使的呢?
二、庄园法庭
佃户因为没有认真耕种领主的田地,被罚款6便士;佃户的家畜误入领主的园子,被罚款6便士;只要领主的磨坊能够磨面粉,就不得到庄园以外磨面粉,违者罚款20先令。
……下列诸人无权享用公共牧场,但仍在牧场内放牧,侵犯了全体村民的权益,判令他们从牧场牵走他们的牲畜,从此不得占用牧场,违者还要罚款……某人不按规定价格卖酒,也要罚款。
(1)材料中哪些行为会受到惩罚?
(2)根据材料分析,庄园法庭惩罚各种违法行为的基本手段是什么?
罚金
二.
庄园法庭
1.主持者:
2.特点:
3.惩罚手段:
4.审判依据:
领主或领主管家
处以罚金(归领主)
习惯法或村法
没有专门的工作人员;每隔一段时间开庭一次;开庭地点也不固定。(人员、地点、时间不固定)
学习活动三:
归纳西欧庄园法庭的基本信息。
扮演领主、管家、被告、法官、陪审团成员
审判内容:某佃户没有认真耕种领主的土地
(请说出领主、管家在庄园法庭上的作用)
10月16日,佃户约翰没有认真耕种领主的土地,被一纸诉状告上庄园法庭。在庄园的某个地方,随意的时间,开庭了!
领主:法官,佃户约翰在耕种时偷工减料,不认真耕种,导致收成减少
法官:佃户约翰,领主的指控是否属实?
佃户约翰:是的。法官大人,我承认我的罪名,今后我一定好好耕地。
领主:你作为佃户,认真耕种我的自营地是你的义务,请做好你分内的任务。
佃户约翰:对不起,我的领主,我承诺我以后会好好耕地
法官:好!本庭宣判:佃户约翰的指控属实,罚款6便士,罚金归领主。
庄园法庭形式简单,是非常设机构(没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开庭时间地点不固定);
庄园法庭只涉及庄园内部事务;
庄园法庭既是司法审判中心,也是行政管理中心。
三、庄园法庭
13世纪的庄园法庭曾留下这样的记录:
佃户因为没有认真耕种领主的田地,被罚款6便士;佃户的家畜误入领主的园子,被罚款6便士;只要领主的磨坊能够磨面粉,就不得到庄园以外磨面粉,违者被罚款20先令。
庄园法庭档案一
三、庄园法庭
13世纪庄园法庭档案留下这样的记录:
无权享用公共牧场但仍在牧场内放牧的人,侵犯了全体村民的权益,判令他们从牧场牵走他们的牲畜,从此不得占用牧场,违者还要被罚款;不按规定价格卖酒的人,也要被罚款。
庄园法庭档案二
三、庄园法庭
布鲁伊丢失了一头黑母牛,他在领主的牲口棚里发现了自己走失的黑母牛,但领主却拒绝归还。于是布鲁伊向庄园法庭起诉。
布鲁伊能把他的牛要回来吗?
1300年埃尔顿庄园法庭档案留下这样的记录:
几个佃户被控告对领主运草的任务没有完成,而他们坚持自己没有违反义务规定,于是向法庭申诉,法庭依据习惯法确认:佃农有义务在草地里或领主院中将牧草垛起,但没有义务将牧草装上马车,最终佃户胜诉。
庄园法庭档案三
三、庄园法庭
如何认识西欧庄园法庭?
庄园法庭处理的核心事务是与领主有关的事务,并且大部分是领主获胜。但庄园法庭和村民会议以及习惯法为农奴自身权利提供了一道保护的屏障,使农奴在封建统治下,也能保持一些个人的基本权利,并且可以有效地抵制领主任意和过度的侵夺。
欧洲封建主义虽然压迫穷人,但它确实给西欧文明
留下了宝贵的东西——民主权利和司法微光。
二.
庄园法庭
穿透迷雾,探寻封君封臣制度、庄园经济与西欧封建社会的关系
西欧庄园的瓦解
476年
西罗马帝国灭亡
9世纪庄园兴起
8世纪法兰克王国改革
14世纪
庄园衰落
10世纪
西欧城市逐渐复苏
11世纪封建制度西欧普遍存在
11世纪封建庄园西欧普遍存在

12-13世纪
贸易的复兴和城市的兴起
03
生产
经营
方式
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西欧庄园
人员
土地
管理
领主
佃户
自由的农民
不自由的农奴
自营地
份地
共用地
关系
庄园
法庭
课堂小结
管理
主持人:领主或领主管家
特点:工作人员、地点、时间不固定
①统治与被统治、剥削与被剥削。
②权利与义务交织,具有一定的契约关系。
惩罚手段:罚金
审判依据:习惯法
或村法
作用(意义):

维护领主的利益。

维护庄园公共秩序。

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领主的特权。
挑战自我
构建体系
马克·布洛赫在其代表作《封建社会》中指出:“这一时期地多人少,经济条件不允许以雇佣劳动力或领主家中豢养的劳力开发极为庞大的领主自领地,所以,对领主而言,与其将所有的地块控制在自己手中,不如永远支配那些自食其力的依附者的劳动和资源为好。”可以说,庄园制的产生与中世纪早期西欧这一经济条件相吻合。
西欧庄园的衰落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9世纪以后生产力水平的逐步提高,剩余农产品增加,(手工业者)来到教堂、城堡周围或渡口、桥梁、要隘等交通路口上,生产和出售他们的产品,形成了集市,而后诞生了中世纪的工商业城市。城市的兴起和争取自治权的过程,就是不断压缩和瓦解庄园制的过程。14-15世纪,西欧社会生产力处于全面调整阶段,封建的、以庄园生产为主体的自然经济全面瓦解,这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的前提。
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化
1.中世纪的欧洲,自给自足的乡村小世界是()
A.庄园  B.教会  C.作坊  D.行会
2.中世纪早期西欧庄园的主要剥削形式是(

A.货币地租  
B.实物地租  
C.劳役地租  
D.庄园法庭
3.庄园遍布欧洲各地时间大约在(

A.9世纪
B.10世纪
C.
8世纪
D.11世纪
4.西欧庄园的佃户主要包括(

A.自由的农民和缺少自由的农奴
B.无地的农民
C.缺少自由的农奴
D.流浪过来的人
5.在西欧,佃户取得份地的条件是(

A出钱赎买
B要缴纳土地使用费
C要向领主送各种礼物
D义务耕种领主的“直领地”
6.西欧庄园惩罚各种违法行为的基本手段通常是(

A限制人身自由
B处以罚金
C劳动改造
D判处刑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