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透明与不透明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一些典型的物体,发现光可以透过某些物体和材料,知道物体分为透明、半透明、不透明三种。
2.联系生活实际,了解不同透明度材料的作用和应用。
3.体会科技产品给人类生活带来的便利。
【教学重点】
会用透明、半透明、不透明描述物体或材料的性质。
【教学难点】
认识到透明与透光的异同。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不同透明度的灯泡(含点亮装置)。
学生材料:(1)透明、半透明和不透明的玻璃片。
(2)塑料垫板、保鲜袋、练习本、硫酸纸、装有水的透明玻璃杯。
(3)衣柜、书柜、卫生间和卧室模型和不同透明的的模型门。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1.导入:有位诗人说过这样一句话“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而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那你知道我们的眼睛为什么会看到东西吗?
2.今天,就请同学们睁大你黑色的眼睛,和老师来一起探索科学的奥秘。好吗?
[设计意图:本单元的单元主题是“奇妙的光”,所以本课也应该从光的角度了解透明和不透明。]
二、认识透明、不透明与半透明
1.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三种不同的玻璃纸,大家打开袋子来看一看它们有什么不同?说说你的发现。(温馨提示:小组成员要交换着看,轮流着看,保证每个成员都看一遍)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三种不同的玻璃纸,初步认识透明、半透明和不透明。]
2.预测:我发现1号看到周围的东西比较清楚,透过2号看到周围的东西有点模糊,透过3号看不到周围的东西。
3.那么,如果用透明、半透明和不透明这三个词来描述这三个物品,你会怎样去描述?1号是透明的,2号是半透明的,3号是不透明的。
4.你觉得什么是透明,什么是半透明,什么是不透明?
[设计意图:学生明白什么是透明,什么是不透明的概念,并反复扎实这个概念。]
5.我们应用我们所学的知识来判断以下物品是透明的、半透明的还是不透明的。
6.老师给大家每组提供了硫酸纸、垫板(可用)、作业本、一袋空气、一本水(教师边说边演示给学生看)为了便于同学们更好地去辨别和判断,老师还为大家准备了一个木块,请同学们隔着这些物品来看看木块,判断它们是透明、半透明和不透明,并填写实验报告单。
学生分组实验。
7学生汇报。
[设计意图:学生能初步应用所学的知识判断物品的透明程度。]
三、探究透明与不透明的不同
1.老师有两个相同瓦数的不同灯泡,现在老师把它们点亮,同学们看看它们发出的光有什么区别?
2.预测:一个比较刺眼,一个比较柔和。一个看上去比较亮,一个看上去比较暗点。
3.它们都是相同的瓦数,为何会有如此区别?
4.预测:它们的材料不同,一个是透明的,一个是磨砂的。
5.你能解释的再清楚一点吗?
6.透明的能将光全部透过来,而磨砂半透明的只能透过一部分光来,所以看上去比较暗一点。
所以透明程度和光是有密切关系的,透明度越高的物体,她透过的光就越多,所以我们看得就越清晰。
[设计意图:此处点到为止,二年级的学生不要求掌握多好,只要了解透明和光的关系即可。]
7.透明、半透明和不透明的材料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请同学们看图片,回答你在什么情况下你会选择下面不同的物品?
(1)透明伞和遮阳伞:夏天日照强烈时,为了避免紫外线给我们造成的伤害,我们用遮阳伞,因为它是不透明的,可以遮挡住光。
雨天时,我们选择透明的雨伞,一是看上去美观,二是透光。也可以很好地起到挡雨的功能。
夏天阳光较为强烈时,我们可以选用遮阳伞,它能很好地阻挡紫外线损伤我们的皮肤。
(2)纸质包书皮和塑料包书皮
纸质包书皮美观、结实、耐用。塑料包书皮透明的,我们可以更方便地查阅我们所需要的书目。
(3)可视储物箱和不可视储物箱。
可视储物箱便于我们快速地寻找衣物。
不可视储物箱储存一些较为私密的物品。
(4)纸鞋盒和塑料鞋盒
纸鞋盒环保
塑料鞋盒便于寻找鞋子
[设计意图:明白不同透明程度的材料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应用拓展,做小小设计师
1.接下来,请同学们当一次小小设计师,如果你有一个房间,里面有书柜、衣柜、卫生间和卧室,你会选择什么来制作它们的门?说说你的理由。
2.预测:阳台上的门窗选择透明的玻璃利于采光
3.卫生间门选择半透明的玻璃既可以起到采光的作用也可以起到保护隐私的作用
4.收纳柜的门选择不透明的木板可以起到保护隐私和防尘的作用。
5.装饰柜的门选择透明的玻璃美观,便于找到所需物品,既起到装饰家的效果又起到储藏的作用。
[设计意图:通过实际操作和应用,进一步了解不同透明度的材料在生活中的应用。]
【板书设计】
透明与不透明
透明:看得见 看得清
半透明:看得模糊
不透明:看不见
苏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关心天气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