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张PPT)
第三章 相互作用
学案2 弹力
蹦极时,人自身所受重力让其下落,被拉伸的蹦极绳又会产生向上的力,把人拉上去。正是在这上上下下的振荡中蹦极者才体验到了前所未有的刺激。
当用手提拉弹簧时,手会感到弹簧产生的向下“拉”的作用力;在压缩弹簧时也会感受到弹簧产生的向上“顶”的作用力。
吉他、古筝等弦乐器演奏者在演奏时,手都要拨弄琴弦,才能发出动听的乐音。
上紧的钟表发条,束在头上的橡皮筋,凹陷的沙发……形变和弹力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
学点1 弹性形变和弹力
⑴形变 :
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形状或体积发生改变叫做形变。
⑵弹性形变:有些物体在形变后能够恢复原状,如弹簧、橡皮筋等,这种形变叫做弹性形变。
形变的两个方面:
①形状的改变:指受力时物体的外观发生变化,如橡皮条拉紧时,由短变长;跳水馆中的跳板本来是水平伸直的,当运动员在上面跳时,平直的板变得弯曲;撑杆跳高时,运动员手中的撑杆由直变曲。
②体积的改变:指受力物体的体积发生变化。如用力打排球,排球的体积变小;用力压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
⑶弹力
①弹力的概念: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
②弹性限度:如果形变过大,超过一定的限度,撤去作用力后,物体就不能完全恢复原来的形状,这个限度叫做弹性限度。
说明:任何物体都能发生形变,不能发生形变的物体是不存在的,不过有的形变比较明显,可以直接看见;有的形变极其微小,要用仪器才能显示出来。当一本书放到桌面上后,桌面一定被书压得凹了一些,由于书的重力较小,桌面的形变微小,肉眼几乎看不出来。可以设想一下,当在桌面上放一大铁球或人站在桌面上时,桌面的形变是容易被发现的。
⑷弹力产生的条件
①物体间直接接触。
②接触面处发生弹性形变。
【例1】关于弹力的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两物体相接触就一定产生弹力
B.只要两物体相互吸引就一定产生弹力
C.只要物体发生形变就一定有弹力产生
D.只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才会对它接触的物
体产生弹力作用
【解析】弹力的产生条件——接触和弹性形变。A、C都只有弹力产生条件的一个方面,而B只说“有相互吸引”,只能证明有力存在,不一定是弹力,故选D。
D
1
一辆拖拉机停在水平地面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地面受到了向下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弹性形变;拖拉机没有发
生形变,所以拖拉机不受弹力
B.地面受到了向下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弹性形变;拖拉机受到了
向上的弹力,是因为拖拉机也发生了形变
C.拖拉机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形变;地面受到向下的弹
力,是因为拖拉机发生了形变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C
学点2 几种弹力
⑴压力和支持力
产生:如图3-2-1所示,由于书发生了形变,对与它接触的桌面产生了弹力F1,这就是压力,方向是垂直于支持面指向被压的物体。
由于桌面发生形变,对与它接触的书产生弹力F2,这就是支持力,方向是垂直于支持面,指向被支持的物体。
综上,压力和支持力均为弹力,方向垂直于支持面指向受力物体。
注意:若接触面是曲面,则弹力的方向垂直过接触点的切线方向。
(2)常见弹力的方向
【例2】请在图3-2-2中画出杆或球所受的弹力。
⑴杆靠在墙上。
⑵杆放在半球形的糟中。
⑶球用细绳悬挂在竖直墙上。
图3-2-2
【答案】如图3-2-3所示
【解析】⑴杆在重力作用下对A、B
两处都有挤压作用,故A、B两点处
对杆有弹力,弹力方向与接触点的平
面垂直,如图3-2-3(甲)所示。
⑵杆对C、D两处有挤压作用,
因C处为曲面,D处为支撑点,所以
C处弹力垂直其切面指向球心,D处
弹力垂直杆斜向上,如图3-2-3(乙)所示。
⑶球挤压墙壁,拉伸绳子,所以墙对球的弹力与墙垂直;绳子产生的弹力沿绳斜向上,如图3-2-3(丙)所示。
图3-2-3
【评析】弹力方向总是与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发生形变的外力方向相反。所以判断弹力方向时,可以先找出使物体发生形变的外力方向,再确定弹力方向。
三个相同的支座上分别搁着三个质量和直径都相同的光滑圆球a、b、c,支点P、Q在同一水平面上,a的重心Oa位于球心,b、c的重心Ob、Oc分别位于球心的正上方和正下方,如图3-2-4所示,三球皆静止。试分析三种情况下支点P、Q对球的弹力的方向是怎样的。
2
图3-2-4
【答案】相互作用的物体属于点与曲面接触,弹力的方向垂直于曲面的过接触点的切面,且指向球心,与重心位置无关,故三种情况下弹力方向是一致的,如图所示。
(1)内容: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和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成正比。
(2)公式:F=kx。
式中k称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其单位为牛顿每米,符号为N/m,比较而言,k越大,弹簧越“硬”,k越小,弹簧越“软”。
(3)五个注意点透析胡克定律
①定律的成立是有条件的,这就是弹簧发生“弹性形变”,且必须在弹性限度内。
②表达式中的x是弹簧的形变量,是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而不是弹簧的原长,也不是弹簧形变后的实际长度,弹簧伸长或压缩相同长度,弹力大小相等,但方向不同。
③表达式中的k是弹簧的劲度系数,它反映了弹簧的“软”“硬”程度,是由弹簧本身的性质决定的。在国际单位制中k的单位为“N/m”。
④由于弹簧的形变量x通常以“cm”为单位,而劲度系数k又往
往以“N/m”为单位,因而在应用上式时要注意将各物理量的单位
统一到国际单位制中。
⑤根据胡克定律,可作出弹力F与形变量x的图象,如图3-2-5
所示,这是一条通过原点的倾斜直线,其斜率(F/x=ΔF/Δx)反映
了k的大小,故胡克定律还可写成:
ΔF=kΔx,即弹力的变化量ΔF跟弹簧长度的变化量成正比。
图3-2-5
学点3 胡克定律
【例3】量得一只弹簧测力计3N和5N两刻度线之间的距离为2.5cm。求:
⑴此弹簧测力计3N、5N刻度线与零刻度线之间的距离;
⑵此弹簧测力计所用弹簧的劲度系数。
【答案】⑴3.75 cm 6.25 cm ⑵80 N/m
3
竖直悬挂的弹簧下端,挂一重为4N的物体时,弹簧长度为12cm;挂重为6N的物体时,弹簧长度为13cm,则弹簧原长为___ cm,劲度系数为___ N/m.
10
200
如何利用假设法判断弹力的有无?
(1)假设无弹力:要判断物体在某一接触处是
否受到弹力作用,可假设在该处将与物体接触的另
一物体去掉,即假设不存在弹力,看物体是否在该
位置保持原来的状态,从而判断物体在该处是否受
到弹力作用。例如,如图所示,一球放在光滑的水
平面AC上,并和光滑面AB接触,球静止,分析球
所受的弹力。假设去掉AB面,球仍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可判断出在球与AB面的接触处没有弹力;假设去掉AC面,球将向下运动,故在与AC面的接触处受到弹力,其方向垂直于AC面竖直向上。
(2)假设有弹力:就是假设与研究对象接触的物体施加了弹力,画出假设状态下的受力图,判断受力情况与原来状态是否矛盾,若矛盾,则不存在弹力,若不矛盾,则此弹力存在。
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