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1 等腰三角形
学习目标:1.理解并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概念、性质、及判定。
2.运用性质及判定进行证明和计算。
重点:等腰三角形性质和判定的运用。
难点:等腰三角形性质、判定的证明和灵活运用。
学习过程:
知识频道(交流与发现)
想一想:
①重合图形的边是什么关系?
②如图:把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沿虚线剪开,再把它展开,得到的ΔABC有
什么特点?
总一总:
上述过程中,剪过的两边是相等的,即AB=AC。像这样有_______的三角形,叫等腰三角形。相等的两边叫____,如上图中的边___和____,另一边叫____,如边____,两腰所夹的角叫______,如_____,底边与腰所夹的角叫_____,如____和_____.
3、思考?
上面剪出的等腰ΔABC是轴对称图形吗?图形中重合的线段和重合的角分别是哪些?
重合的线段
重合的角
新发现!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性质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简写成______________.
性质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以理解为“三线合一”。
验证一下吧!
①如图:在ΔABC中,AB=AC,作底边BC的中线AD.
在ΔABD和ΔACD中 ∵
AB=_____
BD=_____
AD=_____
∴_____≌_______(_____)
∴ ∠B=∠C
如果把作中线该为作底边的高线可以吗?作顶角的平分线呢?
②自己证明性质2 (相信你一定行)
6、如图: ΔABC中 ∠B=∠C,作AD⊥BC
∵AD⊥BC ∴_____=_____=90
在ΔABD和ΔACD中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
∴AB=AC
新发现!
经过上面的推证,我们得到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简写为________.
知识频道:(由解题理解知识)
例题在ΔABC中AB=AC, ∠B=80°,∠C=____.
(根据等边对等角得∠C= 80°)
试一试: 在ΔABC中,AB=AC∠A=50°则∠B=____,∠C=____.
例题 在ΔABC中,AB=AC,周长为30,AB=12,求BC的长。
解:∵AB=AC AB=12∴AC=12 ∵周长为30∴BC=30-12-12=6
试一试: 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30,一边长是12,求另两边的长。
三、医院频道:(及时就诊找病因)
例题 等腰ΔABC中,两边的长为4和9,求它的周长。
小明的解法: 周长为4+4+9=17
小红的解法 周长为4+9+9=22
他们的解法对吗?如果有错,错在哪里?
练一练: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为4,另一边为2,则周长是____.如果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5,则周长是________.
习题频道:
基础强化
1、等腰三角形的一内角是40°,则其他两角的度数分别是
2、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外角是138°,它的一个底角是
3、已知一等腰三角形两边为2,4,则它的周长为
4、等腰三角形中,和顶角相邻的外角的平分线和底边的位置关系是
5、线段AB = 4cm,M是AB垂直平分线上一点,MA = 4cm,则∠MAB =
6、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30°,腰长为a,则其底边上的高为
7、一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中线把这个三角形的周长分成15cm和18cm两部分,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是
(二)能力突破
1.如图,在△ABC中BC=AC,CD⊥AB,DE∥BC,试说明△ADE和△CED都是等腰三角形。
2.如图,点D在AC上,点E在AB上,且AB=AC,BC=BD=BE,AE=DE,求∠A 的度数。
(三)拓展提升
.已知△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AC,若AD=AB,∠CAD=36°,求∠DBC的度数。
(四)直击中考:
如图,在△ABC中,∠ACB、∠CAB的平分线交于点F,过点F作DE∥AB,分别交BC,BA于D、E,
试说明:DE=CD+AE
A
C
B
D
A
D
C
B
A
D
C
B
A
B
C
D
E12.3.2 等边三角形
学习目标:1.掌握等边三角形的概念,性质及判定.
2.会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解决问题.
重 点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
难 点 :灵活运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
知识频道
.忆一忆
等腰三角形的定义:(1)在△ABC中AB=AC(2)等边对等角:
在△ABC中∵AB=AC ∴∠B = ∠C(3)等角对等边:在△ABC
中∵∠B = ∠C ∴ AB=AC(4)三线合一:
想一想:
等边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吗 2.它有什么性质 3.如何判定一个
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学一学:
1.等边三角形的概念: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小学时我们学过:等边三角形的内角都相等,你知道为什么吗?
证明:等边三角形的内角都相等。
已知:在△ABC中,AB=AC=BC
求证: ∠A= ∠B= ∠C
证明:在△ABC中
∵AB=AC
∴∠B=∠C (为什么 )
同理 ∠A=∠C
∴∠A=∠B=∠C
又∵ ∠A+∠B+∠C=180°
∴ ∠A= ∠B= ∠C=60 °
结论:等边三角形的内角都相等,且等于60°。
2.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1).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它的三个边都______,三个内角
都相等且每一个内角等于_____。
2).等边三角形它是_______图形,有____条对称轴,它的任意角的平
分线垂直、平分对边。
悟一悟
已知: △ABC中, AB=AC,并且有一个角为60 °
求证: △ABC是等边三角形
证明:在△ABC中
∵ AB=AC. ∴ ∠B= ______
(1)当顶角∠A=60 °时,∠B= ∠C= 60 °∴∠A= ∠B= ∠C=60 °
∴ △ABC是等边三角形.
(2)当底角∠B= 60°时,_____=60 °, ∠A=180 —(60°+60 °)=60. °
∴ ∠A= ∠B=∠C=60 ° ∴ △ABC是等边三角形.
3.等边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1).三边_______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2).三个内角_______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你知道为什么吗?)
3).有一个内角等于______的______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做一做:
1.将两个含30°角的三角尺摆放在一起。你能借助这个图形,
找到Rt △ABC的直角边BC与斜边AB之间的数量关系吗?
2.如图:在含30°的三角板ABC中,在BA上截取BE=BC,连接EC
则△BCE是等边三角形,所以∠BEC= 60°,而∠A=30°,在△ABC中,
因为∠ECA= 30°,所以AE=EC,于是有BC= AB。
3.由此可得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定理: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
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AC⊥BC ,∠A= 30°∴ BC= AB
二.方法频道:
1、在Rt△ABC中, ∠B=2 ∠A,AB=6cm,
则BC=________.
2、Rt△ABC中, ∠A= 30°,AB+BC=12cm,
则AB= _______.
3、如图, Rt△ABC中, ∠A= 30°,BD平分∠ABC,
且BD=16cm,则CD= . 。AD=_______
4、如图, △ABC是等边三角形,
AD⊥BC,DE⊥AB,垂足分别
是D、E,如果AB=8cm,
则BD=________,
∠BDE= ,
BE=_______.
5、在△ABC中, ∠ACB= 90°,
BA的垂直平分线交边CB于D。
若AB=10,AC=5,
则等于 30°的角的个数为( )
A.2 B.3
C.4 D.5
三、习题频道:你一定行!!
1、如图,在△ABC中, AB=AC,
∠BAC= 120°,AC的垂直平分线EF交AC
于点E,交BC于点F。求证:BF=2CF。
2、如图,在△ABC中, ∠ACB= 90°,
∠B= 15°,AB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BC、AB
于D、E。求证:DB=2AC
3、课外活动小组在一次测量活动中,
测得∠APB=60°AP=BP=200cm,
他们便得到了一个结论:池塘最长处不
小于200cm.他们的结论对吗
4、如图:O为等边三角形ABC内一点,∠OCB=∠ABO,求∠BOC的度数。
四、中考连接:加油啊!!
1、如图,上午9时,一条渔船从A出发,以12海里/时的速度向正北航行,11时到达B处,从A、B两处望小岛C,测得∠NAC=15°,∠NBC=30°,若小岛周围12.3海里内有暗礁,问该渔船继续向正北航行有无触礁的危险?
2、如图:等边三角形ABC,AD为中线,AD=AE,求∠EDC的度数
3、如图:△ABC中,AB=AC=2,∠B=15°,求腰上的高的长。
4、如图:已知△ABC和△BDE都是等边三角形,求证AE=CD。
A
C
B
A
C
B
A
E
C
B
B
A
C
A
E
C
D
B
E
A
F
C
B
B
E
D
C
A
A
)
P
60°
B
A
O
C
B
N
C
D
B
A
A
E
D
C
B
A
C
B
A
E
D
C
B七年级上数学学案
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1)
学习目标:掌握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销售问题;进一步熟悉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学习重点:列方程解决销售问题。
难点:分析问题中量与量之间的关系。
学习过程:
一、知识频道
想一想: 商品利润率=×100%
即 商品利润=商品价格×( )
做一做:
1.某商店进了一批商品,每件商品进价为a 元,若要获利20%,则每件商品的零售价应定为 ( )
A. 20%a元 B. (1-20%)a元
C. (1+20%)a元 D. a÷(1+20%)元
2某商品的进价是2000元,标价3000元.
①此时的利润是________元,利润率是_________.
②若商店要求以利润不低于5%的售价打折出售,则售货员最低可以打_____折出售。(提示:实际售价=标价×打折率,例如,标价3000元的商品打八折,实际售价=3000× =2400(元) )。
二、方法频道
预习课本104页“探究1”
分析:卖两件衣服共卖了120(=60×2)元,是盈是亏要看这家商店买进这两件衣服共花了多少钱。如果进价大于售价就亏损,反之就盈利.
由以上分析我们需求出两件衣服的进价,若设盈利25%的衣服的进价为x元,则可列方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求得: x=______
类似地,设亏损25%的衣服的进价为y元,则可列方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求得: y=_______
由上可得两件衣服的进价是x+y=_____元,而两件衣服的售价是120元,
由此可得结论.
请同学们写出完整的解答过程:
小结:列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
①审清题目中数量关系和相等关系.
②用未知数表示题目中的一个量,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
③解方程,求未知数,检验后写答案.
④简单地说为:审. 设. 列. 解. 验. 答.
三、习题频道
(一)巩固训练
★ 1.一家商店将某种服装进价提高50%作为标价,又以8折优惠卖出,结果每件仍可获利30元,这种服装每件的进价应为多少元?
★2.某商店一天内销售两种书,甲种书共卖了1560元,为了照顾贫困山区学生,乙种书共卖了1350元,已知甲种书盈利25%,乙种书亏损了10%,则该书店是盈还是亏?亏或盈多少?
(二)拓展提高
★3.某市百货商场元月一日搞促销活动,购物不超过200元不给予优惠,超过200元,而不足500元优惠10%,超过500元,其中500元按九折优惠,超过部分按8折优惠,某人两次购物分别用了134元和466元.
此人两次所购买的物品如果不打折值多少钱?
在此次活动种,他节省了多少钱?
若此人将两次购物的钱合起来购物,是节省还是亏损?说明你的理由.
(三)中考链接
某厂投入200000元购置生产某新型工艺品的专用设备和模具,共生产这种工艺品x件,又知生产每件工艺品还需投入350元每件工艺品以销售价550元全部售出,生产这种工艺品的销售利润=销售总收入-总投入.
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产量x<1000,则销售利润为负值
B.若产量x=1000,则销售利润为零
C.若产量x=1000,则销售利润为200000元
D.若产量x>1000,则销售利润随着产量的增大而增加12.2.2 用坐标表示轴对称
学习目标:
1、能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与已知点关于x轴或y轴对称点的坐标的规律;
2、能作出与一个图形关于x轴或y轴对称的图形
3、通过现实情景的创设,使学生体验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培养审美情趣。
4、在找点、绘图的过程中使学生体验数形结合思想、体验学习的乐趣,增强解决问题的信心,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逐步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
重点:用坐标表示某点关于坐标轴对称的点的坐标。
难点:找对称点的坐标之间的关系、规律。
方式:采用小组合作、交流,让学生动手实践,形成自己的学习方式;画图时,标出正确的坐标 。
双边过程:
一.动手画一画:
已知点A和一条直线MN,你能画出这个点关于已知直线的对称点吗
二 发现之旅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下列已知点。课本43
A(2,-3);B(-1,2);C(-6,-5);
D(3,5);E(4,0);F(0,-3)。
2、画出这些点分别关于x轴、y 轴对称的点。并填写表格。
已知点 A(2,-3) B(-1,2) C(-6,-5) D(3,5) E(4,0) F(0,-3)
关于x轴对称点
关于y轴对称点
3、请你仔细观察点的坐标,你能发现关于坐标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有什么规律吗?
4、尝试再找几个点,分别画出它们的对称点
5、小组合作,总结规律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关于x轴对称的点横坐标相等,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关于y轴对称的点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相等.
即:点(x, y)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x, - y);
点(x, y)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x, y)
三 学以致用
1 有关用坐标表示的生活中的轴对称图例:
一幅老北京城的示意图,其中西直门和东直门是关于中轴线为x轴和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对应于如图所示的东直门的坐标,你能说出西直门的坐标吗?
2、说出下列各点关于x轴、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
(2,-3);(-1,2);(-6,-5);(0,-1.6); (4,0)。
3、如下图,△ABC关于x轴对称,点A的坐标为(1,-2),说出点B的坐标。
4、 四边形ABCD的四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5,1)、B(-2,1)、 C(-2,5) 、D(-5,4),分别作出四边形关于x轴与y轴对称的图形。
4、归纳画法(1)求出对称点的坐标;
(2)描点;
(3)连接点。
四 巩固提高
如图,利用关于坐标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的特点,画出△ABC和y轴对称的图形.
·
A
M
N
·
A
B
C
D12.2.1 作轴对称图形
学习目标:1.认识轴对称变换的特征。
2.能够作出简单图形经过一次或两次轴对称变换的图形.
3.能够利用轴对称变换进行简单的图案设计,感受数学美.
4.体会轴对称变换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重点: 能够作出简单图形经过一次或两次轴对称变换的图形.
难点: 体会轴对称变换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学习过程:
一 知识频道(交流与发现)
想一想
在一张半透明的纸的左半部分画一张笑脸,把纸对折后描图,就会得到相应的笑脸。这时两张笑脸成( ),( )就是它们的对称轴,连接任意一对对应点的线段被对称轴 ( ).
2. 试一试
同理,可以由一个图形得到与它成轴对称的另一个图形,重复这个过程可以得到美丽的图案.
3.议一议
对称轴方向和位置发生变化时,得到图形的( )和( )也会变化.
4.悟一悟
像上面,( )叫轴对称变
换.
轴对称变换是一种变换,是由一个图形得到与他轴对称的图形的运动过程.
理解两点:一是轴对称变换前后两个图形( )
二是对应点连线被对称轴( ).
二 方法频道
1.作出简单图形经过一次或两次轴对称变换的图形.
已知:△ABC和直线L。
求作:△A/B/C/与△ABC关于直线L成轴对称。
分析:△ABC可以由三个顶点的位置确定,只要能分别作出这三个顶点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连接这些对称点,就能得到要作的图形。
归纳:几何图形都可以看作由点组成,只要分别作出特殊点关于对称轴的对应点,再连接这些对应点,就可以得到原图形的轴
对称图形。
感悟: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中的任何一个可以看作由另一个图形经过( )得到的。
2.补图
例2.把下图补成以L为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
感悟:一个轴对称图形可以看作以它的一部分为基础,经( )扩展而成的。
三.思维频道
要在管道L上修建一个泵站,分别向A,B两镇供汽,泵站修在管道的什么地方,可使所用的输汽管线最短?
分析:首先把数学问题转化为实际问题,把管道近似看成直线L,两个小镇看作A ,B两点,问题就是要在l上找一点C,使AC+BC和最小。
我们知道“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连接AB与直线没有交点。那么A点不动,能否在直线的另一侧找到一点B/,使B/与B到直线上同一点的距离相等,求AC+BC就是求AC+B/C和最小.
·
作法:(1)作点B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B/
(2)连接AB/交直线于点C。
思考:怎样证明AC+BC最小呢?
四.练习吧
基础练习
41页1题,45页1题。
拓广探索
46页8,9题。
A B
l
B
A
∟ L
C
· B/12.1轴对称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实物图形 及折纸游戏,得到轴对称图形的概念。2掌握图形轴对称的性质。3掌握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重点:上面的两条性质。
难点:性质的应用。
教学过程:
知识频道
1观察并填空:请同学们欣赏图片
4阅读课本并填空:
经过线段 并且 这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轴对称的性质: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任何一对
______所连线段的 。
轴对称图形的 ,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 的 。
二:方法频道:
先自学课本例题,再小组讨论疑难问题。
三:习题频道: 1.找出下列图形的所有的对称轴,并一一画出来。
2.以直线为对称轴,画出下列图形的另一部分使它们成为轴对称图形:
3.如图,一个算式在镜中所成的像构成的算式是正确的,但是在实际中是正确的吗?实际中这个算式是什么?(写出即可)
4复习巩固:课本124页练习,125页1至8题
5拓展延伸:课本9至12题
6中考链接:⑴如图,△ABC与△A1B1C1关于直线L对称,将△A1B1C1向右平移得到△A2B2C2。由此得出下列判断:①AB∥A2B2;②∠A=∠A2;③AB=A2B2;其中正
确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⑵如图,已知直线L及同旁的两点A、B,在直线L取一点C,使AC+BC最小。
⑶如图,两条公路交汇于点O,公路旁有两个小镇C、D,现修建一个加油站到两条公路的距离相等,到两个小镇C、D的距离也相等,请你找出符合条件的加油站位置。
2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特点? 请你利用手中的工具制作一个具有轴对称特征的图形 。
轴对称图形:如果 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 ,那么这个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这个图形的对称轴。
练习:下面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吗 如果是,你能指出它的对称轴吗
请大家仔细观察两个图形是否也有这样的特征呢?
你观察到了什么?
3、试一试:标出图中点A、B、C的对称点A1、B1、C1。
B
C
C
B
N
M
A
B
C
A
C
B
D
A
B
A
C
O
B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