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内容:比一比2
二、教学目标:
1.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使学生体会到长和短也是相对的,进一步建立比较的意识。在比较的过程中,差别比较明显的,可以直接感知得到结论,差别不明显的,就要利用数量进行刻画,再比较。
3.学生在不同的解题策略过程中,选择自己认这最为适合的方法,培养学生的优化意识。
下限:通过学生观察,初步感知物体有长有短,通过学生操作学会比较物体长短的一般方法,知道长和短是比出来的。
上限:能用多种方法比较物体的长短,并学会多种比较的办法。
三、教学重难点:掌握多种比较方法,能正确间接比出几个物体的长短。
四、教学过程:
环节 教学过程 意图
谈话导入 出示一大堆铅笔。2、引导学生说出:物体有长、有短。板书:长chang、 短duan
探究长短比较方法 探究比较长、短的方法?1.提问:你是怎么知道这些物体有长、有短的呢 ?2.小组合作探究方法。?3.小组汇报。?(1)看出来的。?(2)把学具横着平放在桌面上,一头儿对齐或竖着戳在桌面上,比出物体的长短。(3)两头都不对齐。(通过分组活动,让学生亲自体验比物体长短的方法,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4.揭示比较的一般方法。?师:我们不管把铅笔竖着戳在桌面上或手上,把尺子平放在桌面上,还是把小棒平放在桌面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一般把要比的几个物体一端对齐。?5.出示铅笔图,引导学生说出谁比谁长,谁比谁短,并板书长、短。
环节 教学过程 意图
游戏巩固 1、比长短游戏①让学生可自由结合,自己选择的长短的“对象”告诉学生:你们想比什么就比什么,愿意比什么就比什么。②交流汇报。让学生说一说比较哪些物体的长短和比的结果。(有的物体不能直接比较,要是通过中间参照物)2、出示教科书第12页第6题。教师谈话:你看蛇和鳄鱼也在为谁长谁短争执起来。请小朋友来做裁判,好吗?学生观察并交流。
探究高矮比较方法 小朋友之间也可以比,(手势比划)这个叫比高矮。1、情境演示:两个身高差不多的同学到前面分开站着,比较高矮。好像有点困难,我们该怎么办呢?2、布置活动:小组合作探究比高矮的方法。3、汇报交流。哪个小组来汇报给大家听。4、总结方法:直接比或作记号比等方法。
变式练习 1、从小红家到学校有两条路(看图),小红想请小朋友们帮她看一看,走哪条路上学比较近,为什么?小组活动,说一说自己的理由。 师:你认为哪条路近?你是怎么想的? 请小组代表发言。师:在近的路的旁边画“√”师总结:走比较直的路要近一些,走比较弯曲的路要远一些。2、师:太阳快下山了,小红忽然发现了这样一个现象(出示小树和大树的影子图)。师:你能看出哪棵树的影子长吗?为什么?(小组交流)师:在影子长的树下画“√”。师总结:在同一时间内,树高,影子也长;树矮,影子也短。
长短、高矮的相对性 1、**,是高还是矮,这枝铅笔,是长还是短,你能告诉我吗?2、学生讨论,明白长短、高矮的相对性。3、课后,可以比较其他的长短、高矮。
板书: 长chang、 短duan
高gao 矮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