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技术世界 教学案之一
教学目标:
1、了解通用技术课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
2、理解技术的内涵和两个属性,认识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本质区别,增强技术意识,破除神秘感,自觉的参加各种技术实践活动。
一、通用技术课程包括九个模块分别是
必修模块2个:
选修模块7个:
二、技术的产生
不管是古代发明的造纸术和印刷术,还是近代发明的飞机,它们都是为了满足人类自身的需求和愿望,拓展人类的能力,解决当时所面临的各种实际问题,可见,技术是有_______的,技术的产生源于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举出几项满足人们需求和愿望的技术,填入下表,并和同学们进行讨论、交流。
技术项目内容或产品名称 满足了人们什么需求和愿望
三、技术的内涵
技术是伴随着人类的劳动而产生的。随着时代的进步,技术不断发展,其内涵不断扩展,人们对技术的认识也不断深化:
在古代,技术仅仅是指个人的_____和_____。
在手工业生产条件下,技术是指手艺人世代相传的制作____、_____和_____等。
中国的四大发明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世界范围的三次技术革命对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逐步丰富了技术的内涵。(第一次技术革命的标志是纺织机械和蒸汽机的发明。第二技术革命的标志是内燃机和电机的发明。第三次技术革命是以核能技术、航天技术、生物技术、信息网络技术等先进技术为标志。)
什么是技术?
广义技术:是指人类为了满足社会需要,遵循自然规律,在长期利用、控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知识、经验、技巧和手段,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创造人工自然或人工环境的方法、手段和技能的总和。
狭义技术:是具体“技术工作“中的技术,是生产技术、工作技术、医疗技术、驾驶技术等,是针对人与自然的技术。
通用技术:指信息技术之外的,较为宽泛的,体现基础性和通用性并与专业技术相区别的技术,是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针对广大同学的发展具有广泛影响和迁移价值的技术。
四、技术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1、技术的自然属性:从本质上看,技术是对客观自然规律的应用,任何技术都必须符合自然规律,这就是技术的自然属性。(永动机梦想的破灭)
2、技术的社会属性:技术是一种有目的的创造,是由人掌握、控制和使用的;技术的产生、发展和应用要受社会条件的制约。这就是技术的社会属性。(新中国大面积蝗灾的成功防治)
问题思考:你是怎样理解技术的社会属性的 试举例加以说明。
五、技术的发明与革新
技术创新表现为两种形式:_______与_________。
技术革新本身并不是发明,而是在别人的技术发明(现有成熟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某些改进,使其完善、提高,以适应各种新的需求。
技术革新的两种形式:
A.功能由单一到多功能化,其技术原理的整体性没有改变,只是技术功能发生了局部性变化。
B.其技术原理和功能基本不变,但其产品结构、形状发生了某些变革,性能有所增强。
习题检测
1.通用技术在本课程中是指( )
A、信息技术 B、体现信息性和专业性的技术
C、体现基础性和通用性的技术 D、专业技术
2、都江堰的建造使得成都平原由“年年洪灾水患”变为“沃野千里,水旱从人,不知饥谨,时无荒年”,并使直接受益的成都成为“天府之国”。这体现了( )
A、技术与人 B、技术与社会 C、技术与自然 D、技术与环境
3、下列能说明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主要动力之一的是( )
A、煤油灯的产生 B、金属卤化物灯的产生
C、B超技术的产生 D、福特T型车的生产流水线的产生
4、1912年,在电灯发明50周年的时候,包括总统在内的500 多名社会名流在华盛顿隆重集会庆祝。爱迪生在热烈的掌声中出场,他激动的说“倘若我做的工作给这个社会哪怕只带来一丝的幸福,那我也就因此而满足了…”这主要说明 ( )
A、爱迪生对自己的发明很满意 B、技术具有两面性
C、技术活动能实现自我价值 D、技术解放人
5、在人类历史上,总是有人幻想设计“永动机”,以提供“没有本钱的能源”。“永动机”的想法一直持续了几百年,无论是从物理的方法,还是化学的方法,都没有成功,这样的设计为什么会失败( )。
A.它们不符合技术的目的性 B. 它们不符合技术的创新性
C.它们违反了基本的科学原理 D. 它们没有技术专利
6、徐明设想要对自己使用的普通手机进行改造,既在现有功能的基础上增加手电照明功能,以方便夜间行路照明。这种改造属于( )。(2分)
A. 原理创新 B、功能扩展 C、新技术应用 D、外观设计
走进技术世界导学案检测题:1、C 2、C 3、D 4、C 5、C 6、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