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走进技术世界 全章课件(109张幻灯片)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章 走进技术世界 全章课件(109张幻灯片)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通用技术
更新时间 2011-09-13 12:13: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29张PPT)
第一章 走进技术世界
一、技术的价值
二、技术的性质
三、技术的未来
技术(technology)对于我们每人都是那么亲近,它的魅力随处可见!
在家里或校内都可见到:电灯、电扇、收音机、电话、电视、计算机,铅笔、钢笔、圆珠笔;再看看你自己身上:衣裤、鞋帽、牛痘疤…
网络使信息瞬传世界、“神舟”让飞天梦想成真。我们的衣食住行也与技术息息相关:新材料技术使衣着有了更多选择;新农业技术让餐桌琳琅满目;新建筑技术使居住条件大为改善;新交通工具使出行更为安全快捷!
技术无处不在!
一、技术的价值
技术与人
技术与社会
技术与自然
技术与人
技术的萌芽阶段可追溯到远古时代。原始人在奔波和劳作中,学会了使用工具,学会了人工取火,终于进化成真正意义上的人。
技术源于什么?
人类刚开始进行捕猎和采撷活动时,没有任何工具,全靠双手来完成。
后来才学会了使用弓箭。
技术源于人类的需求和愿望
三星堆出土文物
原始人在使用原始工具从事捕鱼和耕作。
原始人还学会了制作陶器
可见,技术最早源干人类寻找、生产食物,制作衣服和与野兽搏斗等生存的基本需要。此时的技术并不是以科学知识为基础。
技术是人类为改造大自然而产生的。
从火到灯——人类走向文明的历程
阅读:
请在光明之树上标出人类已经制造出的灯的顺序。
如果人类没有控制和利用火的技术,没有发明灯,世界将会是怎么样的一幅图景?
人类对于光明的需求,怎样推动了照明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讨论:
如果人类没有控制和利用火的技术,没有发明灯,世界将会是怎么样的一幅图景?
人类对于光明的需求,怎样推动了照明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技术具有保护人的作用
人类需要着衣遮身御寒,于是有了纺织、印染、缝制技术
人类需要进食以补充能量,于是有了食品烹饪加工技术以及农作物栽培、家禽饲养技术
人类需要住所以避风挡雨,于是有了建筑技术
人类需要抵御野兽攻击和的伤害,于是有了弓箭、大刀、长矛等武器制造技术
1.人最初并没有穿鞋子,为什么后来要穿鞋子
2.原始人最初为什么要选择穴居或在树上栖居等居住形式
3.原始人随身携带磨制好的尖削石器 ,除了用来切割兽皮兽肉以外,还有什么用途
4.虐疾、天花、鼠疫、肺结核等疾病曾夺去数百万人的生命,使人闻风丧胆,谈虎色变。为什么现代人对它们不再如此恐慌
思 考:
为什么我们现在对非典不再如此恐慌了?
取火技术
工具制造
医疗技术
车船制造技术
电子技术
技术具有解放人的作用
思考:以下技术怎样解放人
——熟食,人类脱离野性,营养改善,大脑发育健全,智慧提高。
——扩大了人的能力
——战胜了疾病,延长了寿命
——方便出行。
——丰富人们的生活。
人依靠技术解放或延长了自己的手、脚、眼、耳、脑等身体器官, 拓展了活动空间, 提高了劳动效率, 增强了利用自然、保护自然、合理地改造自然的能力。
辩 论:
交通工具的发展使人们的出行便捷、舒适 , 但是也可能使人们过分依赖现代交通工具而缺乏锻炼, 以致影响 身体健康。你认为应该如何看待这一问题
同桌两同学分别为正反方,就交通工具发展的利弊展开辩论。
全班的正反方同学各为一派,就交通工具发展的利弊展开辩论赛。
人类在探究技术、使用技术、发展技术的过程中, 不仅改变着客观世界, 而且改变着主观世界。技术促进人的精神和智力的发展, 使得人的创新精神和批判能力得到提高, 思维方式发生转变, 自我价值得以实现。
技术具有发展人的作用
发明大王——爱迪生
爱迪生的故事
技术上的创造与发明使爱迪生得到终身的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结合你的经验 , 谈谈参与技术活动对你个人发展的作用和意义 。
讨论:
阅读:
小资料:
美国科学家选出了10项超级技术,他们认为,这10项技术发明,对人类的贡献是非同小可的。你知道是哪十项?(P10)
为什么科学家们会选择这十项技术呢?这些技术对人类发展都有哪些作用呢
思 考:
第一:眼镜
第二:原子弹
第三:印刷术
第四:管道技术
第五:骑兵马战技术
第六:避孕节育技术
第七:时钟
第八:数字
第九:音乐技术
第十:电脑
对人类影响最大的十项超级技术
十项超级技术的作用
眼镜,他们的理由是,眼镜虽然简单,但价值很大。它的发明,使眼睛有缺陷的如、老年人,能够对这个世界更加亲近。避免了由40岁以下的人统治世界局面的发生。眼镜的发明,还给人类一个很大的启示:人类自身生理的缺陷,可以通过智慧发明来加以弥补。你猜对了吗?
原子弹,美国是世界上最先拥有原子弹的国家,日本,是世界上唯一遭受过原子弹灾难的国家。1945年,发生在日本广岛和长琦的灾难,告诉人们,人类创造的文明,可以在一瞬间就被摧毁。它也告诉人们,核军备竞赛,是多么的危险,争取和平是多么的重要。
印刷术,其理由是,印刷术的发明,极大地提高了人类信息传递的速度和容量,从而加快了人类发展的步伐。   
管道技术,把洁水带到各家各户,又把污秽水带走。没有管道技术,就不可能有高楼大厦,不可能有现代化的大都市产生。管道技术用于灌溉,提高了人类战胜自然灾害的能力。
骑兵马战技术。在马战技术没有出现以前,世界上存在很多很小的国家,这种局面,影响到人类社会的发展,马战技术出现后,促成了强大国家 的产生。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避孕节育技术,它对于人类控制自身发展,是功不可没的。
时钟的发明,使人类的生活节奏更加规律,和精确。它也使人们有了对效率引起了重视。
数字,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数学,成了人们生活、工作、创造的有力工具。
音乐技术。特别是古典音乐,它陶冶人们情操,净化人们思想,还有一定的医疗功能。
电脑,它的重要性,我就不在这里多说了。同学们会有更多的体验。
技术与社会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技术也在不断地进步:
纺织业的发展需求、 矿井排水和其他动力需求、人们为了实现像鸟一样在蓝天飞翔、为了探索宇宙奥秘……导致了纺织机械、蒸汽机、飞机、航天飞船的发明……。
许多技术的进步都源于人们改变自身生存条件、改造自然的愿望。
技术对个人生活、经济、社会和环境等各方面的影响。
技术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矿井排水和其他动力需求导致蒸汽机技术的发明和改进。
福特T型车的生产流水线
福持T型车
福特 T 型车的生产流水线
阅读:
自动生产流水线
总结:技术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技术对企业的发展具有什么重要意义
讨论:
有人认为, 技术发展导致失业 ; 也有人认为, 技术发展提供了就业机会。请就此问题展开辩论。
辩 论:
联合收割机
农业技术的发展与劳作方式的变革。
思考:采用现代农业技术的农民,其劳作方式将会发生怎样的改变
传统收割
用联合收割机收割
阅读
案例分析:
技术丰富社会文化的内容
技术不仅为生产提供了先进的手段和工具,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同时改变了社会结构和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阅读课本:比较技术使人们的衣、食、住、行、交往
娱乐、教育等方面都发生了哪些改变?
以前 现在
兽皮、树叶——的确良、中山装 西装革履
食物单一、烹饪简单 营养、丰富—麦当劳、肯德基
山洞、帐篷、睡地上 小洋房、别墅、睡席梦思
步行 坐车
寄信 QQ、邮箱、手机
露天电影、收音机 家庭影院、MP3
用粉笔写-内容乏味 多媒体教学
…… ……
总结:技术丰富社会文化的内容。
相同距离,不同交通工具行驶时间对比图
技术改变社会生活的方式
交通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   
技术的发展使得交通工具的行驶速度和方便程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总结:技术改变社会生活的方式
结构整合:
技术在军事、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所起的作用?
纺织业的发展需求导致新的工作机器的发明。
飞机的诞生
满足了人类什么愿望?
人们为了实现像鸟一样在蓝天飞翔而发明了飞机;为了探索宇宙奥秘发明了航天飞船。
1945年,美国火箭学家Herbert S. Zin,在他的《Rockets and Jets》一书中记述说,一位快要活到15世纪的叫“Wan Hoo”的中国人,自制两个大风筝,安装在一把椅子的两边,并把买来的47支最大的火箭绑在椅子背后,自己坐在椅子上,然后命仆人按口令点燃火箭,火箭随即发出轰鸣,喷出火焰。实验家“Wan Hoo”在火焰和烟雾中消失了。首次进行的火箭飞行尝试没有成功。
 这位火箭学家把“Wan Hoo”评价为“试图用火箭作交通工具的第一人”。
万户飞天
纵观技术发展的历史,可以发现:技术至少已引起了3次重大的历史变革。
第一次 农业的出现和发展。
第二次 18世纪蒸汽机的发明。
第三次 数十年前计算机和近十年来网络的发展。
技术的发展历史
技术与自然
自然为人类的繁衍生息提供资源。依靠技术人类得于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并与自然和谐共处 。
技术使填海造田、南水北调、西气东输成为可能,在保证自然不受破坏的前提下,合理地实现了自然为人所用的目的。
都江堰——“活”的水利博物馆
秦昭王在位后期(公元前276~前251)蜀郡守李冰率众兴建。
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北岷江上。包括引水、分洪、排砂结合的渠首工程及有分有合、排灌兼用的渠道系统。历代曾多次修善:元至元元年(1135)以铁石代替竹笼卵石筑堰;明正德间(1506~1521)复用笼石古法;嘉靖二十九年(1550)再以铁石维修。清代岷江东侵内江河道,鱼嘴下移至人字堤, 1877~1879年,将鱼嘴上移至索桥上游。1933年10月,上游地震溃决,洪水冲毁渠首工程,四川水利局次年重建。1936年洪水再毁渠首工程,该局于当年用浆砌条石和混凝土再建鱼嘴。至此,渠首工程的位置和规模即定,成为中国最古老的综合性水利工程。1982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渠首工程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大主体工程及其他重要水工建筑物组成的无坝引水枢纽,由西北至东南分布着百丈堤、鱼嘴、内外金刚堤、飞沙堰、人字堤、宝瓶口。鱼嘴长80米,最宽处39.1米,高6.6米。飞沙堰上距鱼嘴700米,浆砌卵石护面结构。宝瓶口上距鱼嘴1020米,口深约12.8米,长约36米,底宽17米,洪水时水面宽23米。内、外金刚堤在鱼嘴和飞沙堰之间。有关遗存主要有:离堆,在宝瓶口南,为李冰凿开宝瓶口后形成的孤丘,上有专祀李冰的伏龙观,1974年3月3日出土的东汉李冰石像竖立在前殿中。二王庙,位于内江东岸,庙内“观澜亭”前石壁嵌有反映前人治水经验的石刻多幅。其他遗存还有凤栖窝、斗犀台和安澜索桥、玉垒关等。
分水鱼嘴
外江大阃
安澜索桥
金刚堤
沙黑河
二王庙
分水鱼嘴
岷江上游
内江
外江
离堆
宝瓶口
伏龙观
金刚堤
自上世纪60年代起,逐步将渠首护岸工程改为浆砌卵石护面;64年把飞沙堰上口由210米拓宽至240米;70年冬用混凝土衬护,加固了宝瓶口;73年冬至次年春,兴建了外江节制闸。80年以来对二王庙及其他古建筑进行了多次维修。都江堰的保护范围:东临灵岩沟,西至百丈堤、黑河西岸,北起灵岩山顶,南止离堆公园南墙。南北长3710米,东西宽1930米,面积789万平方米。
荷兰风车——创造了陆地
荷兰这一国名在英语和荷兰语中都是“低洼之地”的意思,荷兰是世界著名的低洼之国,国内3/5的土地低于海平面,余下的2/5海拔不到1米。
1229年荷兰人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座风车,从此开始了人类使用风车的历史。
荷兰地处欧洲西海岸,与大不列颠岛遥遥相望并构成漏斗形尾部的地理特征,大西洋季风从北海长驱直入,荷兰正处风带要冲,长年受益,风车也就应运而生。到了18世纪,荷兰风车达到了鼎盛时期,全国有18000座风车,风车除了用来排水灌溉外,还用来磨米发电,荷兰人依靠这些风车变沧海为良田,建设美好家园。一代又一代的荷兰人,修筑了坚固的海堤和沟渠,他们采用了风车逐级提水的方法,把倒灌的海水排入大海。然后通过种植不同种类的植物,把大片的盐碱地逐步改造成了茂盛的草场和鲜花的种植园。
 荷兰先人靠风车变沧海为桑田,建设了美丽的家园。荷兰后人感念风车是他们发展的“功臣”,因而确定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风车日”。
二、技术的性质
技术的目的性
技术的创新性
技术的综合性
技术的两面性
技术的专利性
技术的目的性
任何技术的产生和发展,都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活动的成果。
人类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技术活动推进了技术的不断优化和不断发展。
对于听觉不太灵敏的人来说,能自如地听到外界的声音、正常地与人交流,是一件梦寐以求的事。助听器的发明正是从这一愿望出发使他们的梦想变为现实的。
技术总是从一定具体目的出发,针对具体问题,形成解决方法,从而满足人们某方面的具体需求。
助听器的发明
从什么具体目的出发?解决了什么具体问题?满足了什么具体需求。
小组讨论下面四个问题:   1、水龙头从什么具体的目的出发?   
2、 水龙头解决了什么具体的问题?      3、 水龙头满足了人们什么需求?      4、 市场上有多少种能控制水的开关?   
水龙头
控制用水。
能开、能关,控制水的流量。
用水方便、节约。
拨位式、定量冲洗式、脚踩式、旋钮式、按钮式、感应式、遥控式……
技术的创新性
技术的创新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动力。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创新是企业的生命线
技术的发展需要创新!发明和革新推动着技术的发展。
技术的发展需要发明与革新。
什么是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一个民族缺乏独创能力,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江泽民
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 ——熊彼特
创新就是为了达到一个有用的目的而采用一种新方法。 ——西蒙.德鲁克
创新就是在经济和社会领域内成功地生产、吸收和应用新事物。    ——欧盟1995年度 《创新绿皮书》
什么是技术创新?
瓦特蒸汽机与第一次技术革命
 蔡伦, 字敬仲, 桂阳(今湖南桂阳县)人。公元88年 ( 东汉永和九年 ) 发明了造纸术。   一次偶然在郊外看见茂密的树再度触发了他造纸的灵感。他命人剥取大量树皮, 磨成浆粉,经高温蒸煮, 然后以固定尺度木模, 造成纸型, 再曝晒、风干, 终于造出了纸。
列举3个类似的实例:
实例1:造纸术的发明
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
实例2:莱特兄弟发明飞机:
1903年12月17日, 莱特兄弟发明的飞机在大西洋沿岸的吉迪赫克试飞成功。
莱特兄弟
第一架飞机
1943年, 匈牙利一个印刷厂的校对员拉兹罗 约瑟 夫 比克发现机器上刚印好的清样含水分多, 用自来水笔改正, 会发生浸润模糊的现象。为了克服这现象,他便经常琢磨使用各种办法来进行改进。有一次, 比克找来一根圆管, 装上油质颜料, 把笔尖改成钢珠, 使其书写流畅, 于是, 世界上第一支圆珠笔诞生了。
实例3:拉兹罗发明了圆珠笔:
显示器的革新与电视机的创新
 电视机的技术的进步发展,从黑白电视机→彩色电视机→等离子彩色电视机→液晶彩色电视机,每一阶段的技术进步都离不开创新的支撑。所以说,创新是技术发展的核心动力。
显示器的革新与电视机的创新
 1、为什么要对电视机显示器进行创新与改革?
 2、电视机的创新和发展经历的技术革新阶段对你有何启示?
好看、清晰、保护人们的健康等。
技术的创新是一个艰难而曲折的历程
技术的综合性
技术活动往往需要综合应用多种知识。
技术与科学的区别与联系。
技术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机器人技术是结合了多学科技术的综合性技术。
技术活动往往需要综合应用多种知识。
技术是综合知识的结晶。
技术与科学的区别与联系
科学是对各种事实和现象进行观察、分类、归纳、演绎、分析、推理、计算和实验,从而发现规律,并予以验证和公式化的知识体系。
技术则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求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
案例:核能技术与核物理学   核能是一种新型能源,它的发现源于核物理学。核物理学是一门内容高深的科学, 研究对象是微观物质世界。核物理学这门科学, 不等于核能利用技术。人们要成功利用核能发电, 造福人类, 必须在核物理学理论的指导下, 综合其他科学知识(如数学、化学、热力学、力学、材料科学、机械工程学、自动控制学、仪器仪表学等),才能将理论转化为技术,实现科学向生产力的转化。
核物理学理论与核电技术
质能公式:E=mc
2
技术与科学的区别
(1) 科学与技术的含义不同。
(2) 科学与技术的任务不同。科学侧重认识自然,力求有所 发现,回答“是什么” “为什么”。技术侧重利用和合理地改造自然,力求有所发明,回答“怎么办”。
(3) 验证方式不同。科学通过实验验证假设,形成结论。技术通过试验验证方案的可行性与合理性,并实现优化。
补充两个不同:
(4) 科学与技术的成果形式不同。科学成果一般表现为理论、概念、定律、规则、论文等, 此类成果一般不有商业性;而技术成果一般则以工艺流程、设计图、操作方法等形式出现,此类成果可以商品化。
(5) 科学与生产不发生直接的联系,而技术直接服务于生产,技术离开了实践, 就无法体现其价值
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是典型的科学活动,而瓦特发明蒸汽机则是典型的技术活动。结合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分别举出3个以上科学活动和技术活动的实例。
电磁波的发现、核能、炸药、航天技术
讨论:有人将科学与技术的关系比喻成一对“联体婴儿”,你怎样评价
科学和技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是不是说科学和技术就没有一点联系?
概括:技术与科学的联系:科学促进技术发展,技术推动科学进步。  
技术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技术不仅与科学有着紧密的关系,而且与其他学科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当代技术与艺术的关系十分密切。技术常常涉及工具、材料、技能、工艺、程序等, 而艺术则涉及人类的价值观、审美观、艺术修养等。
艺术能触发智慧的火花,激发创造的想象力,而技术进步也会带来艺术创作方式的改变。
技术的两面性
技术应用推动社会发展
技术应用造成的负面影响
发展新技术造福全人类
马上行动
常见的技术 正反两面性
农药 正

炸药 正

电 正

网络 正

杀虫、除草,有助于农业生产
使许多农产品含有毒素,污染环境
在许多工程完成爆破任务,加快进度等
作为战争武器,导致许许多多人丧命
提供人类生产生活所需要的能源
极其危险,操作不当就会有生命危险
信息传播速度加快,使人能方便的获取资料
网络犯罪,虚假信息,使人玩物丧志等
技术应用推动社会发展
实用性是技术的基本特性。
技术应用造成的负面影响
过分功利性及其对伦理道德价值观念的动摇
发展新技术造福全人类
在技术发明和使用过程中,应避免急功近利、目的不良、使用不当的情况的发生,始终坚持技术造福人类的信念。
(1)什么是技术的两面性?
正面:在于其实用性,实用性是技术的基本特性。
反面:在于其过分功利性及其对伦理道德价值观念的动摇。
(2)怎样看待技术的两面性?
从“一分为二”的哲学观点看,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但是,必然有一面是主导的,这一面就决定了事物的基本特性。一个有用的技术项目或产品,只要它存在价值,仅管它还存在某种危机和隐患,我们仍然要使用它,这就是我们对待两面性的正确态度。 相信人类的理智和智慧,定能找到解决技术两面性问题的办法,开创更加美好的明天。
什么是知识产权
专利及其应用
专利的申请方法简介
知识产权在技术领域的重要性。
技术的专利性
什么是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Intellectual Property)是人们基于自己的智力活动创造的成果和经营管理活动的标记、信誉而依法享有的权利。
著作权、邻接权、商标权、商号权、商业秘密权、产地标记权、专利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等。
知识产权包括的内容
广义上
狭义上
著作权:
专利权:
商标权:
实用新型
创新发明
外观设计
著作权是一种什么权利
著作权是指文学、艺术、科学作品的作者依法对他的作品享有的一系列的专有权。
著作权是一种特殊的民事权利。它与工业产权构成知识产权的主要内容。
根据我国的著作权制度,著作权是一种包含若干特殊的人身权和财产权的混合权利,行使著作权中的财产权往往涉及其中的人身权。
著作权也是一种内容不断发展的权利。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和使用作品的新技术的不断产生,也在不断的发展和补充。
专利及其应用
专利是专利权的简称.它是指一项发明创造,即发明、实用新型或外观设计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出专利申请,经依法审查合格后,向专利申请人授予的在规定的时间内对该项发明创造享有的专有权。
什么是专利?
对于许多企业来说,掌握了新技术,占据了市场优势还并不能稳坐钓鱼台。在瞬息万变的现代市场中,任何竞争优势都只是相对的和暂时的,每天都有新产品上市,每天都有无数的资金注入许多企业,每天都有很多的战略联盟诞生。在这样的竞争条件下,企业仅仅具备创造竞争优势和利用竞争优势的能力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如何持续保持竞争优势。
专利壁垒
上世纪中叶施乐公司发明了复印机,掀起了一场划时代的办公室革命,购买复印机的公司趋之若骛。昂贵的售价为施乐公司带来了巨大的利润。面对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利润诱惑,日本的佳能、理光等企业处心积虑的筹划进入复印机制造领域,为了对抗施乐这个庞然大物,这几家公司联合了其他公司准备与施乐竞争。而这时的施乐公司为了阻止这些公司的加入,先后为其研发的复印机申请了500多项专利,几乎囊括了复印机的全部部件和所有关键技术环节。当时美国的专利保护有效期为10年,也就是说在10年内,佳能、理光等企业要想参加竞争游戏就变得十分遥远,由于施乐设置的专利壁垒,使得这几家公司只得望“机”兴叹。最后他们在佳能公司的带领下,开发了小型复印机技术,才总算绕过了施乐设置的进入壁垒。
专利壁垒 的攻破
在施乐公司强大的实力和几乎无懈可击的专利保护面前,佳能们没有消极等待,也没有盲目正面对抗,而是选择了从市场上去寻找进入该领域的机会。佳能公司对购买施乐复印机的客户进行了调查,终于发现了一些现有客户对施乐复印机的抱怨,诸如价格昂贵、操作复杂、体积太大、保密性不强等,佳能公司看到了小型复印机的前景,并进行了专门的研发,成功开发了小型办公和家用复印机,最终联合理光等公司一举杀进了复印机市场。所以,对于试图突破专利壁垒的企业来说,避开常规的思维方式,反向从消费者脑海中去寻找突破口,就是一个捷径。
专利的申请方法简介
申请
受理
初审
公布
审查
授权
中国知识产权网:
http://
中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
http://www.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http://www.sipo.
专利相关网站链接:
三、技术的未来
海底隧道:海南汽车、火车直通大陆
蚕蛹般的音乐厅
绿色建筑
美国空天飞机来势猛 在两小时内炸全球任一目标
虚拟天文台
电子书
手机未来的技术与应用趋势
请各位同学想像一下未来手机会是怎么样的?
爱因斯坦简介:
Albert ● Einstein (1879~1955) 德裔美国科学家。1879 年3月14日生于德国乌耳姆镇的一个小业主家庭,自幼喜爱音乐。
1900年毕业于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并取得瑞士籍。后在伯尔尼瑞士专利局找到固定工作。他早期的一系列历史性成就都是在这里作出的。
1933年希特勒上台,爱因斯坦因为是犹太人,又坚决捍卫民主,遭到迫害,被迫移居美国的普林斯顿。
爱因斯坦在量子论、分子运动论相对论等物理学的三个不同领域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特别是狭义相对论的建立和光量子论的提出,推动了物理学理论的革命,他对社会进步事业也有重要贡献。
P.20 《告后人书》
一想到未来 , 大家都忧心忡忡。
?????
技术的未来既充满希望,同时也隐含威胁。
爱因斯坦《告后人书》
年迈的爱因斯坦在纽约郊外的地下深处,埋放了一篇“写给五千年后人民”的《告后人书》,文中写道:“我们这个时代产生了许多天才人物,他们的发明可以使我们生活舒适得多……纵然有这一切……人人都生活在恐惧的阴影里,生怕失业……而且不同国家的人民还不时互相残杀。因此一想到未来,大家都忧心忡忡。所有这一切,都是由于一些人的才智和品格,比起真正对社会有价值的少数人来,是无比的低下。
对技术的未来我们应有什么样的态度?
对“技术的未来”的追思和憧憬,既不需要技术谜惘中的旷世悲怆,也不需要技术崇拜中的盲目乐观。应当从人类的根本利益出发,从人类的共同利益出发,从人类的长远利益出发,更加理性地看待技术,以更为负责、更有远见、更具道德的方式使用技术,以亲近技术的情感、积极探究的姿态参与技术活动,并共同构建个人与社会、人类与自然、经济与文化相协调的未来的技术世界。
月球城市
技术的未来是光明的还是黑暗的?你如何看待技术的未来。
小结:
技术的价值
社会
自然
保护
解放
发展

促进……
丰富……
改变……
利用
改造
保护
技术的性质
目的性
创新性
综合性
两面性
专利性
……
技术的未来
充满希望
隐含威胁
理性看待 正确使用
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人的需要
满足
促进
P.21-练习
(引导:注意从正反两个方面分析。)
P.21-2.
(提示:可以是你使用过的,也可以是你听过的,见过的,结合技术的价值和技术的性质分析)
浏览课本及相关资料,规划自己本学期的技术活动。
面对技术对人类社会的重大影响,未来的技术将走向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