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罂粟:艳丽而危险的花卉
唐代传入:药品和观赏花卉
底野迦……主百痨、中恶、客忤、邪气、心腹积聚。(唐《新修本草》)
鸟语蜂喧蝶亦忙,争传天诏诏花王。
东君羽卫无供给,探借春风十日粮。
——宋·杨万里
莺粟花殷红,千叶簇,朵甚巨而密,丰艳不减丹药。(明· 徐霞客)
鸦片的演变:从药品到毒品:
鸦片作为药品长期或过量使用,非常容易成瘾。如果作为毒品吸食,有着很大的毒性,轻则产生流涕、发抖、厌食、腹泻、便秘等症状,重则抽筋、昏迷,乃至危及生命。
元代名医朱震亨已经认识到鸦片的危害性:
“其止病之功虽急,杀人如剑,宜深戒之。”
明末中国已开始有人吸食鸦片,但大规模泛滥是从帝国主义国家向中国倾销鸦片开始。
珍惜生命 远离毒品
罂粟花包米囊子,割浆熬烟夸奇美。
其黑如漆腻如纸,其毒中人浃肌髓。
双枕对眠一灯紫,似生非生死非死。
瘦骨山耸鼻流水,见者皆呼鸦片鬼。
富者但欲格外甘,贫者贪利不知耻。
伦常败坏室家毁,一念之差遂如此。
呼吸苟延日余几,呜呼生已无人理!
——吴兰雪《洋烟行》
禁毒也是一场战争。毒品危害已成为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最大灾难之一。目前,世界上吸毒人数已超过5000万,全球毒品年交易额达年1万亿美元。我国登记的吸毒人数超过90万人,遍及全国各地,每年仅吸海洛因就要吸掉390亿元!
鸦片战争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锁国迷梦今叩破
鸦片战争前的外界形势:
中国:闭关锁国,自给自足,政治僵化,军备废弛,仍沉醉在“天朝上国”迷梦之中。
英国:完成工业革命,生产力迅猛发展,国力极大增强,在一系列争霸战争中也占据先机,攫取了大量的财富和殖民地,是当时最为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继续开拓海外市场,掠夺资源,倾销产品,已成为其迫切需求。
下一站,中国!
无尽危机一朝埋
为什么英国不采用正常的贸易方式,而要向中国输入鸦片?
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使英国的产品很难打开中国市场,而中国的丝、茶、瓷器却源源流入英国,使英国出现了明显的白银出超。
鸦片体积小,成本低,利润丰厚,而且一旦成瘾就很难戒除。
鸦片走私的激增带来的局面变化:
1770年到1839年,鸦片输入由1000箱激增至40000余箱。而双方贸易则由英国每年外流白银200-300万两,逆转为中国每年外流600万两。国库存银由7000万两下降至不足1000万两。
鸦片战争前中英贸易额对比
年代 中国商品出口总额(元) 英国商品
入口总额(元)
1821 14,757,132 13,693,312
1833 17,824,260 10,119,655
逞凶毒魔誓驱散
清廷禁烟的原因:
鸦片走私不仅严重危害了人民的身心健康,也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根基。
“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林则徐
林则徐到广东禁烟后掷地有声:
“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 !”
思考:
英国向中国输出鸦片的直接和根本原因分别是什么?为什说鸦片对中国造成了巨大危害,禁烟是否势在必行?
英国在印度的鸦片储存库
吸食鸦片者
虎门销烟开胸怀
销烟经过:
1839年3月10日,林则徐到达广州。他派人暗访密查,严惩烟贩和不法官吏,并智困洋行,勒令英商交出鸦片2万余箱,合计230余万斤。
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当时有守法外商对林则徐有办法把所有鸦片完整销毁表示怀疑,林则徐让他们来到池边直接观看销烟过程,并沿途讲解。反复考察后,他们都心悦诚服,向林则徐脱帽致敬。
(注意:是虎门销烟,不是“烧”烟。)
虎门销烟池遗址
虎门销烟池想象图
壮志高歌声声快
虎门销烟的影响和意义:
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国际联盟把虎门销烟开始的6月3日定为“国际禁烟日”。1987年,联合国大会又把虎门销烟完成的第二天(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
如何评价林则徐?
“我们的民主革命……从林则徐算起,一直革了一百多年。”
——毛泽东
“林则徐是中国爱国志士的楷模。他忠诚地、几乎不间断地为他的国家服务了36年.在社会生活中,他以廉洁、睿智、行为正直和不敛钱财而著称。”
——第四任港督约翰·包令
讨论:
有人说鸦片战争的爆发是林则徐虎门销烟导致的,你同意吗,为什么?如果林则徐不采用强硬手段没收和销毁鸦片,严惩英商,结果是否会不一样?
恼羞成怒汹汹来
鸦片战争的爆发:
1840年6月,英国舰队驶入广东海面,鸦片战争开始。
第一阶段(1840年6月——8月)英军在广东、福建挑衅,无机可乘,转而北上定海,进逼天津。道光帝惊慌失措,派直隶总督琦善与英军谈判,又将林则徐革职查办。
第二阶段(1841年初——1842年8月)
1841年1月,英军占领香港岛。2月,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在保卫虎门时英勇殉国。道光帝派奕山、杨芳等人指挥作战,战败投降。5月广州三元里人民爆发抗英斗争,重创英军。
1841年8月开始,英军再次北上,先后攻破厦门、定海、镇海、吴淞、镇江等地,直逼南京。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向英军乞和。
败战求和屈辱泪
1842年8月29日,中国被迫签订了近代史上首个不平等条约—— 《南京条约》。
主要内容 对中国的主要危害
割香港岛给英国
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开了割让土地的先例。
赔款2100万银元
加剧了财政危机,加重了人民负担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
破坏了贸易、关税主权;打开了中国东南沿海的门户;逐渐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英货进出口税,中国须同英国商定(协定关税)
课外拓展:
南京静海寺:明成祖为表彰郑和航海下令建造的寺院,在鸦片战争后被作为议定南京条约之地。1997年6月,林则徐六世孙林纲在这里撞响警世钟纪念香港回归。
大安之役:台湾人民在鸦片战争中的抗英斗争。
1841年8月,英军入侵鸡笼港遭守军击退。1842年2月,台湾军民将英舰诱入大安溪搁浅,击沉英舰,毙伤英军数十人,俘虏百余人。
思考:
中国为什么会在鸦片战争中失败?
我们在本土作战,又拥有几十倍于英军的武装,也不乏英勇抗敌的将领,为何却败于远道而来的英军?如果道光皇帝不查办林则徐,中国能在这场战争中取胜吗?
鸦片战争的教训可以给今天的我们什么启示?
20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对外开放了包括青岛在内的一批港口城市,你认为这和南京条约中开放通商口岸有区别吗?
怀古追今
林则徐玄孙凌青(林墨卿),曾任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1985年6月,正是凌青将涉及香港主权移交的《中英联合声明》递交给联合国。1997年7月香港回归时凌青题诗:
“粤海销烟扬我威,
但悲港岛易英徽;
国耻家仇今日雪,
只缘华夏已腾飞。”
读过这首诗你有什么感想?
百年苦难端始开
鸦片战争的影响:
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什么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半封建”指原有的封建经济已被破坏,有了一定成分的资本主义经济形式,但仍保持着封建剥削制度。“半殖民地”指当时形式上独立,但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受帝国主义压迫和控制的国家。
国难的继续:
1843年7月22日,英国强迫清政府补订《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英国又取得了一些重要特权:(一)领事裁判权。(二)片面最惠国待遇。(三)居住及租地权。1844年,清朝又被迫先后签订了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列强如同吮血的蚊蝇般蜂拥而来。
帝国主义是否满足了他们的贪欲,他们侵略中国的脚步是否会因此放缓,中国近代史刚刚揭开的帷幕后还会上演怎样的一幕幕悲喜剧……
请关注下一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