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次:
学科:
物理
主备人:
审核人:
备课日期:
授课日期:
授课人:
课题
13.3
测量电阻
课型
新授
课课时
课时:
1
学习目标
1、进一步掌握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方法;
2、学会用伏安法测电阻;3、加深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的理解;
重点
“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设计;通过滑动变阻器来改变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
难点
1、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发现规律,加深对电阻概念的理解;2、理解小灯泡电阻随电压变化的原因;
学习过程
二次备课
一、预习案1、欧姆定律的公式表达为________,它还可以变形为_________和________;2、电流、电压、电阻是描述电路的最基本的物理量中的三个,电流的大小可以用__________直接测量,电压的大小可以用______直接测量;电阻的大小又该如何测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探究案【新课导入】
教师拿出坏了的随身听,告诉学生是其中的一个5
Ω的电阻损坏了,老师虽然有一些电阻,但不知道阻值,那我们如何测出这些电阻的阻值呢?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欧姆定律,能不能利用欧姆定律来解决?学生讨论回答:根据欧姆定律变形公式R=,只要测出电阻两端的电压U和通过电阻的电流I,就可以求出它的电阻值.【课堂探究】
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各小组同学分工合作,完成如图所示实验.1.将实验桌上的电源、开关、电流表、电压表、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2.检查电路,闭合开关,用滑动变阻器调节电路中的电流,得到三组电压、电流数据.3.根据公式R=,求出三次电阻,再求平均值,确定定值电阻的阻值.教师点拨1.连接电路前,先摆放仪器,再根据电路图连接各电路元件.2.连接电路时,开关断开.3.连接电路时应从电源的正极开始,顺着电流方向连接.4.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在阻值最大处.第三节 测量电阻一、实验原理:R=.二、测量方法:伏安法.三、实验器材:电源、电压表、电流表、待测电阻、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四、实验电路图五、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电压及电流,算出电阻,最后求电阻的平均值.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1.保护电路.2.改变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三、训练案1.在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的实验中,下列注意事项中错误的是(
)A.连接电路之前,先闭合开关B.连接电路时,可以先从电源的负极开始C.在无法估计被测电阻值大小时,电流表、电压表应选用较大的量程D.能将电压表直接接在电源的两极上2.在“测量小灯泡电阻”实验中,某同学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后,发现小灯泡不亮,但电流表有示数.接下来应进行的操作是(
)A.更换小灯泡B.更换电源C.检查电路是否断路D.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观察小灯泡是否发光3.伏安法测电阻实验中,滑动变阻器不能起到的作用是(
)A.改变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B.改变电路中的电流C.保护电路D.改变待测电阻的阻值4.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小雪和晓彤分别选用定值电阻和小灯泡为测量对象,在处理实验数据时,分别画出了UI图象,如图(甲)、(乙)所示.对于图象的分析,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由(甲)图可知,定值电阻的阻值为1
ΩB.由(甲)图可知,电阻不随其两端的电压和导体中的电流而改变C.为了减小误差,应该用多次测量的方法,计算小灯泡的电阻D.由(乙)图及实验现象可知:小灯泡的电阻随灯丝温度的增加而增大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