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形神兼备
迁想妙得——中国古代绘画撷英》
一、课程类型:欣赏
二、课时:2课时
三、教材分析:
中国绘画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如果上溯到原始社会的彩陶时期,中国绘画已经过了7000年左右的发展历程。在如此漫长的历史时期中,中华民族的祖先为我们留下了丰富多彩、辉煌灿烂的绘画艺术瑰宝。高中学生知识面广求知欲强,虽具备一定中国绘画的基础知识但缺乏对中国古代绘画系统的了解。本课从岩画、陶画、帛画、壁画、人物画、花鸟画、山水画中撷取了部分优秀作品,供学生领略中国古代绘画的风采。
四、教学思路设计:
本课内容广泛,涉及中国古代岩画、陶画、帛画、壁画、人物画、花鸟画、山水画等多个绘画题材,故而很难在一节课中对中国画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作品进行详细的介绍,只能有选择性的撷取部分优秀作品进行讲解和分析。因此,我把此课分成两节课时来完成。与人物相关联的岩画、陶画、帛画、壁画和古代人物画放在一节课上,山水和花鸟作为风景类放在一节课上。
第一课时:对中国古代绘画发展的历程作概括性的讲解,让学生对中国画的工笔、写意、勾勒、设色、水墨等技法形式有所了解。本节课主要讲授中国古代人物画的艺术特色,从中挑选个别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及作品进行详细分析,旨在引导学生学会如何欣赏绘画作品的方法。
第二课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欣赏,领略中国古代山水画和花鸟画的艺术特色。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对中国古代绘画从原始时期的岩画、陶画、帛画到山水、花鸟画、人物画高峰期的代表性作品的艺术风格和特点有所认知,了解中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艺术。
能力目标:努力提高学生基本的艺术素养和欣赏绘画的能力。
情感目标:力争达到使学生开阔视野,陶冶情操的目的。
教学重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对我国悠久的文化传统和绘画艺术作基本的了解和认识。介绍中国古代绘画的基本发展脉络和演变以及多种风貌的艺术风格。
教学难点:
1.涵盖面比较广,中国古代绘画经历几千年的发展过程,而课文由于篇幅上课时间所限制,无法详细地进行介绍。
2.提高艺术审美欣赏能力,以欣赏不同时期的绘画风格和特点,引导学生认知能力的提高。
3.对教师课堂驾驭能力和知识文化底蕴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课题:(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出中国绘画发展的四种形式:岩画、陶画、帛画、壁画)
设问:远古时期人类是如何交流的?
????????
我们的祖先在没有丰富语言和规范文字之前就已经懂得用简单的图案来表达他们的所见所想,它们“简约而不简单”。
引出课题:中国古代人物画的起源与发展(多媒体展示教学)
?
(一)中国古代的绘画起源于新石器时代
出示:中国早期的黑山岩画、青海大通舞蹈纹彩陶盆(图片投影)
设问:“青海大通舞蹈纹彩陶盆”描绘何种场景?
体验:青海大通舞蹈纹彩陶盆里面盛水,拍打水面,将会出现什么现象?
(二)我国早期的独幅绘画作品----帛画
?????
帛画,即绘制在丝织物上的画。
1949年湖南长沙楚墓出土的战国时期作品《人物龙凤图》,是我国发现最早的绘画。其作用是引导死者的“灵魂”升天。
艺术特色:线条勾勒、平涂着色、构图完整、造型生动
对今后绘画所产生的重大意义:奠定了中国画以线条为主的表现形式
(三)敦煌莫高窟壁画
听下面一段话:(联想出中国艺术的瑰宝———敦煌)
一个谜,一个梦,一个永远难以企及的智慧!她地处河西走廊西端的戈壁沙洲,是汉唐丝绸之路的咽喉要塞,它历经千百年沧桑,在茫茫戈壁沙漠的怀抱中,闪烁着绚丽的光芒。
风沙掩不过,这是永远的……
由教师简介敦煌的历史和概况。并以敦煌的壁画《鹿王本生图》为例引导学生分析此壁画的整体艺术特色,教会学生如何欣赏壁画的基本方法。
设问:1.?《鹿王本生图》向我们叙述了怎样的佛教故事?反映了什么样的佛学道理?
2.
引导学生欣赏并分析《鹿王本生图》的艺术特色?
艺术特色:线条流畅自如、遒劲有力,色彩浓重自然,富于装饰之美。
(四)魏晋南北朝时代中国绘画出现全面繁荣
知名画家即有100余人,宗教画盛行。
名作欣赏:东晋
顾恺之《女史箴图》(图片投影)
第一个提出“以形写神(传神论)”绘画理论
(五)隋唐五代时期画坛呈现璀璨繁盛的局面
名作欣赏:隋
阎立本《历代帝王图》(图片投影)
设问: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时期,等级森严,你能从画中找出体现这一特点的地方来吗?
人物身高差异很明显,君王魁梧高大,侍者瘦弱矮小。
名作欣赏:唐 周昉《簪花仕女图》(图片投影)
设问:《簪》中人物位置关系的微妙之处?
中国古代绘画中近大远小的透视关系的表现
(六)宋元明清的绘画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名作欣赏:宋 李唐《采薇图》(图片投影)
名作欣赏:元 刘贯道《消夏图》(图片投影)
名作欣赏:明 陈洪绶《屈子行吟图》(图片投影)
名作欣赏:清 任伯年《苏武牧羊》(图片投影)
?
课后思考:中国古代人物画在表现形式上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布置下节课专题探讨的内容。
1.分成三个小组(人物、山水、花鸟)
2.收集相关历史资料,了解各种类绘画产生的历史背景。
3.收集自己喜爱的画家生平介绍,相互讨论。
?
?
第2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课题:看山水画与看山水风景有什么不同?
设问:欣赏中国的自然山水风景与中国的山水画,你能谈谈对中国的山水画有什么印象?
引入课题:中国古代山水画赏析(多媒体展示教学)
中国古代山水画起源于魏晋南北朝
从一开始人物画的陪衬后逐步发展成为独立的画科。
现存最早的山水画
名作欣赏:隋 展子虔《游春图》(早于西方风景画近千年)
设问: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这是游春图?
在色彩上,运用浓重的青绿填色作为全画的主调,正是春天自然景色的特征,后发展到唐朝成为青绿山水画。
唐宋从成熟走向高峰
名作欣赏:南唐 董源《潇湘图》
宋代 郭熙《早春图》
宋代 范宽《溪山行旅图》
元代:更强调个人情感的抒发和个性风格的呈现。
文人画的正式确立
元四家: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
名作欣赏:元 倪瓒《六君子图》
设问:为什么把六棵树比作六君子?
六株树分别为松,柏,樟,槐,楠,榆,有其象征意义.
明清:主要继承元代的画风,但多偏重于笔墨风格的继承,而缺乏前代的革新、创造精神。
名作欣赏:明末清初 石涛《淮扬洁秋图》
欣赏过程中,注意作者笔墨的运用以及散点透视的运用
?
中国古代花鸟画赏析
独立成科的花鸟画大约成于唐代中晚期,作品多数没有保存下来
五代时期
“黄家富贵”(黄筌)和“徐熙野逸”(徐熙)两大派别
黄筌→工笔?
徐熙→写意
工笔花鸟画:工整细致具有装饰性,富丽堂皇的艺术特点
写意花鸟画:放纵、简练,重笔墨情趣,寄情寓意,画中有诗
宋代是中国古代花鸟画的高峰期。
崔白《禽兔图》
李迪《枫鹰雉鸡图》
元代流行书法入画,文人画盛行
王渊《桃竹锦鸡图》
王冕《墨梅图》
明清时期的大写意水墨花鸟画突破了旧程式的束缚。
郑燮《荆棘丛兰图》
徐渭《杂花图卷》
朱耷《鹌鹑图》《荷石水禽图》
全课总结:
通过对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学习,让我们对中国古代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和认识。最后,让我们来做个总结:
1.
中国古代绘画的形成和发展
2.
中国古代绘画的分类和表现技法
3.
中国古代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的特点
?
???
?通过学习了解我国古代绘画艺术,了解古代中国历史悠久的文化艺术。了解古代中国绘画艺术发展的基本脉络。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课虽然结束了,但欣赏美,发现美,鉴赏美远没有结束。
[教后反思]
美术鉴赏课如何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使学生了解美术知识和获得相应的鉴赏的能力、提高审美水平,实际上,只有合理使用灵活的教学方法,使之为教学目标服务,才能真正达成教学任务。
课前学生预习和搜集资料是非常必要的,学生更容易提出问题也更容易理解知识,也能够活跃课堂气氛。
本课所选取的中国古代绘画部分的作品不多,但都是一些经典性的代表性作品。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中国历史、社会、文化综合讲解,将不同风格和不同的艺术追求的作品作比较,以便更加深入理解中国古代绘画发展历程。
对于课本中图版欣赏的作品,在教学中尽量找到与其不同时期的作品来全面地分析,可以比较系统地了解这些画家的艺术风格和特色。
很多欣赏的绘画都有故事情节,另外画家的生平与其艺术追求息息相关,教学过程中要向学生简要介绍,以便更好地评价其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