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 七年级上 第2章 探索生命
八年级1班 备案人:李 栋 时间:2011年9月8日
2.1探索生命的器具 第1课时
一、学习目标
1、说出显微镜的基本结构与作用;
2、识别几种常用的探究器具,并说出其用途;
二、学习过程
情景引入:前面几节课我们学习了第1章《周围的生物世界》,那么如何探索我们周围的生物世界呢,这就是下面几节课要学习的第2章《探索生命》,首先学习第1节《探索生命的器具》
(一)自学导航
自主学习:认识显微境
(1)打开显微镜箱,一手握镜臂,一手托镜座,从显微镜箱中取出显微镜,放在实验桌上,对照教材第十八页图2-1认识显微镜。
(2)、分别观察目镜、物镜的放大倍数。物像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_______.
(3)观察目镜,目镜放大倍数越大,镜身越_________ (长、短?)。
观察物镜,物镜放大倍数越大,镜身越__________(长、短?)。
(4)、分别转动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观察镜筒的升降情况。
转动______________(粗、细)准焦螺旋时镜筒升降较快。
(5)、观察反光镜,识别平面镜和凹面镜。
(6)、观察遮光器上光圈的大小。
(二)合作探究
探究一:使用显微镜
观察教材19页说明及20页图例,学习显微镜的使用。
A、取镜:一手握______,一手托_______,放在实验台的一侧。
B、安放:安放目镜,转动________,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C、对光:调节______和_________,至能在目镜能看到________的视野。
D、观察:安放观察标本至载物台正中央;平视物镜,调节粗准焦螺旋往下至物镜离标本___-___毫米;注视目镜,调节__________至看到物像;调节________至物像清晰。
E、整理
探究二:显微镜的使用-------用显微镜验证。
A、显微镜的成像:字母“e”在显微镜下为 ,字母“p”在显微镜下为 ;显微镜下成像是______。
B、显微镜的光线: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光线变 ,将遮光器由大变小,光线变 。将平面镜换成凹面镜,光线变 。
C、物像的大小、细胞的个数:由低倍镜换成高倍镜,物像变 (大、小),视野变 (宽、窄),细胞数目变 (多、少)。
D、移动方向:将玻片标本向左移,可观察到物像向 移动,由此可知,要想将视野右上方物像移至中央,标本应向 移动。
三、分层检测
课内
A组:
1、用自己的话描述显微镜使用的步骤:
A、
B、
C、
D、
E、
2、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 ,细胞数目越 ,光线越 。
B组:
1.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的材料必须是 ----------------------------------------( )
A.新鲜的 B.完整的 C.薄而透明的 D.干燥的
2.用显微镜观察微小物体时,目镜上有“5×”字样。物镜上标有“45×”字样。观察到的物体的实际放大倍数是--------------------------------------------------------( )
A.5倍 B.45倍 C.50倍 D.225倍
3.把刻有“p”的载玻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时,视野中所看到的应当是 ---------( )
A.q B.p C.d D.B
4.在使用显微镜时,如果要使镜筒升降的范围比较大,应调节------------------( )
A.转换器 B.细准焦螺旋 C.粗准焦螺旋 D.镜臂
C组:
1.如果在载玻片上写“→”那么在显微镜下可看到----------------------------( )
A.→ B.↑ C.← D.↓
2.当低倍镜换上高倍镜后 ----------------------------------------( )
A.细胞数量变多,视野变暗 B.细胞数量变多,视野变亮
C.细胞数量变少,视野变暗 D.细胞数量变少,视野变亮
3.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物像位于视野的左上方,要使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心,装片移动的方向应该是 ( )
A.右下方 B.右上方 C.左上方 D.左下方
课外
1、 P.22 思考题 自我评价
2、把显微镜的相应功能与相应结构名称用线连起来。
①安装目镜的地方 a遮光器
②调节光线强弱 b反光镜
③安装物镜的地方 c镜筒
④反射光线 d转换器
⑤小范围升降镜筒 e粗准焦螺旋
⑥大范围升降镜筒 f细准焦螺旋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