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2 认识克 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2 认识克 苏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9-25 06:37: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认识克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小型电子秤,通过捕一掂、称一称、数一数、说一说等活动,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初步学会用“克”作单位称简单的物品有多重,会用“克”表示物体的质量;认识千克和克之间的进率,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2.使学生体会称比较轻的物体有多重,需要认识克;在感受物体有多重的活动中,联系现实的1克实物有哪些,感受1克是计量轻重时很小的单位,初步形成单位质量“克”的观念;能用简单推理说明简单换算及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发展思维能力。
3.使学生在参与感知物体有多重的活动中,联系具体的实践,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作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认识克,建立单位质量克的观念。
[教学难点]
把握1克的轻重。
[教学准备]
台秤一架、每组一架小型电子秤,膨化食品、1千克食盐(500克装2袋),不同硬币、10多克黄豆。学生每人准备2分、1角、1元硬币各1枚,橡皮、三角尺、橡皮筋、铅笔屑等较轻物品;水和杯子。学生分成小组。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1.情境导入。
谈话: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千克,能举例说说哪些物体大约重1千克吗?昨天我们称过1袋膨化食品,记得它满1千克吗?那我们先称一称,看看离1千克有多少;再看一看包装说明,看看会有什么发现。
观察:在台秤上称一称膨化食品,让学生看看满不满1千克,指针指的地方离1千克有多少小格。
引导:这袋食品不到1千克,不能用千克作单位,那到底有多重呢?在包装袋上看一看,说一说有什么发现。(让班内学生互相看一看、找一找)
提问:有什么发现吗?这袋食品的净含量用了什么单位?(板书:克)为什么不用千克而用克呢?
引入:当物品的重不满1千克时,要用克作单位。这里就能知道,称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克作单位,它比千克要轻很多。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另一个表示轻重的单位“克”。(板书课题)
2.提出问题。
引导:小朋友看了这个课题,想学习些什么呢?把你的想法和大家说结合交流,归纳问题:小朋友根据自己的学习经验,有好多想学习的问题,什么是克?1克有多重?哪些物品大约重1克?不满1千克,用克作单位的物体怎样称出来?克和千克有什么关系?(呈现板书:什么是克?1克有多重?哪些物品大约重1克?怎样称出来?克和千克有什么关系?)我们就来认识这些问题。
二、具体感知,直观体验
1.初步了解。
说明:刚才看到了,称比较轻的物品要用克作单位。克可以用字母“g”示。(板书:g)
克可以用怎样的秤称呢?请大家看老师带来的一种秤,是小型电子秤。这种小型电子秤称,可以从显示屏上直接看出物品有多重。
2.认识1克。
(1)掂一掂硬币,感受1克重。
我们先用小型电子种称一称2分硬币和1角、1元硬币,看看大约各重多少克。请每组称一称,小朋友看好称的结果,并且记下来。
各小组依次称硬币,学生看秤记住结果,再在小组里说说每种硬币大约重几克。
交流:能说说几种硬币在小组里称的结果吗?(板书:2分币大约1克1角币大约3克1元币大约6克)
体验:请小朋友把一枚2分硬币掂一掂,用心体会1克有多重。你左手掂一掂、右手掂一掂,可要感受到这1克有多重啊!(学生体验)
能说说你对1克的感受吗?
请小朋友再掂一掂一枚1角硬币、1元硬币,一边掂一边想各大约是几克重。
追问:大约1克的是哪一种硬币?大约3克、6克的呢?
(2)数一数,一掂1克重。
称一称:请每个小组由组长负责,在小组称出10克黄豆,再在小组里数数10克黄豆有多少粒。
提问:数出了10克的黄豆粒数,那1克大约有几粒?
感受:请每个小朋友按粒数数出1克黄豆,在手里掂一掂,再感觉一下1克的重。
把你对1克黄豆拿在手里的感觉和同桌互相说一说。
3.称一称物体。
(1)让学生在小组里称一称数学书大约重多少克。
学生操作,交流把数学书掂一掂。
(2)让学生再称一称自己的文具盒大约重多少克,再用手掂一掂。
提问:你掂的文具盒重多少克?
4.交流感受。
提问:感觉到1克有多重了吗?
你已经知道了大约重1克的哪些物品?试着说说看。
说说你对1克有什么感觉。
还能说出重多少克的物品吗?和大家说一说。
5.巩固、内化。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看图说说每种食品一袋有几克,体会克是很小的计量物体轻重的单位。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先看图中台秤的秤面刻度,说说上面的是千克还是克,为什么;再说说刻度是怎样排列的,同桌互相按序指一指、读一读刻度。
学生看图里橙子、哈密瓜大约各重多少克,同桌互相说一说。
提问:这样的一个橙子大约有多重?这样的一个哈密瓜呢?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让学生自己一掂橡皮筋、羽毛、三角尺、橡皮、铅笔屑等物品,估一估哪些物品比1克重,哪些比1克轻,并用小型电子秤称一称。
提问:能把你已经知道和感觉大约1克的物品说给大家听一听吗?比1克轻的或者重的呢?
三、观察思考,认识进率
1.出示袋装食盐。
提问:1袋食盐重500克,2袋这样的食盐重多少克?(板书:1000克)
那请把这两袋食盐放在台秤上称一称,看看重多少,想想你能发现什么。(在台秤上称食盐)
提问:台秤上称出的是多少?比较两种方法表示的结果,能发现什么?
指出:这两袋食盐,用千克表示结果是1千克,用克表示是1000克,可以知道1千克就是1000克。(板书:1千克=1000克)
2.做“想想做做”第4题。
让学生看题,想想1千克=1000克,( )里怎样填数。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交流:你是怎样填的?(学生校对)2千克等于2000克是怎样想的?(1千克是1000克,2千克有2个1000克,是2000克)3000克等于3千克呢?
(1000克是1千克,3千克有3个1000克,是3千克)
指出:千克和克的换算,也只要根据1千克=1000克推算,就可以得出结果。
四、动手实践,综合应用
1.做“想想做做”第5题。
让学生读题,了解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是什么。
引导:那5克盐有多少呢?每个小组的小朋友用小型电子秤称一称,称出5克盐,看看一天能摄人的盐最多有多少。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提问:5克盐有多少,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吗?
指出:刚才小朋友称出的是5克盐,这是一个人每天最多的盐的摄入量。
2.做“想想做做”第6题。
(1)提问:能明白题里做了一件什么事吗?
请同桌小朋友仔细观察秤面上表示各有多重,互相说说杯子里的水重多少克。
提问:杯子里的水重多少克?是怎样算的?
(2)你也能这样称出一杯水,算算有多重吗?
让学生在小组里称一称、算一算,再交流小组里称的一杯水重多少克。
3.了解“你知道吗”。
让学生阅读,看看能知道什么。
要求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要注意饮食搭配,怎样搭配比较好。
指出:所以呀,小朋友平时要吃各种食物,不能挑食。挑食是不良的饮食习惯,不利于身体健康成长。
五、全课小结,交流体会
提问:小朋友,我们开始想学习、弄清的问题,都明白了吗?回顾一下,我们在哪些活动中认识的呢?
那你说说看,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呢?
你能举例说一说,称哪些物体要用千克作单位,称哪些物体要用克作单位吗?
你还有哪些体会呢?
指出:在日常生活里,要知道物体有多重,除了要用千克,还要用到克。克是计量物体轻重用到的很小的计量单位,像一个2分硬币那样重大约就是1克,几粒黄豆重大约也是1克。所以在称比较轻的物体时,常用克作单位,克用字母“g”表示。比如,称一个水果、一个鸡蛋、一些蔬菜、一盒牛奶、一杯水这些常用克作单位;而称重一些的像一只鸡、一头猪、一根钢材、一筐蔬菜、一堆粮食这些就要用千克作单位。我们还知道了1千克=1000克,根据千克和克间的进率,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换算。在学习中,小朋友动手做、动脑想,是学习数学知识的好方法、好经验。
请小朋友有时间到超市去看一看,哪些物品用了千克作单位,哪些物品用了克作单位,好吗?
六、拓展练习
1.一瓶油连瓶共重1200克,倒出一半的油后,连瓶还重700克。原来油有多少克?瓶有多少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