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
3.3
汽化和液化
同步训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道小题)
1.
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液化的是( )
A.
加在饮料中的冰块逐渐变小
B.
飞机在蔚蓝的天空飞过,留下长长的“尾巴”
C.
樟脑丸越放越小
D.
冰箱冷冻室的内壁结出“白霜”
2.
为了节约用水,西宁市园艺工人利用滴灌的方法给道路两旁树木浇水,如图所示.他们把细水管放入树下的土壤里,使水分直接渗透到树木根部,减慢了水分的蒸发,原因是( )
A.
减少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
B.
增大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
C.
加快了地面上方空气的流动
D.
提高了地面上水的温度
3.
“冰之宝”是一种可以解决夏日汽车内高温问题的喷雾剂.当向车内喷洒该物质时,它会迅速吸收热量,使车内温度降低.喷出的这种物质在车内发生的主要物态变化是( )
A.
凝固
B.
汽化
C.
液化
D.
凝华
4.
图所示现象产生的过程中要吸热的是( )
5.
生活中我们会看到这样的现象:现象一,剥开棒冰纸时,棒冰周围冒“白气”;现象二,在寒冷的冬天户外的人不断呼出“白气”.以上两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分别是( )
A.
棒冰局部升华;呼出的水蒸气液化
B.
棒冰局部升华;户外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
C.
棒冰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呼出的水蒸气液化
D.
棒冰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户外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
6.
被100
℃的水蒸气烫伤往往比被100
℃的开水烫伤更严重,这是因为( )
A.水蒸气的温度变化大
B.水蒸气降温时放热多
C.水蒸气与皮肤的接触面积大
D.水蒸气在液化时要放出大量的热
7.
关于自然现象对应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冰融化——凝固(放热)
B.
雾生成——液化(放热)
C.
露产生——汽化(吸热)
D.
霜形成——升华(放热)
8.
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干冰给食品保鲜,利用了干冰熔化吸热
B.
把酒精擦在手背上,手背感觉到凉爽,是由于酒精汽化放热
C.
一瓶水被冰箱冷冻后,取出放一会儿,表面会变湿,是由于水蒸气液化
D.
北方的冬天,为了保存蔬菜,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利用了水凝华放热
9.
图是课本中“想想做做”的小实验——纸锅烧水,把盛有水的纸锅放在火焰上烧,水烧开后纸锅仍不会燃烧,这是因为( )
A.纸的比热容大于水的比热容,所以纸锅不会燃烧
B.火焰的温度较低,低于纸的着火点
C.水烧开后温度保持不变且低于纸的着火点
D.纸不吸收热量,所以纸锅不会燃烧
10.
汽车开了空调后,前挡风玻璃表面有时会出现“水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无论冬夏,水雾是车外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后形成的
B.无论冬夏,水雾是车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后形成的
C.夏天,水雾出现在玻璃的外表面;冬天,水雾出现在玻璃的内表面
D.夏天,水雾出现在玻璃的内表面;冬天,水雾出现在玻璃的外表面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道小题)
11.
云是由浮在空气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等组成的,其中小水滴是空气中的水蒸气上升到高空遇冷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此过程中水蒸气要________热。
12.
如图所示,对着手哈气,手掌变得非常湿润,同时感到很暖和,是由于哈出的水蒸气遇到冷的手掌发生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同时_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导致手掌的温度________。
13.
如图所示,烧瓶内装入适量的水,塞紧的橡皮塞上分别插有温度计和玻璃管.用酒精灯给烧瓶加热.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停止加热.用注射器通过玻璃管给烧瓶________(选填“充气”或“抽气”),水又重新沸腾.
14.
一辆运输液态氨的罐车在途中侧翻,发生泄漏。短时间内,车周围出现“白雾”,这是由于液氨____________导致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__形成的;消防队员赶到后,冒着生命危险,用湿棉纱堵塞漏口,发现湿棉纱很快结冰将漏口堵住,分析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2019年4月20日22时41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四十四颗北斗导航卫星。在火箭发射时,高温火焰向下喷射到发射塔的底部,底部的钢支架遇到这样的高温火焰将会发生________。为了保护发射塔,工作人员在塔底建了一个大水池,让高温火焰喷到水池中,利用水的________来吸收巨大的热量。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火箭升空瞬间,伴有迅速扩展的庞大“气团”是水蒸气________形成的。(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16.
利用结构图对一些科学概念进行梳理是常用的学习方法,某同学用上图表示了一些概念间的关系,试回答:若图中大圈表示吸热的物态变化,则A、B、C不可能代表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写出一个名称即可).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2道小题)
17.
学习小组的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某种晶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
(1)如图甲所示的器材组装有一不当之处是 。实验中使晶体受热均匀的措施有 (写出一条即可)。?
(2)待温度升高到40
℃,开始每隔1
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根据记录的数据得到如图乙所示的图像,则该晶体的熔点是 ℃,熔化经历了 min,该物质在固态时的比热容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液态时的比热容。?
(3)另一小组的同学发现,在晶体熔化过程中撤去酒精灯,晶体还会继续熔化,原因是 ,晶体可以继续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18.
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观察水的沸腾现象。
(1)组装器材时,应先固定图甲中的 (选填“A”或“B”)。?
(2)水沸腾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此时水沸点是 ℃。水沸腾过程中继续吸热,水的温度 。?
(3)水沸腾时,水中气泡的情形为图丙中?
(选填“A”或“B”)图。
(4)实验中是通过 的方式增加水的内能,若要缩短将水加热至沸腾的时间,请写出一种可行的方法: 。?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1道小题)
19.
炎热的夏天,小明在家长的陪同下去游泳池游泳.他刚从水中出来时,恰好一阵风吹过,感觉特别冷(如图所示).请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其中的道理.
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
3.3
汽化和液化
同步训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道小题)
1.
【答案】B 【解析】加在饮料中的冰块逐渐变小是由于冰块变成了液体,是熔化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长长的“尾巴”是飞机在飞行过程中排出的暖湿气体遇冷液化形成,故B符合题意;樟脑丸越放越小,是由固态直接变成了气态是升华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冰箱冷藏室内壁结出的“白霜”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是凝华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2.
【答案】A
3.
【答案】B 【解析】汽化会吸收热量,因此这种物质发生了汽化现象.
4.
【答案】D [解析]壶口附近的“白气”是壶中冒出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化放热,故A不符合题意;
北方的冬天,植物上的雾凇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固态小冰晶,凝华放热,故B不符合题意;
夏天的清晨,蜻蜓身上的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化放热,故C不符合题意;
铁矿熔化成铁水,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故D符合题意。
5.
【答案】C
6.
【答案】D
7.
【答案】B
8.
【答案】C 【解析】干冰保鲜是升华吸热,不是熔化,故A选项错误;酒精汽化是吸热的,不是放热,故B选项错误;温度低的物体表面会有小水珠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故C选项正确;凝华是从气态到固态,不可能有水参与,D选项内容其实是水的凝固,故D错误.故选C.
9.
【答案】C [解析]纸的着火点高于水的沸点,水沸腾时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使纸的温度低于它的着火点所以不会燃烧,故C正确。
10.
【答案】C [解析]
炎热的夏天使用空调,车内温度低于车外温度,前挡风玻璃比车外空气温度低,车外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挡风玻璃液化为小水珠凝结在玻璃外表面;寒冷的冬天使用空调,车内温度高于车外温度,前挡风玻璃比车内温度低,车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挡风玻璃液化为小水珠凝结在玻璃的内表面。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道小题)
11.
【答案】液化 放 [解析]
阳光照射下,水的温度升高,水汽化变成水蒸气,水蒸气升入高空时,遇冷液化成大量的小水珠。液化过程需要放热。
12.
【答案】液化 放出 升高 [解析]
从口中哈出的是温度较高的水蒸气,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手液化,液化放热,手吸收热量,温度升高,所以手感到暖和。
13.
【答案】100
℃ 抽气
14.
【答案】汽化吸热 液化 液氨汽化吸热使水凝固
15.
【答案】熔化 汽化 液化
[解析]
火焰的温度很高,底部的钢支架遇到高温的火焰,达到熔点,会吸热而熔化;当火焰喷到水中时,水汽化成水蒸气,同时吸收大量的热,从而保护发射塔;水蒸气温度降低、液化变为小水珠,这就是我们看到的庞大“气团”。
16.
【答案】液化(或凝华、凝固) 【解析】放热的物态变化有气体变成液体或固体,还有液体变成固体.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2道小题)
17.
【答案】(1)试管内晶体露出水面,受热不均匀 使用搅拌器(或采用水浴法)
(2)48 5 小于
(3)水的温度高于晶体的熔点 吸收
[解析](1)如图甲所示的器材组装时,试管内晶体露出水面;为了使晶体受热均匀,可以使用搅拌器(或采用水浴法)。
(2)由图像可知:该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48
℃不变,所以熔点为48
℃;从第5
min开始熔化,到第10
min完全熔化完,持续时间为5
min;从图像上来看,固体段比液体段温度升高得要快些,由于该物质在固态和液态时质量相同,加热方式不变,则可知该物质在固态时的比热容小于液态时的比热容。
(3)在晶体熔化过程中撤去酒精灯,由于水的温度高于晶体的熔点,晶体可以继续吸收热量,还会继续熔化。
18.
【答案】(1)B (2)99 不变 (3)A
(4)热传递 提高水的初温(或减少水的质量等)
[解析](1)组装器材时,应自下而上,先根据酒精灯的外焰确定B的位置,再根据温度计确定A的位置。(2)水沸腾过程中继续吸热,水的温度保持不变。(3)水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时逐渐变大,是图丙中的A图的情形。(4)实验中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加水的内能;采取提高水的初温或减少水的质量等方法,可以缩短水加热至沸腾的时间。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1道小题)
19.
【答案】
答:小明刚从水中出来时,身上沾有水,恰好一阵风吹过,加快了皮肤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导致皮肤上的水蒸发加快,由于蒸发吸热,带走了人体的部分热量,所以感觉特别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