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落花生 教案(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2、落花生 教案(2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9-25 14:53:12

文档简介

落花生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
2理解父亲的话的含义,明白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应该做一个对他人有好处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3.初步了解作者借助落花生这一具体事物表达自己感情的写法,并选择一种事物写出自己的感受.
教学重点;
1.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
2理解父亲的话的含义,明白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应该做一个对他人有好处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教学难点:
初步了解作者借助落花生这一具体事物表达自己感情的写法,并选择一种事物写出自己的感受.
教学过程:
重温内容,整体感知:
1.齐读课题:落花生
2回忆课文内容,思考: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哪些内容?
(一)略讲“种花生、收花生
1.学生朗读第1自然段
2.利用评读的方式指导学生抓住“居然”一词,读出一家人收获花生时感到的意外、欣喜。
3.用“居然”说话。
(二)详讲“吃花生、议花生”。
1、读课文、突破重难点:
(1)学生分角色朗读,读出花生的好处
(2)学生根据搜集的课外资料补充花生的好处。
(3)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父亲的话,即第10自然段,学生体会花生的可贵之处。
①学生朗读父亲的话,完成下表。运用对比的手法突出花生的可贵之处:
桃子、石榴、苹果
埋在地里高高地挂在枝头
矮矮地长
鲜红嫩绿
挖起来才知道一见就生爱之心
②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的图片,指导学生同桌间对比着读。
③教师指名朗读,点评:你们觉得他(她)读得怎么样?通过他(她)的朗读你们感受到什么?
④学生再次朗读父亲的话,说说自己对花生新的认识。(花生虽然不好看,朴实无华,可是它非常有用,默默地为人类奉献)
2.对比读句子,体会父亲对“我们”的殷切希望。
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预设:两句话意思不一样,“只”是单单的意思,父亲的意思是做人不能只追求外表的体面,更重要的是埋头苦干、不计名利,像花生一样对别人有用)
3.拓展练习:在你们身边一定有许多像花生一样默默无闻的人,让我们来赞美花生,赞美像花生一样有用的人。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我爱花生,它的好处很多,它虽然没有(
),但可贵的是(
)。我们的(
)不正像花生一样吗?他(
)。我赞美花生,我更要赞美环卫工人、医生等都是具有花生品格的人)
三、展开辩论,发表观点:
1.师:作者许地山强调做人要像花生那样不讲体面,默默奉献,这固然是对的,但也有人认为不同的时代做人的理念也应有所变化。你们是要做落花生,还是要做桃子、苹果、石榴?你的理由是什么?下面,我们举行场辩论会,看谁能够说服对方
2、展开辩论
四、总结全文、深化中
师:这场辩论很精彩。如同那夜父亲与作者的对话。“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亲的话却深深印在我的心上。”
许地山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长大后埋头苦干,默默奉献,成为著名的教授和作家,他也因此取了个笔名叫落华生。他在抗日战争中因奔波劳累过度而去世,年仅48岁,他的确是一位具有花生精神的人。让我们来一起读读他说的这句话:“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你们课前猜对了吗?
板书设计
2、落花生
种花生:买、翻、播、浇
收花生:居然
吃花生:味美、榨油、便宜
议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落花生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掌握多音字“便”。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能说出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哪些内容。说出哪些内容是详写的,哪些内容是略写的,并初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4.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5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
重点、难点
重点:
1由表及里了解花生的可贵之处,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深刻含义。
2从中体会做人的道理。
3体会作者借助具体事物抒发自己感情的方法。
◎突破方法:
1学生反复阅读课文,通过联系上下文、填表格、对比的方法突出花生的可贵之处。
2学生抓住父亲的话体会做人的道理。
教法与学法
教法:讲授法、填写表格法。(B案)讲授法、讨论法。
◎学法:类比学习法、联想学习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建议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掌握多音字“便”。
2.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了解课文大意,理解课文思路,知道课文内容的详略写部分。
教学重点:
1.会认6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掌握多音字“便”。
2.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大意,理解课文思路,知道课文内容的详略写部分。
教学过程;
一、解读课题,导入新课
1.教师板书笔名(落华生),引出话题:这是一个人的名字。猜猜看,他为什么给自己取这么一个名字?
2学生猜测,教师小结:落华生是作家给自己取的笔名,他的真名叫许地山。他为什么给自己取这么一个名字呢,有谁猜对了吗?今天我们来学习许地山写的《落花生》。大家学完之后,就知道“落华生”这个笔名的由来了。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落花生》,走进许地山的童年时光。
3.板书课题(落花生),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图片,补充讲解花生为什么叫作“落花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学生小声读课文,圈出生字新词。
(2)教师指名读课文,全班正音。(认识多音字“便”。)
(3)拼读生字,着眼学法,重点强化。(由学生提出易错的字,并展示自己的学法)
(4)读完课文,你都理解了哪些词的意思,用什么方法理解的?(结合上下文或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的意思和用法)
2.读顺课文,感知内容
(1)同桌互读,把课文读通读顺。(给足时间让学生读书)
(2)由同学互相推荐朗读
(3)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看看你对课文有了哪些了解
三、再读课文,理清思
1.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说说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哪些内容?(讨论并明确:种花生—收花生一吃花生——议花生)
四、课堂小结,谈谈收获
由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
板书设计
2
落花生
许地山(笔名
落华生)
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