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张PPT)
西欧的思想解放运动内涵?
是什么原因推动了思想解放运动?
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西欧的思想解放运动?
西欧的思想解放运动与资产阶级革命、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是怎样的关系
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过程、内容、
影响如何?
第8课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第
9课
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第四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文艺复兴运动
(14世纪中叶-17世纪初)
宗教改革
(16世纪)
启蒙运动
(17、18世纪)
1300
1400
1500
1600
1700
1800
近代科学兴起
(16-17世纪)
第8课
西欧的思想解放运动
1517
第8课
西欧的思想解放运动
......
......
......
......
一、西欧思想解放运动概况
第8课
西欧的思想解放运动
1.文艺复兴(14世纪中叶-17世纪)(意大利)
2.宗教改革(16世纪)(德意志)
3.近代科学(16-17世纪)(英国)
4.启蒙运动(17、18世纪)(法国)
地狱篇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西塞罗等(第一层)
教皇尼古拉三世、教皇卜尼法斯八世(第八层)
犹大(第九层)
中世纪最后一位诗人,近代第一位诗人。
——恩格斯
笃信基督教但不信教会
遵从个人价值判断标准
Dante
但丁
1265—1321
《神曲》
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地图
一国
文艺领域
多国
宗教领域
人文主义思想跨越过高耸入云的阿尔卑斯山,影响到德意志
宗教改革
文艺复兴
否定神学思想
否定教皇绝对权威
找到神权下的自我
找到现世中的自我
人文主义
教皇权威
——新文化运动
上流社会
知识阶层
基层社会
大众群体
——社会运动
新教
达芬奇自画像
真理只有一个,他不是在宗教之中,而是在科学之中。
达芬奇的手稿
恩格斯称赞达芬奇“不仅是大画家,而且也是大数学家、力学家和工程师,他在物理学的各种不同部门中都有重要的发现”。
追求科学
16-17世纪近代科学的兴起,揭示了许多自然界的奥秘,让教会的很多说教不攻自破,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自然界可以靠观察、实验、测量及计算被人们所认识,启蒙思想家力图发现支配人类社会发展的永恒的法则。
既然自然界有一个统一的规律,那么人类社会也决不会例外。
——哲士(Philosophes)
(法)孟德斯鸠
(德)康德
(法)拉瓦锡
(奥地利)莫扎特
(法)大卫
(德)歌德
(法)卢梭
(英)洛克
(英)霍布斯
(法)伏尔泰
(法)狄德罗
(英)亚当·斯密
The
Enlightenment
点亮世界
照耀人类
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
伊曼努尔·康德(1724~1804)
——[德]康德《答复一个问题:“什么叫做启蒙”?》
什么是理性?
不依赖外界权威,人自己思考,运用自己的智力去认识、判断和理解事物的能力。
启蒙思想家们描绘了理性王国的蓝图,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抨击封建专制王权、继续打击教会势力,努力构建一个民主和科学的美好时代。
宗教改革
启蒙运动
(16世纪)
(17、18世纪)
(14世纪中叶—17世纪初)
文艺复兴
信仰自由,
打击天主教会权威,
推动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
理性主义,思想自由,
革命思想武器,
民主原则,立法规范
西欧的思想解放运动
近
代
科
学
人文主义,人身自由,
解放人性,冲击封建秩序。
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16-17世纪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问题探究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文艺复兴运动兴起于意大利的原因,并总结分析历史事件原因的方法。
材料一:
十四世纪,欧洲的历史开始进入了近代文明的黎明期。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威尼斯等地,工商业已经有了长足发展,一些城市还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新兴资产阶级开始走上政治舞台,他们需要新的意识形态,为他们所追求的政治、经济利益辩护,他们需要新的学术、新的文化,为他们所做的一切给予支持。这样,一种完全崭新的近代精神就产生了……
——《世界历史》解说词
【问题探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文艺复兴运动兴起于意大利的原因。
14、15世纪,意大利一些城市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和发展。新兴资产阶级的壮大,要求建立适应资产阶级发展需要的思想文化。
材料二:
中世纪教会以上帝的代理自居,要求每个人无条件服从,教会说的一切就等于上帝说的一切,服从上帝就体现为服从教会。……教会统治了人的思想,垄断了社会的文化和教育,推行愚民政策和禁欲主义,宣扬“不学无术是信仰虔诚之母”。基督教教义含有明显反商意识,也禁止商业文化带来的世俗享乐和物质追求。
【问题探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文艺复兴运动兴起于意大利的原因。
天主教的神权统治,教会神学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材料三:
在基督教时代,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传统更多地保留在意大利。一些意大利学者开始研究本土上的古代罗马的建筑遗址和文化手稿,……
而且意大利各城市同拜占庭、阿拉伯一直有着经济和文化上的联系。因此意大利人更容易接触古希腊手稿和艺术古迹。
【问题探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文艺复兴运动兴起于意大利的原因。
意大利有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大量遗存;意大利学者的研究;
从东方汲取大量文化养料。
材料四:定居于富裕城市中的的人有不少博学多识者,对古代罗马文化深感兴趣,同时,城市共和国的统治者和豪商巨富给予这些人极大的帮助。
——吴于廑
齐世荣《世界史》
【问题探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文艺复兴运动兴起于意大利的原因。
众多博学多识的人才聚集于意大利,并受到资助。
经济
政
治
文化
14、15世纪,意大利一些城市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和发展。
天主教的神权统治,教会神学禁锢人们思想
新兴资产阶级的壮大,要求建立适应资产阶级发展需要的思想文化。
意大利有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大量遗存;从东方汲取大量文化养料。杰出人才聚集。
中世纪西欧文化自身的传承与发展。
【问题探究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文艺复兴运动兴起于意大利的原因,并总结分析历史事件原因的方法。
......
14—15世纪
意大利
16世纪
英国
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经济、政治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集中反映。
早期文艺复兴代表几乎都是意大利人,但当莎士比亚出现时,文艺复兴运动的中心空间转移到了英国。
那么为什么会在这个特定时间发生文艺复兴空间的转移呢?
问题探究
【问题探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文艺复兴运动兴起于意大利的原因,并总结分析历史事件原因的方法。
【拓展学习】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启蒙运动的影响,并总结分析历史事件影响的方法。
材料一:1789年,巴黎民众攻陷象征封建统治的巴士底狱,1793年宪法庄严地宣布:“主权属于人民。它是统一而不可分的,不可动摇的和不可让予的。”——史彤彪《卢梭的法律思想对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材料二: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他们被造物主赋予他们固有的、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有生命、自由以及追求幸福的权利;……如果遇有任何形式的政府损害这些目的,人民就有权利改变或废除它……
——美国1776年《独立宣言》
材料三: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这三样有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达到了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中国将成为至为完美的国家。
——孙中山在《民报》创刊周年纪念会上的演说
【拓展学习】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启蒙运动的影响。
启蒙运动解放思想,蕴含的理性精神为西方资产阶级革命做了舆论宣传。
比如成为法国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的思想武器。
也成为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精神武器,比如中国。
材料四:“立法权属于国会,行政权属于总统,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
——美国《1787年宪法》
材料五:“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国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辛亥革命后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拓展学习】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启蒙运动的影响。
启蒙思想家提出的有关民主国家构建的基本原则和立法规范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做了理论准备,
比如影响了美国宪法的制定,
也影响了世界民主化进程,比如中国。
18世纪
对欧美
19、20世纪对亚、非、拉
21世纪
对世界
解放思想,为西方资产阶级革命做了舆论宣传。
比如成为法国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的思想武器。
提出的民主原则和立法规范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做了理论准备,
比如影响了美国宪法的制定
成为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精神武器,比如中国。也影响了世界民主化进程,比如中国。
当今理性精神依旧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精神食粮。
......
【拓展学习】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启蒙运动的影响,并总结分析历史事件影响的方法。
宗教改革
启蒙运动
(16世纪)
(17、18世纪)
(14世纪中叶—17世纪初)
文艺复兴
信仰自由,
打击天主教会权威,
推动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
理性主义,思想自由,
革命思想武器,
民主原则,立法规范
西欧的思想解放运动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近
代
科
学
人文主义,人身自由,
解放人性,冲击封建秩序。
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16-17世纪(共9张PPT)
2.宗教改革(16世纪)
1517年10月31日
今天,在餐厅,我听到很多人在兴奋地谈论着什么“九十五条论纲”。他们大声地说着:
“最该买赎罪券的是那些教会的吸血鬼们!”
“他太伟大了!说出了我想说却一直不敢说的话!”
一位绅士甚至站起来大声地说道:
“我国再也不能忍受他们的搜刮了,教皇必须交还我们的自由、权利和财产……教皇应该呆在罗马,不能再对我们的君主指手画脚!路德,伟大的路德!我要追随他!”
“追随他!”“追随他!”餐厅里响起了一片高喊声。
德意志餐厅服务员米切尔的日记
宗教改革率先在德意志地区发生的主要原因
导火索:罗马教廷到德意志地区兜售赎罪券。
文艺复兴使天主教会的权威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
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人们对罗马教廷的长期盘剥日益不满;
马丁·路德
1517年10月31日,维登堡大学神学教授马丁.路德将他撰写的《九十五条论纲》张贴在维登堡的卡斯尔教堂大门上,痛斥教廷推销赎罪劵的欺骗行为,拉开了宗教改革序幕。
马丁.路德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辩论的场景
情景模拟
时间:1521
年
地点:沃尔姆斯国会
辩论双方: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卡尔五世
vs
马丁·路德
马丁·路德:
除非用《圣经》的文字和明白的理性证明我是错的,否则我决不放弃自己的观点。我的良心是被上帝的道束缚的!我从钻研《圣经》中悟出了"信仰耶稣即可得救"的道理。
卡尔五世:
我受教宗授意,强烈要求马丁·路德认罪并撤回《九十五条论纲》
。……忠实履行七种圣礼:洗礼、圣餐、悔罪等,通过苦修才能得到上帝的恩典。而且上帝是不与油嘴之人直接交往的,只有在我们教士的主持下,才能聆听到上帝的福音。否则,就要受到永世惩罚。
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内容和影响:
思想的核心是"因信称义“
减少教堂和修道院,简化宗教仪式。主张廉俭教会。
王权高于教权,并最终支配教权——“教随国定”,建立民族教会。力主用民族语言进行宗教活动。
信仰的唯一依据是《圣经》。认为人的灵魂获救靠自己的信仰,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反映了正在兴起的资产阶级思想。
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建立“廉价教会”的要求。
建立本民族(德)教会。表达了新兴资产阶级彻底摆脱罗马教廷的控制,加强王权,实现国家统一的政治要求。
实质:否定教会和教皇权威,强调人与上帝直接对话。带有浓厚人文主义意味,资产阶级要求人人平等的愿望通过宗教的形式表达出来。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YOUR
WATCHING(共13张PPT)
伏尔泰
孟德斯鸠
卢梭
康德
亚当.斯密
1、概念解析
“启蒙”一词,法文原意为光明、智慧。
启蒙运动是用理性和科学来反对蒙昧、迷信、宗教狂热和专制统治,从而照亮人们精神世界的思想解放运动。
——教材第49页<启蒙运动>第2段
什么是启蒙?什么是启蒙运动?
2.启蒙运动核心:
理性:指人通过思考,运用自己的智慧去认识、判断和理解事物的能力。强调独立思考与自主精神。
3.启蒙运动发展图示
……
时间
国别
人物
主张
特点
18
世纪
法国
伏尔泰
孟德斯鸠
卢梭
18
世纪
德国
康德
18
世纪
英国
亚当.斯密
主张君主立宪制
强调三权分立
主权在民、直接民主
集大成者,强调独立思考、理性判断
强调劳动的重要性,
自由竞争
都主张天赋人权、平等、自由、法制、权力制衡
社会政治方面
哲学思考
经济学领域
他经常出入于上流社会,但又曾经入狱两次,甚至被法国政府驱逐出境。他的名字响彻整个欧洲上空,当84岁高龄的他回到阔别28年的巴黎时,全城都轰动起来。妇女们趁他经过时,偷偷地从他的皮衣上拔下一两根毛,当做圣物保存。
不仅如此,法国上流社会经常以沙龙形式聚一起拜读他的作品。
“欧洲的良心”
“法兰西思想之王”
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
伏尔泰
材料一:教皇是“两足禽兽”。天主教的
历史就是反人类的犯罪史,是“罪恶的根源”。
材料二: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
材料三:在这个国度里,人们自由自在,丰衣足食;这儿没有迫害,没有牢狱,没有战争,没有罪行;国王英明有为,民众虔诚和睦……
---《哲学通信》
反对天主教会、贵族特权和封建君主专制。
主张开明君主制(君主立宪制)
【感受启蒙大师思想—伏尔泰】
阅读材料,概括伏尔泰思想主张。
材料四:
我不能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人类最宝贵的财富——自由。
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
当你被人控告,或写了闯祸的文章,只能依照法律来裁判等等。
——伏尔泰语录
提倡天赋人权、自由平等、法制
【感受启蒙大师思想—伏尔泰】
阅读材料,概括伏尔泰思想主张。
伏尔泰不只是一个人,
而是整整一个时代。
——雨果
他的思想代表了启蒙时代的精神。
他是当时欧洲启蒙运动之领袖与泰斗。
他晚年的作息时间表:
4:45:起床;
5:00:喝两杯茶,抽一斗烟,备课。
7:00-9:00上课
9:00-12:45写作
12:45:待客
13:00-16:00与邀请的友人共进午餐。
16:00-17:00:散步
17:00-22:00:看书
22:00-4:45:睡觉
康德从没有出过远门
思考范围却横跨宇宙
康德——启蒙运动的集大成者
德国(1724-1804)
思想主张:
①人要独立思考
②理性判断
③主张民族、自由、平等
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道出了启蒙的真谛。
代表作
:
《纯粹理性批判》
必须永远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并且唯有它才能带来人类的启蒙。
——(德)康德
谢谢!(共11张PPT)
近代科学
科学VS神学
挑战背景
随着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深入发展,人们对自然世界的认识也产生了革命性变化。
16世纪至17世纪由伽利略等人研究取得的重大突破,近代科学兴起,被称为“科学革命”
挑战书(独立书)—哥白尼出版《天体运行论》
太阳是宇宙的中心。从亚里士多德到托勒密,
都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太阳绕地球运转,
哥白尼则把天地翻转过来;
提出“日心说”,否定天主教会宣扬的“地心说”,建立起一种新的宇宙观
挑战的意义
因为长期以来,
科学与宗教迷信的斗争,
在宇宙结构问题上是最为敏感的地方。但是哥白尼经过几十年的观测和研究,
几经犹豫,
终于以科学家应有的勇气和信心,
发表了他的著作。——科学从神学中解放获得独立
他更预见到一些空谈家们肯定会摘引圣经的字句对他的著作加以曲解和攻击。对此,
哥白尼以对教会权威的蔑视态度和大无畏的精神。——对神论的抵抗
”由于
《天体运行论》
刚发表,
哥白尼便与世长辞,
教会无法加害于他。围绕日心说而展开的科学反对宗教的斗争,
在哥白尼逝世之后便爆发了。——挑战开始
教会的反抗
罗马教廷对哥白尼学说的继承者们实行了严酷的报复行动,
布鲁诺被宣布为异教徒,烧死于罗马。
伽利略被终身监禁。
1616
年,
《天体运行论》
被列为禁书。
方法论
伽利略提倡实验方法,
伽利略的实验方法、数学方法和分析方法,
深刻地影响了与他同代和在他以后的科学家们,
成为以后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由于科学实验日益成为独立的社会实践方式,
出现了与古代实用科学、自然哲学不同的崭新的科学形态,
即实验科学。近代自然科学是建立在科学实验基础之上的实验科学。
科学主将——牛顿——近代科学创始人
物理:出版《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提出了牛顿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等
他把地球上的物体运动和天体运动概括到同一个理论之中,形成了一个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为表达形式的牛顿力学体系,确立了较为完善的力体系,即经典力学体系。
制造了原始形式的摩擦静电发电机。
白光是由不同颜色(即不同波长)的光混合而成的,牛顿的这一重要发现成为光谱分析的基础;
他认为光是由非常微小的微粒组成的;牛顿的这一重要发现成为光谱分析的基础;
数学:牛顿与莱布尼茨独立发展出了微积分学,并为之创造了各自独特的符号;
热学:牛顿确定了冷却定律,即当物体表面与周围有温差时,单位时间内从单位面积上散失的热量与这一温差成正比。
天文学:他还用万有引力原理说明潮汐的各种现象,指出潮汐的大小不但同月球的位相有关,而且同太阳的方位有关。牛顿预言地球不是正球体。
哲学:牛顿的哲学思想基本属于自发的唯物主义,他承认时间、空间的客观存在。他对那些暂时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归结为上帝的安排,提出一切行星都是在某种外来的“第一推动力”作用下才开始运动的说法。
10/8/2018
○用数学方法证明了万有引力定律和三大运动定律
○运用这些定律,牛顿把星星、地球和自然界所有的力量都放在了他的天平上
○自然界存在着规律,而且规律能够被认识
其他科学家发现
磁学法国物理学家库仑于1785年确立了静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规律——库仑定律之后,又对磁极进行了类似的实验后证明:同样的定律也适用于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这就是经典磁学理论
解剖学:16世纪的维萨里直接观察人体,著作《人体的构造》,于1543年出版。在这本著作中,他遵循解剖的顺序描述人体的骨骼、肌肉、血管和神经的自然形态和分布等。意味着近代人体解剖学的诞生,是生物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数学:笛卡尔,
他把代数方程和几何学的曲线、曲面联系起来,
创立了解析几何学
意义
科学革命形成了重视经验和事实的理性化思维方式,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归纳和综合等基本途径发现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
近代科学所形成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打击了基督教世界观所笼罩的意识形态和神学体系。
科学革命促进了思想解放,有助于进步史观的形成和唯物论与辩证法思想的发展,推动了科学世界观(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形成。
谢谢观看!(共18张PPT)
1.文艺复兴
(1)概念:14世纪中叶—17世纪初
发生在欧洲的宣扬新思想的新文化运动。
——教材第46页第一段
暮气沉沉的中世纪司教
中世纪的表情
欧洲
中世纪
禁欲苦行
思想禁锢
神权至上
压抑人性
愚昧迷信
在中世纪,人类意识一直处在一层纱幕之下,处于睡眠或半醒状态。
——布克哈特
人文精神泯灭的中世纪
禁欲苦行
听从上帝安排
蒙昧主义
来世观念
以神为中心
宗教神学
鼓励发财致富和冒险精神
抨击教会的腐败
崇尚理性和科学,追求知识
追求现世幸福和物质享受
以人为中心
人文主义
(2)核心思想:人文主义
1.文艺复兴
但丁
达芬奇
彼特拉克
薄伽丘
米开朗基罗
拉斐尔
英国
莎士比亚
时间
国别
人物
作品特点
14世纪
文学三杰
意大利
但丁
彼特拉克
薄伽丘
15世纪
美术三杰
意大利
达芬奇
米开朗琪罗
拉斐尔
16、17世纪
文学巨匠
英
国
莎士比亚
讽刺教会的封建腐朽,宣扬人性的自由。
突破中世纪呆板僵硬的风格,描绘现世生活,展现人物内心世界。
体现人文主义的政治理想和道德观念。
“人文主义之父”—彼特拉克
在著作《歌集》中,他直言不讳的抨击教会“是黑暗的监狱,是充满欺骗的场所”,酣畅淋漓的讴歌爱情,描写了人的喜怒哀乐,宣扬人性的自由。
“我像往常一样在悲思中写作,鸟儿的轻诉和树叶的微语,在我耳边缭绕,一条小河,傍依着两岸鲜花,在和风细浪中畅怀欢笑......”
—节选自《歌集》
米开朗琪罗
雕塑《大卫》表现了人体的雄伟壮美和意志的刚毅坚定,被称为“人文主义的宣言”。米开朗琪罗的作品运用高超的艺术表现手法,突破了中世纪呆板僵硬的风格,同时也描绘了现实生活,充分的展现了人物内心世界。
雕塑《大卫》
眉头紧皱
目光坚毅
人的意志
人的力量
青筋暴起
人的智慧
武器精巧
人的美感
躯体完美
人文主义
文艺复兴
探索人与自然的奥妙
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崇尚理性
享受现世幸福
和享受
抨击教会腐败
颂扬人的力量和伟大
乐观进取
实质:以学习和恢复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为号召,创立符合新兴资产阶级需要的新文化,精神内核是人文主义。
文艺复兴的影响:
(1)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2)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秩序,解放了长期被宗教戒律压抑和禁锢的人性。
(3)使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人本身与现实世界。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