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化和液化》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
2.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
3.知道蒸发可以致冷。知道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过程与方法
1.观察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2.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温度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乐于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教学重点
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理解液体沸腾的特点。
教学难点
利用用“温度—时间”图象来处理实验数据。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讨论法、演示法等。
? 【设计意图】
? 为学生提供较多的实验机会,提高学生对实验探究是物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的认识。引导学生认真细致的观察实验,从中发现问题,启发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研究,找出其中的规律,并用以解决问题。让学生通过实验认识汽化及其两种方式,归纳总结出蒸发的几个特点。
? 观察水的沸腾是本课的重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此有了一些初步认识,请学生描述沸腾现象。教师在引导学生对教材中给出的基本观察内容进行研究的基础上,由学生归纳出实验的目的,明明白白地进行实验和观察。
? 【教学资源】
? 1.实验器材:酒精、棉花、酒精灯、铁架台、烧杯、两支相同的温度计、烧杯、滴管、打火机、计时器。
? 2.多媒体系统: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演示动画(微课);课件;方格坐标;蒸发与沸腾对照表及其空白表。
?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
?活?动
点
?评
●新课引入?用手指沾酒精在黑板上写“同学们好”,不一会水干了,提问:酒精到哪儿去了??酒精真的变成气体了吗??请同学们观看“酒精蒸发”的实验:?将少量酒精滴入保鲜袋中,并将袋口扎紧,用刚刚沸腾的开水淋上去。
??观察现象,思考解答问题,得出蒸发(汽化)的概念。????认真观看实验,注意实验现象,根据现象思考、研讨、解答的问题。??解释现象:猜测实验的最终现象:酒精被汽化成气体。
用创设的情境引入蒸发,学生感到自然,容易接受。?通过实验现象让学生明确自己对汽化概念的理解。这种真实的物理情境,创生了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激发了学生解决问题的动机。
?板书:一、汽化:物体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
方式:
沸腾
蒸发?
二、液化:物体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汽化的逆反应)?●沸腾的引入?在生活中我们几乎天天都要烧水,那我们现在请几位同学描述一下沸腾现象,看谁说得全面
。?板书:二、探究水的沸腾现象?教师引导学生对教材中给出的基本观察内容进行研究,结合课前老师提供的微课内容,明确实验的目的是什么?所需器材及各自作用?●实验探究?根据实验要求设计实验。(投影:实验装配示意图)?开始做实验。??●实验数据的分析与处理?注意沸腾前和沸腾时的区别。?填写实验数据记录表。?简介水的沸腾图像的画法,并根据实验数据画出水的沸腾图像。投影方格坐标。?引导学生对水的沸腾图像进行分析,同时完成课本课后练习题。?●归纳小结:?1、沸腾前气泡由大变小,
?沸腾后由小变大;2沸腾后声音变小;3、沸腾时需持续加热,但水温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就是该液体的沸点)。?●蒸发相关内容请下载观看:微课——《关于蒸发》
●课堂训练●布置作业
?????回忆、描述自己印象中水沸腾时的情况。???看课本归纳出实验的目的是通过观察水的沸腾,研究水沸腾时的温度。明确实验步骤及观察的内容。????注意:1、计时2、读数并记录3、观察水的沸腾现象?认真细致、有条不紊地进行实验。???得出结论:沸腾需要吸热。沸腾是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听介绍,看示范,了解水的沸腾图像的画法。??初步了解利用图表分析问题是物理学常用的方法。?看课本P87小资料。?了解常见几种液体的沸点,学会查沸点表。初步了解大气压及其与沸点的关系。???下节课提问检查
?培养学生归纳的能力。?????引导学生将实验探究的方法运用在解决实际问题之中。???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归纳,推导结论的能力。??做好实验前的各项准备工作。?由于水沸腾现象日常不易直接观察,特别是其内部情况,学生对此了解很少,很难较全面的进行描述,故引发探究欲。??通过对实验全过程的观察,学生不难得出沸腾的条件和主要特征。??????大气压后面将要系统的研究,故此处不必作较多的介绍。???????学生通过相互间的交流,既提高了合作的意识,又实现了相互间的互补,同时也有利于对本课知识的整体回顾,形成知
识框架。?让学生尝试接受新的教学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