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12.2内能 热传递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12.2内能 热传递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9-25 19:23: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二、内能
热传递
教学创意设计
(1)本节内容比较抽象,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了解内能的概念,我在教学中先复习了初二的分子动理论的相关知识,再采用类比法的方法建构新知识。按照从宏观到微观的顺序,降低学习难度,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教与学达到最佳的结合。
(2)在说明温度与分子热运动剧烈程度的关系时,首先让学生观察“墨水滴入温度不同的液体后扩散的速度不同”的实验,再让学生思考:“墨水的扩散速度不同说明了什么?”进而启发学生分析得出结论。这一教学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思维的好动性,让他们自己通过分析归纳,得出结论,体验成功的喜悦。
(3)利用身边的点滴瓶和笔芯制作了教学教具,我们利用这个教具探究了物体内能与温度的关系,知道内能的影响因素是温度。这个实验拉近了物理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深切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又补充了实验课程资源,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4)热传递是在小学科学中学过的内容,因此教材以“信息快递”的方式提供了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方向和结果,并没有涉及其他更多的内容。教学中先让学生观察教材中所示的三幅图,引导学生分析温度和内能是如何变化的,再列举出日常生活中热传递的例子,引导学生分析物体内能是如何转移的,最后出示自学指导,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自学,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提高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5)精心设计题目,拓展学生知识面。做一做中的第3题1㎏
0℃的冰熔化成1㎏
0℃水内能将如何变化?让
学生知道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除了与物体的质量,物体的温度有关外还与物质的状态有关,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地描述内能和温度的关系.
(2)知道一般情况下,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放出)热量,温度升高(降低),物体的
内能发生改变.
(3)了解热量的概念,知道热量的单位是焦耳,能正确使用“热量”这一术语.
(4)了解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会应用相关知识解释一些现象。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类比法的方法,知道任何一个物体都具有内能,加深对物理概念理解的过程。
(2)通过观察和分析,知道热传递是改变内能的一种方式,是内能的转移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有应用科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积极性。
(2)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关心和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奥秘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关于内能、热量的概念,类比分子动能和物体动能,内能和机械能的异同.
2.教学难点
内能与温度的关系,以及内能、温度与热量三者之间的关系.
教学资源
冷水、热水、烧杯、红墨水、滴管、盐水瓶、笔芯、水槽、斜面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提出问题:回力玩具汽车运动时,动能是从何转化而来的?而真正的汽车运动时,它的动能又从何而来?那么,这种燃料燃烧所产生的能叫什么能呢?
信息快递: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
二、内能
类比学习:运动的篮球具有动能,那么做无规则运动的分子是否也具有动能呢?
被压缩的弹簧的各部分互相排斥而具有势能,
那么分子与分子之间也存在排斥力,
分子之间是否也具有势能呢?
小球与地球互相吸引而具有势能,分子与分子之间也存在引力的作用,分子之间是否
也具有势能呢?
结论: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内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判断下列物体是否具有内能
(1)车胎内的气体
(2)炽热的铁水(3)寒冷的冰山
讨论: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吗?
学生猜想: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演示实验:探究物体内能与温度的关系
试一试
同时在盛有冷水和热水的两个烧杯中各滴入一滴墨水。
看一看
哪杯水中的墨水扩散得快?
学生实验:再探物体内能与温度的关系
试一试
取一装有红墨水的瓶子和一支去掉笔尖的细笔芯,用力将笔芯插入开有小孔的瓶塞中,塞紧瓶塞,使笔芯的下端能没入水中.
(1)用双手捂住封有空气的玻璃广口瓶的上半部分,观察笔芯中的液柱的变化
(2)用开水浇一下封闭有空气的瓶子的上半部分,你看到的现象与刚才有何不同?
实验分析: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分子动能就越大。因此,温度升高,物体内所有分子动能的总和增大,物体的内能也就越大。
实验结论: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三、热传递——改变内能的一种方式
教师提问:幻灯片展示图片,引导学生分析讨论上述物体温度和内能是如何变化?
讲述:这种改变内能的方式叫热传递.
自学指导:请同学们自习书本P42页上方的内容,读完后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叫热传递?
(2)热传递传递的条件、方向、结果和实质分别是什么?
(3)列举出生活中通过热传递来改变物体内能的实例。
(4)热量的定义、符号、单位分别是什么?
信息快递:当物体或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存在温度差时,就会发生热传递。热传递时,能量从高温处转移到低温处,直到温度相同。
物理学中,把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转移能量的多少叫做热量。热量用Q表示,热量的单位与能量单位相同,也是焦(J)
议一议:生活中还有哪些通过热传递来改变物体内能的实例?
四、例题:
1、关于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温度低于0℃的物体不具有内能B、物体具有内能,也可以同时具有机械能
C、具有机械能的物体不一定具有内能D、内能与机械能是同一种形式的能
2、比较下列各杯水内能的大小,并简要说明理由。(tA=tB<tC
mA<mB=mC
)
A
B
C
内能最大的是
,最小的是
3、1㎏
0℃的冰全部熔化成1㎏
0℃水内能
(
)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无法判断
五、交流与小结
1.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2.你有哪些新发现、新问题?
六、布置作业
复习本节学习内容并完成课堂练习.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