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能
热传递
教案设计
一.学情分析
本节内容是建立在初三学生刚学完机械能的基础之上的。但由于内能是物体内部的能量,无法看到物体的运动或物体发生形变,所以,学生无法直接观察,也就建立不了直观的模型,在教学中带来一定的困难!但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物理基础,在对比的基础上能抽象出一定的模型,加之学生能运用好逻辑推理。所以在教学中应把握好对学生的引导作用。让学生充分发挥思维的好动性,让他们自己通过分析归纳,得出结论,体验成功的快感。
二.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主要介绍了内能的概念和物体内能的转移——热传递以及热量的概念。教材安排的内容、活动都遵循日常观察的现象,教材通过观察、讨论、再分析推理,最后得出结论的思路。本节课的教学属于物理基本概念及通过实验和小组讨论得出基本规律和方法的教学。实验的设计及小组交流讨论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和创造能力及合作精神,本节课力图让学生通过实验及小组讨论来完成本节重要教学内容,在教给学生学习方法的同时,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地描述内能和温度的关系。
(2)知道一般情况下,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放出)热量,温度升高(降低),物体的内能发生改变。
(3)了解热量的概念,知道热量的单位是焦耳,会用公式Q
=
cm△t计算热量。
方法与过程:
(1)通过观察和分析,知道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一种方式。
(2)根据比热的定义推导出计算热量的公式Q
=
cm△t,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3)体验用类比的方法,加深对物理概念理解的过程,学会迁移学习。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有应用科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积极性。
(2)通过探究,体验探究的过程,激发主动学习的兴趣。
(3)学会自己查找资料,培养自学的核心素养能力。
四.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教材主要介绍了内能的概念和物体内能的转移——热传递以及热量的概念。
首先,联系八年级所学的分子热运动理论的相关知识,采用类比的方法介绍内能的概念,通过一个小实验说明温度与分子热运动剧烈程度的关系,进而分析说明温度与内能之间的关系。然后,结合实例说明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一种方式,并进一步引申建立热量的概念。
五.教学重点:
认识内能及相关定义;内能和机械能的异同;热量公式:Q
=
cm△t
六.教学难点:
内能与温度的关系
七.教学方法:启发、引导、讨论、归纳、实验、对比、讲授
八.教学器材:
多媒体、弹簧、冷、热水、两个烧杯、红墨水、滴管、铁丝等
九.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运动的汽车和发射的神州飞船具有什么能,它们的能量来自哪里呢?
结论:具有动能,能量来自燃料燃烧所释放。机械能的存在可以凭肉眼判断,即它是一种外部形式的能量。
2、一杯开水可以烫伤人体,说明它具有能量,就像各种燃料燃烧时产生热一样,这种能量的存在,你可以凭肉眼看到吗?
结论:一般凭肉眼是不能判断的,但可以通过其他感官发现,即是一种内部形式的能量。
(二)、温习旧知,新知建构:
1、探究分子动能、势能与物体动能、势能的关系。
阅读课文并讨论类比出分子动能、势能与物体动能、势能之间的联系。
(2)归纳统一结论并完成填表:
对象物理量
分子间(内部)
物体间(外部)
动能
同
分子动能:分子由于无规则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同
物体动能:物体由于做机械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异
分子热运动是永不停息地,即分子动能不为零
异
机械运动包括静止,即物体动能在物体静止时为零
势能
同
分子势能:分子间由于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而产生的能量
同
弹性势能
拉伸时各部分之间相互吸引(弹簧直观演示)压缩时各部分之间相互排斥(弹簧直观演示)
重力势能
物体与地球之间相互吸引
异
分子间作用力
异
物体间作用力
2、内能与机械能的关系:
物理量项目
内能
机械能
定义
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的动能、势能之和
物体动能、势能之和
关系
内能不为零
可以为零
提出问题,猜想假设
教师提出问题:物体内能可能和什么因素有关呢?
学生猜想并给出自己的理由,思考并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归纳:从定义三个方面入手,给出猜想可能与质量、温度、状态有关。
实验探究,归纳总结
3、探究温度与内能的关系:
(1)完成演示实验P41图12-20“墨水扩散”并分析内能的变化情况。
(2)归纳结论:对于同一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
(3)提出疑问:内能增大,物体温度一定上升吗?
(提示学生,回忆六种物态变化吸热与放热的情况)
学生讨论并举例反驳:
一杯热水与半杯热水相比,前者内能大于后者
水沸腾时需要不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
一块0℃的冰刚熔化成水,温度仍是0℃,但内能增大了
(五)知识深化,发散巩固
(4)教师小结:内能增大,物体温度不一定升高。因为内能大小是由温度、质量、体积、状态等因素共同影响的。
4、热传递——改变内能的一种方式
(1)从生活实例引入:冬季,同学们常用热水焐手、焐脚,从热水吸收热量,使手脚暖和起来。这采用的是什么方式?——热传递
(2)学生阅读并分析P40图12-19,然后举出生活中其他例子:烧水、冬季夜间养鸡场彻夜点灯、晒太阳……
(3)师生小结: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一种方式。
5、热量的概念:
热量定义:热传递过程中转移的能量,即变化的内能。
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www课后作业1,2,3
(七)交流合作,新知预习
板书设计
内能
热传递
一、内能
1、内能概念:物体内部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内能就增加;温度降低时,内能就减少。
二、影响内能的因素:质量、温度、状态。
三、热传递是改变内能的一种方式
热传递的条件是存在温度差
四、热量: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转移能量的多少
热量(Q)单位:焦耳(J)
十一.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不足之处
【随堂反馈】
1、关于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低于0℃的物体不具有内能
B、物体具有内能,也可以同时具有机械能
C、具有机械能的物体不一定具有内能
D、温度相同的物体,其内能的大小也相等
2、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
B、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C、0℃的冰块,内能一定为零
D、温度相同的两物体间不会发生热传递
3、下列现象中,属于用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菜刀在砂轮上磨得发烫
B、用打气筒打气时筒壁发热
C、两手互相摩擦时手发热
D、在炉子上烧开水
4、对于热运动的认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0℃时的分子的热运动停止,所以物体在0℃时没有内能;
B、物体吸收热量,分子的热运动一定加剧。
C、气体分子热运动最剧烈,固体分子没有热运动;
D、物体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5、指出下列各图分别说明什么物理知识。
(1)表明:
;(2)表明:
。
运动的篮球具有动能
无规则运动的分子也具有______能,叫做__________能。
物体和地球因相互吸引、被压缩的弹簧因相互排斥而具有势能
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使分子具有_____能,叫做__________能。
微观上,物体内部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________能。
宏观上,动能和势能的总和称机械能。
第
1
页
共
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