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 百家争鸣 课件(共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 百家争鸣 课件(共3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9-24 22:19: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从孔子那里我读到一颗爱心;在孟子那里我读到一股正气;从墨子那里我读到一腔热血;在韩非那里我读到一双冷眼。”
——易中天
第8课
百家争鸣
阅读课本老子和孔子的相关内容,完成下列问题,时间3分钟。
1、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老子吗?
(国别、思想主张。)
2、孔子生活在什么时期?是哪家学派的创始人?
3、孔子提出了哪些思想主张和有哪些文化成就、
教育成就?
春秋晚秋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人
独立自学


道家学派创始人
生平:
老子(约公元前571年~公元前471年)姓李,名耳,字伯阳,春秋时期的楚国人
。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哲学家。
思想主张:
认为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互相转化
著作:
《道德经》
(《老子》)
《老子》书影
“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私人讲学;
51岁从政;
55岁起周游列国14年;
68岁返鲁从教、整理文献;
73岁去世
猜一猜
他是谁?
他从教40余年,三千弟子,72贤人,一生坎坷,无权无势,仅凭才学、道德、精神赢得弟子深情爱戴。
孔子生平
孔子创立儒家学派
孔子生平
思想主张
文化成就
教育成就
思想主张:
“仁”的学说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仁”的主要意思是什么?你知道吗?


“仁”就是指一切美德。
它强调人与人之间要彼此尊重对方的人格,要求人们互相敬爱、谦让、和睦相处。
孔子[仁]的学说
知识联系
意思:自己不愿意承受的事情,也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凡事站在他人的角度上,“换位”思考,多替别人想一想!
这就要求我们要做到以下三点:?尊重他人,求同存异。?适度忍让,体谅别人?与同学坦诚相待,主动与别人沟通.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整理古籍
编定《春秋
》、
《诗经》、《尚书》、《礼记》、《周易》
言论记录
孔子的弟子整理成《论语》一书
文化成就
五经:
四书:
《孟子》、《中庸》、《大学》
后世影响:
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

教育成就
兴办私学,广收门徒
总结了一套较好的教育教学方法
因材施教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要有区别地施以教育(教育方法)
要经常温习(学习方法)
要谦虚,多向他人学习
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
学习要和思考相结合(学习方法)
教育成就:
百家争鸣

含义:
春秋战国时代,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产生了各种思想流派,如儒、法、道、墨等,他们著书讲学,互相论战,出现了学术上的繁荣景象,后世称为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
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生产力的发展引发社会变革是百家争鸣出现的根本原因
诸子百家及其思想主张
“百家”主要指哪些学派?各派代表人物有哪些?
姓名:
生活时期:
主要思想:
历史地位:
墨子
战国
“兼爱”、“非攻”、“尚贤”“节俭”
墨家学派创始人
百家争鸣
《墨子》书影。总计53篇,大多为墨翟弟子及其后世门
人对墨翟言行的记述。
“兼爱”、“非攻”
支持正义的战争
墨子
姓名:
生活时期:
学派:
主要思想:
历史地位:
孟子
战国
1、“仁政”;
2、“民为贵,社稷次之,
君为轻”;
3、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

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
儒家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
姓名:
生活时期:
主要思想:
历史地位:
荀子
战国
实行“礼治”,明确尊卑等级,以维系社会秩序
战国时期儒家代表
人物
姓名:
生活时期:
主要思想:
历史地位:
庄子
战国
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人生应追求精神自由,要保持独立的人格
战国时期道家代表
人物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韩非子》书影
——改革
“道私者乱,道法者治。”
——法治
姓名:
生活时期:
主要思想:
历史地位:
韩非
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战国末期法家代表
人物
战国
“百家争鸣”有什么影响?
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学派
代表
时期
思想主张
著作
《春秋》
儒家
道家
墨家
法家
兵家
孔子
孟子
荀子
老子
庄子
墨子
韩非
孙武
春秋晚期
春秋晚期
战国
战国
战国
战国
战国
《孙子兵法》
《道德经》
“仁“的学说
反对战争,主张“仁政”
主张实行“礼治”
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双方能够相互转化
顺其自然,追求精神自由
“兼爱”、“非攻”
主张改革,提倡法治,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国家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春秋晚期
目标升华
孔子说:我仁;
孟子说:我义;
老子说:我以柔克刚;
庄子说:我顺其自然;
韩非子说:把他们全抓了。
孙子说:战场上见高低!
趣味百家
课堂练习
1.老子的学说记录在
  A.《道德经》  B.《尚书》
  C.《论语》  D.《春秋》
2.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
A.老子  
B.孔子
  C.韩非子  D.庄子
A
B
3.下列内容中属于战国时期法家思想的是
A.主张“兼爱”、“非攻”,反对不
义战争
B.提出“民贵君轻”的观点
C.主张减轻赋税,实行“仁政”
D.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4.《孙子兵法》的作者是
A.孙膑  
B.孙武
  C.伍子胥  D.庞涓
D
B
5.下面四项内容中,表明墨子观点的一项是(

  A.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  
B.
主张“兼爱”、“非攻”
  C.历史是进步的,后代总要胜过前代  
D.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韩非是战国时期法家的代表 
 
B.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C.《论语》是孔子的著作 
 
D.《孙子兵法》是孙武的著作
B
C
儒家
道家
法家
墨家
兵家
孔子
庄子
孟子
墨子
孙武
老子
韩非
改革变法
“爱人”
“无为而治”
“仁政”
“非攻”
“知己知彼”
朴素的辩证法
7、连线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