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课件(3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课件(39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5.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9-25 22:28: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英国史学家汤因比说:“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
中国学者余秋雨也说:“我最向往的朝代就是宋朝。”
一、经济
1.农业发展
粮食作物
稻麦复种制就是以稻,麦两种粮食作物轮种的复种方式。每年六月份种水稻,十一月份水稻收获后,翻耕播种三麦,越冬至来年五月收获,麦茬翻耕灌溉后再种水稻。
粮食产量大大提高了
经济作物的发展
北宋至南宋初,棉花种植地区限于广东和福建;到南宋后期,棉花种植区向北推进到江淮和川蜀一带;
元朝得到大力推广,南方植棉普遍。

黄道婆
元代脚踏三锭棉纺车
元代棉织品的上衣
历史资料
辽夏金元时期,边疆地区获得进一步开发,漠北、东北、西北、云南等地农业都有显著进步。
2.手工业发展
(1)制瓷业
宋代——五大名窑、瓷窑遍布
元代——青花瓷、釉里红
(2)矿冶业
(3)印刷业
红、紫瓷
河南 · 禹州
钧窑
青瓷
浙江 · 龙泉
哥窑
体薄色青
浙江 · 杭州
官窑
青瓷
河南 · 汝州
汝窑
白瓷
河北 · 曲阳
定窑
宋代“五大名窑”:
汝窑、哥窑、定窑、钧窑、官窑
01.
天津博物馆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观众在开放时间内可凭有效证件到领票处领取参观门票。团体观众需预约参观。
02.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16:30,16:00停止领票(周一闭馆)
宋 汝窑青釉盘 汝窑为五大名窑之首,窑址在河南省宝丰清凉寺,据考证烧造时间为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到宋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二十年间,因烧造时间短,数量少,在南宋时就有“近尤难得”之说。汝窑瓷器如此珍贵,在博物馆界和收藏界无不以收藏到汝瓷为至高荣誉。汝瓷现今传世不足百件,天津博物馆却珍藏着两件汝窑盘,故十分珍贵。
宋 哥窑盘 天津博物馆藏宋哥窑盘高3.2厘米、口径18.6厘米、足径5.6厘米。胎骨呈土黄色,米黄色釉,布满纵横交错、深浅不一的开片纹,“金丝铁线”纹路清晰。釉质纯厚,不甚莹澈。釉内多有气泡,如珠隐现,故通称“聚沫攒珠”。盘内外釉点明显,是气泡破裂所致,为传世哥窑的典型器物。
宋 定窑白釉印牡丹花纹盘 这件定窑白釉印牡丹花纹盘,高5厘米、口径20.5厘米、足径13厘米。敞口,弧形壁,圈足略小。盘外壁有自然流淌的“泪痕”,是定窑积釉处的表现。定窑瓷器另一个特点就是口沿往往无釉,系采用覆烧工艺所致。因口部有芒,所以定窑盘、碗多镶以金、银、铜口,谓之“金扣、银扣、铜扣”,既掩盖了芒口的缺陷,又增加了美感,还是不同身份的人享受不同级别的瓷器的象征。
宋 钧窑玫瑰紫釉葵式三足洗 钧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窑址在河南省禹县,创烧于宋代,明、清、民国各时期均有仿钧窑的品种出现。钧瓷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的釉中含少量的铜,并创造性地烧出红色釉,由于釉中加入铜金属,经高温产生窑变,使釉色以青、蓝、白为主,兼有玫瑰紫、海棠红等,色彩斑斓,变化万千,是青瓷品种的创新与突破。此洗不仅釉色优美,造型也浑厚端庄不失优雅,是北宋钧官窑中的精品,是宋徽宗的最爱。
宋 官窑青釉暗龙纹洗 官窑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有北宋官窑、南宋官窑之分,现珍藏在天津博物馆的宋官窑龙纹圆洗就是南宋郊坛官窑的产品。此件龙纹圆洗高5.6厘米,口径19.5 厘米,足径12.3厘米。洗壁垂直微向外撇,平底,圈足宽而浅。通体灰青色釉,青翠如玉,釉汁肥厚凝重,釉面布满了自然天成、纵横交错的开片。洗口部镶铜口,圈足露胎呈褐色,紫口铁足的特征十分明显。
元代瓷器的代表产品:
青花瓷和釉里红
宋元时期瓷器大量出口海外
宋元时期我国运销海外的瓷器品种很多,几乎包括了当时所有的产品品种,深受外国人的喜爱。
(2)矿冶业
“昔汴都数百万家,尽仰石炭,无一家燃薪者。” —— 南宋庄绰
“官卖石炭增二十余场,而天下市易务,炭皆官自卖”——《宋史食货志》。
阅读材料
1959 年,考古工作者在河南鹤壁(宋代相州)发掘了北宋时期的一个大型采煤遗址,发现这个煤矿井深46 米,有10个回采工作面,井下有完整的巷道和排水系统。这也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大型采煤遗址,可见宋朝人的挖煤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到1078年,北宋生铁年产量已经达到7.5到15万吨,这一产量是1640年英国本土生铁产量的两倍半至五倍。
——罗伯特·哈特威尔(美国)《北宋中期中国铁与煤工业的革命》
(3)印刷业
(北宋)中央政府刻印图书,除国子监承刻之外,其它政府部门和地方官署都刻书、印书,全面开展了政府刻书事业……刻书内容范围更加扩大,不仅刻印儒家经典著作,又遍刻正史、医书、诸子、算书、字书、类书和名家诗文……
——钱存训《印刷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作用》
3.商业发展和城市繁荣
榷场是宋辽夏金元各在边境所设的互市交易的场所。
纸币的出现
北宋四川地区出现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南宋时的会子
南宋时,纸币发展成与铜钱并行的货币
中统元宝交钞
至元通行宝钞
元朝将纸币作为主体货币,纸币在全国大范围流通。
元代海外贸易路线图
城市的发展
北宋东京城
北宋的东京城内的许多娱乐兼经营商业的场所叫做“瓦子”。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有说书、唱曲、耍杂剧、踢球的。摊位有卖饮食、药材、古玩、字画剃头、剪头、相面、算卦的。大的瓦子,可容几千人。昼夜不歇,热闹非凡。
元大都

外国巨价异物及百物之输入此城者,世界诸城无能与比。…百物输入之众,有如川流之不息。仅丝一项,每日入城者计有千车。
材料一
阅读史料,分析经济现象?
材料二:(宋朝时)朝廷……实仰东南之财赋,…….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材料三:
材料四:
北宋后期,科举考试采取南北分卷的制度,特许北方五路分别考试,单独录取,以维持南北地区间取士人数之大体均衡。
经济重心:是经济和技术较为发达,对整个国家产生较强影响的地区。
4.经济重心的南移
经济重心南移的表现
1.户口分布南多北少
2.南方成为全国最重要粮仓
3.元朝漕运和海运主要用于运输南方粮食和赋税
4.南方文化的进步
二、社会的变化
史料阅读
“观今之俗,娶其妻不顾门户,直求资财。”
——蔡襄(北宋)
门第等级观念淡化
榜下捉婿
《宋史》卷317《冯京传》载,冯京“登进士”,外戚张尧佐“方负宫掖势,欲妻以女”,派人将他拖至家中,当即“束之以金带”,声称:“此上意也。”并“出奁具目示之”,冯京无动于衷,“笑不视,力辞”。
国家对社会的控制相对松懈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农业
手工业
商业、城市的繁荣
经济重心南移
社会
经济繁荣
相对自由、开放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