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 同步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 同步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0.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川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1-09-13 20:32: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七年级(上)学案 第2课 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 成都市龙泉驿区七中 韩爱华
第2课 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
点击新目标
1、记住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生活的时代、地点和种植的粮食作物;
2、列举原始农耕文化的主要表现
3、认识自然条件对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农耕生活的影响;
链接旧知识
1、读一读:上课的知识建构
2、写一写:
我国是目前世界上发现原始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我国著名的早期人类遗址有 、 、 ;
课堂进行时
【情景创设】
大家看看右图,这是一个距今7000多年的石磨盘和石磨棒,它是怎么做出来的?再猜猜,它是做什么用的?
【课堂热身】
1、(1)初读正文、勾划要点、完成填空;


(2)组内交流、检查、质疑; (3)全班展示、解疑
2、 记一记:原始农耕文化遗存名称、距今年代、生活地域;填一填:
名称 距今年代 生活地域
浙江余姚
半坡
6000-4500年
【新课解读】
(一)原始农耕文化的主要表现(主要特征)
1、观察教材第7页地图,在地图上找到、圈划,
并在右图上填出A、B、C遗址名称
2、观察教材8-10页插图、细读教材8-10页正文、阅读材料:
材料一:1954年,图中B地出土了大量农具、粟粒、白菜种子等;1973年,图中A地出土了成堆的稻谷、稻杆,以及用水牛等动物肩胛骨制成的骨耜。
材料二:观察图片
材料三:A地人们在地面先打桩,木桩上架设横梁,再在上面铺设楼板……; B地人们先挖一个地坑,然后在坑口立架搭棚。冬天,人住在里面可以避风御寒。
回答:
(1)材料一、二、三分别说明了A、B两地人们的生产生活有哪些共同点?
(2)A、B两地人们的生产生活与祖国早期人类相比,有哪些不同?
(3)这些不同表现了何种原始文化的主要特征?
(二)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农耕生活和自然条件
1、根据教材、结合上面材料一、三,
写写:A处遗址主要种植 粮食作物;B处遗址主要种植 粮食作物;
A处遗址主要建造 房屋;B处遗址主要建造 房屋;
2、议议:这两处同为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为何有这些不同?对你有何启发?
【课堂小结】
1、知识要点:
一种文化(原始农耕文化)、两种植物和房屋(水稻和粟;干栏式和半地穴式房屋)、
三处遗址(河姆渡、半坡、大汶口)
2、齐读知识结构;
课堂大练兵
一、选择
1、假如你生活在距今约7000年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村,将不会遇到的情况是( )
A、用骨耜耕地 B、种植粮食作物粟 C、用陶器装食物 D、住在木结构房屋里
2、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之一,种植水稻的原始居民主要是( )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半坡原始居民 D、河姆渡原始居民
3、半地穴式的房屋,冬天人住在里面可以避风避寒。建造这种有特色的房屋的原始居民是 ( )
A 、半坡原始居民 B、河姆渡原始居民 C、大汶口原始居民 D、山顶洞人
课后谈收获
我记住了 ;
我想到了 ;
生活时代:距今约 年;生活地域: ;
成就:(1)使用磨制石器等(新石器);
(2) 种植 ;饲养牛猪等;制作陶器等;
(3)建造 房屋;
河姆渡遗址
原始农耕文化遗存
半坡遗址
生活时代:距今约 年;生活地域: ;
成就:(1)使用磨制石器等(新石器)
(2) 种植 ;饲养牛猪等;纺织麻布、制作彩陶等;
(3)建造 房屋
1、生活时代:距今约 年;生活地域: ;
2、晚期出现贫富差距
大汶口遗址
A地出土 B地出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