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义务教育人音版六年级下册《火把节》片段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聆听《火把节》片段,了解各个主题的主奏乐器,感受双簧管的音色点。
二、通过聆听、哼唱,感受火把节不同主题的音乐特点,能分辨不同的音乐主题。
三、在欣赏中了解云南少数民族的音乐特点和风俗人情,感受乐曲《火把节》片段热烈欢腾的情绪。
【教学重点】:
一、通过聆听,感受乐器的音色特点。
二、哼唱、听辨音乐主题。
【教学难点】:
一、通过聆听、哼唱,分析主题音乐的特点,感受乐曲热烈欢腾的情绪。
二、分辨各个主题的主奏乐器以及音色特点,感受不同乐器所描绘的形象。
【教学过程】:
一、导入:聆听《彝家娃娃真幸福》,找出X X X的节奏型。
师:同学们,今天的音乐课在歌声中开始了,你们还记得这首歌曲吗?歌唱的是哪个少数民族的小朋友呢?让我们一起哼唱吧!(拍手:X X X)
二、全曲聆听《火把节》片段,感受乐曲中隐藏的X X X节奏型。
师: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乐曲,我们一起来欣赏,它和《彝家娃娃真幸福》有
什么相同之处?(听音乐做节奏律动,引导学生参与,发现节奏的特点)
三、第二遍全曲聆听,感受不同的音乐主题。
师:刚才我们用了几种方式来表现这个节奏呢?我们来回顾一下。(哼唱)这个节奏型在乐曲的不同片段中都有出现,这些音乐片段就是不同的音乐主题,用字母表示(abcd) 。现在,老师想请同学们分组合作,来表现这四个主题,请一位同学帮我们到黑板前来记录主题出现的顺序。
四、分析四个主题
1、聆听A主题,感受音乐特点以及音乐所表现的情景。
师:同学们,我们的合作非常棒,你们说哪个主题出现的次数最多呢?(A主题)
师:我们听一听A主题的音乐有哪些特点?(速度、力度、节奏、音区等)
师:同学们,这段音乐是几拍子的?我们能用拍腿的形式表现出2/4拍的强拍吗?(跟着音乐,师生互动:老师在重音记号处拍手,感受音乐的情绪会有什么变化?)
师:同学们在强拍上拍腿,有没有发现老师是在哪里拍手的?(弱拍、重音记号)
这些弱拍标上重音几号也变成了强拍,使我们的音乐变得更加热烈。
师:力度强除了重音记号的作用外,还有什么感受?这段音乐是整个乐队的合奏,所以它的气势就非常的强大。
师:同学们,我们发现了这段音乐的速度、节奏、力度等的特点,那么这段音乐的旋律又有什么特点呢? 我们跟着音乐轻轻地哼唱一下 。
师:这段旋律由哪几个音组成?(la re mi)音乐围绕这三个音来进行,这么长的一段旋律只有这三个音,这样的曲子多不多?(老师哼唱《小河淌水》和《月光下的凤尾竹》),这几首歌曲音乐主干音也是(la re mi),刚才我哼唱的两首歌曲是什么地方的民歌呢?(云南)今天我们欣赏的这段音乐,它的素材来自于云南民歌,作曲家围绕着(la re mi)这三个主干音展开,使音乐具有云南的风格。
师:同学们,这么热烈欢快的音乐能让我们联想到怎样的情景呢?
师:那么谁还记得与A主题有着强烈对比的是哪一个主题?
2、聆听C主题,感受双簧管的音色特点,哼唱主题旋律。
师:C主题,这个主题十分柔美,体现在哪些地方呢?(聆听C主题找长音)
师:同学们,我们能用身体的律动表现一下长音吗?你能听出这段音乐的主奏乐器吗?
师:双簧管音色带有鼻音似的芦片声,音质甜美纯净善于演奏徐缓如歌的曲调,
被誉为“抒情女高音”。让我们跟着双簧管用“lu”来哼唱一下这段如歌的旋律。这段双簧管的演奏如此柔美,刚才的A主题热烈欢腾,乐队合奏像是人们在载歌载舞的话,这一段音乐又像是……?
师:C主题在音乐中出现了几遍呢?(2遍)两遍都是由双簧管主奏的吗?我们来完整聆听C主题,找找两遍c主题还有哪些变化?(音区高、配器丰富、力度强等)那么这一遍C主题又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情景呢?
3、聆听B、D主题,感受两个主题的不同特点。
师:同学们,在A和C两个音乐主题之间还夹杂着两段简短的主题B和D,我们听听他们的主奏乐器有什么不同?B主题主要是谁在演奏呢?(短笛)还有一件清脆悦耳的打击乐器在为它伴奏(铃鼓),我们听着音乐用手势模拟铃鼓的演奏。短笛和铃鼓一唱一和,表现出怎样的音乐感觉?那D主题呢?(钢劲有力,像是男子跳舞或是群舞)是由什么乐器表现的呢?(铜管乐器)这两个主题一个以木管为主,显得轻盈活泼,另一个以铜管为主,雄浑有力,给我们带来了不同的音乐感受,让我们联想到不同的欢庆场面。
五、介绍作曲家以及乐曲创作背景。
师:同学们,我们今天欣赏的音乐虽然短小,却是铃声叮当、载歌载舞,一片热闹欢腾的景象,那么这段音乐会让你想到云南少数民族的什么节日呢?
师:(出示课题)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等民族的古老传统节日,每当节日来临的时候,人们点起火把,载歌载舞,尽情狂欢,因此火把节又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有趣的是,作曲家没有去过云南,但是他却创作出了一部描绘云南生活情境的交响组曲,名字叫做《云南音诗》,该组曲一共有是个乐章,我们今天欣赏的《火把节》片段就选自与这部交响组曲的第四乐章。那么,这么有才的音乐家是谁呢?他就是王西麟。王西麟先生根据云南民歌的音乐素材,以(la re mi)三个音为主干音,运用少数民族舞蹈性的节奏型,加上丰富多彩的配器,这些音乐元素都凸显出这部作品的民族色彩。音乐家充分发挥交响乐队的强大功能,把民族音乐交响化,体现出了独特的创作风格。因此《火把节》也成为最脍炙人口,世界上演奏最多、最受欢迎的中国交响作品之一。下面,我们完整欣赏《火把节》片段,听到熟悉的主题,可以跟着哼唱。
六、欣赏交响乐队的演奏视频。
师:让我们跟随着指挥,一起来欣赏《火把节》的演奏视频。
七、总结反馈
师:最后让我们来回顾一下,今天我们欣赏的这首管弦乐作品叫什么?选自哪部作品?作曲家是谁?乐曲有几个主题?这些主题层出不穷、花样百出,好像焰火和万花筒一般丰富多彩。音乐热情洋溢、活力四射,让我们心里涌动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无尽向往!谢谢同学们,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