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2课《转圆圈》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2课《转圆圈》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1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0-09-25 07:07: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转圆圈》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转圆圈》是一首撒尼族民歌,具有浓厚的儿童情趣及鲜明的民族特色。“撒尼”是云南部分地区彝族人的自称。不少撒尼民歌中以“do”、“mi”、“sol”三音为重要组成音,独具特色。这首歌曲的旋律就是以这三个音为基础构成的,“la”音偶尔、短暂的出现只是起经过音的作用。歌曲为一段体结构,音调具有活泼、跳动的特点,加上明快的节奏,音乐显得分外的生动、活跃,具有舞蹈韵律感。
这首歌曲有一定的难度,强弱变化明显,拍子变换频繁,并且有二声部合唱、舞蹈创编和旋律创编的实践活动,根据自己学生的情况选择性的进行教学。
学情分析:
六年级同学具有良好的音乐素养,可以尝试二声部合唱和舞蹈创编,时间有限,仅在引子部分做了二声部练习。
教学目标:
1.能用圆润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表现彝族儿童嬉戏的情景和欢快的情绪。
2.能够准确掌握变换拍子,能用和谐的声音演唱二声部。
3.能够在学唱、律动与创编活动中,感受、体验与变现歌曲的意境和彝族音乐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能够用圆润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准确掌握变换拍子与强弱变化。
教学准备:
PPT
教学过程:
课前音阶练习。
一、导入
发声练习。
师:“同学们在这组发声练习中看到了哪些音乐语言?”
生:mf (中强) mp(中弱) p(弱) pp(很弱)﹥(渐弱)
学生根据教师手势演唱练习曲。
二、新歌学唱
师:“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首非常好听的合唱歌曲,大家先来听一下吧!”
播放范唱。
1.引子学唱。
师:“我们应该用什么速度来演唱这首歌曲呢?”
生:“徐缓的”。
师:“这部分的强弱是怎样变化的?”
生:“p ,渐强,渐弱。”
师:“你们在这部分还发现了什么音乐记号?”
生:“自由延长记号”。
分声部学唱,看教师手势做强弱变化。
2.主歌学唱
师:“大家首先看一下这部分应该用什么速度?什么情绪?我们又发现了什么音乐语言?”
生:“欢快,活泼,中强。”
师:“大家发现拍子的变化了吗?”
生:“四二拍子和四三拍子的变换拍子。”
逐句教唱,注意反复。
三、实践
师:“大家觉得这首歌曲和我们平常听到的有什么不同呢?它主要由哪三个音构成的?”
引出撒尼族。
世代居住于石林的彝族撒尼支(彝族的一个支系)、那深厚的文化和古朴浓郁的民俗风情,与石林奇特 秀美的自然奇观相辉映,更为这神奇的景观倍添丰采。
随乐句进行律动,体验撒尼人民月下踏歌时的意境。
四、小结。
我们是五十六个民族的大家庭,我们要尊重各民族的传统,团结一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