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窃 读 记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窃读、炒菜、锅勺、踮起脚、饥饿、惧怕、充足、屋檐、一碗、真酸、支撑、书柜、哎哟”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抓住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并受到感染。
4.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过程与方法:
读中品,读中悟,读中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并受到感染,使读书真正进入学生的生活中。
重点
抓住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领悟一些表达方法。
难点
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课前准备
①课前发动学生搜集名人读书的故事或读书名言。
②自学生字新词。
③ 课件出示相关句子。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讲述,引发兴趣
孩子们,书籍能使我们增长知识,开阔视野,陶冶情操。读书是一种享受,一种快乐。读一本好书就好比吃上一顿美味佳肴。那么,你们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与感受呢?(学生放谈读书的经历与体会,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适当给以激励与点评。)
刚才,同学们谈得非常好,老师也感受到了你们读书的乐趣。是啊,读书能使人奋进,使人进步,读书也是一个人生命的需要。
有这样的一个小女孩,非常喜欢读书,竟然去“窃读”。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样一篇课文──《窃读记》出示:PPT
二、初读课文,落实字词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准生字,读通句子。
2、大家读得很大声,现在检查同学们对生字词的牚握情况,请你来读读大屏幕上的词,同学们听听他读得准不准?出示:PPT
3、我会认:
腋yè下 贪婪lán 辘辘lù 窃qiè读 哎哟yō 惧jù怕 支撑chēng
4、我会写:
窃读、炒菜、锅勺、踮起脚、饥饿、惧怕、充足、屋檐、一碗、真酸、支撑、书柜、哎哟
三、再读课文,直奔“窃读”,整体感知
1、(板书“窃”)同学们解释得很好,大家看这个“窃”字,看谁最快在字典查到它。
2、这个字有几种解释呢?
偷
偷偷地
谦指自己(板书“读”),
在“窃读”这个词语中,“窃”应该选择哪个解释合适呢?你会怎么理解“窃读”这个词呢?请在课题旁边写上批注。(或默读、或轻声读、或和同桌分段读等)批注: “偷偷地读”。
3、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我” 因无钱买书而偷偷躲在书店看书。)
指名答。
小结:课文记叙了(师板书:记)“我”因买不起书而偷偷躲在书店里读书的事情。本文以“记叙”为主,属于叙事散文,文中的“我”即作者本人
四、细读课文,品味“窃读”,感受渴望
(一)边默读课文边用“____”画出描写“我”是怎样“窃读”的语句。读一读句子,说一说体会。(小组交流、汇报)
(二)重点品读文中描写“我”的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
1、“我跨进店门,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
◆画出句中表示动作的词。
◆感悟形象:从这一系列的动作中,你仿佛看到什么?
2、“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这句话把什么比作什么?
◆“饿狼”给我们留下的是不太美好的形象,可“我”却把自己比作“饿狼”那样“贪婪地读着”,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表现出作者如饥似渴地读书。)
◆你在生活中有这样的体验吗?说一说?
◆根据生活体验,相机指导朗读。
3、“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还像在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
◆读了这句话,你发现了什么?(一般人物的神态和内心是一致的,从神态描写可以看出心理活动,可这句话神态和内心是相违背的。)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突出了作者酷爱读书已经达到了入魔的程度。)
我合上书,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然后才依依不舍地把书放回书架。
◆这句话作者用“咽了一口唾沫”这样一个动作,写出了此时的“我”尽管是腿酸脚麻、饥肠辘辘,却在两个多钟头的饱读之后有一种满足感、充实感。这种窃读犹如一次精神的盛宴,收获了知识与智慧。
五、美读课文 升华感情
你能把自己对“窃读”的理解与感悟读出来吗?同学们的,请把一个渴望读书、热爱读书的孩子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生读。
师评。
六、作业布置:
完成本课生字词书写本。
背诵描写我动作和心理描的句子(四句)。
3、搜集读书名言三句。
板书设计:
1.窃读记
林海音
寻书读 担忧
换店读 害怕
窃读经历 藏着读 惧怕 独特的滋味
躲雨读 高兴
挨饿读 依依不舍
窃读完 浑身轻松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听写字词,加强积累(本课较难写的生字和词语盘点中“读读写写”里的词语。)
2、上节课,孩子们不但课文读得好,生字也学得不错。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我”是怎样“窃读”? 请同学们把自己印象深刻的句子背一背。这节课,就让我们满怀激情去体会那位窃读的小姑娘的窃读时复杂的滋味吧!去感受阅读的快乐吧!
二、自主品读 “窃读”滋味
“窃读”时“我”的心理是一种怎样的感受呢?
生自由读文,生答:
1、“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相机指导朗读。
2、课文中有一些语句写了我的这种心理学活动,找出来多读几篇,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最令人开心的就是下雨天,越是倾盆大雨我越高兴,因为那时我便有充足的理由在书店待下去。”
“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这样的句子中感悟。
(1)齐读“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这个句子,你喜欢它)吗?能说说原因吗?
点评:写得多好的句子呀,它写出了──生答:作者的动作和心理,它写出了──生答:矛盾的言和行,正是这样截然相反的描写,将一个想尽一切办法读书孩子的形象展现在我们面前了。
(2)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你能学着样子写上几句吗?相信自己!你一定能行!
(3)学生练写。
小结:这篇课文语言朴实而又生动感人,特别是动作和心理描写极为传神,这些句子有的通过细节 描写,有的通过心理描写,真实生动地描绘出小主人公苦乐交织、喜忧并存的独特心理感受,充分表达了作者对读书的酷爱。
三、回归整体 深悟”窃读”
1、刚才我们跟随作者一起走进书店“窃读”,在你的眼里,她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生答)
“我”是一个渴望读书而不怕艰辛勤于读书的穷学生。
物质上贫穷但渴求精神上富足
确实是这样,她为了读书可以忍受饥肠辘辘、腿酸脚木,为了读书可以连跑几家店才看完一本书,为了读书可以克服任何的困难!让我们再次投入地捧起书,读好课文,共同品味“窃读”的“快乐”与“惧怕”。
四、合作探究,深入研读
1、是什么原因鼓励“我”窃读。
合作小组研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要求(PPT):
“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生讨论:
这句话是国文老师对同学们的鼓励和鞭策,吃饭长大指的是身体成长的物质需要的话读书长大是指精神的成长,心灵的成长,粮食哺育的是身体,而书籍哺育的是灵魂,是一个人成长的精神食粮。
2、作者简介:
3、交流课前搜集读书名言,汇报交流
展示: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贯,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英国莎士比亚”
4、诵读句子。“一个人如果放弃了读书,那是多么可怕的事!让我们时刻铭记这句至理名言──‘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五、回归整体,理清层次
①同学们,课文学到这里,大家明白了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记叙这件事的吗?
②尝试分段。
六、积累内化,课外拓展
课外链接:小诗
我看见一个眼睛充满热烈希望的小孩\在书摊上翻开一本书来,\读时好似想一口气念完。\开书摊的人看见这样,\我看见他很快地向小孩招呼:\“你从来没有买过书,\所以请你不要在这里看书。” \小孩慢慢地踱着叹口气,
他真希望自己从来没有认过字母,\他就不会看这老东西的书了。\穷人有好多苦痛,\富的永远没有尝过。
谈谈你的读书经历。把自己的读书条件与他们的读书环境进行比较,说出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
课堂总结:今天,我们认识了一位“不一样”的人,他为了读书可以──生答:不吃美味佳肴,他为了读书可以──生答:连跑几家店才看完一本书,他为了读书可以──生答:象一匹“饿狼”,他为了读书更可以──生答:“口是心非”!而这个“口是心非”一定是打了引号的,因为他和我们一样!我们都一样明白了──生答:“我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七、作业布置:
完成同步丛书。
背诵课文。
3、预习第二课。
4、根据综合性学习的要求,自选活动,感受阅读的快乐。
板书设计:
1.窃读记
林海音
“我”是一个渴望读书而不怕艰辛
勤于读书的穷学生。
物质上贫穷
精神上富足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