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1.下列元素的原子半径最小的是( )
A.C
B.B
C.O
D.F
2.元素的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相对原子质量递增,量变引起质变
B.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
C.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D.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
3.原子序数从11依次增加到17,下列递变关系中错误的是( )
A.电子层数逐渐增多
B.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C.最高正化合价数值逐渐增大
D.从Si到Cl,最低负化合价从-4到-1
4.镭(Ra)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七周期第ⅡA族,下列关于镭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推测错误的是( )
A.镭的原子半径比钙的大
B.氯化镭的化学式为RaCl2
C.单质镭不能与水反应产生氢气
D.氢氧化镭的碱性比氢氧化钙的强
5.下列各组元素中,按从左到右的顺序,原子序数递增、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也递增的是( )
A.C、N、O、F
B.Na、Be、B、C
C.P、S、Cl、Ar
D.Na、Mg、Al、Si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SiH4比CH4稳定
B.O2-半径比F-的小
C.Na与Cs属于第ⅠA族元素,Cs失电子能力比Na强
D.P和As属于第ⅤA族元素,H3PO4酸性比H3AsO4弱
7.同一短周期的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单质的化学活泼性:W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WC.单质的氧化能力:WD.元素的最高化合价:W8.下列递变规律正确的是( )
A.O、S、Na、K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B.Na、Mg、Al、Si的还原性依次增强
C.HF、HCl、H2S、PH3的稳定性依次增强
D.KOH、Ca(OH)2、Mg(OH)2、Al(OH)3的碱性依次增强
9.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甲和乙形成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呈碱性,乙位于第ⅤA族,甲和丙同主族,丁的最外层电子数和电子层数相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甲>丙
B.单质的还原性:丁>丙
C.乙的氢化物是同族中氢化物还原性最强的
D.乙、丙、丁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相互反应
10.下列粒子半径比较中正确的是( )
A.Na+<Mg2+<Al3+<K+
B.S2->Cl->K+>Ca2+
C.O2->S2->Cl->Br-
D.F->Li+>Na+>S2-
11.甲~辛均为人体必需的短周期非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非金属性:丙>庚
B.原子半径:甲>乙
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辛>己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戊>乙
12.如表是周期表中的一部分,根据A~I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回答下列问题:
周期
族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0
一
A
二
D
E
H
I
三
B
C
F
G
(1)表中元素,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_______,只有负价而无正价的是_______,氧化性最强的单质是_______,还原性最强的单质是________。
(2)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碱性最强的是________,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_,呈两性的是________。
(3)A分别与D、E、F、G、H形成的化合物的分子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稳定的是________。
(4)在B、C、D、E、F、G、H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用“>”或“<”回答下列问题:
(1)酸性:H2CO3______H2SiO3,H2SiO3_____H3PO4。
(2)碱性:Ca(OH)2________Mg(OH)2,Mg(OH)2________Al(OH)3。
(3)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2O_____H2S,H2S____HCl。
(4)还原性:H2O________H2S,H2S________HCl。
从以上答案中可以归纳出:
①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________。
②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________。
③元素________性越强,其对应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
④元素非金属性越强,其对应气态氢化物的还原性越________。
14.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学习了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后,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探究,并记录了有关实验现象,如表。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①将用砂纸擦拭后的镁带与沸水反应,再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
A.浮于水面,熔成一个小球,在水面上四处游动,随后消失,溶液变红色
B.产生气体,可在空气中燃烧,溶液变成浅红色
C.反应不十分剧烈,产生的气体可以在空气中燃烧
D.剧烈反应,产生可燃性气体
E.生成白色絮状沉淀,进而沉淀消失
F.生成淡黄色沉淀
②向新制的H2S饱和溶液中滴加新制的氯水
③钠与滴有酚酞的冷水反应
④镁带与2
mol·L-1盐酸反应
⑤铝条与2
mol·L-1盐酸反应
⑥向Al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
请你帮助该同学整理并完成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仪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管夹、镊子、小刀、玻璃片、砂纸、胶头滴管等。
(3)实验药品:钠、镁带、铝条、2
mol·L-1盐酸、新制的氯水、H2S饱和溶液、AlCl3溶液、NaOH溶液等。
(4)请你写出上述的实验操作对应的现象:
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④__________;⑤_________;⑥_________(用A~F表示)。
写出实验操作②、⑥中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实验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11:
DCACD
CBADB
D
12.答案:(1)Ne F F2 Na
(2)NaOH H2SO4 Al(OH)3
(3)CH4、NH3、PH3、H2S、HF HF
(4)Na
13.答案:(1)> < (2)> > (3)> < (4)< > ①强 ②强 ③非金属 ④弱
14.答案:(1)探究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2)试管 烧杯 酒精灯
(4)B F A D C E Cl2+H2S===2H++2Cl-+S↓
Al3++3OH-===Al(OH)3↓、Al(OH)3+OH-===AlO+2H2O
(5)金属性:Na>Mg>Al;非金属性:Cl>S(或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