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辛亥革命 课件(共3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 辛亥革命 课件(共3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9-25 14:31: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7张PPT)
历史人教部编版
九年级上
第9课
辛亥革命
1894年,11
月,孙中山在檀香山联合华侨,成立兴中会,提出“振兴中华”的宗旨,号召“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
标志着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诞生
1895年,广州发动武装起义,10
月,起义消息泄露,陆皓东等人被捕牺牲,起义失败。
知识小结
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的《革命军》、陈天华的《猛回头》和《警世钟》
思想基础: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得到迅速传播
组织基础:各种革命团体纷纷成立。
领导基础:孙中山的主张逐渐得到其他革命党人的认同,成为革命党公认的领袖。
同盟会成立的条件:
2.中国同盟会成立
时间:
地点:
目的:
政治纲领:
目标:
性质:
意义:
日本东京
1905年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第一个全国性、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为集中革命力量,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
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有了统一领导和奋斗目标,推动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
《民报》
三民主义成为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9课
辛亥革命
材料1:1901年至1911年,全国新设立的厂矿有320多家,资本总额1亿多元,是以前三十余年的两倍多。
材料3:1894年,孙中山建立兴中会,1904年黄兴、宋教仁建立华兴会、蔡元培建立光复会等革命团体。
材料2:1903年5月,章炳麟在《苏报》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宣传革命;邹容的《革命军》,前后翻印20多次,达百万册,影响巨大……
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大会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经济上,资本主义发展(物质基础)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阶级基础)
思想上,民主革命思想
的传播(思想基础)
组织上,有统一的资产阶级政党领导(组织基础)
纲领:革命的目标(理论基础)
革命已具备了条件
革命志士的奋斗
1906年冬,同盟会会员刘道一、蔡绍南在江西湖南交界的萍乡、浏阳、醴陵发动武装起义。三万余人参加起义,奋战一个多月后失败。刘道一等在长沙遇害
起义虽然失败,但同盟会的声望由此大振。
萍浏醴起义是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萍浏醴起义概况:
萍浏醴起义地位:
影响:
萍浏醴起义
1、萍浏醴起义
时间:
1906年冬
领导:
同盟会会员刘道一、蔡绍南
地点:
江西湖南交界的萍乡、浏阳、醴陵
结果:
起义失败,刘道一等在长沙遇害
地位:
是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个武装起义
影响:
起义虽然失败
,但同盟会声望由此大增
人数:
3万余人
刘道一
1907年夏,光复会会员徐锡麟在安庆发动起义,刺杀安徽巡抚恩铭。起义人员与清军激战四小时,因寡不敌众而失败,徐锡麟死难。
革命党人秋瑾在浙江绍兴准备策应,因歹徒告密,被捕遇难。
徐锡麟,绍兴人,生于地主绅商家庭。因常宣传革命,仇视清廷,其父恐受连累,分了一部分财产给他,表示脱离父子关系。
为了达到反满目的,以捐官之法,打入清廷内部,以掌握军权。后得到安徽巡抚恩铭重用。他拜恩铭为师,恩铭视为亲信。徐锡麟食清廷之禄,却时刻不改革命之志。利用巡警学堂毕业典礼时机,刺杀恩铭,发动起义。
打入反革命阵营内部的革命者:徐锡麟
被捕后清官质问徐锡麟:恩铭待你不薄,为何刺杀?徐锡麟厉言道:“恩抚待我,私惠也;我杀恩抚,天下之公也。”
1907年7月,徐锡麟被杀,并被挖心抛尸,时年34岁。
历史永远铭记
秋瑾,出生于绍兴的一个官僚地主家庭。面对祖国危难,愤然赋诗:“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1904年夏,自费东渡日本留学。1906年,秋瑾在大通学堂对革命青年进行军事训练,秘密进行起义的筹备工作。起义计划完全泄露后,她决心做中国妇女界为革命牺牲的第一人,留在大通学堂与清军作殊死战斗。因寡不敌众,不幸被捕。
牺牲时年仅32岁,留下了秋风秋雨愁煞人的遗言。
女革命家、鉴湖女侠:秋瑾
当时,山阴县县令李钟岳受上级官员的指令,亲自拘捕和监斩了秋瑾,后对秋瑾之死深感内疚。仅过百余日后,在家中悬梁自杀,这悲壮的义举,也名垂青史!
历史永远铭记
2、安庆起义
时间:
1907年夏
领导:
光复会会员徐锡麟,刺杀安徽巡抚恩铭
地点:
安庆
过程:
起义人员与清军激战四小时,因寡不敌众而失败,徐锡麟死难。革命党人秋瑾在浙江绍兴准备策应,因歹徒告密,被捕遇难
1907年,孙中山亲赴越南河内,与黄兴共同筹划领导广西起义,袭取镇南关。起义军奋战七昼夜,因弹药缺乏,最终失败。
1910年,孙中山同黄兴、赵声等人商讨在广州举行起义。会后,孙中山赴欧美各国募集起义经费,黄兴到香港设立统筹部,作为起义的领导机关。
黄花岗起义筹备:
1911年4月,由于情况发生变化,黄兴在准备尚未就绪的情况下,临时决定提前举事。他亲率一百余名革命党人攻入两广总督衙门,总督张鸣岐吓得爬后墙逃走。革命党人与清军展开激烈巷战,苦战一昼夜,终因众寡悬殊,起义失败,很多革命党人壮烈牺牲。
黄花岗起义概况:
后来,将收殓到的七十二具烈士遗骸,合葬于广州黄花岗,称作“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历史上也将这次起义称为“黄花岗起义”。
这次起义虽然失败,但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黄花岗起义影响:
黄花岗起义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
起义虽失败,但革命党人为革命献身的伟大精神震动了全国,也震动了世界,起义促进了民主革命浪潮的进一步高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清朝统治,为武昌起义的一举成功准备了条件。
萍浏醴起义
浙皖起义
镇南关起义
黄花岗起义
一、革命志士的奋斗
起义
时间
地点
领导人
影响/评价
萍浏醴起义
安庆、
绍兴起义
广西镇南关起义
广州黄花岗起义
1906年
刘道一、蔡绍南
萍乡、浏阳、醴陵
1907年
安庆、绍兴
徐锡麟、秋瑾
1907年
广西镇南关
孙中山、黄兴
1910年
孙中山、黄兴
广州黄花岗
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盖,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同盟会声望大振。
武昌起义
1911年,湖北革命组织文学社与共进会,在同盟会的推动下,积极谋划起义。
10月9日,共进会负责人孙武等在汉口租界制造炸弹,不慎爆炸,起义计划泄露。清政府到处搜捕革命党人,形势非常紧迫。
武昌起义筹备:
起义的主要力量是湖北新军中倾向革命的士兵。
人员:
概况:
相关史事
起义总部由蒋翊武任革命军临时总司令,孙武任参谋长。10月9日,孙武等在汉口俄租界制造炸弹,不慎爆炸,引来俄国巡捕的搜查。孙武负伤逃匿,起义的名册、文告、旗帜及印信等都被搜去。次日,设在武昌的起义指挥机关又遭破坏,起义领导人刘复基、彭楚藩等被捕,蒋翊武在发出当夜发动起义的命令后逃亡。湖广总督下令杀害刘复基等起义领导人,并在全城戒严,按照搜获的名册搜捕革命党人。
10月10日晚,武昌城内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首先起义。他们夺取军械库,打开城门迎接驻守城外的炮兵入城,然后步炮联合,进攻总督衙门。一夜之间,武昌全城被起义军占领。随后,汉阳、汉口的新军起义响应,革命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
10月11日,起义军成立湖北军政府,推举新军将领黎元洪为都督。
概况:
湖北军政府
“床下都督”——黎元洪
1911年11月,江苏巡抚程德全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自任都督,挂起了“中华民国军政府江苏都督府”的旗子,并“用竹竿挑去了抚衙大堂屋上的几片檐瓦,以示革命必须破坏”。江苏就这样“和平光复”了。
辛亥革命存在的危机以及资产阶级的妥协性。
黎元洪:清朝官僚、新军协统。武昌起义爆发后被自己的部下从姨太太的床底下拖出,黎元洪:“莫害我,莫害我”,后被革命党人用手枪逼迫就任湖北军政府都督,以致后来有人在背后叫他“床下都督”。
辛亥革命轶事
你认识到了什么?
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响应。
到11月下旬,全国已有一半以上的省份宣布独立,支持革命。
1911年是农历辛亥年,历史上称这次革命为“辛亥革命”。辛亥革命
①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②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③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④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
⑤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辛亥革命影响:
思考:如何客观地评价辛亥革命?
(1)性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也是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功绩:它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3.辛亥革命的概念:
狭义:发生于旧历辛亥年(1911年)的武昌起义。
广义:指19世纪90年代到1912年,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推翻清政府,建立共和制度的一系列革命活动的总和。
知识拓展
用手枪逼出来的都督
武昌起义前夕,由于革命机关被破获,起义重要领导人刘复基等遇害,孙武受伤,蒋翊武被迫逃亡。黄兴、宋教仁等革命领导人也不在武昌。起义胜利后,湖北革命党人自认为“资望”不足,遂请反对革命的新军协统黎元洪出任湖北军政府都督,结果遭到拒绝。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湖北革命党人只得用手枪逼迫黎元洪就位。
一、革命志士的奋斗
起义
时间
地点
领导人
影响/评价
萍浏醴起义
安庆、
绍兴起义
广西镇南关起义
广州黄花岗起义
1906年
刘道一、蔡绍南
萍乡、浏阳、醴陵
1907年
安庆、绍兴
徐锡麟、秋瑾
1907年
广西镇南关
孙中山、黄兴
1910年
孙中山、黄兴
广州黄花岗
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盖,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同盟会声望大振。
小结
时间:
1911年10月10日
地点:
湖北武昌
经过:
起义爆发——攻占军械库—打开城门迎接炮兵,步炮联合—进攻总督衙门——武汉三镇光复——(10月11日)湖北军政府成立
武昌起义(辛亥革命)
性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也是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