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单元 化学与社会发展 达标检测卷(word版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十一单元 化学与社会发展 达标检测卷(word版 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4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09-25 11:06: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十一单元达标检测卷
(100分,90分钟)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总 分
得 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O—16 S—32 Ca—40
一、选择题 (本题包括15小题,1~10小题每题2分,11~15小题每题3分,共35分)
1.制作下列物品所用的主要材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纯羊毛衫 B.木制桌椅 C.纯棉毛巾 D.尼龙绳
2.小明家的芹菜茎秆细弱,施钾肥可使芹菜茎秆粗壮,增强其抗倒伏的能力,他应施加的化肥是(  )
A.KOH B.Ca3(PO4)2 C.K2CO3 D.CO(NH2)2
3.下列燃料燃烧时,能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的是(  )
A.氢气 B.柴草 C.酒精 D.汽油
4.下列环境问题与防治措施说法合理的是(  )
A.酸雨——将燃煤锅炉烟囱加高
B.“白色污染”——废弃塑料袋焚烧处理
C.雾霾——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D.水体富营养化——禁止使用化肥
5.“绿色发展”“低碳生活”等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下列做法不符合该理念的是(  )
A.为节约和环保,分类回收生活垃圾
B.能源结构向多元、清洁和低碳方向转型
C.为防止影响小区人们生活,在空旷偏僻的地方燃烧塑料垃圾
D.鼓励乘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出行
6.归纳是化学学习过程中常用的方法。下列归纳中不正确的是(  )
A.单质:氩气、液氧、铝粉
B.常量元素:钙、碳、氧
C.铵态氮肥:尿素、氯化铵、硝酸铵
D.新能源:氢能、太阳能、核能
7.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酸雨是pH<7的降雨
B.“白色污染”是废弃塑料造成的污染
C.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新型燃料,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
D.利用CNG(压缩天然气)作汽车燃料,可以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
8.化学与生活、生产、科技密不可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可用铁制容器配制农药波尔多液
B.合金、蛋白质、合成橡胶等都是重要的有机合成材料
C.煤、石油是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风能、水能既清洁又是可再生能源
D.化肥碳酸氢铵可以和碱性物质混放或混用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合成材料特指合金、合成纤维、合成橡胶
B.使用一些新型的、可降解的塑料,可适当减少“白色污染”
C.人体缺少必需微量元素会得病,因此要尽量多吃含这些元素的营养补剂
D.食用碘盐可预防缺碘性贫血
10.“绿色化学”是21世纪化学发展的主导方向,要求从根本上杜绝污染。它包括“原料绿色化”“化学反应绿色化”“产品绿色化”等内容。其中“化学反应绿色化”要求原料物质中的所有原子完全被利用,全部转入期望的产物中。下列符合“化学反应绿色化”要求的是(  )
A.制取氢气:Zn+H2SO4===ZnSO4+H2↑
B.制取氧气:2KMnO4K2MnO4+MnO2+O2↑
C.制取碳酸氢铵:CO2+H2O+NH3===NH4HCO3
D.制取氨气:(NH4)2SO4+Ca(OH)2CaSO4+2NH3↑+2H2O
11.下列关于能源、资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开发新能源汽车可减少汽油、柴油的使用,从而减少雾霾天气现象
B.太阳能、风能发电是今后新能源开发的方向
C.煤、石油、天然气属于化石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D.给钢铁制品进行防锈处理,不仅可节约资源,而且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12.被称之为“软电池”的纸质电池,采用薄层纸片作为传导体,电池总反应为Zn+2MnO2+H2O===ZnO+2MnO(OH),避免了传统电池所带来的污染问题,因而废旧的纸质电池可作为一般的废弃物加以处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电池反应中锌元素化合价升高
B.该电池反应中二氧化锰作催化剂
C.其工作原理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D.开发利用该电池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13.下列对主题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是(  )
选项 应用
A.化学与健康 ①食用乳制品、豆制品可补充钙元素
②长期饮用可乐等碳酸饮料不利于健康
B.化学与环境 ①为治理雾霾,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②为节约和环保,分类回收生活垃圾
C.化学与生活 ①霉变的大米多次淘洗后可以食用
②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鉴别羊毛线与纯棉线
D.化学与农业 ①用铁桶配制农药波尔多液
②科学合理地使用化肥能促进粮食增产
14.材料在人类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材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塑料是最常见的有机合成材料,具有密度小、耐腐蚀、易加工等优点
B.棉花和羊毛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
C.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有机玻璃、腈纶、蚕丝等都属于合成纤维
D.钛合金、玻璃钢、碳纤维复合材料等都属于新型有机合成材料
15.无土栽培是利用化学溶液(营养液)栽培作物的一门技术。营养液是多种化合物的水溶液,其中含有作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某种作物在进行无土栽培时,需含氮、钾等元素的中性或弱酸性营养液,下面能用来配制此营养液的是(  )
A.KCl、(NH4)2SO4、NaOH
B.NH4Cl、KCl、K2SO4
C.Na2CO3、K2CO3、Ca3(PO4)2
D.NH4HCO3、NH4NO3、H2SO4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45分)
16.(5分)生活中处处有化学。请按要求将下列各组物质的序号填到横线上:
①尿素、磷酸铵、硫酸钾;②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③铜、钢材、铝合金;④矿物质、糖类、维生素;⑤天然气、汽油、煤。
(1)其中常用作燃料的是    。(2)常见的金属材料是    。(3)常见的有机合成材料是   。
(4)人类重要的营养素是    。(5)常用的化学肥料是    。
17.(8分)能源、材料、环保、食品等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请从化学的视角分析下列有关问题并填写空格:
(1)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    。
(2)铝合金可用于制造飞机的外壳,铝合金属于       (填“合成材料”“金属材料”或“复合材料”)。
(3)塑料在为我们的生活创造便利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不利影响。人们把塑料给环境带来的危害称为“       ”。
(4)为了合理膳食,营养均衡,生活中把榨好的蔬菜汁放到面粉中,做成口味独特、营养丰富的蔬菜馒头。这种馒头提供的主要营养物质是____________和     。
(5)化肥对提高农作物产量具有重要作用。尿素[CO(NH2)2]属于     (填“氮肥”“钾肥”或“磷肥”)。
18.(12分)“二十四节气”是我国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农耕生产与节气息息相关。
(1)谷雨——时雨乃降,五谷百果乃登。正常雨水pH≈5.6是由于空气中的________________溶解在雨水中造成的;稻谷碾米时,将谷壳和米粒分开发生的是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小满——小满不满,麦有一险。为促进小麦生长,需追加肥料,下列肥料属于农家肥的是    (填序号)。
A.铵磷钾    B.磷矿粉    C.草木灰    D.碳酸氢铵
(3)白露——白露满地红黄白,棉花地里人如海。棉花属于    (填“天然纤维”或“合成纤维”),鉴别棉纤维和羊毛纤维的方法是       。
19.(10分)化学正日益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环境、能源、材料、健康等。
(1)某空间站能量转化有两条途径:向阳时利用光电转化器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背阳时利用氢氧燃料电池将    能转化为     能。
(2)制作三鲜水饺的主要原料有虾仁、鸡蛋、韭菜、面粉等,其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营养素有蛋白质、      。
(3)房屋装修常用到铝合金、玻璃、涂料等材料,其中属于硅酸盐材料的是      。
(4)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经研究发现不含碳元素的NH3燃烧产物没有污染,且释放大量能量。将NH3 燃烧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4NH3+3O2 6H2O+    。
20.(10分)实验室中有一瓶标签破损的固态铵盐, 它可能是 NH4Cl、NH4NO3、NH4HCO3、(NH4)2SO4 中的一种,请利用下图所示的溶液进行实验探究。
(第20题)
【提出猜想】
猜想①:该铵盐是 NH4Cl;猜想②:该铵盐是     ;
猜想③:该铵盐是 NH4HCO3;猜想④:该铵盐是 (NH4)2SO4。
【实验探究】步骤一:取少量样品放入试管中,没有嗅到强烈的氨味,加入适量水溶解得到无色液体,选用图中的    溶液滴入试管中,无气泡放出,则猜想③不成立。
步骤二:在步骤一所得的溶液中,滴加图中的Ba(NO3)2溶液,没有白色沉淀生成,则猜想     不成立。
步骤三:另取适量样品放入试管中,加水溶解配成溶液,滴加图中的_____________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猜想     成立。
【拓展应用】铵盐可作氮肥,它会与碱性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请写出硝酸铵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以在农业生产中,为避免降低肥效,铵态氮肥不要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14分)
21.(14分)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塑料袋,有的是用聚乙烯制成的,有的是用聚氯乙烯制成的。小凤对包装食品的塑料袋进行了探究,以验证其成分。
(第21题)
【作出猜想】①该塑料袋是用聚乙烯制成的;
②该塑料袋是用聚氯乙烯制成的。
【查阅资料】聚乙烯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聚氯乙烯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水和氯化氢;无水硫酸铜是白色粉末,遇水变为蓝色。
【实验探究】小凤将装置按A、B、C、D顺序连接好后,进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B、D产生明显现象,C无明显现象,说明塑料袋燃烧没有    (填化学式)气体生成。B装置的作用是            ;D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证明,猜想    是正确的。
【交流反思】①从化学角度分析,大量使用塑料制品会导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连接实验仪器时,    (填“能”或“不能”)将B、C位置进行交换,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6分)
22.(6分)用石灰石泥浆吸收工业废气中的二氧化硫,可以有效地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若用12.5 t含碳酸钙80%的石灰石配成泥浆,理论上能完全吸收二氧化硫的质量为多少?(精确到0.1 t)(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aCO3+O2+2SO22CaSO4+2CO2)
答案
一、1.D 2.C 3.A 4.C 5.C 6.C
7.A 点拨:正常的雨水由于溶解了二氧化碳也呈弱酸性,pH<5.6的雨水属于酸雨,故A错误。
8.C 点拨:A项,铁与硫酸铜反应会降低药效;B项,合金、蛋白质不属于有机合成材料;D项,碳酸氢铵与碱性物质混合会放出氨气,降低肥效。
9.B
10.C 点拨:“化学反应绿色化”要求原料中的原子完全被利用,全部转入期望的产物中,即生成物只有一种,故C正确。
11.C 点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是不可再生的能源,应有计划合理开采使用。
12.B 点拨:分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中锌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升高到+2价,故A正确;该反应中二氧化锰是反应物,而不是催化剂,故B错误;该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C正确;该电池避免了传统电池带来的污染问题,开发利用该电池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故D正确。
13.A
14.A 点拨:塑料是有机合成材料,具有质轻、易加工成型、不导电、不传热、抗腐蚀性强等特点,故A正确;棉花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羊毛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故B错误;有机玻璃属于塑料,腈纶是合成纤维,蚕丝是天然纤维,故C错误;钛合金属于金属材料,玻璃钢、碳纤维复合材料都属于复合材料,故D错误。
15.B 点拨:NaOH显碱性,且硫酸铵能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氨气从而降低肥效,故A错误;氯化铵溶液显弱酸性,氯化钾溶液显中性,硫酸钾溶液显中性,故混合溶液显弱酸性,并且含有氮、钾等元素,故B正确;三种物质中没有含氮元素的物质,且所配溶液显碱性,故C错误;三种物质中没有含钾元素的物质,故D错误。
二、16.(1)⑤ (2)③ (3)② (4)④ (5)①
17.(1)天然气 (2)金属材料 (3)白色污染
(4)糖类;维生素 (5)氮肥
18.(1)二氧化碳;物理 (2)C (3)天然纤维;灼烧,闻气味
19.(1)化学;电 (2)糖类 (3)玻璃 (4)2N2
20.【提出猜想】NH4NO3  【实验探究】HCl;④;硝酸银;
①【拓展应用】NH4NO3+NaOHNaNO3+NH3↑+H2O
三、21.【实验探究】HCl;验证是否有水生成;
Ca(OH)2+CO2===CaCO3↓+H2O
【实验结论】①
【交流反思】①白色污染 ②不能;如果将B、C位置进行交换,气体从C中出来再检验到有水分,就不能充分说明水是燃烧时生成的,还是从C装置中带出来的
点拨:AgNO3和HNO3溶液可用于检验HCl气体,C装置没有明显现象说明A产生的气体中没有HCl,同时B、D产生明显现象,所以证明猜想①正确,猜想②错误;无水硫酸铜常用来检验水蒸气;A中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大量使用塑料制品会导致“白色污染”;B、C位置不能对调,因为气体经过溶液也会带出水蒸气,就无法证明水是从溶液中带出来的还是反应生成的。
四、22.解:设理论上能完全吸收二氧化硫的质量为x。
= x=6.4 t
答:理论上能完全吸收二氧化硫的质量为6.4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