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作品可以什么都不像吗?——
走进抽象艺术
课题:《走进抽象艺术》
教学年级:高一年级
教材版本:人民美术出版社《美术鉴赏》,第5课。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抽象艺术的两种基本形态、美术走向抽象的简单过程以及抽象艺术的语言和艺术美。
2.使学生感受思考的乐趣,体察内心深处的情感变化,在艺术中学会接纳多元文化,热爱生活,热爱艺术创作。
教学重点:
理解什么是抽象艺术和抽象艺术的美有哪些表现,以及如何赏析抽象艺术。
教学难点:
理解抽象艺术特点(分析性)以及如何赏析抽象艺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一段墨水滴入清水的视频,让学生观察墨水滴在清水中的形态和运动的过程。
问题1:同学们能用一些形容词描述一下你看到的和你感受到的吗?
(学生普遍采用的词汇有:轻灵,飘动、柔美、……)
讲授新知:
1、什么是抽象艺术?
由前一体验引出本课课题。
欣赏抽象艺术作品:《红、黄、蓝构成》和《即兴之31
》
问题1:从上面两幅抽象作品中你们读懂什么了呢?有什么样的感受?(学生会觉得很茫然,看不懂,没有感受,不明白画家画的是什么,觉得一点艺术性也没有。)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没什么感觉是不是一种感觉?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状态?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会体察到:原来没什么感觉即意味着内心的平静、祥和、理性、单纯。
问题2:什么是抽象艺术呢?(学生普遍的说法是:什么都不是,谁也看不明白的就是抽象艺术)
师总结:肯定学生的理解并告诉学生抽象艺术自始至终也没有一个确切定义,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抽象艺术指艺术形象较大程度偏离或完全抛弃自然对象外观的艺术。抽象艺术一般被认为是一种不描述自然世界的艺术,它透过形状和颜色,以主观方式来表达。
问题3:抽象艺术是怎么形成的呢?
具象
提炼
半抽象
提炼
纯抽象
两种抽象艺术类型
从上面欣赏过程中导入冷抽象和热抽象的概念。
(学生进一步理解冷抽象:理性、冷静、科学的,热抽象是感性、情绪和运动的。)
3、抽象艺术是如何进行表达的
教师分别播放三段音乐<<马刀舞曲>>、<<红河水>>、<<爱的罗曼史>>
提问:这三段音乐分别表现了什么样的情绪?
如果用颜色来表达上述的三种情感,你会用什么颜色?
如果用图形来表达上述的三种情感,你会用什么图形?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
学生自学:在书上找出抽象艺术的表达方式,并分别举出例子
4、谁都可以创作抽象艺术吗?
问题:抽象艺术看上去如此的单纯和随意,是不是谁都可以创作抽象艺术呢?(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后,让学生参与活动)
(三)设置活动:
教师:请听下面这段经典爵士乐,边听边自己想象一下用点、线、面这些因素在纸上画出你的感受。
(放一段经典爵士乐,同时在屏幕上显示点、线、面、的一些例子。)(点评:让学生从绘画语言的角度上理解抽象艺术)
学生思考、讨论,看学案上关于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的补充材料。
教师:下面咱们看一下抽象艺术大师蒙德里安是怎么表现的吧。
(课件展示蒙德里安作品《百老汇的爵士乐》)
请同学们说一下你对他的作品的看法。
(黑板展示提示问题如:他的作品运用了哪些艺术语言?这些艺术语言是怎么在画面安排的?他为什么这样画?他想表现什么?他这件作品好不好?和你想象的有什么不同?等等)
学生回答,讨论。(学生积极讨论,回答,学生多关注画面的直线构成及规则颜色,这也是冷抽象的特征。教师在多鼓励的同时,可提示一些有关爵士乐的知识。重在引导学生体会思考过程)
教师:下面看一下蒙德里安自己对自己的评价吧。
课件展示蒙德里安肖像(认识一下艺术家本人)与他的艺术观念——客观是指那种普遍的、永恒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存在,是世界的本质。艺术只有简化为最基本的形态,并从他们的内在关系及相互关系中才能做到,这种基本形态就是直线和纯粹的色彩。
师总结:是不是每个人都能创作抽象艺术?
能:一是因为具有偶然性,例如:我们刚刚用点、线、面表现了爵士乐。二是因
为抽象艺术更关注个人的主观感受,而我们每个人都有相对独立的感觉和意识,有表达自己情感和观念的愿望,我们当然也可以用艺术语言表达这些情感和观念了。
不能:一是虽然有偶然性,但是之后还是经历了艺术家思考和总结,最终以一种理性的方式表达出来。(结合蒙德里安的“树的演变”加以说明)。二是尽管我们每个人都有感觉和意识,但很难用恰当的形式把它准确的表达出来。
课程总结:
抽象艺术的美是借助艺术语言和形式手段自身的特性得以传达的,我们只有不断的丰富我们的情感体验,逐步建立起艺术与情感之间的对应关系,恰当的运用点、线、面、色及形式手段,才能实现最初的创作目的。当然,实际的艺术创作要复杂的多,抽象艺术的美体现在:形式与色彩、构图与笔触、材料与肌理、空间与透视,是各种因素的协调配合,正是由于语言的抽象性,作品的不确定性,抽象艺术比具象艺术更难以把握,也更难于理解。
课后作业:如何理解抽象艺术?(不少于200字)
教学反思:
可能在上课之前,学生会对抽象艺术产生疑惑跟困惑,面对一些毫无头绪的作品,就随便命名作品N号、X号,这样负责任吗?不就是胡乱涂画吗?有什么内涵可言?带着这一系列问题走进课堂,而通过对“抽象冲动”、“冷抽象”、“热抽象”等名词的深入了解,以及抽象艺术的艺术美表现在了哪里地方,学生们渐渐明了,并喜欢上了这种纯感觉至上、纯粹运用艺术语言去表现得艺术形式,我很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