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粤教粤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3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声音的产生》
单元
三
学科
科学
年级
四年级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二、过程与方法1.能观察、比较、描述物体发声和不发声时的现象;2.能根据观察到的事实,归纳出合理的解释。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乐于合作,培养细致观察的习惯和态度。
重点
从多种事实中概括出物体发声的规律。
难点
通过观察、比较,将声音的产生与物体振动建立起联系。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出示图片,提出问题:你认识这些乐器吗?你弹奏过这些乐器吗?2.追问:请说一说:怎样可以让这些乐器发出美妙的声音?
想一想,说一说
利用学生身边的事例引入,简洁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讲授新课
活动1:乐器发声的秘密1.各种乐器的演奏方法不同,但都能发出美妙的声音。2.小组合作:请说出古筝、排箫、鼓发声的部位!3.鼓励学生展示交流:各种乐器的发声部位和使其发声的方法提出问题:模仿古筝、排箫、大鼓的发声方法,让铁罐、试管、橡皮筋发出声音,你有什么办法?5.引导学生实践观察:铁罐、试管、橡皮筋发声伴随的现象。6.引导学生利用表格汇总观察发现的问题。活动2:振动与声音除了乐器,还有很多物体也可以发声。1.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提示:借助一些物体,可以使现象更加明显,我们就更容易观察。2.引导学生开展实验活动:(1)实验一:我们人能说话,是哪个部位发出的声音呢?(2)实验二:喇叭能播放声音,观察喇叭发声时的现象。(3)实验三:猜想一下,敲击音叉后,用手触摸音叉,你的手感觉到了什么?将敲响后的音叉放入水中又会发生什么现象呢?3.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观察结果。活动三:拓展——是振动产生声音还是声音产生伴有振动?敲击音叉,听听音叉发出的声音,再按住音叉,会出现什么现象?鼓励学生说出实验的结论:证明了——声音确实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结论归纳: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课堂练习:1.吹、敲、弹等方式可以使乐器发出美妙的声音。(
√
)2.用手敲击桌面,可以听到声音,但看不见桌面在振动,说明桌面发声时,是不振动的。(
×
)3.不是振动产生声音而是声音产生伴有振动。(
×
)4.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
)
1.读一读,说一说2.小组合作,积极参与3.学生代表展示:4.交流讨论(1)铁罐可以模仿哪种乐器呢?(2)如何利用橡皮筋和铁盒模拟古筝?(3)怎样可以在试管模拟排箫使让我们观察现象更明显些?5.展示交流:(1)铁罐可以模仿小鼓。(2)可以将橡皮筋套在铁盒上。(3)可以在试管内放入一张小纸条。6.交流总结发现的问题:物体发出声音时会产生振动1.说一说2.做一做:(1)请同学们用手轻轻的按住自己的喉部,我们试着一起说“声音的产生”。
你有什么发现?(2)用手摸一摸喇叭,说一说发声时的感觉?(3)用手接触发声的音叉,说出自己的感觉。3.说一说(1)喉咙发声时,我们发现喉咙振动(2)喇叭发声时也会产生振动(3)敲击音叉,听音叉发出的声音,再按住音叉,会出现振动的现象。将敲响后的音叉放入水中,发现水花四溅。做一做:敲击音叉——发出声音按住音叉——声音停止发现与总结:只要物体停止振动,声音就会停止。认真完成,当堂达标
开展小组合作,集思广益,在讨论中获得新知识课堂上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锻炼学生表达的能力在实验中获得真实的体验,既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也能让学生获得形象的知识,更易于接受动手做一做,真实的感受声音产生时的现象,易于学生建立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教师补充,让学生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随堂训练,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督促学生将知识进行应用
作业布置
利用你身边的材料模仿乐器发声,然后记录发声现象。
课后进一步体验声音产生的原因
课堂小结
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通过观察古筝、排箫、大鼓等乐器的发声方式,我们能利用简单的工具模仿其发声,发现了它们发声时有共同的特征是振动。二.通过实验喉咙发声,观察喇叭发声、音叉发声等,我们发现了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2张PPT)
13、声音的产生
粤教粤科版
四年级上
新知导入
你认识这些乐器吗?你弹奏过这些乐器吗?
请说一说:怎样可以让这些乐器发出美妙的声音?
说一说
新知讲解
活动1:乐器发声的秘密
各种乐器的演奏方法不同,但都能发出美妙的声音。
小组合作:请说出古筝、排箫、鼓发声的部位!
新知讲解
乐器名称
古筝
排箫
大鼓
发声部位
发声方法
琴弦
竖管
鼓面
弹
吹
打
新知讲解
模仿古筝、排箫、大鼓的发声方法,让铁罐、试管、橡皮筋发出声音,你有什么办法?
想一想
新知讲解
1:铁罐可以模仿哪种乐器呢?
2:如何利用橡皮筋和铁盒模拟古筝?
3:怎样可以在试管模拟排箫使让我们观察现象更明显些?
讨论交流
新知讲解
观察铁罐、试管、橡皮筋发声伴随的现象。
实践观察
铁罐可以模仿小鼓。
可以将橡皮筋套在铁盒上。
可以在试管内放入一张小纸条。
新知讲解
观察记录
物体
发声时观察到的现象
共同特点
橡皮筋
铁罐
试管
振动
新知讲解
活动2:振动与声音
除了乐器,还有很多物体也可以发声。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借助一些物体,可以使现象更加明显,我们就更容易观察。
新知讲解
实验一:我们人能说话,是哪个部位发出的声音呢?
请同学们用手轻轻的按住自己的喉部,我们试着一起说“声音的产生”。
你有什么发现?
做一做
新知讲解
实验二:喇叭能播放声音,观察喇叭发声时的现象,用手摸一摸喇叭,说一说发声时的感觉?
实验三:猜想一下,敲击音叉后,用手触摸音叉,你的手感觉到了什么?
将敲响后的音叉放入水中又会发生什么现象呢?
新知讲解
展示交流
喉咙振动
喇叭振动
新知讲解
敲击音叉,听音叉发出的声音,再按住音叉,会出现振动的现象。
将敲响后的音叉放入水中,发现水花四溅。
新知讲解
请思考:是振动产生声音还是声音产生伴有振动?
拓展交流
敲击音叉
按住音叉
敲击音叉,听听音叉发出的声音,再按住音叉,会出现什么现象?
新知讲解
音叉发出声音。
音叉声音停止
。
敲击音叉
按住音叉
1.只要物体停止振动,声音就会停止。
2.证明了:声音确实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实验结论
新知讲解
归纳整理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课堂练习
判断对错
1.吹、敲、弹等方式可以使乐器发出美妙的声音。(
)
2.用手敲击桌面,可以听到声音,但看不见桌面在振动,说明桌面发声时,是不振动的。(
)
3.不是振动产生声音而是声音产生伴有振动。(
)
4.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
√
×
×
√
课堂总结
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
一.通过观察古筝、排箫、大鼓等乐器的发声方式,我们能利用简单的工具模仿其发声,发现了它们发声时有共同的特征是振动。
二.通过实验喉咙发声,观察喇叭发声、音叉发声等,我们发现了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板书设计
声音的产生
乐器发声的秘密
振动与声音
观察乐器发声的部位
模仿乐器发声,产生振动
观察喉咙、喇叭、音叉发声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作业布置
利用你身边的材料模仿乐器发声,然后记录发声现象。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粤教粤科版小学科学四上第三单元第13课时
《声音的产生》同步练习
一、填空题。
1、当古筝、大鼓、皮筋、音叉发出声音的时候,它们都会
。
2、为了更容易观察声音现象,我们在吹试管时,可以在试管里放一张
。
3、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
。一切发声物体都在
,
停止,
也停止。
4、古筝、排箫、鼓发声的部位
,但是都能发出美妙的
。
5、喇叭发声时也会产生
。
二、判断题。
1、各种乐器的演奏方法不同,但都能发出美妙的声音。(
)
2、用铁罐可以模仿古筝发声。(
)
3、用鞋盒和皮筋结合可以模仿排箫发声。(
)
4、各种乐器的发声部位和发声频率都不同,但都能发出美妙的声音。(
)
5、借助一些物体,可以使现象更加明显,我们就更容易观察。(
)
三、选择题:
1、对着空瓶子口吹气,就会听到一种声音,这声音主要是(
)振动产生的。
A、
瓶子
B、空气
C、嘴巴
2、停止敲锣后,在一段时间内还能听到锣声,这是因为(
)。
A、耳朵的错觉
B、振动停止后,声音还会
3、我们用力弯曲尺子,尺子却没有发出声音,因为它没有(
)。
A、受到力
B、改变形状
C、振动
4、把敲响的音叉放到水面上,会看到(
)。
A、水面十分平静
B、水向一个方向流
C、水面会振动起来
四、简答题。
1、说一说哪些动作可以使物体产生振动而发出声音?
2、你见过风铃吗?风儿一吹,它为什么会发出美妙的音乐?
粤教粤科版小学科学四上第三单元第13课时
《声音的产生》同步练习答案
一、填空题。
1、产生振动
2、纸
3、振动
振动
振动
声音
4、不同
声音
5、振动
二、判断题。
1、√
2、×
3、×
4、√
5、√
三、选择题。
1、
B
2、
B
3、
C
4、
C
四、简答题。
1、答:摩擦、弹拨、敲击、吹气等动作可以使物体产生振动而发出声音。
2、答:是因为组成风铃的部件长短不一,风儿一吹,互相撞击,产生振动,就奏出了美妙的音乐。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