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辛亥革命 教学课件(21张ppt含视频文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9课辛亥革命 教学课件(21张ppt含视频文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9-26 21:30: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第六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19课
辛亥革命
第19课
辛亥革命
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一生以革命为己任,立志救国救民,为中华民族作出了彪炳史册贡献。
——习近平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一、革命之由
根据兴中会会员谢缵泰1898年发表在香港报纸上的漫画改绘。
两幅图分别反映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面临哪些局面?
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图
材料一
清廷以“新政”挽救王朝气数的动机,却换来了推翻王朝以实现改革的结果:新式学堂培养了近代学生,因而造就了成批反封建斗士;新政发展工商,却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新军淘汰了旧军,结果却铸成了把枪口指向清王朝的武装力量……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孙中山
(1)从“医人”到“医国”:胸怀天下的情怀
(2)《上李鸿章书》后:由改良到革命
(3)1894年: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
(4)策划广州起义
(5)流亡于欧美
(6)1905年: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建立
孙中山1905年前的主要活动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民族主义
推翻满清政府统治
(民族革命)
创立民国
民权主义
核心
推翻封建君主专制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政治革命)
平均地权
民生主义
解决土地问题
(社会革命)
民族独立
民主政治
民生幸福
前提
发展
材料二 孙中山认为,“中国古昔……有所谓‘民为贵,君为轻’,此不可谓无民权思想矣。然有其思想而无其制度,故以民立国之制,不可不取资于欧美”。他强调“民国之国家,为全国国民所公有;民国之政治,为国民所共理;民国之权利,为国民所共享”。
——《孙中山全集》
1.根据材料二,概括孙中山民主思想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三,指出三民主义所要解决的三个问题,其有何局限性?
材料三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
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
提示:吸收传统民本思想;接受西方民主思想;重视民权。
提示: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未明确反帝、无彻底民权和土地纲领

容(1885~1905)
材料四
我中国今日不可不革命,我中国今日欲脱满洲人之羁缚,不可不革命;我中国欲独立,不可不革命;我中国欲与世界列强并雄,不可不革命;我中国欲长存于二十世纪新世界上,不可不革命;我中国欲为地球上名国、地球上主人翁,不可不革命。革命哉!革命哉!
——邹容《革命军》
材料五
君上大权
第一条: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永永尊戴。
第三条:钦定颁行法律及发交议案之权。凡法律虽经议院议决,而未奉诏命批准颁布者,不能见诸施行。
第四条:召集、开闭、停展及解散议院之权。……
第五条:设官制禄及黜陟百司之权。用人之权,操之君上,而大臣辅弼之,议院不得干预。
第六条:统率陆海军及编定军制之权。……凡一切军事,皆非议院所得干预。
第七条宣战、讲和、订立条约及派遣使臣与认受使臣之权。国交之事,由君上亲裁,不付议院议决。
第十三条:皇室经费,应由君上制定常额,自国库提支,议院不得置议。
第十四条:皇室大典,应由君上督率皇族及特派大臣议定,议院不得干预。
附臣民权利义务
第二条:臣民于法律范围以内,所有言论、著作、出版及集会、结社等事,均准其自由。
第三条:臣民非按照法律所定,不加以逮捕、监禁、处罚。
第六条:臣民之财产及居住,无故不加侵扰。
——摘编自1908年《钦定宪法大纲》
从内容上看《钦定宪法大纲》的实质是什么?
皇权由法定;维护封建君权
清末“皇族内阁”
当时的皇族内阁由庆亲王爱新觉罗·奕劻担任内阁总理大臣负责组阁,其他成员包括内阁协理大臣那桐、徐世昌、外务大臣梁敦彦、民政大臣肃亲王善耆、度支大臣镇国公载泽、学务大臣唐景崇、陆军大臣荫昌、海军大臣贝勒载洵、司法大臣绍昌、农工商大臣贝子加贝勒衔溥伦、邮传大臣盛宣怀、理藩大臣宗室寿耆。
“皇族内阁”的特点是什么?
政权依旧由满族人掌握,尤其是皇族掌握,未能实现真正的民主。
林觉民
广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
二、革命之路
1911年,清政府宣布“铁路国有”政策,收回已经准许商办的铁路干线,将铁路修筑权出让给帝国主义,但已募集的修路股银,概不退还。于是全国掀起了群众性的保路运动。
四川“保路运动”
导火线
武昌起义
1911.10.10
1912.1.1
1912.2.12
1912.3.10
1912.3.11
武昌起义
临时政府成立
清帝退位
袁世凯就职
临时约法颁布
武昌起义后全国形势图
材料六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人民有保有财产及营业之自由。人民有言论、著作、刊行及集会结社之自由……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使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七
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国务员(指国务总理及部长)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约法》内容体现了哪些民主原则?
①主权在民(或人民主权)原则;
②平等自由原则;
③分权与制约原则。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中华民国政治体制的构建有何特点。
实行责任内阁制,约束、限制临时大总统的权力。
袁世凯就职
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辛亥革命概念
狭义:1911年10月10日夜武昌起义。
广义:从1894年兴中会成立到1912年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期间,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者为争取资产阶级民主而进行的一系列斗争。
三、革命之思
材料八: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官制成,旧官制灭;新教育兴,旧教育灭;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天足兴,纤足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
——据1912年3月5日《时报》刊载的文章《新陈代谢》
材料九:从前皇帝自称为天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一强盗,可以打倒,别人一定把他看作疯子。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吴玉章文集》
材料十:辛亥革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从1912年~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企业有470多家,新增资本达1.3
亿元以上,超过了过去的半个世纪。
——《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集》
材料十一:正如参加过中国同盟会的董必武所说:“辛亥革命……为新的革命斗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但它“根本没有打碎封建军阀和官僚的国家机器。近代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经济基础,更是原封未动。中国的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的革命任务并没有完成。就这个意义说,辛亥革命是失败了。”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共和政体。
推动了社会生活习俗的变革.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
1.根据材料材料八、九、十并结合所学分析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政治: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共和政体。
社会习俗:推动了社会生活习俗的变革。
思想: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推动中华民族思想解放。
经济: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
2.材料四、五、六与材料一、二、三对辛亥革命的认识有何不同?
局限性:没有解决中国社会的根本矛盾,没有完成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缺乏一个能够提出科学的革命纲领、能够发动广大民众,以及组织严密的革命政党的领导。
百年之前,你傲立街头,高喊着口号为中国而战;百年以后,你成为传奇,静静地守护着历史沉浮。也许,正如约翰·肯尼迪所说:“历史犹如一条船,载着当代人的记忆驶向未来。”
辛亥革命祭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