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教学课件(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1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教学课件(2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9-26 21:43: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弘扬五四精神
树立家国情怀
弘扬老区精神
传承红色基因
传承红色基因
培育时代新人
2019年是李大钊诞辰130周年,我们学校将组织话剧表演:“先驱者的初心与新时代的使命—纪念李大钊诞辰130周年”。
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5

21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第七单元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课程标准:认识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认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中国共产党成立对中国革命的深远影响;认识国共合作领导国民革命的历史作用。
李大钊活动1
----推动五四运动
宣传马克思主义
神州觉醒---五四运动
请宣传委员介绍五四运动的基本概况。
年5月4日,
等学校的学生齐集天安门前,高喊
,内惩国贼”、“还我青岛”、“取消
”等口号,学生的爱国行动遭到北洋军阀政府的镇压。
6月5日,
出现工人罢工和商人罢市,这标志着
登上政治舞台。在巨大压力下,北京政府释放了被捕学生,参加
的中国代表也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1919
北京大学
外争国权
二十一条
上海
工人阶级
巴黎和会
材料四: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提出废除外国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取消二十一条等,但英美等国拒绝了中国代表提出的争议要求,竟决定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
——《中外历史纲要(上)》

料实证
材料一:1912年~1919年北洋政府期间,全国田赋增加了七倍;盐税等增加了三倍。
1916年~1919年,北洋政府共借外债100多次,以中国的银行、矿山、税收等为担保。
材料二:1912~1919年,中国境内新增厂矿600多家,超过了过去半个多世纪的总和。1919年产业工人达200万,手工工场工人和店员已增至1200万;1912~1919的7年间,工人罢工130次,仅1919年的前5个月就达19次。
——《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
材料三: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民主和科学),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政治:
北洋军阀黑暗统治激化了社会矛盾。
经济: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工人阶级力量不断壮大。
思想:
新文化运动传播民主和科学思想,促进了思想解放。
导火线: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五四运动的原因分析
连乞丐、小偷、妓女、歌女都参加罢工……甚至流氓、盗匪、地下帮会都表示要爱国。上海这座平时犯罪率与芝加哥和纽约一样高的城市,罢市七天,却秩序良好。
——周策纵
《五四运动史》





时,上




力。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
材料一:
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唯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捕之学生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
——《上海学联告同胞书》
材料二: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五四运动中形成了“一批倾向俄国、倾向社会主义的先进分子”。他们“渐知工人阶级势力比学生力量大了”,开始“实行和工人阶级接触而做工人运动了”。
——《中共党史资料选编》
材料三:1919年初,社会上许多人对俄国革命仍然存在许多误解。到1920年,中国进步知识分子对俄国革命的看法已基本改观,许多人已经在某种程度上相信十月革命的道路是可行的了。
——摘编自杨奎松《社会主义从改良到革命》
材料四:“五四”运动是“中国人的国家情感存在与力量的突出证明,如果还有什么地方的人对中国人爱国主义的力量和普及程度抱怀疑态度,那么这正证明就是深切而且令人信服的教训”。
——杜威《中国人的国家情感》
---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五四的力量
1.概括五四精神的核心。
2.分析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3.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有什么关系?
根据材料并结合教材120页最后一段,思考以下问题:

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

促使中国人民民族意识的新觉醒

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并显示了伟大力量

促进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

标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阶级相结合

中国开始尝试走俄国革命道路
合作探究
爱国主义精神
1840年
鸦片战争
五四运动
1919年
新中国成立
1949年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概念辨析
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领导阶级
指导思想
革命前途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三民主义
马克思主义
资产阶级共和国
社会主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
革命任务
反侵略反封建
材料一:
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唯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捕之学生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
——《上海学联告同胞书》
材料二: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五四运动中形成了“一批倾向俄国、倾向社会主义的先进分子”。他们“渐知工人阶级势力比学生力量大了”,开始“实行和工人阶级接触而做工人运动了”。
——《中共党史资料选编》
材料三:1919年初,社会上许多人对俄国革命仍然存在许多误解。到1920年,中国进步知识分子对俄国革命的看法已基本改观,许多人已经在某种程度上相信十月革命的道路是可行的了。
——摘编自杨奎松《社会主义从改良到革命》
材料四:“五四”运动是“中国人的国家情感存在与力量的突出证明,如果还有什么地方的人对中国人爱国主义的力量和普及程度抱怀疑态度,那么这正证明就是深切而且令人信服的教训”。
——杜威《中国人的国家情感》
---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五四的力量
1.概括五四精神的核心。
2.分析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3.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有什么关系?
根据材料并结合教材120页最后一段,思考以下问题:

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

促使中国人民民族意识的新觉醒

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并显示了伟大力量

促进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

标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阶级相结合

中国开始尝试走俄国革命道路
合作探究
爱国主义精神
阶级基础:工人阶级队伍壮大并登上政治舞台。
思想基础: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组织基础: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国际条件:共产国际的帮助。
历史的选择
历史的必然
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条件
李大钊活动2
----南陈北李
相约建党
中共


23
上海
毛泽东、李达
中国共产党
红船起航--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打倒军阀
无产阶级








奋斗的目标是:消除内乱,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
大会明确了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的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红船精神”--------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深远影响
1.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
2.使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
3.中国革命有了正确的前进方向,中国人民有了强大的凝聚力量,中国命运有了光明的发展情景。
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全国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举行大小罢工100多次,参加人数达30万以上。
要战胜强大的敌人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李大钊活动3
----促成国共合作
北方指导革命
风起云涌--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
中国共产党
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国民党
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广州国民政府成立
国共合作开始北伐
蒋介石在上海
发动反革命政变
汪精卫在武汉
发动反革命政变
___年
___年
___年
___年
___年
___年
时空观念
1923
1924
1925
1926
1927
1927






1.把重大历史事件按时间排序。
2.简述国共合作到破裂的基本过程。
要求: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提出了
的主张,通过了
三大政策,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以国共合作为特征的
的建立,加速了中国革命的进程,以
为目标的国民革命席卷全国。














新三民主义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革命统一战线
“打倒列强,除军阀”
1924—1927
奉系张作霖
直系孙传芳
直系吴佩孚
广东革命政府


湖南

西


湖北
浙江






北伐进军示意图
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汪精卫
蒋介石
国共合作破裂
在绞刑架下,大钊同志发表了最后一次慷慨激昂的演说,他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不能因为你们今天绞死了我,就绞死了伟大的共产主义!我们深信,共产主义在中国、在世界,必然要得到光荣的胜利
……“
李大钊
大义凛然
坚贞不屈
我是崇信共产主义者,知有主义不知有家,为主义而死愿也,何函也?
国人无爱国心者,其国恒亡。
要知道,牺牲永是成功的代价。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李大钊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新青年,我们该如何继承李大钊遗志?










担当
无私无畏的献身精神






虎门销烟
五四运动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南昌起义
井冈山会师
1935年遵义会议
彭德怀指挥百团大战
抗日游击队
胜利渡长江
欢迎解放军
1949年新中国成立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国民党一大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
五四运动
课堂总结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过程
背景
历史意义: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中共二大
中共一大
深远影响:
北伐战争
国民革命失败
李大钊
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