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第29课
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2.综合实力不断提升
3.
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
学习目标
1.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与发展的历程。
2.梳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提升与国际影响力扩大的重要史实。
3.认识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不断发展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4.把握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向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导入新课
中国是一头沉睡的狮子,当这头睡狮醒来时,世界都会为之震动。
——拿破仑
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
——摘自习近平在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2014年3月27日)
众志成城,稳定疫情;全球抗疫,共克时艰。
站起来
富起来
强起来
人民当家做主,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党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
解放思想,改革开放,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新时代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执政理念以人民为中心
有一个先进理论体系武装起来的坚强的领导核心和有担当的政党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
中共十二大(1982)
中共十三大(1987)
南方谈话、中共十四大(1992)
中共十五大(1997)
首次提出建设有中国
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初步形成:
系统阐述初级阶段理论;党的基本路线(一中心.两基本点);
三步走战略(温饱、小康、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宣言书:《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1.形成——邓小平理论
成熟并成完整体系:阐明本质;明确目标
写入党章,成为
改革开放和现代
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结合邓小平理论的形成的过程,
思考其提出了哪些重大理论?
解决了什么时代主题?
1.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根本任务:解放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
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3.发展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4.发展战略:三步走战略
5.发展动力:改革开放
6.政治保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7.外部条件:和平与发展
8.领导和依靠力量:中国共产党,各族人民
材料一
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走过了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基本“照搬照抄”苏联模式,到1957年至“文化大革命”的“超苏联模式”,打倒“四人帮”后,才最终在新时期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我们所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新和突破,也首先是对过去传统的“苏联模式”来说的。
——摘编自陆南泉、马龙闪等《苏联真相:对101个重要问题的思考(上)》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思考:什么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相对于传统的“苏联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经济体制和所有制结构方面有哪些“创新和突破”?这说明了什么?
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只有坚持这条路线,人民才会相信你,拥护你。
——1992年春天邓小平南方视察告诫全党谈话
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依据国情,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与发展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材料二: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到底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邓小平南方谈话
思考:邓小平南方谈话主要产生了什么作用?
深圳由昔日小渔村发展为国际大都市
进一步解放了思想;三个有利于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目标和方向。
材料三:当前党的队伍状况与党在21世纪所要应对的挑战和肩负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还是不太相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2年第1期
国际国内形势变化,科技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的竞争激烈,机遇与挑战并存
中国共产党面临完善自身、与时俱进的新问题。
2.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其“发展”主要体现在哪里?根本目的是什么?
创造性地回答了新形势下党的建设问题
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提高执政能力,带领全国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目标
3.发展——科学发展观
材料四
通过抗击非典斗争,我们比过去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城市发展和农村发展还不够协调;公共卫生事业发展滞后,公共卫生体系存在缺陷;突发事件应急机制不健全,处理和管理危机能力不强;一些地方和部门缺乏应对突发事件的准备和能力。我们要高度重视存在的问题,采取切实措施加以解决。
我们讲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里的发展绝不只是指经济增长,而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全面发展。
——2003年7月28日,胡锦涛在全国防治非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思考:科学发展观要解决的时代课题。
重视存在的问题,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经济发展的
基础上实现社会全面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变化和我国各项事业发展都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重大时代课题,这就是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括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并且要根据新的实践对经济、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统一战线、外交、党的建设等各方面作出理论分析和政策指导,以利于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围绕这个重大时代课题,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请认真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方位和时代课题。
材料五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
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是近14亿人民的共同期盼。
——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怎样的执政理念、目标和时代精神?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以人民为中心,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实事求是、继承与发展、不忘初心、与时俱进
彰显了党的正确领导和责任担当;
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
在党中央
国务院部署下,
各地支援武汉的医疗队迅速集结,
科学家们临危忘我,攻坚克难,
火神山雷神山医院拔地而起,
人民解放军闻令则动,勇担使命,
彰显“中国速度”“中国力量”
“全国一盘棋”,
各地干部群众昼夜坚守,
群防群控,形成“线上+线下”扎实的“防控网”。
他们,彰显“中国精神”。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斗争中,为什么会凝聚起共同抗击疫情的磅礴力量?
这就是中国制度、中国力量、中国精神
“药袋小哥”帮社区重症病人买药
云南村民
捐赠香蕉
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党的坚强领导!
衡量一个国家基本国情和基本资源最重要的指标,
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教育、技术实力的综合性指标。
综合国力就是国家战略资源的分布组合,被动员和利用来实现一个国家的战略目标。我们所称的综合国力,一般指的是各类国家战略资源之总和。
概念解析
经济资源: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国民购买力
人力资源:人口受教育的机会和能力
基础设施:交通道路、港口等建设
教育技术:知识创新与传播,技术创新与普及
国际资源:出口货物和服务贸易总额,利用和开拓国际市场的能力
生态资源:绿色、低碳、节约、开发利用
军事实力:保持社会稳定、保护国家主权利益
综合国力
二、综合国力不断提升
2.基础设施建设走在世界前列
(1)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总里程均居世界第一。
中国高速公路分布图
中国铁路(高速铁路)分布图
运送抗疫物质的绿色通道
(2)世界港口吞吐量前10位里面中国占有7席。
世界第一大港—上海港
运送抗疫物质的绿色通道
(3)以“复兴号”为代表的新一代高铁技术、特高压输变电技术等,都展示了中国自主
研发和制造的实力。
“复兴号”高铁
持续运行速度为350km/h,最高可达400km/h
“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
“蛟龙号”载人深潜器
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FAST(天眼)
国产民用大飞机C919
科技的力量和精神,
战胜疫情的有力武器
(4)移动通信技术实现了4G同步、5G引领跨越的快速发展,移动支付走在世界前列。
(5)以港口机械装备全自动化、物流全自动分拣流水线等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助推中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实现跨越式发展。
大数据、远程问诊、自动化有效的防控疫情
3.思想文化事业不断发展
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践行者
构筑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和价值观
教育强则国强。
——习近平
文化产业事业发展
提升国民素质,反映了时代的进步要求、唱响主旋律、
传递正能量、塑造中国形象、振奋了中国精神。
4.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突破
五大战区示意图
听党指挥,不辱使命
改革开放40年的巨变里,也有我们的故事
改革开放40年的巨变里,也有我们的故事
东方红照相馆,现在的金鼎商厦;当时的1路车,也是唯一的公交车
1980年的百货大楼,最繁华的地标性建筑
1987年春节前年集,在古楼东市场摆满了三开门大立橱,这是当时非常时尚的家居之一。
全屋定制衣柜、衣帽间
人民的教育文化、物质生活水平提高、购买力增强。
三、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
解读新时期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
(1)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相互尊重、公平公正、合作共赢。
①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扩大同各国的利益交会点。
②推动大国协调和合作;深化同周边国家关系。
③与非洲国家休戚与共、共同发展、文明互鉴的友好合作关系。
④同欧洲、拉美之间也相互增进了解,加强合作。
全方位外交布局,多边外交
(2)倡导和平发展理念: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支持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核心作用,推动和平解决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
参与维和,携手共筑和平梦
推动绿色和低碳发展
中国对世界有着深远影响,中国的作用已经改变了能源领域。非常积极的展示了中国承担的国际责任。体现了中国的责任担当和引领。
——国际可再生能源署总干事阿德南?阿明
思考:新时代中国外交理念对世界产生什么影响?
(3)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由参与者变成推动者;
提供中国方案;引领世界
全球抗疫中凝聚世界的思想引领
结合视频和已有的体会,谈谈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它既是着眼人类未来的深邃思考,更是解决现实挑战的正确路径。时代呼唤全球治理体系的变革,共建美好的世界家园。
在中国与世界各国携手抗疫中,世界对这一中国理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它不但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天下情怀,
升华了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也融合了人类自古以来的共同追求;
课堂小结
改革开放以来
的
巨大成就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综合实力
不断提升
国际影响力
不断扩大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经济实力持续增强
基础设施建设走在世界前列
思想文化事业不断发展
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突破
倡导和平发展理念
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理论体系
一脉相承
与时俱进
国
内
国
际
相互促进
相辅相成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向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