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课练3.5体温的控制(教材内容+典例剖析+课练对接+课练全解 )

文档属性

名称 课课练3.5体温的控制(教材内容+典例剖析+课练对接+课练全解 )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9-27 14:51:25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体温的控制
知识点梳理:
◆要点1
恒定的体温
(1)变温动物和恒温动物:低等动物没有完
(?http:?/??/?www.21cnjy.com?)善的体温调节机制,它们的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因此称为变温动物。鸟类、哺乳类动物的体温相对恒定,称为恒温动物。
(2)人的体温:正常人的体温不是一个固定值,而是一个温度范围,在身体不同部位测得的温度值有所不同。
(3)保持恒定的体温是恒温动物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
◆要点2
产热与散热的平衡
(1)人体的产热:安静时,产热主要来自内脏;运动时,产热主要来自骨骼肌,骨骼肌战栗,能使热量成倍增加。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人体的散热:皮肤直接散热和汗液蒸发散热相结合。
①皮肤直接散热:通过热传递散热,散热的多少
(?http:?/??/?www.21cnjy.com?)取决于皮肤表面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温度差。而人体表面的温度可以通过流经皮肤血液的多少来加以调节。当外界温度低时,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散热量减少;当外界温度高时,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散热增加。
②汗液蒸发散热:常温下,皮肤汗液蒸发散热比较少。当外界温度等于或超过体温时,直接散热不能发挥作用,汗液蒸发成了主要散热方式。www.21-cn-jy.com
◆要点3
体温受脑控制
人体内的产热和散热过程是通过脑干中的体温调节中枢来调节和控制的。
◆要点4
体温调节的过程
(1)炎热的夏天,人体体温的调节。
(2)寒冷的冬天,人体体温的调节。
知识点一:恒定的体温
1、下列成语中所涉及到的动物都属于恒温动物的是(  )
A.【鼠】肚【鸡】肠
B.【鹬】【蚌】相争
C.【蛛】丝【马】迹
D.春【蚓】秋【蛇】
2、如果按体温会不会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为依据分类,企鹅属于(  )
A.鸟类
B.变温动物
C.爬行动物
D.恒温动物
知识点二:产热与散热的平衡
3、关于鸟类体温恒定的原因,下面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鸟有迁徙的习性
B.有良好的产热和散热结构
C.有羽毛的保温
D.鸟的食量大,消化能力强,呼吸作用旺盛,产生的热量较多
4、下表所示人处于安静和活动情况下体内不同器官的产热量的百分比,请回答:
产热量(%)
安静
劳动或运动时

16
1
内脏
56
8
肌肉
18
90
其它
10
1
(1)根据表中数据分析,正常人在睡眠状态下的主要产热器官是 
 ;
(2)人体的体温之所以能维持稳定,主要是产热和散热两个生理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这个动态平衡的调节过程受人体脑干中的 
 控制的;21教育网
(3)在炎热、潮湿、无风的环境中,人体容易出现“中暑”现象,原因是 
 .
知识点三:体温受脑控制
5、如图是主要的人体体温调节机理图,回答下列问题:
(?http:?/??/?www.21cnjy.com?)
(1)人体能够维持体温稳定,是因为机体的 
 两个生理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
(2)人体体温调节中枢位于 
 .
(3)骨骼肌战栗(俗称“打冷颤”)是人体对寒冷刺激的反应.此反射属于 
 调节.骨骼肌在反射弧中属于 
 .21·cn·jy·com
(4)实际上,图中虚线未列出的肾上腺也参与了体温调节过程.肾上腺的分泌物能够控制血管舒张,这属于 
 调节.2·1·c·n·j·y
6、小白鼠是恒温动物,为了探究小白鼠调节体温的中枢是否为下丘脑(位于脑干上端),某科研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21
cnjy
com
第一步:取两只健康的、性别与生理状况相同的成年小白鼠,并标记为甲、乙;
第二步:用一定的方法破坏甲鼠的下丘脑,乙鼠不做处理;
第三步:把甲、乙两鼠置于人工控制的温室中,室内温度调为0℃,在相对安静的条件下观察24小时,每隔4小时分别测量一次体温,并做好记录。【来源:21·世纪·教育·网】
请分析做作答:
(1)该实验的变量是 
 。
(2)若甲鼠体温 
 ,乙鼠体温保持相对恒定,则下丘脑与体温调节有关;若甲、乙两鼠体温 
 ,则下丘脑与体温调节无关。【来源:21cnj
y.co
m】
(3)以上实验步骤中还存在两点缺陷,这两点缺陷分别是 
 和 
 。
1.血管如何调节皮肤的散热量?小科同学设计
(?http:?/??/?www.21cnjy.com?)实验模拟皮肤的散热,三个水槽,一个水槽中放着水泵和热水,另外两个水槽中放着冷水,各有一卷小口径塑料管和大口径塑料管,管子串联并与泵连接(可输送热水),由水泵吸热水,热水经塑料管,最终回到热水槽,过程中热水不会进入冷水槽。下列预测和分析错误的是(
)【出处:21教育名师】
A.热水模拟血液,冷水模拟皮肤所处的环境
B.大小口径的塑料管模拟血管的舒张和收缩
C.大口径比小口径所在的冷水槽升温慢
D.人体血管的舒张收缩由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协调控制
2.马拉松比赛是运动员的意志品质和竞技能力的比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运动员听到裁判员指令后,立即起跑,该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
B.运动员的运动主要受大脑控制,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的结构是小脑
C.运动中,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等激素也参与调节,属于神经调节
D.运动中,通过皮肤血管舒张和增加汗液分泌来增加产热,维持体温恒定
3.如图为气温上升时,人体的体温调节示意图。
(?http:?/??/?www.21cnjy.com?)
以下关于人体各效应与其产生的主要结果,判断错误的是(

A.效应①可使散热增加
B.效应②可使产热减少
C.效应③可使产热减少
D.效应④可使产热减少
4.健康人的正常体温调节过程如下:环境温度高于体温感受器→体温调节中枢→效应器→调节活动。下列关于活动X的说明,合理的是(
)21cnjy.com
A.皮肤血管收缩
B.汗液分泌增加
C.浑身肌肉颤抖
D.适当增添衣裤
5.春节期间某人因感染CO
(?http:?/??/?www.21cnjy.com?)VID-19病毒而发烧,住院隔离治疗。医务人员为其测量体温,发现该病人在24小时内的体温均在39℃左右波动。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COVID-19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B.该病人在这24小时内人体的产热大于散热
C.将他进行住院隔离治疗是属于控制传染源
D.新冠肺炎流行期间,青少年加强锻炼、增加营养是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6.当前的(人工智能)领域已发展到用计算机程序来模仿人脑神经细胞的活动的阶段。某款机器人,能自动控制自身的温度,其温度控制模块通过大量人工神经元(图为一个人工神经元示意图)连接在一起,并不断变换输入数据来处理信息。该图中的模拟的是人脑神经元中的________,该温度控制模块相当于人的体温调节中枢,在人体中“它”位于________。
7.生物体都能对环境的刺激作出反应,请结合下图和所学知识回答:
(1)植物的向光性与_______分布有关.比较图1两组实验我们可以发现,该植物激素是由____________部位产生的。【版权所有:21教育】
(?http:?/??/?www.21cnjy.com?)
(2)人体可以通过皮肤血管收缩舒张或汗
(?http:?/??/?www.21cnjy.com?)腺分泌多少来维持体温恒定。图2甲、乙中,能表示人体在炎热的环境中皮肤血管口径大小的是______。(选填甲或乙)
8.白尾黄鼠是沙漠地区的一种哺乳动物,它在高温环境下体温的昼夜变化如图所示。
(?http:?/??/?www.21cnjy.com?)
(1)该动物属于_____________(选填“恒温”或“变温”)动物;
(2)该动物在6时至9时产热量_____________(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散热量;
(3)该动物是通过___________(选填“大脑”、“小脑”或“脑干”)中的体温调节中枢来调节体温的。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9.为了探究小白鼠调节体温的中枢是否为下丘脑,某科研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两只健康的、性别与生理状况相同的成年小白鼠,并标记为甲、乙;
②用一定的方法破坏甲鼠的下丘脑,乙鼠不做处理;
③把甲、乙两鼠置于人工控制的温室中,室内温度调为0℃,在相对安静的条件下观察24小时,每隔4小时分别测量一次体温,并做好记录。2-1-c-n-j-y
(1)若甲鼠体温
,乙鼠体温保持相对恒定,则下丘脑与体温调节有关;若甲、乙两鼠体温均保持相对恒定,则下丘脑与体温调节无关。21
cnjy
com
(2)以上实验步骤中还存在两点缺陷,这两点缺陷是

10.“发热、乏力、干咳”是新冠肺
(?http:?/??/?www.21cnjy.com?)炎的主要症状,为了防控新冠肺炎,对进出村镇、小区的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发现有体温异常者必须立刻上报。下图所示为人体体温调节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http:?/??/?www.21cnjy.com?)
(1)图中T—E—N—F—A途径表示_______过程(填“激素调节”或“神经调节”),体温调节中枢位于_______中。
(2)某新冠肺炎患者的体温在24h
(?http:?/??/?www.21cnjy.com?)内都处于39℃,若A、C分别表示产生和散失的热量,则这24h内A______?C(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经过诊断,医生决定给病人注射退烧药,通过肌肉注射的药液首先进入病人心脏的部位是_______?。
1、人的体温在正常情况下会发生一些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体温是指人身体表面的温度
B.新生儿和儿童的体温略低于成年人的体温
C.女性的体温略低于男性的体温
D.同一个人体温的昼夜差别不超过1℃
2、某校学生在暑期军训中进行队列训练时,一女生恶心呕吐,出现昏厥现象,下列处理不妥的一项是(  )
A.用冷水浸湿毛巾敷在头部
B.原地用人工呼吸进行抢救
C.给病人服用人丹、十滴水等
D.用30℃酒精擦身降温
3、小明同学学了“体温的控制”这节内容后,归纳了以下四句话,其中不当的是(  )
A.人体的正常体温不管在冬天还是夏天,都相对恒定在37℃左右
B.人体之所以能够维持稳定的体温,是因为机体的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
C.当外界温度低于体温时,汗液蒸发是主要的散热方式
D.人体内的产热和散热过程是通过脑干中的体温调节中枢来调节和控制的
4、小白鼠是恒温动物,为了探究小白鼠调节体温的中枢是否为下丘脑,某科研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两只健康的、性别与生理状况相同的成年小白鼠,并标记为甲、乙;
②用一定的方法破坏甲鼠的下丘脑,乙鼠不做处理;
③把甲、乙两鼠置于人工控制的温室中,室内温度调为0℃,在相对安静的条件下观察24小时,每隔4小时分别测量一次体温,并做好记录.
(1)若甲鼠体温 
 ,乙鼠体温保持相对恒定,则下丘脑与体温调节有关;若甲、乙两鼠体温均保持相对恒定,则下丘脑与体温调节无关.
(2)以上实验步骤中还存在两点缺陷,这两点缺陷是 
 .
5、如图表示某正常成年人在平静状态下手臂皮肤
(?http:?/??/?www.21cnjy.com?)血管内血液在单位时间内的流量变化。在A时刻,室内温度由15℃快速上升至40℃.这个温度维持了50min,然后在B时刻又迅速下降至15℃并一直持续至C时刻。
(?http:?/??/?www.21cnjy.com?)
(1)在A时刻到B时刻期间,血液流量发生什么变化: 
 。
(2)在A时刻皮肤血管发生了什么变化,有什么作用? 
 
(3)从A至B期间,皮肤还发生了什么变化?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体温的控制
教学目标
1、了解体温恒定的意义
2、了解产热和散热的部位、方式和方法
3、了解体温平衡的调节过程
4、能以体温调节为例,说明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产热与散热的平衡调节。
难点:体温平衡调节的控制过程。
知识点梳理:
◆要点1
恒定的体温
(1)变温动物和恒温动物:低等动物没
(?http:?/??/?www.21cnjy.com?)有完善的体温调节机制,它们的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因此称为变温动物。鸟类、哺乳类动物的体温相对恒定,称为恒温动物。
(2)人的体温:正常人的体温不是一个固定值,而是一个温度范围,在身体不同部位测得的温度值有所不同。
(3)保持恒定的体温是恒温动物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
◆要点2
产热与散热的平衡
(1)人体的产热:安静时,产热主要来自内脏;运动时,产热主要来自骨骼肌,骨骼肌战栗,能使热量成倍增加。21教育网
(2)人体的散热:皮肤直接散热和汗液蒸发散热相结合。
①皮肤直接散热:通过热传递散热,散热的
(?http:?/??/?www.21cnjy.com?)多少取决于皮肤表面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温度差。而人体表面的温度可以通过流经皮肤血液的多少来加以调节。当外界温度低时,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散热量减少;当外界温度高时,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散热增加。
②汗液蒸发散热:常温下,皮肤汗液蒸发散热比较少。当外界温度等于或超过体温时,直接散热不能发挥作用,汗液蒸发成了主要散热方式。21·cn·jy·com
◆要点3
体温受脑控制
人体内的产热和散热过程是通过脑干中的体温调节中枢来调节和控制的。
◆要点4
体温调节的过程
(1)炎热的夏天,人体体温的调节。
(2)寒冷的冬天,人体体温的调节。
知识点一:恒定的体温
1、下列成语中所涉及到的动物都属于恒温动物的是(  )
A.【鼠】肚【鸡】肠
B.【鹬】【蚌】相争
C.【蛛】丝【马】迹
D.春【蚓】秋【蛇】
【答案】A
【解答】解:A、鼠是哺乳动物、鸡是鸟类,
(?http:?/??/?www.21cnjy.com?)都属于恒温动物;
B、鹬是鸟类属于恒温动物、蚌是软体动物属于变温动物;
C、蛛(蜘蛛)是节肢动物属于变温动物、马是哺乳类属于恒温动物;
D、蚯蚓是环节动物属于变温动物、蛇是爬行类属于变温动物。
?
所以,成语中所涉及到的动物都属于恒温动物的是【鼠】肚【鸡】肠。
故选:A。2·1·c·n·j·y
2、如果按体温会不会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为依据分类,企鹅属于(  )
A.鸟类
B.变温动物
C.爬行动物
D.恒温动物
【答案】D
【解答】解:如果按会不会随着环境温
(?http:?/??/?www.21cnjy.com?)度的变化而改变为依据,动物分为变温动物和恒温动物。变温动物包括无脊椎动物及鱼类、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恒温动物包括鸟和哺乳动物。
企鹅属于鸟类,因此是恒温动物。
故选:D。www-2-1-cnjy-com
知识点二:产热与散热的平衡
3、关于鸟类体温恒定的原因,下面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鸟有迁徙的习性
B.有良好的产热和散热结构
C.有羽毛的保温
D.鸟的食量大,消化能力强,呼吸作用旺盛,产生的热量较多
【答案】A
【解答】解:A、鸟有迁徙的习性与体温
(?http:?/??/?www.21cnjy.com?)恒定无关,A错误;
B、鸟类的循环路线有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内有良好的产热和散热的结构,B正确;
C、鸟类的体表大都被羽毛,有保温作用,C正确;
D、鸟的食量大,消化能力强,呼吸作用旺盛,产生的热量多所以能维持正常的体温,为恒温动物,D正确;
故选:A。【来源:21·世纪·教育·网】
4、下表所示人处于安静和活动情况下体内不同器官的产热量的百分比,请回答:
产热量(%)
安静
劳动或运动时

16
1
内脏
56
8
肌肉
18
90
其它
10
1
(1)根据表中数据分析,正常人在睡眠状态下的主要产热器官是 
 ;
(2)人体的体温之所以能维持稳定,主要是产热和散热两个生理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这个动态平衡的调节过程受人体脑干中的 
 控制的;21·世纪
教育网
(3)在炎热、潮湿、无风的环境中,人体容易出现“中暑”现象,原因是 
 .
【解答】:(1)根据表中数据分析,正常人在睡眠状态下的主要产热器官是内脏,运动和劳动状态下主要的产热器官是骨骼肌.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2)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都要在神经系统
(?http:?/??/?www.21cnjy.com?)的调节之下,如人体的体温之所以能维持稳定,主要是产热和散热两个生理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这个动态平衡的调节过程受人体脑干中的体温调节中枢控制的.
(3)在炎热、潮湿、无风的环
(?http:?/??/?www.21cnjy.com?)境中,人体容易出现“中暑”现象,原因是
在高温环境中,人体由于不能及时有效地发挥体温调节功能或过高的环境温度超过了人体体温调节能力的最大限度,产热多散热困难.
答案:(1)内脏(2)体温
(?http:?/??/?www.21cnjy.com?)调节中枢(3)在高温环境中,人体由于不能及时有效地发挥体温调节功能或过高的环境温度超过了人体体温调节能力的最大限度,产热多散热困难
知识点三:体温受脑控制
5、如图是主要的人体体温调节机理图,回答下列问题:
(?http:?/??/?www.21cnjy.com?)
(1)人体能够维持体温稳定,是因为机体的 
 两个生理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
(2)人体体温调节中枢位于 
 .
(3)骨骼肌战栗(俗称“打冷颤”)是人体对寒冷刺激的反应.此反射属于 
 调节.骨骼肌在反射弧中属于 
 .
(4)实际上,图中虚线未列出的肾上腺也参与了体温调节过程.肾上腺的分泌物能够控制血管舒张,这属于 
 调节.
【解答】解:(1)通过题中图示可知,具有调
(?http:?/??/?www.21cnjy.com?)节体温的结构与人体的皮肤有关.皮肤的真皮内有丰富的血管和感觉神经末梢,能够使皮肤得到营养,还能够接受冷、热、痛、触等刺激.皮肤中的汗腺和血管能够调节体温,当气温高时,汗腺分泌的汗液增多,流经体表的血液增多,就能散失体内的热量;当气温低时,汗腺分泌的汗液减少,流经体表的血液减少,就能减少体内热量的散失,保持体内的热量.皮肤具有调节体温的功能,从而使机体的产热和散热两个生理过程保持动态平衡.
(2)脑干位于大脑的下方和小脑的前方,它的最
(?http:?/??/?www.21cnjy.com?)下面与脊髓相连,脑干的灰质中含有一些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调节人体的血压、心跳、呼吸、体温等神经中枢..
(3)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的肌
(?http:?/??/?www.21cnjy.com?)腱(乳白色),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冷的刺激就会收缩,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此调节属于神经调节.传出神经与相应的肌肉组成效应器,所以骨骼肌以及相应的神经在反射弧中属于效应器.
(4)肾上腺髓质位于肾上腺中
(?http:?/??/?www.21cnjy.com?)心.分泌两种激素: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它们的生物学作用与交感神经系统紧密联系,作用很广泛.当机体遭遇紧急情况时,如恐惧、惊吓、焦虑、创伤或失血等情况,交感神经活动加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急剧增加.使心跳加强加快,心输出量增加,血压升高,血流加快,血管舒张;所以肾上腺的分泌物控制血管舒张属于激素调节.
答案:(1)产热和散热(或散热和产热)
(2)脑干
(3)神经(1分);效应器
(4)激素(或体液)
6、小白鼠是恒温动物,为了探究小白鼠调节体温的中枢是否为下丘脑(位于脑干上端),某科研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第一步:取两只健康的、性别与生理状况相同的成年小白鼠,并标记为甲、乙;
第二步:用一定的方法破坏甲鼠的下丘脑,乙鼠不做处理;
第三步:把甲、乙两鼠置于人工控制的温室中,室内温度调为0℃,在相对安静的条件下观察24小时,每隔4小时分别测量一次体温,并做好记录。
请分析做作答:
(1)该实验的变量是 
 。
(2)若甲鼠体温 
 ,乙鼠体温保持相对恒定,则下丘脑与体温调节有关;若甲、乙两鼠体温 
 ,则下丘脑与体温调节无关。
(3)以上实验步骤中还存在两点缺陷,这两点缺陷分别是 
 和 
 。
【解答】解:(1)由题意可知,该
(?http:?/??/?www.21cnjy.com?)实验是探究小白鼠调节体温的中枢是否为下丘脑。实验变量是下丘脑,破坏甲鼠的下丘脑作为实验组,乙鼠不做处理作为对照组。
(2)若甲鼠体温明显降低(或不恒定),乙鼠
(?http:?/??/?www.21cnjy.com?)体温保持相对恒定,说明下丘脑与体温调节有关;若甲、乙两鼠体温均保持相对恒定,说明下丘脑与体温调节无关。
(3)实验设计要严格控制实验条件,排除
(?http:?/??/?www.21cnjy.com?)非实验因素对探究的干扰,使探究具有可信度,保证探究的严谨有效;通过重复实验,或扩大样本,排除其偶然性,提高实验的准确性。以上实验步骤中还存在两点缺陷,这两点缺陷是实验前要先测定甲、乙鼠的体温;要有重复实验,仅用两只小白鼠进行实验有一定的偶然性。
答案:(1)乙(2)不恒定;恒定
(3)实验前要先测定甲、乙鼠的体温;要有重复实验,仅用两只小白鼠进行实验有一定的偶然性
1.血管如何调节皮肤的散热量?小科
(?http:?/??/?www.21cnjy.com?)同学设计实验模拟皮肤的散热,三个水槽,一个水槽中放着水泵和热水,另外两个水槽中放着冷水,各有一卷小口径塑料管和大口径塑料管,管子串联并与泵连接(可输送热水),由水泵吸热水,热水经塑料管,最终回到热水槽,过程中热水不会进入冷水槽。下列预测和分析错误的是(

A.热水模拟血液,冷水模拟皮肤所处的环境
B.大小口径的塑料管模拟血管的舒张和收缩
C.大口径比小口径所在的冷水槽升温慢
D.人体血管的舒张收缩由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协调控制
【答案】C
【解析】
血管能够调节体温。天热时,毛细血
(?http:?/??/?www.21cnjy.com?)管膨胀,血流量增加,散失更多的热量;天冷时,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散失的热量也减少。本实验探究的是:血管如何调节皮肤的散热量。实验设计中热水模拟血液,冷水模拟皮肤所处的环境;大小口径的塑料管模拟血管的舒张和收缩;人的体温通过脑干中的体温调节中枢进行调节和控制,激素能够调节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大口径水管模拟的是血管舒张时的状态,此时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往外释放的热量增加,小口径水管模拟的是血管收缩时的状态,此时,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释放的热量减少,因此,大口径比小口径所在的冷水槽升温快。所以C选项错误。
故选C
2.马拉松比赛是运动员的意志品质和竞技能力的比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运动员听到裁判员指令后,立即起跑,该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
B.运动员的运动主要受大脑控制,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的结构是小脑
C.运动中,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等激素也参与调节,属于神经调节
D.运动中,通过皮肤血管舒张和增加汗液分泌来增加产热,维持体温恒定
【答案】B
【解析】
A.运动员听到裁判员指令后,立即起跑,
(?http:?/??/?www.21cnjy.com?)该反射是条件反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A错误。
B.运动员的运动主要受大脑控制,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的结构是小脑,B正确。
C.运动中,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等激素也参与调节,属于激素调节,C错误。
D.运动中,人的产热器官是肝脏和骨骼肌,通过皮肤血管舒张和增加汗液分泌来增加散热,维持体温恒定,D错误。
3.如图为气温上升时,人体的体温调节示意图。
(?http:?/??/?www.21cnjy.com?)
以下关于人体各效应与其产生的主要结果,判断错误的是(

A.效应①可使散热增加
B.效应②可使产热减少
C.效应③可使产热减少
D.效应④可使产热减少
【答案】B
【解析】
A.皮肤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多,可使散热增加,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汗腺分泌增加,汗液增多,能散失体内的热量,但不能改变产热多少,故B错误,符合题意;
C.骨骼肌收缩减弱,使产热减少,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甲状腺和肾上腺分泌减少,代谢率下降,使产热减少,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健康人的正常体温调节过程如下:环境温度高于体温感受器→体温调节中枢→效应器→调节活动。下列关于活动X的说明,合理的是(

A.皮肤血管收缩
B.汗液分泌增加
C.浑身肌肉颤抖
D.适当增添衣裤
【答案】B
【解析】
AB.凡是能影响皮肤血管舒缩的因素
(?http:?/??/?www.21cnjy.com?)(如环境温度变化或精神紧张等)都能改变皮肤的温度。真皮中含有丰富的血管,不但能够给皮肤送来营养,还能够调节体温。天热时,毛细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汗液分泌增多,散失更多的热量,A错误,B正确。
CD.浑身肌肉颤抖、适当增添衣裤,使人体减少散热,增加产热,起到保温的作用,错误。
故选B。
5.春节期间某人因感染COVID-1
(?http:?/??/?www.21cnjy.com?)9病毒而发烧,住院隔离治疗。医务人员为其测量体温,发现该病人在24小时内的体温均在39℃左右波动。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COVID-19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B.该病人在这24小时内人体的产热大于散热
C.将他进行住院隔离治疗是属于控制传染源
D.新冠肺炎流行期间,青少年加强锻炼、增加营养是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答案】B
【解析】
A.病毒结构简单,没有细胞结构,只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A正确。
B.病人的体温在39℃左右波动。说明产热和散热趋于平衡,B错误。
C.感染COVID-19病毒而发烧的病人属于传染源,将其进行住院隔离治疗是属于控制传染源,C正确。
D.青少年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加营养,能增强身体的抵抗力从而避免新冠病毒的感染,属于保护易感人群,D正确。
6.当前的(人工智能)领域已发展到用计算机程序来模仿人脑神经细胞的活动的阶段。某款机器人,能自动控制自身的温度,其温度控制模块通过大量人工神经元(图为一个人工神经元示意图)连接在一起,并不断变换输入数据来处理信息。该图中的模拟的是人脑神经元中的________,该温度控制模块相当于人的体温调节中枢,在人体中“它”位于________。
【答案】细胞体
下丘脑
【解析】
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
(?http:?/??/?www.21cnjy.com?)。一个神经元一般都有多个短的突起,即树突,它的主要功一般能是接受信息﹔只有一个长的突起,即轴突,它的主要功能是传出信息。图中A模拟的是树突,B模拟的是细胞体,信息从A传递到B,该温度控制模块相当于人的体温调节中枢,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中。【版权所有:21教育】
7.生物体都能对环境的刺激作出反应,请结合下图和所学知识回答:
(1)植物的向光性与_______分布有关.比较图1两组实验我们可以发现,该植物激素是由____________部位产生的。www.21-cn-jy.com
(?http:?/??/?www.21cnjy.com?)
(2)人体可以通过皮肤血
(?http:?/??/?www.21cnjy.com?)管收缩舒张或汗腺分泌多少来维持体温恒定。图2甲、乙中,能表示人体在炎热的环境中皮肤血管口径大小的是______。(选填甲或乙)
【答案】生长素
胚芽尖端

【解析】
(1)植物的向光性与生长素有关。比
(?http:?/??/?www.21cnjy.com?)较图中两组实验我们可以发现,生长素是由胚芽尖端产生的。
(2)在寒冷环境中,由于皮肤血管收缩,如图2甲,皮肤血流量减少,皮肤温随之降低,体热散失因此减少。天热时,毛细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汗液分泌增多,散失更多的热量。因此在炎热环境中,人体散热主要是通过排汗方式进行。此时,皮肤血管的口径应更类似于图乙。2-1-c-n-j-y
8.白尾黄鼠是沙漠地区的一种哺乳动物,它在高温环境下体温的昼夜变化如图所示。
(?http:?/??/?www.21cnjy.com?)
(1)该动物属于_____________(选填“恒温”或“变温”)动物;
(2)该动物在6时至9时产热量_____________(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散热量;
(3)该动物是通过___________(选填“大脑”、“小脑”或“脑干”)中的体温调节中枢来调节体温的。
【答案】恒温
大于
脑干
【解析】
(1)哺乳动物体温恒定,
(?http:?/??/?www.21cnjy.com?)属于恒温动物。
(2)据图可见:该动物在6时至9时体温开始上升,说明产热量大于散热量。
(3)人体内产热和散热过程是通过脑干中的体温调节中枢来调节和控制的。
9.为了探究小白鼠调节体温的中枢是否为下丘脑,某科研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两只健康的、性别与生理状况相同的成年小白鼠,并标记为甲、乙;
②用一定的方法破坏甲鼠的下丘脑,乙鼠不做处理;
③把甲、乙两鼠置于人工控制的温室中,室内温度调为0℃,在相对安静的条件下观察24小时,每隔4小时分别测量一次体温,并做好记录。21
cnjy
com
(1)若甲鼠体温
,乙鼠体温保持相对恒定,则下丘脑与体温调节有关;若甲、乙两鼠体温均保持相对恒定,则下丘脑与体温调节无关。
(2)以上实验步骤中还存在两点缺陷,这两点缺陷是

【答案】
【解析】
(1)由题意可知,该实验是探究小白
(?http:?/??/?www.21cnjy.com?)鼠调节体温的中枢是否为下丘脑。实验变量是下丘脑,破坏甲鼠的下丘脑作为实验组,乙鼠不做处理作为对照组,若甲鼠体温明显降低(或不恒定),乙鼠体温保持相对恒定,说明下丘脑与体温调节有关;若甲、乙两鼠体温均保持相对恒定,说明下丘脑与体温调节无关。
(2)实验设计要严格控制实验条件
(?http:?/??/?www.21cnjy.com?),排除非实验因素对探究的干扰,使探究具有可信度,保证探究的严谨有效;通过重复实验,或扩大样本,排除其偶然性,提高实验的准确性。以上实验步骤中还存在两点缺陷,这两点缺陷是实验前要先测定甲、乙鼠的体温;要有重复实验,仅用两只小白鼠进行实验有一定的偶然性。
10.“发热、乏力、干咳”是新冠肺
(?http:?/??/?www.21cnjy.com?)炎的主要症状,为了防控新冠肺炎,对进出村镇、小区的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发现有体温异常者必须立刻上报。下图所示为人体体温调节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http:?/??/?www.21cnjy.com?)
(1)图中T—E—N—F—A途径表示_______过程(填“激素调节”或“神经调节”),体温调节中枢位于_______中。
(2)某新冠肺炎患者的体温
(?http:?/??/?www.21cnjy.com?)在24h内都处于39℃,若A、C分别表示产生和散失的热量,则这24h内A______?C(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经过诊断,医生决定给病人注射退烧药,通过肌肉注射的药液首先进入病人心脏的部位是_______?。
【答案】神经调节
下丘脑
等于
右心房
【解析】
(1)图中T-E-N-F-A构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说明该过程是神经调节,体温调节的中枢位于下丘脑。
(2)某人体温在24h内都处于
(?http:?/??/?www.21cnjy.com?)39℃,此时机体的产热与散热达到动态平衡,即A=C。进行肌肉注射药物治疗,药物通过血液循环到达患病部位,依次经过:注射部位-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身体各处的毛细管网(小肠)。所以药液首先进入病人心脏的部位是右心房。
1、人的体温在正常情况下会发生一些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体温是指人身体表面的温度
B.新生儿和儿童的体温略低于成年人的体温
C.女性的体温略低于男性的体温
D.同一个人体温的昼夜差别不超过1℃
【答案】D
【解答】解:A、体温是指人体内部的温度。人体
(?http:?/??/?www.21cnjy.com?)体表的温度是身体表面的温度,又称表层温度,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大。人体内部的温度不容易测量,因此一般测量体表温度,测量部位主要直肠、口腔、腋下;A错误。
B、人的体温因性别、年龄的不同而在狭小的范围内变动,新生儿和儿童的体温稍高于成年人。B错误。
C、女性的体温平均比男性高0.3℃.C错误
D、同一个人的体温,一般清晨2~4时最低,14~20时最高,但同一个人体温的昼夜差别不超过1℃.D正确。
故选:D。【来源:21cnj
y.co
m】
2、某校学生在暑期军训中进行队列训练时,一女生恶心呕吐,出现昏厥现象,下列处理不妥的一项是(  )
A.用冷水浸湿毛巾敷在头部
B.原地用人工呼吸进行抢救
C.给病人服用人丹、十滴水等
D.用30℃酒精擦身降温
【答案】B
【解答】解:中暑的主要原因是患者的体
(?http:?/??/?www.21cnjy.com?)温过高导致的,在患者身上擦酒精或白酒后,酒精容易蒸发,且蒸发过程需要从人身上吸收热量,致使人体温度降低。由于蒸发吸热,有制冷作用,所以经常被用于中暑病人的治疗上,如酒精很容易蒸发,可以在患者身上擦酒精,或者敷湿毛巾、给病人服用人丹、十滴水等等。
故选:B。【出处:21教育名师】
3、小明同学学了“体温的控制”这节内容后,归纳了以下四句话,其中不当的是(  )
A.人体的正常体温不管在冬天还是夏天,都相对恒定在37℃左右
B.人体之所以能够维持稳定的体温,是因为机体的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
C.当外界温度低于体温时,汗液蒸发是主要的散热方式
D.人体内的产热和散热过程是通过脑干中的体温调节中枢来调节和控制的
【答案】C
【解答】解:A、人是恒温
(?http:?/??/?www.21cnjy.com?)动物,人体的正常体温不管在冬天还是夏天,都相对恒定在37℃左右,A正确。
B、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趋于平衡,从而能够维持稳定的体温,B正确。
C、当气温低时,汗腺分泌的汗液减少,流经体表的血液减少,就能减少体内热量的散失,保持体内的热量,C错误。
D、人的体温一般都为37℃左右,这是人体通过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控制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使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趋于平衡,D正确。
故选:C。21
cnjy
com
4、小白鼠是恒温动物,为了探究小白鼠调节体温的中枢是否为下丘脑,某科研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两只健康的、性别与生理状况相同的成年小白鼠,并标记为甲、乙;
②用一定的方法破坏甲鼠的下丘脑,乙鼠不做处理;
③把甲、乙两鼠置于人工控制的温室中,室内温度调为0℃,在相对安静的条件下观察24小时,每隔4小时分别测量一次体温,并做好记录.
(1)若甲鼠体温 
 ,乙鼠体温保持相对恒定,则下丘脑与体温调节有关;若甲、乙两鼠体温均保持相对恒定,则下丘脑与体温调节无关.
(2)以上实验步骤中还存在两点缺陷,这两点缺陷是 
 .
【解答】解:(1)由题意
(?http:?/??/?www.21cnjy.com?)可知,该实验是探究小白鼠调节体温的中枢是否为下丘脑.实验变量是下丘脑,破坏甲鼠的下丘脑作为实验组,乙鼠不做处理作为对照组,若甲鼠体温明显降低(或不恒定),乙鼠体温保持相对恒定,说明下丘脑与体温调节有关;若甲、乙两鼠体温均保持相对恒定,说明下丘脑与体温调节无关.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实验设计要严格控制实验条件,排
(?http:?/??/?www.21cnjy.com?)除非实验因素对探究的干扰,使探究具有可信度,保证探究的严谨有效;通过重复实验,或扩大样本,排除其偶然性,提高实验的准确性.以上实验步骤中还存在两点缺陷,这两点缺陷是实验前要先测定甲、乙鼠的体温;要有重复实验,仅用两只小白鼠进行实验有一定的偶然性.
故答案为:(1)明显减少(或不恒定);
(2)实验前要先测定甲、乙鼠的体温;要有重复实验,仅用两只小白鼠进行实验有一定的偶然性.
5、如图表示某正常成年人在平静状态下手
(?http:?/??/?www.21cnjy.com?)臂皮肤血管内血液在单位时间内的流量变化。在A时刻,室内温度由15℃快速上升至40℃.这个温度维持了50min,然后在B时刻又迅速下降至15℃并一直持续至C时刻。
(?http:?/??/?www.21cnjy.com?)
(1)在A时刻到B时刻期间,血液流量发生什么变化: 
 。
(2)在A时刻皮肤血管发生了什么变化,有什么作用? 
 
(3)从A至B期间,皮肤还发生了什么变化? 
 。
【解答】解:(1)(2)据图可见:在A到B期间,血液流量增大,此时皮肤的血管处于舒张状态,体表温度上升。21cnjy.com
(3)在A到B期间,汗腺分泌增加,出汗增多。
故答案为:(1)增大
(2)舒张,增大血流量,体表温度上升
(3)汗腺分泌增加,出汗增多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