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走进生物大课堂!
大堤崩溃!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思考:
从生物学角度解释,这则成语故事说明了什么?
第3节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澳大利亚草原
知道我是谁吗?
蜣螂,俗称屎壳郎
牛·牛粪·蜣螂
一、分析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28并完成讨论。
1、牛、蜣螂各自对环境产生了什么影响?
2、澳大利亚政府为什么要引进蜣螂,而不用人工的方法清除牛粪或喷洒灭蝇的杀虫剂?说说其中的道理。
3、根据上述事例,你认为生物对环境有影响吗?
讨论
(1)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是不利的:
牛:践踏草原、粪便污染环境、滋生害虫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是有利的:
蜣螂:清洁牛粪、阻断害虫传播、
使环境变得清新优美。
1. 牛、蜣螂各自对环境产生了什么影响?
⑴ 以人工方法清除牛粪将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杀虫剂又会污染环境。
⑵ 从我国引进蜣螂处理牛粪,既节省人力物力,又减少了污染。
2、澳大利亚为什么要引进蜣螂,而不用人工的方法清除牛粪和喷洒灭蝇的杀虫剂?
生物对环境有影响。
不同生物对环境的影响不同。
3、 根据上述事例,你认为生物对环境有影响吗?说说你的理由。
二、探究不同植被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⑴ 空气湿度表示 。
⑵ 空气湿度______或______时,都易于一些细菌和病毒的繁殖与传播。
⑶ 经科学测定,空气的相对湿度在___________时病菌死亡较快。
⑷ 测量空气湿度的常用仪器是___________。
空气的潮湿程度
45%---55%
干湿表
自主学习:阅读P29课文“探究不同植被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过大
过小
小常识:简介干湿表
湿球温度计
干球温度计
对照盘
⑴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植被对空气湿度有不同的影响吗?
⑵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植被对空气湿度可能产生不同影响。
实验:探究不同植被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灌木丛
草坪
裸地
①测量环境:___________________
②测量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
③测量数据:把测量的数据记录后,取平均值,再对所得的数据分析,得出结论。
⑶制定计划:
灌木丛、草坪、裸地
早晨、中午、晚上
——无植物
——有植物,矮小
——植物高、茂密
时间
测量次数
裸地
草地
灌丛
早晨
第1次
45%
60%
72%
第2次
46%
64%
70%
第3次
41%
70%
71%
平均值
44%
64.7%
71%
中午
第1次
30%
37%
53%
第2次
29%
38%
56%
第3次
32%
35%
57%
平均值
30.3%
36.7%
55.3%
晚上
第1次
32%
52%
70%
第2次
31%
51%
72%
第3次
33%
60%
68%
平均值
32%
54.3%
70%
测量:不同地点、不同时间的湿度
⑷ 实施计划
同一时间:
空气湿度最大,
空气湿度次之,
空气湿度最小。
时间
裸地(平均值)
草地(平均值)
灌丛(平均值)
早上
44%
64.7%
71%
中午
16%
30.3%
39%
晚上
45%
64.7%
70%
5、得出结论: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分析和处理数据,得出结论。
灌丛
裸地
草地
不同植被对空气湿度会产生不同影响
1、为什么要选择三种不同植被环境进行测试?
想一想
不同植被对空气湿度的影响不同,选择不同植被环境测量,可以正确得出不同植被与空气的关系。
2、为什么不能在有水源的地方进行测试?
如果旁边有水源,就会增加空气中水分的含量,从而增加空气的湿度,干扰了该区域植被对空气湿度的影响测量结果。
想一想
3、若以一天测量的数值平均值计算,能起对照作用的是:
⑴ 组和 组,或者 组和 组。
⑵ 这两组对照实验中,对照组都是 组。
⑶ 其中,单一变量是 。
设定:测量裸地空气湿度的数据为A组。
测量草坪空气湿度的数据为B组。
测量灌木丛空气湿度数据为C组。
A
不同植被
A
B
C
A
1.测量会有误差吗?简述理由。
小常识:“测量”是获取科学数据的常用方法之一。
2.怎样才能提高数据的可靠性?
阅读P30课文——“测量”
由于工具、操作者、测量时间、地点等原因,导致测量结果会有误差。
测量时,重复几次,取其平均值,可以提高数据的可靠性。
1.森林净化空气
植物
对环境的影响
对环境的影响:能够净化空气,1公倾阔叶林每天吸收
1000公斤的二氧化碳,并释放750公斤氧气。
2.植物美化环境
3.植物通过蒸腾作用,调节气候,增加降水量。
大树底下好乘凉,你知道好在哪里吗?
温度、湿度
4.利用根系保持水土,涵养水源,防风固沙。
苔藓植物大多丛生在一起,植物体之间空隙多,能够蓄积水分,对林地、山野的水土保持具有一定作用。
地衣能够分泌地衣酸,腐蚀岩石,使岩石表面逐渐风化,从而形成土壤,为其他植物的生存创造条件。
黄山松根部也能够分泌酸性物质,使岩石分解。
1.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氧气。
2.森林的蒸腾作用,增加空气的湿度,
增加降水量。
3.有些植物能吸收有毒气体,净化空气。
4.保持水土,涵养水源,防风固沙。
5.减弱噪音,美化生活。
……
植
物
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蚯蚓的排出物还能增加土壤肥力。
对环境的影响
动物
疏松土壤,
增加肥力
草原鼠害
兔子的危害
1、植树造林,荒山变森林
人类
对环境的影响
2、造林治沙,沙漠变绿洲
3、人类制造的污染
白色污染
水污染
沙尘暴
大气污染
4、人类滥砍滥伐
5、过度放牧
我来小结:
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 、相互 的。即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对环境也产生了影响,其中有 的一方面,也有 的一方面。
影响
作用
有利
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