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印度 同步练习
一、填空题
1. 年左右,雅利安人侵入,定居在此地。
2.森严的种姓制度: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
(1)建立: 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的严格的 制度。
(2)主要内容
名称 从事职业
婆罗门 掌管
掌管军事、行政权力
吠舍 从事农业、畜牧业、商业
首陀罗 由被征服的居民构成,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为前三个等级服务
最卑贱的“不可接触者”﹣﹣
(3)特点: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世代相袭。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职业, 的人不得通婚。
3.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1)创立:公元前6世纪, 创立。 后来被称为“释迦牟尼”。
(2)教义:反对 的特权。提出“ ”。
二、选择题
4.提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能力。根据以下信息判断,学习内容应是( )
①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②公元前1世纪经中亚传入中国
③宣扬“众生平等……忍耐顺从”
④创始人被人们称为“释迦牟尼”
A.道教 B.佛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5.2015年5月14日,中印两国领导人共同参观了西安大慈恩寺。习近平主席向印度总理莫迪赠送中文和印地语的《大唐西域记》等礼品,莫迪回赠了释迦牟尼舍利罐的复制品等。上述内容涉及的古代宗教是( )
A.佛教 B.道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6.印度电影《流浪者》经典台词:“法官的儿子永远是法官,小偷的儿子永远是小偷。”这一社会现象源于( )
A.世袭制 B.分封制 C.种姓制 D.封君封臣制
7.图中的“?”处应填( )
A.古埃及 B.古印度 C.古希腊 D.古罗马
8.某同学在进行历史研究性学习时,搜集到了“公元前6世纪”“乔达摩?悉达多”“古印度”“众生平等”等信息,据此判断,该同学研究性学习的内容与下列哪一宗教有关?( )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犹太教
9.某班级以话剧的形式再现古印度历史,有一句台词是不正确的是( )
A.“本国王把持军政大权,国家唯我独尊”
B.“别看我只是一个武士,但我和国王同属刹帝利”
C.“我是一个拥有万贯家财的大商人,却屈居第三等级”
D.“我很苦恼,我爱上了一个上一等级的姑娘,但我们不能步入婚礼殿堂
10.世界文明古国埃及、巴比伦、印度和中国兴起的共同原因是( )
A.交通便利,适宜发展工商业
B.地处大河流域,适宜农耕
C.城邦国家民主政治发展充分
D.长期发动大规模军事远征
11.在中国名著《西游记》里经常有“如来佛祖”“观音菩萨”等称谓,你知道这些称谓与下列哪个宗教有关( )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道教
12.埃及金字塔、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印度佛像和中国青铜文化,无不充满着智慧与神奇。将上述文明成就纳入一个共同的主题,最恰当的是( )
A.从野蛮走向文明 B.古代亚非文明
C.古代欧洲文明 D.东西方文明的交流
13.古代印度的一项制度规定:社会分四个等级,各个等级之间高低贵贱有别,职业世袭,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它给印度社会的发展造成消极影响。这一制度是( )
A.分封制度 B.领主制度 C.种姓制度 D.专制制度
14.某《法典》规定:“刹帝利辱骂了婆罗门要罚款100帕那(银钱单位),吠舍骂了要罚款150到200帕那,首陀罗骂了,要用滚烫的油灌入他的口中和耳中。”这一规定反映的是古代印度的( )
A.种姓制度 B.津贴制度 C.封建制度 D.福利制度
15.2018年印度总理莫迪访问中国,与习近平总书记在东湖茶叙,谱写了中印关系的新篇章。印度是世界最早的文明发祥地之一。下列关于古代印度文明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中亚的雅利安人进入南亚次大陆,成为印度的主要居民
B.孔雀帝国在阿育王时代国力鼎盛
C.印度等级制度把印度居民从高到低分为四个等级: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D.在古印度,佛教主张的“众生平等”与种姓制度的规定是一致的
16.到公元前6世纪,恒河流域形成了一系列雅利安人建立的国家。在国家形成过程中,出现贵贱分明、职业世袭、法律地位不平等的种姓制度。该制度发端于( )
A.古代埃及 B.古巴比伦 C.古代印度 D.古代罗马
17.青海玉树地震中有一些寺庙倒塌,一些经书被埋,救援队伍及时进行了抢救。这一行为保护了哪一宗教文化( )
A.伊斯兰教 B.佛教 C.基督教 D.道教
18.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在当时维持了社会秩序和稳定。新航路开辟,葡萄牙人到来之后,称这个社会等级制度为( )
A.种姓制度 B.城邦制度
C.封君封臣制度 D.庄园制度
19.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由于雅利安人有强烈的种族优越感,他们极力阻止与受他们鄙视的臣民混合,因而,发展起四大世袭种姓的制度。前三个种姓是由雅利安人自己的职业等级组成,第四种姓留给达塞人(土著)。”材料表明古代印度种姓等级划分的最主要依据是( )
A.职业 B.财产 C.种族 D.信仰
20.地理环境对人类文明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下列孕育了古代中国文明、古代印度文明、古代埃及文明、古代巴比伦文明的相同地理因素是( )
A.海洋 B.河流 C.高山 D.沙漠
21.在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2世纪的精神历程中,出现了时至今日依然闪烁非凡光芒的人。非凡的事集中在那个时代发生,同时又独立地在中国、印 度、巴勒斯坦等地出现。对“时至今日依然闪烁非凡光芒的人”理解准确的是( )
A.李白\伯利克里\穆罕默德
B.秦始皇\尼赫鲁\汉谟拉比
C.孔子\乔达摩?悉达多\耶稣
D.孟子\穆罕默德\伏尔泰
22.如图为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古代印度、古代中国文明所处的地理位置。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些文明古国( )
A.都产生于水土肥沃的大河流域
B.都延绵不绝一直持续到今天
C.这些文明之间有着频繁的交往
D.都产生了影响全世界的宗教
23.说埃及、两河流域、中国、印度和希腊的克里特是世界上最早进入文明的国家和地区,主要是因为这些国家地区( )
A.最早出现农业 B.最早出现了私有财产
C.最早建立奴隶制国家 D.最早产生了文字
24.“当他们分割普鲁沙时,其口为婆罗门,由其双臂造成罗惹尼耶(刹帝利),其双腿变成吠舍,从其双脚生出首陀罗。”这段史料反映了古印度( )
A.社会等级森严 B.佛教传播广泛
C.奴隶制度发达 D.人际关系和睦
25.“这一制度在理论上把人划分成四个等级,即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这一制度”是( )
A.古印度的种姓制度 B.雅典的民主制度
C.罗马帝国的元首制 D.西欧的封君封臣制
26.“首陀罗或贱民以任何一部分肢体去打婆罗门的人,那么它必须被截去那部分肢体,如果议论婆罗门,则用沸油灌进他的嘴巴和耳朵里。”与这部文献诞生于同一地域的宗教是( )
A.佛教 B.道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27.如图的示意图描述的是( )
A.佛教传播的路线 B.亚历山大东征的路线
C.伊斯兰教传播的路线 D.马可?波罗来华的路线
三、综合题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著名胡夫金字塔上有一段令人生畏的铭文:“无论是谁骚扰了法老的安宁,死亡都将降临到他的头上。”
材料二 法典规定:“奴隶可以买卖,可以用来抵债;倘奴隶告其主人云:‘你非吾之主人’,则此主人应证实其为自己的奴隶,而后其主人得割其耳;倘理发师未告知奴隶之主人而剃去非其奴隶的奴隶标识者,则理发师应断指”。
材料三 杀害婆罗门者应损毁自己,并三次投入火中;杀害一个刹帝利,应立誓守戒六年;杀害一个吠舍,应同样立誓守戒三年;杀害一个首陀罗,应同样立誓守戒一年。
(1)材料一中的金字塔是哪个国家的文明象征?该国处于什么流域?
(2)材料二选自哪部法典?该法典源于哪一文明古国?
(3)材料三这些条文出自古代哪个国家?是什么制度?
(4)依据材料三,由高到低列出四个阶层的社会等级。请写出国王的等级名称。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1.3 古代印度》2020年同步练习卷(4)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填空题
1. 公元前1500 年左右,雅利安人侵入,定居在此地。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古印度文明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古代亚非文明的相关史实。
【解答】公元前1500年左右,来自中亚的一支游牧部落侵入印度。他们自称雅利安人,陆续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定居下来,从事农业生产,印度北部逐渐出现了许多小国家。
故答案为:
公元前1500。
2.森严的种姓制度: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
(1)建立: 雅利安 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的严格的 种姓 制度。
(2)主要内容
名称 从事职业
婆罗门 掌管 祭祀
刹帝利 掌管军事、行政权力
吠舍 从事农业、畜牧业、商业
首陀罗 由被征服的居民构成,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为前三个等级服务
最卑贱的“不可接触者”﹣﹣ 贱民
(3)特点: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世代相袭。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职业, 不同等级 的人不得通婚。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古印度森严的种姓制度的相关史实。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
【解答】(1)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
(2)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在这一制度中,最高等级是婆罗门,掌管祭祀;第二等级是刹帝利,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第三等级是吠舍,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第四等级是首陀罗,主要由被征服居民构成,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在这四个等级之外,还有最卑贱的“不可接触者”﹣﹣贱民,他们在社会上遭到歧视和凌辱。
(3)种姓制度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世代相袭。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故答案为:
(1)雅利安;种姓。
(2)
名称 从事职业
婆罗门 掌管祭祀
刹帝利 掌管军事、行政权力
吠舍 从事农业、畜牧业、商业
首陀罗 由被征服的居民构成,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为前三个等级服务
最卑贱的“不可接触者”﹣﹣贱民
(3)不同等级。
3.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1)创立:公元前6世纪, 乔达摩?悉达多 创立。 后来被称为“释迦牟尼”。
(2)教义:反对 婆罗门 的特权。提出“ 众生平等 ”。
【分析】本题考查佛教的诞生和教义。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创立佛教,宣扬“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
【解答】(1)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后来被称为“释迦牟尼”,是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城释迦族的王子。据说,他29岁出家修行,35岁创立佛教,而后传教40余年,终年80岁。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
(2)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创立佛教,宣扬“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它认为世间万物发展都有因果缘由,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人必须消灭欲望,刻苦修行。很多国王利用它“忍耐顺从”的说教,大力扶持佛教。
故答案为:
(1)乔达摩?悉达多。
(2)婆罗门;众生平等。
二、选择题
4.提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能力。根据以下信息判断,学习内容应是( )
①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②公元前1世纪经中亚传入中国
③宣扬“众生平等……忍耐顺从”
④创始人被人们称为“释迦牟尼”
A.道教 B.佛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佛教。公元前6世纪,乔达摩?悉达多创立佛教。
【解答】公元前6世纪,乔达摩?悉达多创立佛教,后来被称为“释迦牟尼”。公元前3世纪前后,佛教开始向外传播。公元前1世纪,佛教经中亚传入中国新疆,再传入中国内地,后又传到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国。佛教往南经锡兰,传到缅甸、泰国、柬埔寨等国;佛教宣扬“众生平等,忍耐顺从”。认为世间万物皆有因果,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的,人必须消灭欲望,刻苦修行,死后可进入“极乐世界”,根据题干信息推知学习内容应是佛教。
故选:B。
5.2015年5月14日,中印两国领导人共同参观了西安大慈恩寺。习近平主席向印度总理莫迪赠送中文和印地语的《大唐西域记》等礼品,莫迪回赠了释迦牟尼舍利罐的复制品等。上述内容涉及的古代宗教是( )
A.佛教 B.道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佛教的相关内容。
【解答】题干中“大慈恩寺、《大唐西域记》、释迦牟尼”是解题的关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大慈恩寺是佛教寺庙,《大唐西域记》是唐朝玄奘西行回国后编写的著作,释迦牟尼佛是佛教的创立者。以上三个关键词都和佛教有关。
故选:A。
6.印度电影《流浪者》经典台词:“法官的儿子永远是法官,小偷的儿子永远是小偷。”这一社会现象源于( )
A.世袭制 B.分封制 C.种姓制 D.封君封臣制
【分析】本题考查了古印度种姓制度。它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并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
【解答】印度电影《流浪者》经典台词:“法官的儿子永远是法官,小偷的儿子永远是小偷。”这一社会现象源于种姓制。雅利安人在进入古代印度后,逐渐产生不同等级,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第一等级婆罗门(祭司、贵族)掌握神权;第二等级刹帝利(国王、武士、官吏)把持国家军事行政大权。第三等级吠舍(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供,供养第一、第二等级;第四等级首陀罗(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几乎没有权利,受奴隶主阶级的剥削,干最低贱的职业。各等级之间高低贵贱有别,下一等级的人没资格从事高一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故选:C。
7.图中的“?”处应填( )
A.古埃及 B.古印度 C.古希腊 D.古罗马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古印度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据所学知识可知,古代印度在地理上是指今天的南亚次大陆。古代印度文明最早出现于印度河流域。在那里发现的哈拉巴和亨拉佐?达罗等早期文明遗址,年代约为公元前23世纪一前18世纪。这些文明一度繁荣,后来因不明原因衰亡而长期不为人所知。公元前1500年左右,来自中亚的一支游牧部落侵入印度。他们自称雅利安人,陆续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定居下来,从事农业生产,印度北部逐渐出现了许多小国家。孔雀王朝(公元前324﹣前187)统治时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除半岛最南端外,印度基本上实现了统一。农业和工商业都比较繁荣,出现了许多工商业中心城市,首都华氏城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后来,印度多次受到外来民族的侵扰。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后来被称为“释迦牟尼”。佛教一度成为印度的国教。公元前3世纪后,佛教开始向外传播。公元前1世纪,佛教经中亚传到中国新疆,再传入中国内地。后又传到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国。佛教往南经锡兰,传到东南亚的缅甸、泰国、柬埔寨等国。故图中的“?”处应填古印度。
故选:B。
8.某同学在进行历史研究性学习时,搜集到了“公元前6世纪”“乔达摩?悉达多”“古印度”“众生平等”等信息,据此判断,该同学研究性学习的内容与下列哪一宗教有关?( )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犹太教
【分析】本题以“公元前6世纪”“乔达摩?悉达多”“古印度”“众生平等”为切入点,考查了佛教的有关内容。
【解答】根据题干中“公元前6世纪”“乔达摩?悉达多”“古印度”“众生平等”等信息可知这与佛教有关。佛教是公元前6世纪,乔达摩?悉达多在印度创立的,他宣扬“众生平等”,认为“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人必须消灭欲望,刻苦修行”,才能进入极乐世界。故A符合题意。
故选:A。
9.某班级以话剧的形式再现古印度历史,有一句台词是不正确的是( )
A.“本国王把持军政大权,国家唯我独尊”
B.“别看我只是一个武士,但我和国王同属刹帝利”
C.“我是一个拥有万贯家财的大商人,却屈居第三等级”
D.“我很苦恼,我爱上了一个上一等级的姑娘,但我们不能步入婚礼殿堂
【分析】本题考查了古印度种姓制度。它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并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
【解答】雅利安人在进入古代印度后,逐渐产生不同等级,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第一等级婆罗门(祭司、贵族)掌握神权;第二等级刹帝利(国王、武士、官吏)把持国家军事行政大权。第三等级吠舍(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供,供养第一、第二等级;第四等级首陀罗(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几乎没有权利,受奴隶主阶级的剥削,干最低贱的职业。“本国王把持军政大权,国家唯我独尊”的表述是错误的。
故选:A。
10.世界文明古国埃及、巴比伦、印度和中国兴起的共同原因是( )
A.交通便利,适宜发展工商业
B.地处大河流域,适宜农耕
C.城邦国家民主政治发展充分
D.长期发动大规模军事远征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四大文明古国的有关内容。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古代中国文明、古代印度文明、古代埃及文明、古代巴比伦文明,孕育这四大文明的相同地理因素是河流,古代中国发源于长江、黄河,古印度发源于印度河流域,古埃及发源于尼罗河流域,古巴比伦发源于两河流域。 它们都发源于大河流域,适宜农耕。
故选:B。
11.在中国名著《西游记》里经常有“如来佛祖”“观音菩萨”等称谓,你知道这些称谓与下列哪个宗教有关( )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道教
【分析】本题考查佛教的影响。佛教诞生与古印度,主张众生平等等。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佛教诞生与古印度,主张众生平等等,《西游记》经常的“如来佛祖”“观音菩萨”等称谓都与佛教相关,A符合题意;BCD项宗教与题干内容无关,排除。
故选:A。
12.埃及金字塔、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印度佛像和中国青铜文化,无不充满着智慧与神奇。将上述文明成就纳入一个共同的主题,最恰当的是( )
A.从野蛮走向文明 B.古代亚非文明
C.古代欧洲文明 D.东西方文明的交流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古代亚非文明,注意题目给出的相关文明成果所属的国家。
【解答】题目给出的埃及金字塔、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印度佛像和中国青铜文化中涉及的四个国家都在亚非地区,属于亚非四大文明古国。将上述文明成就纳入一个共同的主题,最恰当的是古代亚非文明。
故选:B。
13.古代印度的一项制度规定:社会分四个等级,各个等级之间高低贵贱有别,职业世袭,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它给印度社会的发展造成消极影响。这一制度是( )
A.分封制度 B.领主制度 C.种姓制度 D.专制制度
【分析】本题考查古印度的种姓制度,关键信息是“社会分四个等级,各个等级之间高低贵贱有别,职业世袭,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印度的种姓制度是古代世界最典型、最森严的等级制度。四个等级在地位、权利、职业、义务等方面有严格的规定。各个等级之间高低贵贱有别,下一等级的人没资格从事高一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C正确;分封制度是中国西周实行的政治制度,排除A;领主制度是指封建社会中封建主在领地上建立的对农奴或农民进行奴役剥削的制度,以西欧中世纪时期最为显著,排除B;专制制度是指以统治者单方面的利益为目的的制度,在封建国家最为常见,排除D。
故选:C。
14.某《法典》规定:“刹帝利辱骂了婆罗门要罚款100帕那(银钱单位),吠舍骂了要罚款150到200帕那,首陀罗骂了,要用滚烫的油灌入他的口中和耳中。”这一规定反映的是古代印度的( )
A.种姓制度 B.津贴制度 C.封建制度 D.福利制度
【分析】本题考查了种姓制度。它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并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
【解答】雅利安人在进入古代印度后,逐渐产生不同等级,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第一等级婆罗门(祭司、贵族)掌握神权;第二等级刹帝利(国王、武士、官吏)把持国家军事行政大权。第三等级吠舍(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供,供养第一、第二等级;第四等级首陀罗(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几乎没有权利,受奴隶主阶级的剥削,干最低贱的职业。题干描述“如果是吠舍骂了,就要罚款200帕。要是首陀罗骂了,就要用滚烫的油灌入他的口中和耳中”说明印度四个种姓法律地位不平等。故A符合题意。
故选:A。
15.2018年印度总理莫迪访问中国,与习近平总书记在东湖茶叙,谱写了中印关系的新篇章。印度是世界最早的文明发祥地之一。下列关于古代印度文明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中亚的雅利安人进入南亚次大陆,成为印度的主要居民
B.孔雀帝国在阿育王时代国力鼎盛
C.印度等级制度把印度居民从高到低分为四个等级: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D.在古印度,佛教主张的“众生平等”与种姓制度的规定是一致的
【分析】本题考查印度的相关知识。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公元前6世纪,古印度的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创立佛教。佛教宣扬“众生平等”,反对种姓制度,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与种姓制度的规定不一致,不拒绝低种姓的人入教。它认为世间万物发展都有因果缘由,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人必须消灭欲望,刻苦修行。很多国王利用它“忍耐顺从”的说教,大力扶持佛教,D选项表述错误,ABC是正确的表述。
故选:D。
16.到公元前6世纪,恒河流域形成了一系列雅利安人建立的国家。在国家形成过程中,出现贵贱分明、职业世袭、法律地位不平等的种姓制度。该制度发端于( )
A.古代埃及 B.古巴比伦 C.古代印度 D.古代罗马
【分析】本题考查了古印度种姓制度。它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并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
【解答】由题干材料判断是种姓制度,发端于古代印度。大约在公元前2000﹣﹣前1600年,印欧人中的一支﹣﹣雅利安人侵入了印度建立新的国家,并逐步确立了等级森严的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雅利安人在进入古代印度后,逐渐产生不同等级,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第一等级婆罗门(祭司、贵族)掌握神权;第二等级刹帝利(国王、武士、官吏)把持国家军事行政大权。第三等级吠舍(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供,供养第一、第二等级;第四等级首陀罗(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几乎没有权利,受奴隶主阶级的剥削,干最低贱的职业。
故选:C。
17.青海玉树地震中有一些寺庙倒塌,一些经书被埋,救援队伍及时进行了抢救。这一行为保护了哪一宗教文化( )
A.伊斯兰教 B.佛教 C.基督教 D.道教
【分析】本题考查了佛教寺庙。
【解答】题干给出了一段抢救青海玉树地震的寺庙与经书,设问考查属于哪一宗教文化。青海玉树信仰藏传佛教,此外,寺庙一般都是佛教说法。伊斯兰教(清真寺)基督教(教堂)道教(道观)。
故选:B。
18.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在当时维持了社会秩序和稳定。新航路开辟,葡萄牙人到来之后,称这个社会等级制度为( )
A.种姓制度 B.城邦制度
C.封君封臣制度 D.庄园制度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古印度的种姓制度的建立的相关史实。“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由材料“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并结合所学,种姓制度是一种以血统论为基础的社会体系,最初是随雅利安人入侵印度而创立的社会制度,故A符合题意;城邦制度存在于古希腊时期,排除B;封君封臣制度是建立在封土制基础上的封建贵族等级制度,排除C;庄园制度是欧洲中世纪的封建领主以庄园为财产制度的单位,排除D。
故选:A。
19.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由于雅利安人有强烈的种族优越感,他们极力阻止与受他们鄙视的臣民混合,因而,发展起四大世袭种姓的制度。前三个种姓是由雅利安人自己的职业等级组成,第四种姓留给达塞人(土著)。”材料表明古代印度种姓等级划分的最主要依据是( )
A.职业 B.财产 C.种族 D.信仰
【分析】本题以斯塔夫里阿诺斯的一段话为切入点,考查印度种姓制度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是“由于雅利安人有强烈的种族优越感,他们极力阻止与受他们鄙视的臣民混合”。
【解答】据材料“由于雅利安人有强烈的种族优越感,他们极力阻止与受他们鄙视的臣民混合,因而,发展起四大世袭种姓的制度。前三个种姓是由雅利安人自己的职业等级组成,第四种姓留给达塞人”可知,材料表明古代印度种姓等级划分的最主要依据是种族,只有C项与材料相符。
故选:C。
20.地理环境对人类文明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下列孕育了古代中国文明、古代印度文明、古代埃及文明、古代巴比伦文明的相同地理因素是( )
A.海洋 B.河流 C.高山 D.沙漠
【分析】本题考查世界古代亚非文明。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记忆并且区分古代文明的发源地和最著名的文明。
【解答】古代中国文明位于黄河流域,古印度文明兴起于印度河流域,古代埃及文明位于尼罗河流域,古代巴比伦文明位于两河流域,所以他们兴起的相同因素是河流,故选B;这些文明的兴起的相同地理因素主要是河流,与海洋、高山和沙漠无关,排除ACD。
故选:B。
21.在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2世纪的精神历程中,出现了时至今日依然闪烁非凡光芒的人。非凡的事集中在那个时代发生,同时又独立地在中国、印 度、巴勒斯坦等地出现。对“时至今日依然闪烁非凡光芒的人”理解准确的是( )
A.李白\伯利克里\穆罕默德
B.秦始皇\尼赫鲁\汉谟拉比
C.孔子\乔达摩?悉达多\耶稣
D.孟子\穆罕默德\伏尔泰
【分析】本题考查佛教、基督教的内容;识记佛教、基督教的产生以及孔子的思想。
【解答】依据所学可知,春秋时期的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公元前6世纪乔达摩?悉达多创立了佛教;1世纪耶稣创立了基督教,C项符合题意;7世纪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尼赫鲁是印度第一任总理;伏尔泰是18世纪启蒙运动的开拓者。由此分析ABD不合题意。
故选:C。
22.如图为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古代印度、古代中国文明所处的地理位置。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些文明古国( )
A.都产生于水土肥沃的大河流域
B.都延绵不绝一直持续到今天
C.这些文明之间有着频繁的交往
D.都产生了影响全世界的宗教
【分析】本题考查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古代印度、古代中国文明所处的地理位置。掌握大河流域的四大文明古国出现的优势条件。
【解答】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古巴比伦都发源于大河流域,古埃及发源于尼罗河流域,古巴比伦发源于两河流域,古印度发源于印度河流域,古代中国发源于黄河流域。这些大河流域都地处温带,气候温暖适宜,土地肥沃,水源充沛,利于农耕,适宜人类生活。题干图片中为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古代印度、古代中国文明所处的地理位置。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些文明古国都产生于水土肥沃的大河流域。
故选:A。
23.说埃及、两河流域、中国、印度和希腊的克里特是世界上最早进入文明的国家和地区,主要是因为这些国家地区( )
A.最早出现农业 B.最早出现了私有财产
C.最早建立奴隶制国家 D.最早产生了文字
【分析】本题考查世界古代文明,注意涉及东西方文明的典型代表。
【解答】约公元前3500年左右,初步统一的古代埃及奴隶制国家建立;公元前3000年以后,苏美尔人在两河流域南部建立起很多奴隶制小国。约公元前2500年,印度河流域开始出现了一些小国。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爱琴文明指公元前2000年分布于克里特岛及其周围地区以及希腊大陆的青铜时代文化。其中,最突出的是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爱琴文明是希腊文明的最早一个历史阶段,它也是西欧文明的发源地。说埃及、两河流域、中国、印度和希腊的克里特是世界上最早进入文明的国家和地区主要是因为这些国家地区最早建立奴隶制国家。
故选:C。
24.“当他们分割普鲁沙时,其口为婆罗门,由其双臂造成罗惹尼耶(刹帝利),其双腿变成吠舍,从其双脚生出首陀罗。”这段史料反映了古印度( )
A.社会等级森严 B.佛教传播广泛
C.奴隶制度发达 D.人际关系和睦
【分析】本题考查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解题关键词“其口为婆罗门,由其双臂造成罗惹尼耶(刹帝利),其双腿变成吠舍,从其双脚生出首陀罗”
【解答】由题干材料判断反映了印度的种姓制度,古印度的种姓制度等级森严。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第一等级婆罗门(祭司、贵族)掌握神权;第二等级刹帝利(国王、武士、官吏)把持国家军事行政大权。第三等级吠舍(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供,供养第一、第二等级;第四等级首陀罗(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几乎没有权利,受奴隶主阶级的剥削,干最低贱的职业。各等级之间高低贵贱有别,下一等级的人没资格从事高一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它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并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
故选:A。
25.“这一制度在理论上把人划分成四个等级,即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这一制度”是( )
A.古印度的种姓制度 B.雅典的民主制度
C.罗马帝国的元首制 D.西欧的封君封臣制
【分析】本题考查了古印度种姓制度。它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并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
【解答】“这一制度将人分为4个等级,即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材料反映的制度是古印度种姓制度。雅利安人在进入古代印度后,逐渐产生不同等级,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第一等级婆罗门(祭司、贵族)掌握神权;第二等级刹帝利(国王、武士、官吏)把持国家军事行政大权。第三等级吠舍(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供,供养第一、第二等级;第四等级首陀罗(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几乎没有权利,受奴隶主阶级的剥削,干最低贱的职业。
故选:A。
26.“首陀罗或贱民以任何一部分肢体去打婆罗门的人,那么它必须被截去那部分肢体,如果议论婆罗门,则用沸油灌进他的嘴巴和耳朵里。”与这部文献诞生于同一地域的宗教是( )
A.佛教 B.道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分析】本题考查世界三大宗教。需要掌握佛教产生地点。解题的关键是对“首陀罗”、“婆罗门”的分析判断出地域是印度,结合印度的宗教解答即可。
【解答】依据材料“首陀罗”、“婆罗门”等信息可知,该地域是印度,结合所学可知,印度产生的宗教是佛教,故A项正确。B项产生在中国,排除。C项是欧洲的宗教,排除。D项产生在阿拉伯半岛,排除。
故选:A。
27.如图的示意图描述的是( )
A.佛教传播的路线 B.亚历山大东征的路线
C.伊斯兰教传播的路线 D.马可?波罗来华的路线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佛教传入中原相关史实的掌握情况。
【解答】根据所学可知,佛教起源于古印度,之后传入中亚和东南亚地区,并经过中亚传入中国,以后又从中国传到朝鲜、日本等国。图中显示的正是佛教传播的路线。
故选:A。
三、综合题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著名胡夫金字塔上有一段令人生畏的铭文:“无论是谁骚扰了法老的安宁,死亡都将降临到他的头上。”
材料二 法典规定:“奴隶可以买卖,可以用来抵债;倘奴隶告其主人云:‘你非吾之主人’,则此主人应证实其为自己的奴隶,而后其主人得割其耳;倘理发师未告知奴隶之主人而剃去非其奴隶的奴隶标识者,则理发师应断指”。
材料三 杀害婆罗门者应损毁自己,并三次投入火中;杀害一个刹帝利,应立誓守戒六年;杀害一个吠舍,应同样立誓守戒三年;杀害一个首陀罗,应同样立誓守戒一年。
(1)材料一中的金字塔是哪个国家的文明象征?该国处于什么流域?
(2)材料二选自哪部法典?该法典源于哪一文明古国?
(3)材料三这些条文出自古代哪个国家?是什么制度?
(4)依据材料三,由高到低列出四个阶层的社会等级。请写出国王的等级名称。
【分析】本题考查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的文明成就。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是著名的文明古国,创造了先进的文明成就。
【解答】(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金字塔是古埃及国王的陵墓,呈锥体状,下底为正方形,每个侧面都形似汉字的“金”字,故被中国人称为“金字塔”。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古埃及发源于尼罗河流域。
(2)根据材料二“奴隶可以买卖,可以用来抵债;倘奴隶告其主人云:‘你非吾之主人’,则此主人应证实其为自己的奴隶,而后其主人得割其耳;倘理发师未告知奴隶之主人而剃去非其奴隶的奴隶标识者,则理发师应断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的内容出自《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源于古巴比伦这一文明古国。
(3)根据材料三“杀害婆罗门者应损毁自己,并三次投入火中”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古印度的种姓制度。
(4)据材料“杀害婆罗门者应损毁自己,并三次投入火中;杀害一个刹帝利,应立誓守戒六年;杀害一个吠舍,应同样立誓守戒三年;杀害一个首陀罗,应同样立誓守戒一年”可知,种姓制度把社会成员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古印度种姓制度第一等级婆罗门(祭司、贵族)掌握神权;第二等级刹帝利(国王、武士、官吏)把持国家军事行政大权。第三等级吠舍(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供,供养第一、第二等级;第四等级首陀罗(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几乎没有权利,受奴隶主阶级的剥削,干最低贱的职业。
故答案为:
(1)古埃及;尼罗河流域。
(2)《汉谟拉比法典》;古巴比伦。
(3)古印度;种姓制度。
(4)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刹帝利。
第1页(共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