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大气的运动
1.
等压线是某一水平面上气压相同点的连线。下列四幅等压线图中,P点所在位置风力最大的是(??
)
A.
????????????????????????B.
?
C.
???????????????????????D.
?
2.
下列关于锋面对天气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多是受暖锋影响而形成的
B.
?影响我国天气的锋面主要是暖锋
C.
?台风是暖锋影响下的恶劣天气
D.
?我国冬季爆发的寒潮是冷锋南下形成的灾害性天气
3.
关于低压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低压系统包括低气压和低压槽????????
②锋面气旋属于低压系统
③低压系统气流辐合下沉,天气晴朗????
④受低气压控制的地区一定产生雨雪天气
A.
?①②?????????????????????????????????????B.
?②③?????????????????????????????????????C.
?①③?????????????????????????????????????D.
?②④
4.
我国华北地区某地,几天内天气变化情况如下:开始两天晴转阴,接着出现强大的西北风,风停后转晴,气温下降,判断是(??
)
A.
?冷锋过境天气??????????B.
?暖锋过境天气??????????C.
?准静止锋影响下的天气??????????D.
?反气旋影响下的天气
5.
如下图为某天气系统示意图,完成下题。
图示天气系统为( )
A.
?北半球锋面反气旋???????????B.
?南半球锋面反气旋???????????C.
?北半球锋面气旋??????????D.
?南半球锋面气旋
下图为“北半球某区域图及沿不同方向的气压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
根据图示信息可推断出(???
)
A.
丙地近地面吹西南风
B.
丁地以晴朗天气为主
C.
甲地降水概率大于乙地
D.
甲地气温高于乙地
7.
乙地将要经历的天气变化过程最有可能是(???
)
A.
湿度增加,风和日丽
B.
气温降低,温差变大
C.
气温降低,气压升高
D.
连续阴雨,风力加大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8.
①处的盛行风向是(??
)
A.
东南风
B.
东北风
C.
西南风
D.
西北风
9.
三圈环流中,两支冷暖性质不同的气流相遇的地带,出现在(??
)
A.
A处
B.
B处
C.
C处
D.
D处
10.
南半球气压带基本呈带状分布,北半球气压带则断裂成块状,最主要的原因是(????
)
A.
?太阳直射点位置的变化?????B.
?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
C.
?海陆分布状况不同?????D.
?人类活动状况不同
读气压带和风带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1.
图中①所示的风带是(
)
A.
东北信风带
B.
东南信风带
C.
中纬西风带
D.
极地东风带
12.
副热带高气压带在图中的位置是(
)
A.
A
B.
B
C.
C
D.
D
13.
下列各风带中的风向,由低纬吹向高纬的是(
)
A.
东北信风带
B.
东南信风带
C.
中纬西风带
D.
极地东风带
14.
②风带在南半球的风向是(
)
A.
西北风
B.
东南风
C.
东北风
D.
西南风
15.
由于气温低、空气收缩下沉形成的气压带是(???
)
A.
?赤道低气压带????????????????B.
?副热带高气压带????????????????C.
?副极地低气压带????????????????D.
?极地高气压带
下图为部分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6.
图示M气压带所在半球与名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
B.
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
C.
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
D.
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
17.
图中气压带、风带的位置,由北向南排序正确的是( )
A.
②①③④
B.
②③①④
C.
④③①②
D.
④①③②
18.
有关图示风带对气候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风带a控制下,寒冷少雨
B.
风带b控制下,寒冷少雨
C.
风带c控制下,温和多雨
D.
风带d控制下,温和多雨
下图为地表局部大气环流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9.
P地对应的气压带是( )
A.
副热带高气压带
B.
赤道低气压带
C.
副极地低气压带
D.
极地高气压带
20.
Q地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于( )
A.
干冷的中纬西风
B.
暖湿的中纬西风
C.
干冷的极地东风
D.
冷湿的极地东风
在大气环流中,近地面大气寒冷的气流和较暖的气流在南北纬60°附近相遇形成锋面---极锋。读“北半球三圈环流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1.
图中形成极锋的两股气流F和G的名称分别是(???
)
A.
极地东风带??
西风带
B.
西风带??
东北信风带
C.
西南信风带??
极地东风带
D.
西风带??
极地东风带
22.
大气环流能够调节高低纬、海陆之间的热量和水汽分布,图中F气流常年影响下陆地,其热量、水汽特点组合正确的是(???
)
A.
高温少雨
B.
温和干燥
C.
温和湿润
D.
寒冷干燥
读“北半球三圈环流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23.
正确反映
c
气压带两侧大气运动的是(???
)
A.
B.
C.
D.
24.
图中降水较多的气压带和风带有(?
?)
A.
abe
B.
ade
C.
bcd
D.
cde
下图为以北极点为中心的气压带、风带(箭头表示风向)分布局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5.
图中所示气压带风带表述正确的是(???
)
A.
甲赤道低气压带
B.
乙为东北信风带
C.
丙为副极地低气压带
D.
气压带风带南移
26.
受甲乙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
A.
地中海气候
B.
温带海洋性气候
C.
热带草原气候
D.
热带季风气候
27.
读“某区域某季节气压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表示的是________(7月或1月)的气压分布图,此时,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向________方向移动。
(2)此时,亚欧大陆上形成的气压中心名称________。
(3)假设下垫面性质均一,该大气活动中心所在纬度受________(气压带或风带)控制,该气压带或风带控制下天气特点________;
(4)此时B处吹________风,其成因________;受其影响B处此时气候特征是________。
(5)大约半年后,大陆上形成________气压中心,该气压中心切断的气压带是________。
28.
读我国部分地区地面天气形势图,回答问题。
(1)此时,A地处于________(天气系统)控制下,A地此时的天气状况是________。图中D点的风向是________。
(2)B、C两地在未来几天都将有锋面过境,指出两地即将过境的锋面类型B________、C________。
(3)如果C地附近的天气系统出现在冬季,那么我国华北地区有可能出现________灾害性天气。该灾害性天气对受其影响的地区也可能产生有利的影响有(至少回答两点)________。
。
参考答案
1.【答案】
C
【解析】读图可知,四幅图比例尺相同,疏密状况相同,但气压梯度差不同,等压线气压差越大,则风力就越大,图①中气压梯度为2百帕,②中气压梯度为2百帕,③中气压梯度为6百帕,④中气压梯度为6百帕,其中图③中P点所在位置等压线最密、气压梯度最大,故风力最大,C正确。故答案为:C。
【点睛】影响气压的基本要素有海拔、温度、空气运动等;从高度来看,同一地点,气压总是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高空的气压总是低于近地面的气压;从气温来看,同一高度,气温越高的地方,气压越低;从空气运动状况来看,气流上升处,气压低,反之气压高。
2.【答案】
D
【解析】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多是受冷锋影响而形成的,A错误。影响我国天气的锋面主要是冷锋,B错误。台风是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影响下的恶劣天气,C错误。我国冬季爆发的寒潮是冷锋南下形成的灾害性天气,D正确。
3.【答案】
A
【解析】低压系统包括低气压和低压槽,①正确。锋面气旋属于锋面与气旋的组合天气系统,而气旋属于低压系统,②正确。低压系统中心气流辐合上升,多阴雨天气,③错误。受低气压控制的地区多产生阴雨天气,不是一定降雪,④错误。故答案为:A。
4.【答案】
A
【解析】根据材料,该天气系统过境时,天气转阴并伴有大风,过境后出现降温天气,该现象与冷锋天气吻合。单一气团影响下,天气晴朗;暖锋过境会升温;华北一般不会出现准静止锋;反气旋影响下天气晴朗。据此选A。
5.【答案】
C
【解析】解:读某天气系统示意图,根据气流运动方向和雨区的位置可以判断,图示锋面为北半球冷锋。近地面气旋一般与锋面联系在一起,形成锋面气旋。锋面气旋是一种常见的天气系统。主要考查了锋面气旋的相关知识,获取图中信息即可。故答案为:C。
【答案】6.
C
7.
C
【解析】6.
由图中的气压分布状况可知,甲乙之间为低压槽,丙丁为低压槽槽线,即锋面所在地,丙为高压,丁为低压,则丙地近地面吹西风,A错误。丁地位于低压槽,盛行上升气流,阴雨天气为主,B错误。丙丁为冷锋,甲位于冷锋的锋后,乙位于冷锋的锋前,甲地降水概率大于乙地,C正确。甲位于冷锋的锋后,被冷气团控制,气温较低,乙位于冷锋的锋前,被暖气团控制,气温较高,甲地气温低于乙地,D错误。故答案为:C。
7.
甲、乙之间为锋面气旋西侧的冷锋,冷锋将向东南方向移动,乙地将要经历冷锋过境天气,可能出现大风、降温、阴雨天气,气温降低,气压升高,故C正确,A错误。阴雨天气,温差变小,B错误。受冷锋影响一般降水强度大,历时短,D错误。故答案为:C。
【答案】
8.
B
9.
C
【解析】8.
读图,根据纬度,①处位于北半球低纬度,是东北信风带,盛行风向是东北风,B对。A、C、D错。9.
三圈环流中,两支冷暖性质不同的气流相遇的地带,出现在C处,是副极地低气压带分布位置,C对。
A处是赤道低气压带,B处是副热带高气压带,D处是极地高气压带,A、B、D错。
10.【答案】
C
【解析】解:南半球气压带基本呈带状分布,北半球气压带则断裂成块状,最主要的原因是南半球陆地面积较小,北半球陆地面积较大,海陆分布状况不同。C正确,其余选项错误。
【答案】
11.
A
12.
B
13.
C
14.
A
【解析】11.
A.
东北信风位于北半球的低纬度,故A对;
B.
东南信风位于南半球的低纬度,故B错;
C.
中纬西风带位于中纬度,故C错;
D.
极地东风带位于高纬度地区,故D错。
12.
A.
图中A位于赤道,是赤道低气压带,故A错;
B.
图中B位于30°S附近,是副热带高气压带,故B对;
C.
图中C位于60°S附近,是副极地低气压带,故C错;
D.
图中D位于极地,是极地高气压带,故D错。
13.
东北信风带、东南信风带、极地东风带都是由高纬吹向低纬,只有中纬西风带是由低纬吹向高纬,故C对。
14.
②风带为中纬度西风带,在南半球的风向是西北风,故A对。
15.【答案】
D
【解析】解:赤道低气压带的气流是上升的,故A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副热带高气压带是由于重力作用而形成的,故B错误;副极地低气压带附近的空气是上升的,故C错误;如果一个区域的气温比较低的话,那么空气容易收缩下沉而形成高压,气温低、空气收缩下沉形成的气压带是极地高气压带,故D正确。
【答案】
16.
C
17.
C
18.
D
【解析】16.
读图,根据纬度,图示M气压带是副热带高气压带,B、D错误。根据风带的风向,M气压带北侧是东南风,应是东南信风带,M所在半球是南半球,C正确,A错误。
17.
根据图中气压带、风带的位置,结合图中风向,①是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②是南半球的副根据地低气压带,北侧是西北风。③是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南侧是东北信风。④是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南侧是西南风。由北向南排序正确的是④③①②,C正确。A、B、D错误。
18.
结合前面分析,图示风带a是东南信风带,风带c是东北信风,在其控制下,高温少雨,A、C错误。风带b是南半球盛行西风,在其控制下,温和多雨,B错误。风带d是北半球西风带,在其控制下,温和多雨,D正确。
【答案】
19.
A
20.
B
【解析】19.
据图,P地位于回归线至30°之间,位于副热带,盛行下沉气流,根据全球气压带风带的特点与分布可知,P地对应的气压带是副热带高气压带,A正确,BCD错误。据此选A。20.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Q地位于60°N副极地低气压带附近,受来自于较低纬的暖湿气流与来自极地的寒冷气流相遇,暖气团抬升,故其降水主要来自于暖湿的中纬西风带来的水汽,B正确,AD错误。故答案为:B。
【答案】
21.
D
22.
C
【解析】21.
由材料可知,极锋形成于60°附近,而F来自副热带高气压带地区,为暖湿的西风,北半球西风为西南风,G来自于北纬90°附近的极地高压带,为极地东风带,故答案为:D。
22.
读图,结合上题分析,F为来自副热带高气压带地区的西风,由于来自较低纬度,所以较为温和,随着纬度升高,气温降低,水汽易凝结,较为湿润,所以其性质为温和湿润的,故答案为:C。
【答案】23.
D
24.
B
【解析】23.
由图可知,图中c处位于30°N附近,盛行下沉气流,为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该气压带北侧为盛行西风带(西南风),南侧为东北信风带(东北风)。四个选项中只有D符合题意条件。D符合题意。
24.
根据气压带风带对降水影响,一般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风向,随着纬度增加,气温降低,易于凝云致雨,降水较多,而由高纬度流向低纬度的风向,随着纬度降低,气温升高,难于凝云致雨,降水较少;受低压影响气流上升,易于凝云致雨,降水较多;受高压影响,气流下沉难于凝云致雨,降水较少。因此图中降水较多的气压带风带是ade。B符合题意。
【答案】
25.
C
26.
A
【解析】25.
图中显示,甲位于30°附近,为副热带高气压带,A错误。乙位于副热带高气压带以北,为盛行西风带,B错误。丙位于西风带北侧,为副极地低气压带,C正确。图中显示,副热带高气压带位于30°N以北,说明气压带、风带北移,D错误。
26.
根据上题判断,甲为副热带高气压带,乙为西风带,受甲、乙交替控制,会形成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的地中海气候,A符合题意。温带海洋性气候是终年受西风带影响形成,排除B。热带草原气候受信风带和赤道低气压带交替控制形成,排除C。热带季风气候受季风影响而形成,排除D。
27.【答案】
(1)7月;北
(2)亚洲低压(或印度低压)
(3)副热带高气压带;高温少雨
(4)西南;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高温多雨
(5)亚洲高压(或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副极地低气压带
【解析】(1)据图可知,亚洲地区为低压,说明正值北半球的夏季,时间是7月份。全球的气压带风带向北移动。(2)夏季,亚欧大陆上的低压中心在印度,气压中心名称是亚洲低压(或印度低压)。(3)假设下垫面性质均一,不考虑海陆热力差异的影响,该地区应该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受其影响,不易产生降水天气,会出现高温多雨的特征。(4)B地位于印度半岛,夏季盛行西南风;形成原因是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向右偏转,形成西南季风。西南季风带来大量的降水,导致该地区高温多雨的天气。(5)大约半年后,正值北半球的冬季,陆地降温较快,形成高压。A地位于东亚地区,受高气压的影响,A处的气候特点是寒冷干燥。陆地上的高气压把气压中心切断的气压带是副极地低气压带。
28.【答案】
(1)反气旋;晴朗(寒冷干燥);西北风
(2)暖锋;冷锋
(3)寒潮;有利:大风利于空气中污染物的扩散,使空气质量转好;降温可以有效杀灭害虫、病菌;降雪利于保护土壤墒情,利于冬小麦等农作物的生长等
【解析】解:(1)依据图示等压线的分布和数据可知A地中心气压高,四周气压低,此时,A地处于反气旋(高压系统)控制下,盛行下沉气流,A地此时的天气状况是寒冷干燥(晴朗);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北半球风向向右偏转,结合图示等压线可知图中D点的风向是西北风。(2)从图示可知B在暖锋锋前、C在冷锋锋前,B、C两地在未来几天都将有锋面过境,即将过境的锋面类型B为暖锋、C为冷锋。(3)如果C地附近的冷锋天气系统出现在冬季,那么我国华北地区有可能出现寒潮天气。寒潮天气对受其影响的地区也可能产生有利的影响,例如:寒潮天气发生时带来的大风能够将空气中的污染物带走,利于空气中污染物的扩散,使空气质量转好;寒潮天气发生时带来的强烈的降温可以有效杀灭害虫、病菌;寒潮天气发生时带来的降雪利于保护土壤墒情,利于冬小麦等农作物的生长等。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