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2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青岛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2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青岛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9-25 19:10: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二、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
1.理解并掌握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2.知道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过程与方法:
1.通过与已学过知识的联系和运用,使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得以延伸。
2.领悟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体会知识的连贯性与迁移性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判断和综合概括能力。
2..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价值。
3.通过引导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参与的意识和主动探究的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
应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数能否成比例,并能正确组比例。
四、教学突破
1.联系旧知,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出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2.通过实例引导学生归纳出判断比例成立的一般方法,并能灵活运用,正确组成比例。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1、出示5张老师图片,看看那几张比较像杨老师,为什么?引入课题(设计意图:利用数形结合的知识,体现生活中的数学美,让学生印象深刻。)
2、板书: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二)引导探究,学习新知
教学比例的意义:
根据图片长和宽的数据,说出它们的比,计算比值
计算它们比值,发现了什么?小结:这两个比的比值相等,所以我们可以把这两个比用等号连接。
根据比值相等的比,写出比例,并让学生根据以上数据写出几个比例
师:像这样的式子就叫做比例。你能根据上面的数据,再写一个比例出来吗?
3、回顾图片,为什么这几张图片像杨老师,因为他们比值相等,等能分别组成比例
4、小结比例的定义
小结定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5、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说说原因
(1)6:10和9:15 (2)20:5和1:4(3):和6:4
(设计意图:教学中通过观察、求比值等方式帮助学生建立明晰的概念,把握概念的内涵,辨析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对新知进一步理解的过程,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其自主去辨析新知与旧知的区别,从而更准确的理解比例的意义。)
6、比例和比的对比。(通过对比,让学生对比例的意义有进一步的认识)
7、介绍比例的內项和外项。
指着黑板上比例,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教学比例基本性质:
结合学生写的比例引导观察规律
师:同学观察黑板的一个比例的内项和外项,有什么规律呢?生:内项积等于外项积。
概括比例的基本性质
小结比例的基本性质并板书,回看黑板的例题,内项积和外项积怎样,不能组成比例就没有这个性质了。
利用方程恒等原理帮助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
用代数的方法证明比例基本性质。
a:b=c:d (b、d不为0) a÷b=c÷d a÷b×d=c÷d×d
a÷b×d=c a÷b×d×b=c×b a×d=b×c
(设计意图:比例的基本性质是本节课的重点之一,如何突出重点是教学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我把知识的探究过程留给了学生,让学生在自己算一算的基础上,大胆猜测,合情推理,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归纳出规律性的结论,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将学习内容“大板块”交给学生,体现了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有利于探究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同时还利用了代数的方法证明比例基本性质。)
利用比例基本性质判断是否组成比例。
(1)6︰3和8︰5 ( ) (2)0.2︰2.5和4︰50 ( )
(3)︰和︰ ( ) (4)1.2︰和︰5 ( )
5、看书质疑
三、巩固练习,提高认识
1、填空
(1)在比例 = 中,0.3×( )=8×( )
(2)在比例 ︰= ︰中,( )×=( )×( )
2、判断判断以下的比例是否成立。
(1)6:3=8:5( )
(2)32:16=96:48 ( )
(3)︰25=4︰700 ( )
(4)43:127=89:25 ( )
3、(1)在比例 = 中,0.3×( )=2.5×( )
(2)在比例 ︰= ︰中,( )×=( )×( )
4、一个比例的两个内项互为倒数,其中一个外项是7,另外一个外项是( )
5、如果4a=3b(a、b≠0),那么 =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使不同程度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巩固,体现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知识,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四、总结全课,升华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