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 百分数的意义 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 百分数的意义 苏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2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9-25 19:12: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百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初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读、写百分数,理解百分数与分数、比的联系和区别。
2.在经历百分数意义的探索过程中,培养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进一步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良好的数感。
3.在用百分数描述和解释生活现象的过程中,体会百分数和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
重点: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难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及百分数数感的培养;理解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初步感知。
1.课件出示生活中含有百分数的素材图片。
这些图片中的数会读、会写吗?(学生读,教师板书读法,指导写法)认识百分号,学习百分号的写法以及百分数的写法。
2.生活中,你还在哪见到过百分数?(学生举例)
3.百分数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对于它,你想知道些什么?
根据学生的提问,教师提炼出问题:百分数的由来;百分数的作用;百分数的意义;百分数与分数的关系
4.揭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百分数。
二、追本溯源,逐步抽象
1.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谈话:看过篮球赛吗?学校篮球队最近参加了三场比赛。王老师对三场比赛的投篮情况进行了统计(出示例1的表格)。
第一场 第二场 第三场
投中次数 17 13 27
投篮次数 25 20 36
提问:三场比赛中哪一场投篮准一些?你是怎么想的?
2.展示想法,交流讨论。
根据前测结果分析,学生可能会出现三种不同的想法:
预设一:可以比较没投中的次数,即相差次数,因此第二场投篮最准。
引导:这是他的想法,还有不同想法的吗?
预设二:投中少的,投篮总次数也少,投中多的,投篮次数也多,需要比较投中次数占投篮次数的几分之几。
预设三:有学生质疑:不太好比……因为总数不一样。
引导:问题出来哪里?如果大家投篮的总数一样呢?
3.自我调整,解决问题。
谈话:听了同学们的想法,现在你觉得要整体评价三场比赛的投篮次数,可以怎么算?
(1)学生独立计算,交流讨论:
预设一:
学生中出现计算出三场比赛投中的次数占投篮总次数的几分之几的方法。
第一场投中次数占投篮次数的
第二场投中次数占投篮次数的
第三场投中次数占投篮次数的=
提问:根据现在的计算结果,你能马上判断出哪一场投得准一些吗?
指出:为了便于统计和比较,通常把这些分数用分母是100的分数来表示。
指名学生口答改写的结果,教师作相应的板书。
第一场投中次数占投篮次数的
第二场投中次数占投篮次数的
第三场投中次数占投篮次数的
提问:表示什么含义?把谁看作单位“1”?是哪两个数量比较的结果?
追问:哪一场投得准一些?
预设二:学生中还有可能出现比较相差关系的方法。
追问:比较两种方法,哪一种方法你的觉得更合理?
交流得出:由于投篮次数和投中次数都不相同,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整体评价哪一场投篮准一些时候,比较三场比赛投中的次数占投篮总次数的几分之几更加合理。
(2)指出:第一场投中次数占投篮次数的,就可以说第一场的投篮命中率是68%。
提问:第二场、第三场的投篮命中率分别是多少?现在你能一眼看出哪一场投篮准一些了吗?怎么看的?
讨论:这种比法和第的“让总数一样多”的想法有没有关系?有怎样的关系?
4.重回生活,凸显价值
谈话:事实上如果热爱体育运动的话,命中率这个词你一定经常看到。
出示新闻:NBA的某场比赛中,姚明的投篮命中率是86%,在09年的火箭主场,他两分球12投12中,命中率达到100%,一举打破前火箭球员乔·莫利威瑟保持的记录。
提问:这里的86%,100%表示什么意思?你觉得用百分数表示有什么好处?
5.深化理解,把握本质
出示两杯同样的果汁:都含80%橙子汁。在这80%表示什么?
组织思考:
⑴将其中的一杯果汁倒掉半杯,这杯果汁中含橙子汁还是80%吗?
⑵将这两杯果汁混合倒入一个大杯,大杯中橙子汁还是果汁总量的80%吗?
追问:在刚才的操作中过程中,什么变了?什么是始终不变的?
引导得出:果汁总量和橙子汁的总量都在发生变化,但是橙子汁与果汁总量的比率却是始终不变的。所以不管怎样,始终都含有80%的橙子汁。
提问:那如果想让杯中橙子汁的含量降到60%,你觉得可以怎么操作?如果想让杯中的橙子汁含量达到90%呢?
思考:现在你对百分数有什么新的认识?
引导得出:百分数都是两个数量相比得到的。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6.沟通关系,建立联系
(1)根据下面百分数的意义填空。
①学校合唱队中,男生人数是女生的45%,男生人数是女生的( ),男生与女生的人数比是( ):100。
②给一艘轮船装货,已经完成了75%,已经装船的货物与货物总量的比是( ):( )。
③六年级一班学生的近视率是20%,( )的人数占全班人数20%。
小结:我们已经知道百分数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可以表示为后项为100的比,有时可以表示为一种比率,如近视率、命中率,所以百分数又叫百分比或百分率。
(2)下面哪些分数可以用百分数表示,哪些不能?为什么?
①六年级一班的考试优秀率是。
②一堆煤吨,运走了它的。
③米相当于米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引导学生把以上各个分数分为两类:一类表示一个具体的数值,一类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比关系。
小结:并不是分母是100的分数都是百分数,只有表示倍比关系分数才是百分数;百分数和分数都能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比关系,但是分数还能表示具体的数量,百分数不能。
三、多层练习,运用概念
1.意义入手,发现相应的百分数。
(1)下面的大正方形表示“1”,涂色部分和空白部分各占“1”的百分之几?
(2)出示手机充电显示图:估计已经充电( )%。
课件显示已经充电67%,还需充电( )%。

(3)出示扇形统计图:图中12%表示什么意思?
根据图,你还能想到哪些百分数?
2.讨论辨析,选择合适的百分数。
读一读,选择合适的百分数填一填。
0.9%、4.08%、100%、7%、300% 、20%
(1)每逢旅游季,张家界的客房出租率能达到( 100%)。
(2)地沟油存在严重暴利,其利润率竟然超过(300% ),为此许多商家铤而走险。
(3)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大学生创业比率仅为(0.9%)。
(4)_???????????°é???§???????????????????_ 7% ),人口却大约占世界的( 20% )。
(5)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同第五次相比,文盲率下降到(4.08%)
想一想:①读了这6个百分数,你有什么想法?
②根据不同的语境选择合适的百分数填一填,你是怎么想的?
③任意选择一条新闻说说看到这个数据你有什么想法?
小结:可见百分数的分子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可以小于1也可以大于100。百分数不仅便于比较还能帮助我们进行分析,让我们明白一些道理。
四、回顾梳理,完善体系。
谈话: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百分数,回头看上课开始同学们提的问题,这些问题你都明白了吗?说一说你了解到了什么?。